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短波通信被稱為所有通信手段的最後保障

2021-01-21 CQ通訊簡報

拜信息技術所賜,當前的個人通信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通話、簡訊、QQ、微信等基於手機的通信手段毫無障礙,如果不在乎話費流量費的話,那與整個世界的聯繫盡在掌握中。


我國的手機基站被以「八縱八橫」骨幹網為核心的國家光纖網絡連接著,這套技術體制的建設水平不比發達國家遜色,在發展中國家中算是鶴立雞群,它給我們個人通信提供了技術基礎,功能強大到令我們每個人都非常依賴,但我們卻忽略了這套技術體制的另一面----突出的脆弱性。

基站和光纖稍有災害就會受到破壞,一旦有上規模的破壞就很難恢復,而這會令單一依賴這套技術體制的我們陷入絕境。即使運氣好,基站和光纖沒有被天災摧毀,但在那些緊急時刻,瞬時的通信壓力往往也讓電話和簡訊服務不堪重負。網上有人說分組交換的微信比簡訊佔用的資源更小,因而通信更通暢,並用日本地震時微博尋親作為例證。其實我國手機的無線接入方式尚未達到網際網路那樣的全IP交換,分組交換的優勢無法體現,頻繁的信令會嚴重加劇無線接入負擔,而且日本的手機技術體制也與我國不同,未經過GSM而直升3G,不具參考價值。

軍隊對這種固定基站式移動通信手段的脆弱性認識得很深刻,雖然手機的通信效果比電臺好,但在演習中是禁止使用的。真開戰後固定基站和光纖很容易被破壞,若養成了手機依賴就完蛋了。通信系統在現代戰爭中是被敵方首要打擊的對象,野戰光纖和電纜有可能被炸斷,衛星可能被致盲,大型的固定的都可能保不住,因此各國軍隊普遍保留了一種最低限度的通信方式,以完成極端惡劣條件下的應急通信任務,這就是短波電臺通信。短波電臺的頻率在1.6MHz~30MHz之間,因天線要與波長成正比,其長度在幾米到幾十米之間。短波通信優於其它波段電臺的特點在於天波傳播。

大氣層某些高度的氣體分子中的電子被太陽照射下會游離出來,形成「電離層」,短波電臺的電波信號射到電離層上會被反射下來,這好比是天花板上安裝了鏡子,你用手電筒以一定角度照上去,光線會反射到更遠的地方,基於同樣的原理,短波電臺可以通過電離層反射的方式達成遠距離通信。

說到短波通信,公眾最有印象的恐怕就是孫道臨主演的《永不消失的電波》了,一部10瓦左右的電臺就可達成上海到延安的通信,但這部電影也給公眾帶來了一個誤解,以為短波電臺必須要用手鍵發莫爾斯碼,其實那只是短波電臺的一種使用方法,短波電臺完全可以跟車載對講機一樣,開機後調好頻率,然後拿起手麥就講話。

有一個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群體,他們通過考試和備案獲得了業餘電臺的執照,您在網上看到的BDXXX、BGXXX、BAXXX等網名就是他們的呼號,其中第二位是A的是一級,可操控100瓦的短波電臺。雖然是業餘團體,但很多人的技術卻很專業,跟醫生在路途中遇到急症病人必須要提供幫助一樣,他們也有著在自然災害時為公眾提供通信服務的自覺性。

512汶川大地震發生3分鐘後,四川省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就發出了第一道電波,然後快速組織起來奔赴災區,為通信調度做出了重大貢獻,美國無線電協會把2008年人道主義獎授予了四川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我國有約十萬無線電愛好者,但他們都集中生活在大城市裡,一個窮縣裡沒有一名也很正常。不過縣裡的人民防空部門有政府配發的用於應急通信的短波電臺,但卻普遍疏於訓練,會使的人不多。這恐怕與另一個認識誤區有關,即認為操控短波電臺是項非常複雜的技術。

訓練一個合格的電臺報務員的確是很難的,曾經有老HAM講當年為了發報能到100碼苦練了一年,中指磨出了繭子,但訓練一個會常規電臺操控的初級報話員卻並不難,懂得電臺的開關機和頻率設定,懂得基本的通聯規則,懂得天線的基本架設方法,有一周的訓練時間足矣,而他們可能會在第一時間傳出災區的聲音,其重大意義不可估量。

陸軍的每個集團軍都有短波電臺戰備值班制度,縣政府可招聘參與過該任務的退伍通信兵做教練,也可以請備案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明確幾個固定的災害應急通信頻率,在每周的規定時段進行通聯,以檢驗實際通信效果。短波的天波通信靠天吃飯,信道的確不夠穩定,要達到良好的通信效果需要操控者懂得專業計算並具有豐富的經驗,例如要解決好中短距離的的越距問題。

不過,現在的天線技術已經進步了,準垂直入射天線可做到500公裡內無盲區。海軍的遠洋軍艦普遍使用短波電臺,東海艦隊軍艦的信號東海艦隊基地沒收到,卻被南海艦隊的基地收到了,南海艦隊基站會把信號轉給東海艦隊基地,因此有了盲區也不怕,可借鑑海軍的聯合收信體制來建立應急通信網。

一旦發生災害,工作人員把天線往樹上一系,扯上一條斜拉天線,開機調到災害應急頻道就喊話,不必過多考慮天線的極化方式、入射角度、越距區等專業問題,全國各地上萬部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電臺都會在災害應急頻率守聽,東方不亮西方亮,總會有人收到災區的聲音。各省、市、縣都有短波電臺,也有負責應急通信的人防機構和開支,開展短波應急通信的訓練勢在必行,監督這項訓練成果也是公眾的責任。

相關焦點

  • 短波通信為何經久不衰?
    短波按照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CCIR,現在的ITU-R)的劃分是指波長在l00m~l0m,頻率為3MHz~30MHz的電磁波。利用短波進行的無線電通信稱為短波通信,又稱高頻(HF)通信。實際上,為了充分利用短波近距離通信的優點,短波通信實際使用的頻率範圍為1.5MHz~30MHz。
  • 短波電臺:震時通信的最後保障
    拜信息技術所賜,當前的個人通信已經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通話、簡訊、QQ、微信等基於手機的通信手段毫無障礙,如果不在乎話費流量費的話,那與整個世界的聯繫盡在掌握中。 軍隊對這種固定基站式移動通信手段的脆弱性認識得很深刻,雖然手機的通信效果比電臺好,但在演習中是禁止使用的。真開戰後固定基站和光纖很容易被破壞,若養成了手機依賴就完蛋了。
  • 短波通信為何經久不衰?淺談短波的優勢與劣勢
    利用短波進行的無線電通信稱為短波通信,又稱高頻(HF)通信。實際上,為了充分利用短波近距離通信的優點,短波通信實際使用的頻率範圍為1.5MHz~30MHz。 自從1921年發生在義大利羅馬的一次意外事故,短波被發現可實現遠距離通信以來,短波通信迅速發展,成為了世界各國中、遠程通信的主要手段,被廣泛地用於政府、軍事、外交、氣象、商業等部門
  • 關於短波通信網絡的特點
    利用短波進行的無線電通信稱為短波通信,又稱高頻(HF)通信。實際上,為了充分利用短波近距離通信的優點,短波通信實際使用的頻率範圍為1.5MHz~30MHz。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02/286822.htm  短波按照國際無線電諮詢委員會(CCIR,現在的ITU-R),的劃分是指波長在l00m~l0m,頻率為3MHz~30MHz的電磁波。利用短波進行的無線電通信稱為短波通信,又稱高頻(HF)通信。
  • 短波業餘電臺還可以應急通信嗎?
    30年間,社會滄桑巨變,通信形式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衛星通信,公眾移動通信,網絡通信如此發達的今天,很多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離開了業餘無線電,業餘無線電短波應急通信意義還大麼?曾經被愛好者稱為「最後的通信保障」的業餘無線電,今天地位如何?毋庸置疑,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都知道業餘電臺是非常重要的應急通信手段。
  • 短波通信已經100年了,為什麼經久不衰?
    利用短波進行的無線電通信稱為短波通信,又稱高頻(HF)通信。實際上,為了充分利用短波近距離通信的優點,短波通信實際使用的頻率範圍為1.5MHz~30MHz。自從1921年發生在義大利羅馬的一次意外事故,短波被發現可實現遠距離通信以來,短波通信迅速發展,成為了世界各國中、遠程通信的主要手段,被廣泛地用於政府、軍事、外交、氣象、商業等部門,用以傳送電報、電話、傳真、低速數據和圖像、語音廣播等信息。在衛星通信出現以前,短波在國際通信、防汛救災、海難救援以及軍事通信等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
  • 短波通信原理和傳播方式
    短波通信(Short-wave Comunication)是無線電通信的一種。發射電波要經電離層的反射才能到達接收設備,通信距離較遠,是遠程通信的主要手段。由於電離層的高度和密度容易受晝夜、季節、氣候等因素的影響,所以短波通信的穩定性較差,噪聲較大。目前,它廣泛應用於電報、電話、低速傳真通信和廣播等方面。 儘管當前新型無線電通信系統不斷湧現,短波這一古老和傳統的通信方式仍然受到全世界普遍重視,不僅沒有被淘汰,還在快速發展。
  • 短波通信的應用優勢及在無線通信中的作用分析
    打開APP 短波通信的應用優勢及在無線通信中的作用分析 北峰通信 發表於 2020-12-23 16:27:23 短波是無線電的鼻祖
  • 短波通信盲區及其解決方法
    ,在衛星通信和移動通信快速發展的今天,短波通信不僅沒有被淘汰,還在快速發展。其原因是:短波通信距離遠、抗毀能力和自主通信能力強、運行成本低。   短波通信技術發展狀況   近年來,短波通信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長足進步,出現了很多新電臺、新裝備和新技術。其主要特點是:   1、短波電臺   短波單邊帶電臺體積越來越小,功能越來越多,性能越來越好,兼容性越來越強。數位化是短波電臺的必然發展趨勢。
  •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北極東北航道通信保障工作研究取得四方面成效
    2016年、2017年兩次組織實船通信測試,初步掌握北極東北航道船舶與國內海岸電臺短波通信效果。2017、2018年兩年,在前期理論研究和實船測試基礎上,根據收集的國內外相關資料編制完成《北極東北航道通信指南》。2018年,依託天津海岸電臺綜合改造工程項目新建了雙層對數周期天線,大幅提升了海岸電臺短波定向北極的通信能力。
  • 為什麼太陽活動能使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
    電離層有一個特性,它可以反射和散射無線電短波。一個電臺通過天線向四面八方發出無線電波,這些電波一部分沿著地面傳播叫地波,另一部分向天空發去叫天波。地波在傳播過程中受到地面物的吸收,能量逐漸減弱,波長越短,這種衰減越快,所以地波傳播的距離是不遠的。
  • 科普 | 短波通信的六大誤區
    很多朋友對短波通信都有一些誤解,在此,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了解到短波通信這一技術。短波天線確實有很龐大的定向八木天線,但是事實上,並非只有巨型的天線才能有良好的通信效果,很多時候,即使拉條簡單的長線放在陽臺,配合良好的天電傳播環境就有很好的效果。這是很嚴重的誤區,你必須理解:短波通信靠天吃飯,不同短波頻率、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產生不同的電離層對短波通信的信號反射,會有不同的影響。
  • 基於軟體無線電的短波通信中頻數位化
    隨著現代無線通信理論與軟硬體技術的發展以及對電離層信道特性的深入探索,短波電臺出現了以下幾方面的變化:①採用跳頻技術來提高抗幹擾能力;②採用自適應通信技術來提高建鏈能力;③數據通信(包括圖文數據及聲碼話數據等)成為重要的業務方式;④採用數字加密方式等。  理論上就目前ADC的速度而言能夠滿足對短波波段信號進行低通採樣,但直接在射頻端進行A/D轉換存在以下問題。
  •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本報訊 記者劉釗報導 記者從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了解到,從3月17日14時始發生的中等地磁暴,給我國大部地區短波通信帶來了一定影響,隨之而來的高層大氣密度加大還造成了低軌衛星高度明顯下降。「本次地磁暴是受3月15日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影響而引起的。」
  • 短波段無線電波的傳播規律與短波無線電通信的頻率選擇及預測
    遠程短波通信要求設備操作人員對短波波段無線電波的傳播規律有深入的了解和較多的實踐經驗,並且依賴於通信各方的配合默契。本文主要討論短波通信的地波和天波傳播。  (2)不能低於最低可用頻率:在短波通信中,頻率越低,電離層吸收越大。當低到一定程度以致不能保證通信所必須的信噪比時,通信質量嚴重下降導致通信中斷。能保證最低所需的信噪比的頻率稱為最低可用頻率。根據經驗,不同距離、不同時段的最低可用頻率一般比相應的最佳工作頻率低3—4mhz。此外,頻率為1.4mhz附近的電波可與電離層中自由電子的振動發生諧振,產生較大的諧振吸收。
  • 微波通信有多種優點,對許多專用通信更為重要
    2.特點和通信方式在無線電通信方面,過去國際通信大都採用短波,在國內長途通信方面,短波也是一種重要手段。但是,短波波段電臺太多,頻率擁擠,互相干擾的現象很嚴重;而且短波容易受晝夜變化和外來幹擾的影,太陽黑子爆發時還可能使通信中斷因此短波通信是很不穩定的,微波通信卻沒有這些缺點。
  • 五年來最大耀斑爆發 嚴重影響我國西北部短波通信
    此次太陽活動造成全國範圍內短波吸收增加,並在新疆西部達最大值,嚴重影響我國西北部地區短波通信。  監測顯示,發生此次強耀斑事件的第11263活動區仍有爆發中等以上耀斑的可能性。該中心預測,太陽風暴將於12日前後到達地球,屆時,可能引起地球磁場的明顯擾動並引發地磁暴,對電離層也將產生一定的影響。
  • 通信領域突出成就之一:散射通信
    美國、俄羅斯等國一直在持續不斷的發展散射通信技術、更新散射裝備,散射通信已成為各國戰略、戰區及戰術通信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通信手段。 隨後60年代中後期,衛星通信憑藉著覆蓋範圍廣、通信容量大、傳輸質量好和可靠性高等諸多方面的優勢迅速取代了散射通信的主導地位。但轉眼進入本世紀後,對衛星的軟硬幹擾/殺傷手段逐漸在豐富,衛星通信的一些弊端逐步顯現。
  • 神舟五號飛船擁有先進的推進技術和通信手段
    此外,飛船採用了多種先進的通信手段,確保航天員與地面指揮控制中心通信聯絡的順暢。   秦文波說,在太空飛行中,推進分系統安裝的發動機是地面對飛船進行姿態調整或軌道控制的唯一手段。因為飛船的姿態調整和軌道控制要求精度很高,所以,發動機何時點火,持續多長時間,是一項複雜而關鍵的技術。
  • 俄羅斯「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長劍一出,天下不通
    「摩爾曼斯克-BN」短波通信幹擾系統由俄羅斯無線電電子技術集團研製,是一款防範空天襲擊威脅的新一代富有前景的電子戰系統,具有作戰距離遠、機動性能強、運用靈活和功能全面的特點,是目前世界上幹擾距離最遠的電子戰系統,用於探測、削弱和壓制飛機、艦艇的遠程短波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