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大自然的變幻莫測,神奇美妙真是讓人意想不到,不過也正是這種多樣性讓咱們的地球母親變得神秘又獨特。
這不,微博上就出現了這麼條熱搜#原來蝸牛是這麼下蛋的#,看完視頻後的我,感覺仿佛就像:哇哦,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呢!
咱們先一起來看看,視頻中的蝸牛是咋生娃的,這裡,我放了兩個動圖,大家一起來感受下吧。
視頻中的這隻蝸牛,正在蓬鬆的土壤上準備繁殖下一代,不一會兒,它的觸角旁居然「噗嗤「一下就出來一隻色如淡綠的蛋蛋!不過,正常的蝸牛下蛋速度應該沒這麼迅速,視頻應該是加速過的。
喲呵,長這麼大,我居然還是頭一次知道蝸牛居然是蛋生的!
一看網友底下的評論,發現機智的網友們也是一臉懵逼,大家也紛紛表示,自己是第一次看見蝸牛居然是蛋生出來的!
這貨難道不是雨天后,自己平白無故冒出來的嗎?(一不小心暴露智商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些年人們對蝸牛的了解的確不夠深入啊,除了知道這貨是美味的法國大餐外,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蝸牛的其他特性。
其實,大家別看視頻裡蝸牛下的蛋個頭挺大的,現實中的蝸牛可能下的蛋就跟綠豆那麼大,不過這也跟蝸牛品種、大小有關係。
蝸牛的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裡面就是個軟體,蝸牛也有許多品種,品種不同,結構可能也有些許差別。
而蝸牛中絕大多數是有肺類蝸牛,它們有肺可供呼吸,而且這類蝸牛是雌雄同體,蝸牛一般生活在潮溼的地方,它們不喜歡被太陽曬著,所以每次在溼淋淋的青苔石板上,經常能看見蝸牛的身影。
蝸牛也會冬眠的,神奇吧!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就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蝸牛一到旱季會休眠,休眠時蝸牛會分泌一層薄黏液,把自己全身都包裹起來。
蝸牛一般是吃素的,比如植物葉子啊,嫩芽啊什麼的,但是也有吃肉的蝸牛!這種蝸牛會吃蚯蚓,或者捕食同類。
蝸牛長著條舌齒(類似於舌頭),上面大概有一萬顆以上的舌齒,這也是軟體動物特殊的結構,用來進食。
多數蝸牛是雌雄同體,有的是可以獨立繁殖的,但是大部分繁殖行為還是需要兩個個體一起進行的,因為自身的兩性細胞是不能結合的,在繁殖行為發生後,蝸牛並不會立刻就受精了,而是要找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時機,才會進行下一步,那麼這期間,蝸牛會將對方提供的物質先儲存起來,未雨綢繆。
大約半個月後,小蝸牛就會孵化出來了,剛孵出的時候,小蝸牛會先吃掉自己的卵殼,等它們吃完卵殼後,就需要找食物進食了,當然並不是蝸牛產了多少卵,就能孵出多少小蝸牛,這個和卵的大小、棲息地的緯度、食物的豐富度也有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