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抗戰傳奇老兵的悲催經歷,人們真虧欠他一個大大的歉意呀!

2020-12-05 齊魯壹點

拖 爬 猴

作者:王河北 王河南

上世紀六十年代,大約是1969年秋天,在我的老家王家坊集市上,經常出現一個坐在簡易四輪車上要飯的殘疾人,人們都戲稱他「拖爬猴」! 「拖爬猴」實在是一個熟悉的陌生人。說他「熟悉」,是因為他每逢王家坊集,都要到集市上要飯,人們總能看到他那熟悉、獨特而又滑稽的身影。所謂「陌生」,是雖然滿集市的人都知道他,但幾乎沒人知道他的過去、底細。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殘疾人。有上身沒下肢,平時走路,殘疾的身子就綁到自製的四輪車上。說是四輪車,其實就是把他的半截身子硬捆在四個簡易的小車輪子上,雙手就像在水裡划船一樣慢慢地劃著地面支撐著四輪行走。這簡易的四輪說白了,就是他的獨步工具。此人年紀約50歲左右,黝黑的面色,破爛的衣衫捆在代步車上,幾乎還露著白花花的棉花套子,但那雙眼睛卻滴溜溜地轉動著,炯炯有神,露著幾分狡黠,透著幾分精明,也稍微流露著一絲警覺,他的行為卻也有些孤傲和偏執,這一切表現和行為都似乎與這殘缺的身軀不太般配---- 誰也說不清他的來歷,也沒有人有興趣去打聽他的身世,家住何方,他的前世今生。街上的擺攤人都好像繼承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同情弱者的優良傳統和基因。「拖爬猴」每爬過一個攤位,大家都好像有一種默契一般,隨手施捨給他一點所賣的東西。如賣包子的,就隨手給他個包子,賣橘子的,就送給他幾個橘子。有一次,一個賣涼粉兒的大爺竟然破天荒地給他乘了一碗涼粉兒!要知道,在那個物資奇缺,肚子經常嘰裡咕嚕的年代,我們一幫兒童常常會盯著「賣涼粉兒」的攤位饞的直流口水呀!這個時候,「拖爬猴」竟然心安理得一般地接受了「賣涼粉兒」大爺的饋贈,並沒有表現出多少「受寵若驚」的感恩表情!那一陣子,他的表現真是讓人多少有點反感!還有一次,一個賣甜瓜的大娘可能家裡有點不痛快的事兒,正在不爽, 「拖爬猴」正好爬到了她的攤位旁,大娘想著心事,冷著臉,就隨手拿起一個大甜瓜丟給了「拖爬猴」。結果,奇特的一幕出現了。「拖爬猴」竟然用那雙布滿複雜表情的眼睛狠狠地瞪了大娘一眼,隨手用故意誇大的姿勢將甜瓜又扔回到了大娘的攤位-----「拖爬猴」真是一個不知道自己身份和進退的人,竟然還有一身傲骨,不吃「嗟來之食」! 「拖爬猴」的傲慢和偏執,也多多少少給自己帶來了一些消極的負面影響。後來,每當他再出現在集市上,總有一些和我一樣不懂事的小孩,像跟屁蟲一樣,在集市上追逐著,跟隨著,甚至吆喝著------大家爭相看著他古怪的裝束,跟在他後面起鬨,吵嚷、瞎鬧。儘管大人們一再告誡,儘量不要虐待這位沒有雙腿的可憐的半截人,但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只顧自己玩耍痛快,誰還顧得了那些!再說,儘管孩子們再頑劣,但也僅僅是把「拖爬猴」看成一種「異類」人,也沒有多少不禮貌和厭棄的成分呀!再加上「拖爬猴」的倔強脾氣,孤傲的神情,也都大大加劇了孩子們對他的不理解和不尊重。面對孩子們的頑劣和戲耍,「拖爬猴」幾乎從沒有語言應對,只有那一雙滴溜溜轉動的眼睛,誇張性地假裝出惡狠狠地表情和眼神,衝著向他起鬨的孩子們怒目而視,以維護和保護自己的自尊和身體。 初冬的一天,一個對「拖爬猴」極為不利的消息在集市上逐漸散播開來。「拖爬猴」是潛藏在人民群眾當中的敵特分子!據小道消息來源說,有一個了解底細的中年人站出來,到公安派出所公開指認說,「拖爬猴」是潛伏在大陸的國民黨反革命特務分子,別看他平時裝聾作啞,裝出一副可憐的樣子!實則是以殘疾身體為掩護,妄圖竊取國家機密情報,顛覆無產階級紅色政權!他身上說不定就藏著隨時可發報的電臺!在那個敏感的年代,這可是一個大是大非的的政治問題。這時候,人們才猛然想起,已經有兩三個大集,「拖爬猴」已經沒有在集市上出現了!人們不免扼腕嘆息,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吶!難怪主席他老人家講「千萬不能忘記階級鬥爭!階級鬥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誰成想,一個半截身軀的「拖爬猴」,竟然是禍害人民的大特務! 夜間,一陣小雪飄過,地上鋪上了一層薄薄的銀裝,但這點雪還不至於影響到第二天王家坊的集市。趕集的人們照樣按部就班地忙碌著自己的生計。這時,消失了半個多月的「拖爬猴」竟然又劃著四輪車出現了!只是與先前相比,他的精神頭已大不如從前,尤其是那一雙滴溜溜轉悠的眼睛顯然已布滿血絲,眼神中也透露出些許的疲憊、無奈、失望和落寞----- 「拖爬猴」又露頭的消息,使趕集的大人孩子們的神經一下子被興奮地撩撥起來,大家似乎都形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被壞人給欺騙了!原來人們同情可憐周濟的弱勢殘疾人竟是一個禍國殃民,埋藏很深的蔣匪特務!無疑,怒火中燒的人們,對待「拖爬猴」的態度也隨即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拖爬猴」再也享受不到原先每個攤位上給予的慷慨施捨的優厚待遇。即使偶爾得到一個小小的施捨,多半也是伴隨著蔑視、鄙夷、厭惡的表情夾雜在裡頭。那個賣涼粉的大爺更是怒不可遏,對著爬到攤位前的「拖爬猴」厲聲怒喝一聲「滾!」。更有那些頑劣調皮的兒童,一邊高喊著:「打倒狗特務!打死大壞蛋!」,一邊好不客氣地往他身上投擲著爛蘋果核、爛菜葉子、爛土渣子等髒東西,對他進行著人格侮辱,使他狼狽不堪。那些平時約束孩子的家長,好像達成默契一般,也對孩子們過分胡鬧的舉動秉持起冷漠觀望甚至有點縱容的態度來,全然不像以前那樣,惡狠狠地亂罵一通,約束著孩子們過分的不禮貌言行。一個階級敵人,過街的老鼠,享受人人喊打的待遇,還不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天氣越來越冷,眼看著大雪節氣就到了。在人們的戲弄和虐待下,「拖爬猴」出現在集市上的頻率也越來越少!當然,他每一次的出現,伴隨的無疑是一輪又一輪越來越厲害的耍弄和打罵。有一次,一個小孩將一團雪攥成「雪蛋蛋」,毫不客氣地從他的後脖領裡塞進了他的後背,惹來的是他呲牙裂嘴的痛苦呻吟表情和旁邊人們的哈哈大笑!但「拖爬猴」又是一個極端固執和偏執的怪人!面對著人們的羞辱,他卻沒有一點磕頭求饒,祈求大家原諒和饒恕的因素在裡面。雖然和先前一樣,沒有語言,但他臉上表現出來的卻更是滿臉的憤懣、委屈、孤傲,甚至仇視的神情,尤其是他那雙滴溜溜轉動的眼睛,傳遞出的信號,表達出的複雜表情更增添了人們對他的厭惡———一個大壞蛋,特務分子,不老老實實,接受人們的懲罰,還脹飽啥?神氣啥? 終於,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晚上,人們在王家坊西南10裡多地的李寨子村村東公路邊上,發現了「拖爬猴」凍僵的屍體。大隊書記派人給公社派出所簡單說明了下情況,就隨便找了幾個青壯勞力把「拖爬猴」掩埋到村東公路邊一片亂樹叢子裡,挖了個坑,就地掩埋了。 「拖爬猴」凍死的消息在王家坊集市上流傳了一陣後,也就隨著時間的推移被人們逐漸淡忘。畢竟一個這種身份的人,落到如此下場,還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嗎?

1990年清明節,李寨子村村東來了幾個莊戶人,據說是「拖爬猴」的親侄子和幾個本家院中人。他們表情很凝重,眼圈發紅,小心翼翼地挖出了「拖爬猴」的遺骨,恭恭敬敬地收殮好,裝進了新買來的一口棺材裡,將「拖爬猴」迎回到了自家的祖墳地,並隆重地進行了掩埋。不久,「拖爬猴」的親侄子當選為縣政協委員。「遷墳」舉動和當選政協委員一事又一次在王家坊集市中熱播開來,一時成了大家最火爆的談資和話題。 直到1990年8月的一天,縣裡電視臺播出了一檔子紀念抗戰勝利45周年的「抗戰老兵--為了民族的自由」專題節目。縣政協文史委員會也出版了一本專門介紹本地軍民堅持八年頑強抗戰的歷史性書籍《抗戰老兵英烈傳》。大多數人們才明白了「拖爬猴」的真實身份和傳奇經歷。籠罩在「拖爬猴」頭上的神秘面紗才終於被緩緩地揭開。原來,他竟然是一位功勳卓著的抗戰老兵!

當時的專題節目好像大體是這樣描述「拖爬猴」的。侯長虹,生於1919年,卒於1969年。1937年被強行抓丁入伍,參加國民黨部隊。抗日戰爭中,身經數戰,1940年參加長沙會戰,系薛嶽部下,擔任尖刀排排長,率部與日寇血戰,一人獨滅日本鬼子13人。為掩護部屬,不幸被倭寇炮彈炸掉雙腿,昏死,耳聾。被部屬救回,醒後,發現痛失雙腿,遂萬分痛苦,絕望欲自裁。經部屬再三勸解,戰地醫院收容救治,後放棄輕生念頭。部屬幫其製造簡易四輪,以作代步工具。

因失去作戰能力,欲護送歸鄉。無奈戰事焦灼,路途遙遠,遂頑強自立,流落街頭,以乞討為生,維持生命。蔣政權潰逃臺灣,自知身份特殊,不忍連累家人,輾轉數年,一直徘徊於江浙一代流浪,因失去雙腿,靠簡易四輪支撐上部身體,民間起綽號為「拖爬猴」。1969年夏,因身體日漸衰老,又疾病纏身,遂萌生歸家之意,千裡迢迢返回家園,於王家坊集市乞討為生。不久,有同鄉反映其歷史問題,疑是蔣幫特務,被扭送至公社派出所,經調查,因抗戰致殘,有功,其脫離舊部隊日久,沒有發現歷史罪惡,念其身體殘疾,暫對其歷史問題不予追究,但需嚴密監視其言行。後逢大雪天,在李寨子村東凍溺身亡。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尤其兩岸實現「三通」後,臺灣老兵大陸探親人員增多,經嚴格核查其抗戰經歷,均屬實。黨委政府嚴格按照統戰政策,對其歷史功績給予肯定並積極評價,對其家屬給予適當撫恤和照顧-----

王家坊的集市依舊在周而復始,有條不序地運轉著、進行著,無論寒暑冬夏。只是趕集的,擺攤的商販,臉上的表情都比以前多了幾份沉重。 「拖爬猴」!-----大家是不是都虧欠你一個大大的歉意呀?

王河北,男,山東禹城人,中學高級教師,德州作家協會會員、禹城市作家協會會員。平時愛好讀書、上網學習、旅遊,喜歡村志挖掘與整理。文章散見於《魯北文學》、《德州日報》、《德州》、《德州晚報》、《禹城市報》、《禹城文萃》、《禹城大禹文化》等報刊,《德州作家協會》、《山東精短文學微刊》、《史志花開》、《人文禹城》、《今日頭條》等網絡平臺。 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是: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王河南,男,山東禹城人,中共黨員,大學,經濟師,現供職於農行禹城市支行,從事黨務、監察、文秘、人力資源等綜合管理工作。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金融作協山東創作中心創作員,精短小說(雜誌)籤約作家,《蝴蝶誦讀》朗誦平臺特約作者,德州市作家協會會員,禹城市作家協會會員、詩歌協會會員、理事。自2007年開始,連續12年獲評省農行「優秀通訊員」。閒暇時間,喜歡「舞文弄墨」,寫詩作文,抒發心中情愫,點綴五彩生活。詩歌、散文、圖片及理論文章等作品散見於《中國城鄉金融報》、《中國金融工運》、《金融文壇》、《農行黨建通訊》、《農村金融研究》、《山東工人報》、《魯北文學》《德州日報》、《德州晚報》、《禹城文萃》、《禹城市報》等各級紙媒及農行《文化農行》,《齊魯文學》、《山東精短文學微刊》、《詩人名片》、《金融界網》、《山東金融文學》《大禹城》、《人文禹城》等公眾號。 平時最喜歡的一句古諺是:「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座右銘: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111歲抗戰老兵傳奇人生:抗戰無愧卻對不起家人
    ,被譽為「抗戰活化石」前不久,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穿過雲南龍陵縣城一條簡陋的巷道,找到了抗戰老兵付心德的家。戰爭與愛情1900年,付心德出生於河南襄城縣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裡,父母都是莊稼人,他排行老二。28歲入伍前,付心德在當地基督教教會辦的醫院裡學習西醫醫術。1937年抗戰爆發後,他先後參加了1937年的「8·13淞滬抗戰」和「南京會戰」、1938年的「武漢會戰」、1939年的「長沙會戰」等戰役。1943年隨軍入滇。
  • 在天安門接受檢閱的抗戰老兵盧彩文(1/ 20)
    9月3日,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尤其對這位盧彩文老人來說,更是有著難以言說的意義,89歲高齡的他為了迎接這一天的到來早已做足了準備。憶往日崢嶸歲月雖然抗戰勝利已經過了70個年頭,再說起往日崢嶸歲月,盧老依舊滔滔不絕。
  • 86歲抗戰老兵講述傳奇經歷 扮乞丐火燒鬼子軍營
    86歲抗戰老兵講述傳奇經歷  兒童團長扮乞丐火燒鬼子軍營 ▲姜樹芳老人認真整理獲得的軍功章  電影《小兵張嘎》無人不知,通過這部電影,人們認識到了以張嘎為代表的一大批愛憎分明,勇敢機智,不畏強暴的兒童團員。
  • 抗戰老兵馬士弘辭世 102歲弟弟馬識途題輓聯記錄傳奇人生
    畢業於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從1937年開始,經歷了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宜昌會戰、長江石牌要塞保衛戰等正面戰場上的六大會戰,他參與的大小戰役加起來有20多場。他曾冒著槍林彈雨衝鋒陷陣,也用妙計殲滅過日寇騎兵,還解救過500多名婦女。
  • 《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揭曉 抗戰老兵作品獲獎引關注
    參加《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活動的抗戰老兵。  吳隆重 攝 人民網福州11月17日電 (吳隆重)歷時四個月的《兩岸抗戰老兵的故事》徵文評選結果16日在福州揭曉,一些抗戰老兵親自撰寫的作品獲獎並引起關注,其中臺灣老兵劉止戈的《平凡的一生不凡的願望——止於幹戈兩岸和平》獲得特等獎,四川老兵李聖言的《讓日本鬼子懼怕的「小蠻子隊長」》獲得一等獎。
  • 濮陽這位抗戰老兵114歲了!全國各地誌願者來祝壽
    濮陽這位抗戰老兵114歲了!……11月29日,河南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團隊前往南樂縣,為河南680位抗戰老兵中的老大哥盧喜才祝壽。2015年6月,在南樂民政局的配合下,豫北關愛抗戰老兵團隊的負責人谷慧霞找到了他,老兵抗戰殺敵的英雄事跡這才被世人知曉。當天,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吳先斌與來自浙江、成都、南京夫子廟、湖北荊州等各個地區的志願者們吹起葫蘆絲、敬標準的軍禮,以各種形式給盧喜才發來生日祝福。
  • 記錄24位抗戰老兵
    該書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記錄了24位抗戰老兵經歷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個人悲歡,部分還原了桂柳戰役、臺兒莊戰役、老河口大撤退、桂林保衛戰及遠徵軍赴印緬作戰的慘烈史實。 作者劉玉表示,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戰鬥的人們大多已作古,有的正在老去,正在失去記憶。「時間正無情地將老兵帶走,唯有和時間賽跑,在他們的有生之年搶救珍貴的歷史文獻,以告慰中華民族之魂。」
  • 98歲抗戰老兵楊平:知識女性演繹傳奇人生 只因「國讎家仇」
    98歲抗戰老兵楊平:知識女性演繹傳奇人生 只因「國讎家仇」 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2015年08月18日07:09 98歲抗戰老兵楊平講述她的傳奇人生。這是近日人民網記者見到新四軍抗戰老兵楊平時,老人說的第一句話。老人說,之所以要講70年前的那些故事,是想讓現在的年輕人知道她們那一代人在民族危亡時是怎樣作出人生的選擇,以及為什麼要作出這樣的選擇。 在近兩個小時的採訪中,楊平思維清晰,記憶驚人。
  • 108歲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昨日「歸隊」
    然而,傳奇老兵水青山沒能等到這一天。9月2日5時20分,甘肅籍抗戰老兵水青山在四川西昌家中入睡後再沒有醒過來,沒有痛苦,安詳離去,享年108歲。水青山是晚報於2014年發起「追憶鐵血歲月關愛抗戰老兵」大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後,尋訪到的一位甘肅籍抗戰老兵。由於事跡傳奇,晚報記者專程前往四川西昌採訪,隨後啟動具有轟動效應的「老兵回家」活動,邀請水青山從西昌返回臨洮老家。
  • 郭智義:抗戰老兵的傳奇人生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忘記歷史,一個崛起的民族不能沒有脊梁,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抗戰老兵郭智義的家中,一同回首當年艱苦卓絕的抗戰歷史,翻開那永不褪色的記憶。 郭智義,沂南縣南左泉村人,1928年出生,1944年參軍。
  • 河南退伍老兵,被譽為「抗戰活化石」,一生救國救民活到113歲
    「老兵不死,只是漸漸凋零!」這一句話曾感動了很多人,它成為老兵最後的「絕唱」。他是一個傳奇,活了113歲,被稱為中國「抗戰活化石」,也是中國最年長的抗戰老兵,他就是付心德。戰場猶如一場生死局,刀槍無眼,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你會經歷什麼。經歷了這麼多的戰役,付心德親眼目睹了無數慘烈的戰爭畫面,朋友的離去,戰友的犧牲,對他來說都是人生中的一個難以逾越的鴻溝,每每都在痛惜戰死的將士們,使他化悲憤為力量,越挫越勇,一往無前,這讓他更加堅定信心保衛祖國。
  • 一寸山河一寸血—攝影家黑明用鏡頭留住一百個抗戰老兵的歷史
    而完成這一搶救和自贖的黑明先生,一定是一個有歷史責任感和存在感的人。幾次想對他採訪,卻因各種原因未能成行。終於,在不久前的一個影展活動上,我見到了黑明先生,見縫插針地進行了採訪。「抗戰老兵的驍勇善戰和不畏犧牲的民族大義,應當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永遠被歷史銘記,被後人敬仰!
  •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解說】9月17日,九?一八紀念會暨抗日史料捐贈會在福州舉行。抗戰老兵和抗戰老兵後人出席講述抗戰故事,同時捐贈抗日史料。  抗戰老兵憶對日作戰:一個加強連228人僅剩6人  【解說】9月17日,九?一八紀念會暨抗日史料捐贈會在福州舉行。抗戰老兵和抗戰老兵後人出席講述抗戰故事,同時捐贈抗日史料。  今年88歲的林章騏出生在東北,九?一八事變爆發時,他年僅4歲。當林章騏在會場聽到演職人員唱起《松花江上》時,他顯得特別的激動。
  • 92歲抗戰老兵被搶劫,心酸落淚……
    一位92歲高齡的抗戰老兵,這個曾經將日本侵略者按倒在地的身軀,卻被自己用鮮血和生命換回的和平社會養育出來的敗類按倒在自家的床上,並搶走了他賴以生計、賴以活命的一生積蓄約一兩萬元現金,何其的瘋狂、何其的喪心病狂!
  • 鼠年抗戰老兵福到
    春節將至,鼠年到,趕著年的氣息,今天一幫紅馬甲驅車200餘公裡,奔赴在店頭鎮,石門鎮,大興鎮,臨沭鎮所在地的13位抗戰老兵家裡,給老兵們送去了春節的慰問,和新春的祝福。每到一處愛心志願者與老人細心交談,詢問身體狀況,家裡冷不冷?
  • 抗戰老兵繳獲日本軍刀,直接拒絕日本天價購買,如今收藏在博物館
    在抗戰期間我國團結一致,期間湧現出來了無數的愛國人士,毫不猶豫的為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老兵,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更是當時的一位神槍手,在抗戰期間付出了很多艱辛,也擊殺了無數的日本侵略者
  • 抗戰老兵傳奇:不費一槍一彈消滅100多敵人(圖)
    抗戰老兵傳奇:不費一槍一彈消滅100多敵人(圖) 2015-08-19 16:16:21我們一個連迂迴到敵人後方,從敵人背後打擊,特別是我們連的指導員,叫馬鳳冉,近距離甩了十幾個手榴彈到敵人陣地上,接著上去拼刺刀。最後,這一場戰鬥我們消滅了30個日本鬼子,繳獲了敵人重機槍,這在山東北部是繳獲的第一挺重機槍。俘虜了3個鬼子,其中一個就是重機槍射手,叫松木純一,我們把他送到上級去了。」艱苦抗戰的那段經歷雖然已經過去了70多年,王嶽西老人卻記憶猶新。
  • 「走訪十堰抗戰老兵」⑥這對九旬夫婦的抗日故事很傳奇
    王吉清、武向林夫婦是十堰少有的抗戰老兵夫婦。二老都有一枚2015年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人物檔案】王吉清,1926年生於河南省安陽縣銅冶鎮,18歲入黨。今年94歲的他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
  • 「四川造」《九條命》上映 百歲川軍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部「四川造」、聚焦川軍抗戰的電影,峨影集團聯合出品、導演與製片人都出自峨影、主角們說著一口地道的四川話,這些元素讓電影川味濃鬱。  11月5日,宋禹、郝星棋、張立主演,李幼斌、王挺、姜超特別出演的電影《九條命》在成都舉行「致敬英雄」首映儀式,導演錢路劼、製片人張國平、主演郝星棋等主創悉數到場,還有川軍老兵分享當年抗戰經歷,令人動容。
  • 90歲抗戰老兵軍功章丟失,他來到博物館靠照片證明自己的身份
    經過艱苦奮鬥的歲月,戰鬥英雄們揮灑著熱血,許多人在戰爭中犧牲,還有許多人活下來了,他們過著平民百姓的生活,其中有一些抗戰老兵甚至不為外界所知他的真實身份,今天我們要談到一個90多歲的山西老人,他自稱是抗戰老兵,軍功章遺失,還有一張博物館的照片上還顯示他「清白」這位「失落」身份的老兵叫郝志全,是一位抗戰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