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連續發威 我國局部地區短波通信受影響

2020-11-26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3月11日,太陽黑子活動區11429號繼爆發X1.1級,X5.4級,M6.3級耀斑後再次發威,於1時44分爆發M8.4級耀斑,我國局部地區短波通信受到影響。專家稱,太陽活動頻繁,仍有可能爆發耀斑。

  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監測顯示,3月11日1時44分,編號為11429的太陽黑子活動區爆發了一個M8.4級耀斑,伴隨該耀斑有一個初始速度約為1200公裡/秒至1400公裡/秒的日冕物質拋射,電離層受到幹擾,我國局部地區短波通信受到影響。

  「該日冕物質拋射將於12日到達地球並可能引起地磁暴。」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首席預報員樂貴明說,「目前,11429號活動區面積有所下降,但磁場類型仍很複雜,不排除有耀斑再次爆發的可能。」 

  目前,太陽黑子活動區11429號共爆發4次耀斑,並伴隨日冕物質拋射和太陽質子事件。樂貴明說,「受日冕物質拋射影響,3月8日和9日均有磁暴發生,電離層受到幹擾。」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已進入空間天氣災害II 級響應狀態。

  太陽活動已逐漸進入第24個太陽活動周高年,太陽爆發事件較為頻繁增加。樂貴明表示,太陽活動爆發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主要是對航空、航天、通信、電力等產生影響,不會對人類的生命活動造成威脅,人們不必擔心它會影響健康和生活。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密切監視太陽活動和由此導致的空間天氣事件,將及時發布有關的預報預警信息,提醒航天、衛星等控制部門提前做好準備工作。

 

(責任編輯:蘇玉君)

相關焦點

  • 我國中北部地區短波通信將受影響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0月8日,太陽風暴引發中等地磁暴,9日該地磁暴繼續發展,此次地磁暴過程將對我國中北部地區的短波通信產生不利影響。  「此次地磁暴過程是受5日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影響。」
  • 太陽爆發今年以來最強耀斑 我國短波通信影響明顯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5月14日9時11分,根據我國風雲氣象衛星監測,太陽爆發了一次X3.2級耀斑,這是今年以來太陽爆發的最強耀斑,該耀斑對我國大部分地區短波通信影響明顯。
  •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本報訊 記者劉釗報導 記者從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了解到,從3月17日14時始發生的中等地磁暴,給我國大部地區短波通信帶來了一定影響,隨之而來的高層大氣密度加大還造成了低軌衛星高度明顯下降。「本次地磁暴是受3月15日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影響而引起的。」
  •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太陽活動高年或將開啟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報導 記者從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了解到,3月17日14時始發生的中等地磁暴,給我國大部地區短波通信帶來了一定影響,此外,隨之而來的高層大氣密度加大還造成了低軌衛星高度明顯下降。  「本次地磁暴是受3月15日日冕物質拋射事件(CME)影響引起的。」
  • 我國部分地區短波通信遭受「電離層暴」幹擾
    新華網北京3月21日電  太陽一次不大的「日冕物質發射」,使地球今天再次「發燒」:由於受到影響,形成了一次較大的電離層暴,我國部分地區的短波通信受到幹擾。  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北京研究中心今天發布了2001年第1號通報。
  • 太陽風暴引發地磁暴 將影響中國北部短波通信
    中廣網北京10月10日消息(記者 周文超) 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最新消息,10月8日,太陽風暴引發中等地磁暴,9日該地磁暴繼續發展,此次地磁暴過程將對我國中北部地區的短波通信產生不利影響。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首席預報員薛炳森介紹,這次地磁暴過程是受5日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影響。該CME規模大,而太陽風速度低,引起地磁暴的持續時間長。
  • 地磁暴爆發將影響我國中北部短波通信-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0月8日,太陽風暴引發中等地磁暴,9日該地磁暴繼續發展,此次地磁暴過程將對我國中北部地區的短波通信產生不利影響。  「此次地磁暴過程是受5日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影響。」
  • 五年來最大耀斑爆發 嚴重影響我國西北部短波通信
    此次太陽活動造成全國範圍內短波吸收增加,並在新疆西部達最大值,嚴重影響我國西北部地區短波通信。  監測顯示,發生此次強耀斑事件的第11263活動區仍有爆發中等以上耀斑的可能性。該中心預測,太陽風暴將於12日前後到達地球,屆時,可能引起地球磁場的明顯擾動並引發地磁暴,對電離層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 為什麼太陽活動能使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
    由於太陽微粒輻射的照射和流星體的撞擊,氣體的分子和原子都電離了,形成大氣層中特殊的一層——電離層。電離層有一個特性,它可以反射和散射無線電短波。一個電臺通過天線向四面八方發出無線電波,這些電波一部分沿著地面傳播叫地波,另一部分向天空發去叫天波。
  • 回顧此輪太陽風暴:耀斑爆發時我國多處夜間地面通信受影響小
    回顧此輪太陽風暴:耀斑爆發時我國多處夜間地面通信受影響小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17-09-13 11:17 來源
  • 短波通信為何經久不衰?
    短波通信可以利用地波傳播,但主要是利用天波傳播。 地波傳播的衰耗隨工作頻率的升高而遞增,在同樣的地麵條件下,頻率越高,衰耗越大。利用地波只適用於近距離通信,其工作頻率一般選在5MHz以下。地波傳播受天氣影響小,比較穩定,信道參數基本不隨時間變化,故地波傳播信道可視為恆參信道。
  • 短波通信為何經久不衰?淺談短波的優勢與劣勢
    利用短波進行的無線電通信稱為短波通信,又稱高頻(HF)通信。實際上,為了充分利用短波近距離通信的優點,短波通信實際使用的頻率範圍為1.5MHz~30MHz。 利用地波只適用於近距離通信,其工作頻率一般選在5MHz以下。地波傳播受天氣影響小,比較穩定,信道參數基本不隨時間變化,故地波傳播信道可視為恆參信道。 天波是無線電波經電離層反射回地面的部分,傾斜投射的電磁波經電離層反射後,可以傳到幾千千米外的地面。
  • 太陽風暴活動區明起背對地球 北京短波未受幹擾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四日電(記者吳慶才)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北京研究中心研究員索玉成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根據太陽自轉規律,明日太陽風暴活動區將轉到太陽另一面,背對地球。截止到今天十六點,北京短波未再受太陽耀斑幹擾。
  • 為何短波通信被稱為所有通信手段的最後保障
    即使運氣好,基站和光纖沒有被天災摧毀,但在那些緊急時刻,瞬時的通信壓力往往也讓電話和簡訊服務不堪重負。網上有人說分組交換的微信比簡訊佔用的資源更小,因而通信更通暢,並用日本地震時微博尋親作為例證。其實我國手機的無線接入方式尚未達到網際網路那樣的全IP交換,分組交換的優勢無法體現,頻繁的信令會嚴重加劇無線接入負擔,而且日本的手機技術體制也與我國不同,未經過GSM而直升3G,不具參考價值。
  • 短波通信的應用優勢及在無線通信中的作用分析
    的確,超短波對講機、手持電話、衛星電話這些輕便好用的新型無線通信工具已經廣泛滲透到社會生活中,於是體積大噪聲多的短波通信似乎應該淘汰了。但是隨著時間推移,人們發現這種認識是片面的。不同通信工具各有其用,不可互相替代。短波通信同樣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實際上歐美先進國家不僅重視短波,而且在短波開發上投入的資金甚至超過其它無線電技術。
  • 關於短波通信網絡的特點
    利用短波進行的無線電通信稱為短波通信,又稱高頻(HF)通信。實際上,為了充分利用短波近距離通信的優點,短波通信實際使用的頻率範圍為1.5MHz~30MHz。在衛星通信出現以前,短波在國際通信、防汛救災、海難救援以及軍事通信等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  短波通信可以利用地波傳播,但主要是利用天波傳播。地波傳播的衰耗隨工作頻率的升高而遞增,在同樣的地麵條件下,頻率越高,衰耗越大。利用地波只適用於近距離通信,其工作頻率一般選在5MHz以下。地波傳播受天氣影響小,比較穩定,信道參數基本不隨時間變化,故地波傳播信道可視為恆參信道。
  • 短波電臺:震時通信的最後保障
    其實我國手機的無線接入方式尚未達到網際網路那樣的全IP交換,分組交換的優勢無法體現,頻繁的信令會嚴重加劇無線接入負擔,而且日本的手機技術體制也與我國不同,未經過GSM而直升3G,不具參考價值。 軍隊對這種固定基站式移動通信手段的脆弱性認識得很深刻,雖然手機的通信效果比電臺好,但在演習中是禁止使用的。真開戰後固定基站和光纖很容易被破壞,若養成了手機依賴就完蛋了。
  • 近期太陽活動劇烈 「暴動」對地球無大影響
    回憶起2003年那次太陽的「暴動」,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預報臺臺長薛炳森說,「2003年10月19日到11月7日,太陽上共發生了17次大爆發,包括了一次創紀錄的X28級耀斑。那次太陽活動對我國產生了兩個巨大的影響。一是造成神舟飛船的軌道急劇下降。日冕物質拋射不斷猛烈撞擊地球磁層,引起地磁暴,地磁暴又引起高層大氣的密度增加,導致飛船飛行阻力增加,速度減小,進而軌道下降。」
  • 短波業餘波段應用
    在業餘無線電通信中,運用最多的是「天波」傳播方式,這是短波遠距離通信向必要條件。空間波和散射波的運用多見於超高頻通信,而地波傳播「般只用於低波段和近距離通信。  二、電離層與天波傳播  1.電離層概況  在業餘無線電中,短波波段的遠距離通信佔據著極重要的位置。短波段信號的傳播主要依靠的是天波,所以我們必需對電離層有所了解。
  • 短波通信盲區及其解決方法
    ,在衛星通信和移動通信快速發展的今天,短波通信不僅沒有被淘汰,還在快速發展。其原因是:短波通信距離遠、抗毀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強、運行成本低。   短波通信技術發展狀況   近年來,短波通信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長足進步,出現了很多新電臺、新裝備和新技術。其主要特點是:   1、短波電臺   短波單邊帶電臺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多,性能越來越好,兼容性越來越強。數位化是短波電臺的必然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