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冷空氣緣何多來自西伯利亞 高緯接受太陽短波輻少

2021-01-19 中國氣象局

  [導讀] 看天氣預報,人們經常會聽到主持人說「一股從西西伯利亞來的冷空氣……」「冷空氣將東移南下……」這樣的言語。

  看天氣預報,人們經常會聽到主持人說「一股從西西伯利亞來的冷空氣……」「冷空氣將東移南下……」這樣的言語。冷空氣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為何我國冷空氣的「老家」多是西伯利亞?近日,在主題為「高冷」空氣霸道來襲的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中,就這些問題專家給予了詳細解釋。

  「某種程度來講,西伯利亞是冷空氣進入我國的一個必經之地。」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說。

  張濤解釋,影響我國的冷空氣總是從西伯利亞過來,主要原因在於高緯度地區在冬天接受太陽的短波輻射比較少,同時又向外太空輻射熱量,本身長波輻射損失,造成其能量收支是負的,所以北半球很冷。由於北冰洋地區處於亞洲大陸腹地,能量損失更厲害,因此冷空氣多在這裡堆積、形成。

  「雖然冷空氣有很多路逕入侵我國,但是大部分冷空氣都會途徑西伯利亞,特別是中西伯利亞這一區域,我們把它稱之為關鍵區。」張濤表示,從這個關鍵區出發又會通過西路、中路、東路、西北路這幾條路逕入侵我國,但不管是哪一路,特別是前三路,都要經過西伯利亞這個區域,所以我們每次說到冷空氣都會提到西伯利亞。

  近來,人們普遍感覺冷空氣來勢洶洶,對此,張濤認為,冷空氣勢力隨著太陽高度直射角度往南半球推移過程當中北邊越來越冷,這是必然的季節轉換現象。目前來看,今年我國冷空氣總的來說還是接近於常年,甚至要略晚一點。

  就此問題,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影視中心總工朱定真也表示,今年冷空氣活動確實是偏晚一些,至於人們為什麼會感覺比往年冷,主要在於這個季節原本該冷起來了但是沒冷,基礎氣溫相對較高,突然來一次冷空氣,變幅就很大,導致人們不太適應。

  (來源:中國科技網 責任編輯:王若嘉)

相關焦點

  • 冷空氣為何來自西伯利亞 當地人如何越冬?
    冷空氣為何來自西伯利亞 當地人如何越冬? 來源:人民網   發布時間:2011年12月29日11:35   我們在聽天氣預報的時候,常聽到「一股從西伯利亞來的冷空氣前鋒今天上午達到新疆北部……」入侵我國的冷空氣為什麼來自西伯利亞?
  • 西伯利亞冷高壓消失!分析:寒潮不會再來我國,但弱冷空氣還很多
    雖然今天我國晴天的地方變少了,不少地方重新加入到陰雨天氣中,但氣溫的變化卻不明顯,甚至不少地方還在升溫,比如3月16日下午15點的整點氣溫圖上看,我國的中東部的零度線已經推進到了東北地區,午後氣溫還在零下的地方屈指可數,就連「北極村」漠河氣溫都已經回到了零上,下午15點,氣溫達到了2.1度。
  • ...周末最高接近20℃-春分 最高氣溫 輻射 冷空氣 短波輻射-上海...
    下周最高溫衝擊24℃  自入春那波升溫後,上周后期申城在冷空氣中回歸陰冷,雨水不時飄落,給出行帶來不便。不過,這輪降水今天就要收場了。  隨著低渦逐漸東移入海,今天上午偶落些小雨,到了下午和傍晚時分,天氣將轉為陰到多雲。氣溫和昨天相差不大,在6-9℃,風力依然較大,為4-5級風,陣風6級。
  • 多地氣溫將創今冬新低 氣象專家解讀近期冷空氣影響及成因
    一降再降——多地最低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  入冬以來,冷空氣頻頻南下進入我國,中央氣象臺此前已分別在2020年12日12日至14日、2020年12日27日至31日發過兩輪寒潮預警。  根據預報,此次冷空氣過程將於1月5日夜間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
  • 回顧此輪太陽風暴:耀斑爆發時我國多處夜間地面通信受影響小
    回顧此輪太陽風暴:耀斑爆發時我國多處夜間地面通信受影響小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17-09-13 11:17 來源
  • 全國多地最低氣溫將再創新低,為何今冬冷空氣不斷侵擾?
    剛迎來「小寒」節氣,新一股冷空氣就將抵達我國了。中央氣象臺1月5日6時發布了寒潮藍色預警。根據預報,1月5日20時至8日20時,我國中東部地區將遭遇大範圍降溫天氣,我國東北地區南部、華北、黃淮等地部分地區最低氣溫將創入冬以來新低。為何又來強冷空氣?
  • 2020年我國又遭遇「極度深寒」?謠言!
    最近經常能在朋友圈、微博上看到一些信息:「今冬將出現60年來最冷的冬天、最嚴重的降雪」,「2008年以來的最冷一年」,「我國即將迎來超級寒冬」,「這一切都與拉尼娜現象有關」。那麼這些論斷是否都是謠言呢?都是謠言!俗話說,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 來自北極的你
    其位置、強度以及移動不僅對極區,而且對高緯地區的天氣都有明顯影響。其位置、強度以及移動不僅對極區,而且對高緯地區的天氣都有明顯影響。極地是地球的冷極,也是大氣的冷源,因而在極地低空形成冷性高壓,在極地上空則形成冷性低壓。極渦的位置和活動範圍時有變化,尤其冬半年活動演變比較複雜,最長的活動過程達35天之久。
  • 雙休日晴好升溫,但12月還有5場冷空氣…...
    一提到「輻射」,人們或許會為之色變,但是,輻射降溫裡的「輻射」與會給人體帶來傷害的「核輻射」完全是兩碼事,指的主要是太陽短波輻射和地面長波輻射。白天,當地球表面吸收了太陽短波輻射後,會向大氣發射長波輻射,多數地面長波輻射被大氣層吸收後會導致氣溫增高。
  • 太陽爆發今年以來最強耀斑 我國短波通信影響明顯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5月14日9時11分,根據我國風雲氣象衛星監測,太陽爆發了一次X3.2級耀斑,這是今年以來太陽爆發的最強耀斑,該耀斑對我國大部分地區短波通信影響明顯。
  •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太陽活動高年或將開啟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報導 記者從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了解到,3月17日14時始發生的中等地磁暴,給我國大部地區短波通信帶來了一定影響,此外,隨之而來的高層大氣密度加大還造成了低軌衛星高度明顯下降。  「本次地磁暴是受3月15日日冕物質拋射事件(CME)影響引起的。」
  • 全方位解析冷空氣
    冷空氣是霧霾的剋星,它何時能來,從哪兒來?今天就和大家全方位解析一下冷空氣的前世今生。冷空氣和暖空氣是從氣溫水平方向上的差別來定義的,位於低溫區的空氣稱為冷空氣。冷空氣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弱冷空氣、中等強度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寒潮。遙遠的北極、嚴寒的西伯利亞是冷空氣的發源地。冷氣團進入我國「兵分三路」。
  • 太陽連續發威 我國局部地區短波通信受影響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3月11日,太陽黑子活動區11429號繼爆發X1.1級,X5.4級,M6.3級耀斑後再次發威,於1時44分爆發M8.4級耀斑,我國局部地區短波通信受到影響。專家稱,太陽活動頻繁,仍有可能爆發耀斑。
  • 說說天氣預報中的「冷空氣」
    天氣預報中,常常提起「一股從西西伯利亞來的冷空氣前鋒今天上午達到新疆北部……」、「來自蒙古國的一股冷空氣進入中國內蒙古東部至河套西部一帶,冷空氣將東移南下……」這樣一類言語。入侵中國冷空氣的產地在西西伯利亞還是在蒙古國?它的「老家」在哪裡?  其實,遙遠的北冰洋、嚴寒的西伯利亞是冷空氣的發源地。
  • 關於冷空氣 你不知道的8個真相
    影響我國的冷空氣都起源於北極地區,之後南下途徑西伯利亞。西伯利亞地區緯度高、海拔高,同時地處大陸內部,獲得熱量少,散熱快,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如同冷空氣的"加油站"。冷空氣在此加強堆積、積蓄能量,然後在高空西北氣流引導下,最終爆發並不斷南下入侵我國。  冷空氣的實力為啥有強有弱?  冷空氣的實力主要體現在降溫幅度上,因此冷空氣的強弱既取決於冷空氣本身的強度,也取決於入侵地區的基礎氣溫。
  • 寒潮預警又雙叒來了:冷空氣的這些知識你知道嗎?
    太陽還叫太陽嗎?那就是冰箱裡的燈……到底有多冷?朱廣權:從清晨到日暮,冷得朝朝暮暮據中國天氣網消息,今晨,氣溫0℃線位於浙江北部、安徽南部至湖北北部一帶;北京平谷、江西九江、湖北金沙等地有7個氣象觀測站的氣溫突破12月上旬最低氣溫歷史極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