-
98%!矽雙量子比特保真度首次驗證,雪梨團隊Nature刊文
在成為首個在矽片上創建雙量子比特門的團隊之後,4 年過去了,他們又在打造基於矽片的量子計算機上邁出一大步——測量了矽雙量子比特操作的準確性,這次論文也已經於 5 月 13 日在 Nature 在線發表。這是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測量了矽的雙量子位邏輯運算的保真度。
-
矽中雙量子比特計算 精確度高達百分之九十八
(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3日報導,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測量了矽中的雙量子比特邏輯運算的精確度,高達98%,為全尺寸量子處理器的研發奠定了基礎。 自2015年雙量子比特邏輯門問世以來,許多團隊展示了矽中的雙量子比特門,但迄今為止,這種邏輯門的真實精確度還是個未知數。 在最新研究中,該團隊執行了克裡福德基礎保真度基準(Clifford-based fidelity benchmarking)測試,這是一種可以評估所有技術平臺的量子比特的精確度的技術。結果表明,雙量子比特門的精確度為98%。
-
首個矽中雙原子量子比特門問世
近日報導,由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米歇爾·西蒙斯領導的團隊,創建出了首個矽中雙原子量子比特門,操作在0.8納秒內完成,比目前其他基於自旋的雙量子比特門快200倍,是迄今在矽中展示最快的,成為構建原子級量子計算機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將量子計算的速度提升200倍!矽基原子級兩比特量子門問世
近日,澳大利亞物理學家宣布了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新進展,使基於矽的磷原子可擴展量子計算從原理上得到實現,是構建原子級量子計算機的重要裡程碑。 撰文 | 魯婧涵 日前,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量子物理學教授米歇爾·西蒙斯領導的團隊取得了量子計算領域的新突破。 量子計算機是利用量子相干疊加原理進行高速運算、存儲和處理信息,具有超快的並行計算和模擬能力的計算機。它將信息存儲在量子比特中。量子比特門是量子計算機的邏輯門。
-
中國科大潘建偉團隊實現18個量子比特糾纏,再度刷新世界紀錄
昨天,中國科學家又刷新一項世界紀錄!中國科大潘建偉和陸朝陽領銜的團隊宣布,成功將量子糾纏的比特數提升到了 18 位。他們以 6 光子系統為基礎,利用光子的 3 個自由度,推出了 18 位量子比特的量子糾纏系統。
-
量子處理與通訊融為一體 2量子比特糾纏保真度高達94%
這使得研究人員可以調整量子比特-波導(即電磁波導)相互作用的強度,這樣脆弱的量子位就可以在執行高保真操作時免受退相干或一種自然衰減的影響,否則就會被波導加速。一旦這些計算完成,量子位元與波導耦合的強度就會重新調整,量子位元就能夠以光子或光粒子的形式將量子數據釋放到波導中。
-
創下新紀錄!科學家成功讓量子比特相干時間延長一萬倍
多虧了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努力,量子比特(qubits)現在可以更長久地保存量子信息。通過結合軌道運動和原子內部旋轉,研究人員將保持時間(或相干時間)提高到了10毫秒,比之前的記錄長了1萬倍。由於相干時間的延長使得自旋軌道量子位成為製造大型量子計算機的理想對象,因此信息保留能力的提高對信息技術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他們於7月20日在《自然材料》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
-
IBM將在2023年突破千個量子比特,可能拉大與中國的差距
從量子比特到編譯器,量子計算機在各個層面的不斷改進和進步,使IBM能夠在2016年將第一臺量子計算機接入雲中。IBM對編譯器的雙量子比特門的校準進行了改進,並根據對微波脈衝的調整、對噪聲的處理和讀出進行了升級。在努力改進小型設備的同時,IBM也在積極將以往的經驗教訓進行整合、擴展到更大系統的路線圖中。
-
迄今「最安靜」半導體量子比特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劉霞)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先進材料》雜誌上撰文指出,他們研製出了迄今「最安靜」——噪音最低的半導體量子比特,為進一步研製出大規模糾錯量子計算機奠定了基礎。為使量子計算機執行有用的計算,由量子比特編碼的量子信息的精確度必須儘量達到100%。
-
我國科學家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與擴展上取得新進展
科技日報合肥11月30日電(記者 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郭國平課題組與合作者及本源量子計算公司等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隨著半導體量子計算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半導體量子比特的性能大幅提升,單比特和兩比特邏輯門操控保真度達到容錯量子計算閾值,如何實現多量子比特的擴展與集成已成為該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利用微波諧振腔中的光子作為媒介實現比特間相互作用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擴展方式之一。
-
科學家將量子計算平臺運行溫度提至1開爾文...
這需要數百萬美元的製冷,一旦將它們插入傳統的電子電路,它們就會立即過熱。 目前的量子計算機最高可達50個量子比特,但科學家預計量子計算機將需要數百萬個這樣的量子比特來完成一些任務。而在更高溫度下工作的能力是擴大到未來商業級量子計算機所需的許多量子比特的關鍵。
-
中科60比特量子晶片將刷新世界紀錄,比碳基晶片更強
21世紀半導體集成電路的發展雖然迅猛,但是也終會遇到瓶頸,網上也在流傳,2nm或將是矽基晶片的極限,而臺積電也已經在開始研究了,2nm晶片預計將在2024年投產,等到晶片極限的話,那麼晶片界中知名的摩爾定律就會被打破。而受到極限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矽材料本身的限制,矽基半導體對於理想導體來說發熱大、損耗高、自然性能上面也是會損耗很多。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新突破,量子計算和模擬向前一步
在此基礎上,研究團隊在光晶格中首次實現了 1250 對原子高保真度糾纏態的同步製備,保真度為 99.3%。晶格中原子存在填充缺陷在量子計算領域,量子糾纏被視為核心資源,隨糾纏比特數目的增長,量子計算的能力也將呈指數增長。因此,大規模糾纏態的製備、測量和相干操控成為了量子計算研究的核心問題。
-
中國學者刷新多比特量子糾纏態世界紀錄!
,並成功操控其實現全局糾纏,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2017年,團隊與中科大潘建偉和朱曉波團隊、中科院物理所鄭東寧團隊、福州大學鄭仕標教授等合作10比特超導量子晶片,實現了當時世界上最大數目的1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糾纏,打破了之前由谷歌和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保持的紀錄,使得我國在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進入國際第一梯隊。VeUednc此前,中國科技大學的研究團隊創造了操縱12個超導量子比特實現糾纏的紀錄。
-
科學家玩「旋轉木馬」,玩出了一個比特之最
當一臺量子設備問世時,我們總是會去關心它的量子比特數量、連通性、門的測量誤差,相干時間等,因為這些相關參數決定了量子計算機的性能。其中,相干時間便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8月13發表在《Science》[1]的一篇文章,使用了一個簡便的方法,讓量子態的相干性提高了上萬倍。
-
中國新突破:保真度超99%,量子存儲效率的新紀錄!
同時,單個光子的能量太弱,容易在雜散光背景的噪聲海洋中丟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問題將量子內存效率抑制在50%以下——這是一個對實際應用至關重要的閾值。目前,由中國香港科技大學杜勝旺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張山超教授、華南理工大學顏輝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朱士良教授和南京大學共同領導的研究小組首次發現了一種方法,可以將光子量子存儲器的效率提高到85%以上,保真度超過99%。
-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本源量子聯合中科大團隊在半導體量子比特耦合...
耦合與擴展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本源量子與中科大郭光燦團隊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 隨著半導體量子計算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半導體量子比特的性能大幅提升,單比特和兩比特邏輯門操控保真度達到容錯量子計算閾值(錯誤率明顯低於閾值——0.1% 左右),如何實現多量子比特的擴展與集成已成為該領域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 利用微波諧振腔中的光子作為媒介實現比特間相互作用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擴展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