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是國內業餘無線電用於應急通信的典型例子,主流媒體都有過報導。在國際上,業餘無線電發展初期,應急通信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美國911事件,颶風,火災中也有業餘無線電應急通信的身影。在20世紀90年代,業餘無線電曾經是非常高科技的操作。那時候,國內手機和寬帶網絡還剛剛興起,手機和電腦是價格昂貴的奢侈品,業餘無線電簡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30年間,社會滄桑巨變,通信形式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衛星通信,公眾移動通信,網絡通信如此發達的今天,很多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離開了業餘無線電,業餘無線電短波應急通信意義還大麼?曾經被愛好者稱為「最後的通信保障」的業餘無線電,今天地位如何?
毋庸置疑,業餘無線電愛好者都知道業餘電臺是非常重要的應急通信手段。業餘無線電是除了民用通信以外的,普通大眾可以接觸並使用的一種通信方式,這種通信不需要基站網絡的支持。在特殊情況下,在民用通信故障時,業餘無線電依然可以進行通信。在重大自然災害面前,手機網絡和光纖寬帶網絡幾乎都會中斷,而搶通需要時間。災區內外必須儘快取得聯繫,這關乎生命安全。業餘無線電以其獨特的傳播方式,可以實現這樣的簡易通信。當然,這取決於業餘無線電在普通大眾中的普及程度,以及現有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的技術和能力。
短波通信,又稱HF(高頻)通信,用於應急通信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其電波傳播主要有兩種形式,地波傳播和天波傳播。我們這裡主要考慮天波,天波傳播是短波經高空電離層反射再到達地面的一種電波傳播方式,其通信距離可達數百千米至上萬千米。應急通信與平時野外架臺不同,要求我們了解短波的傳播規律,根據季節和時間選擇不同的頻率。
業餘無線電短波通信有以下幾個優點:不需要中繼即可實現遠距離通信,架設簡單;業餘無線電短波通信不用支付其他費用;通信設備簡單,體積小,破壞後容易恢復;具有很強使用靈活性;對自然災害的抗毀能力強。天線倒下了,可以立起來,常見業餘電臺使用13.8V直流電源,非常容易獲取。應急通信是業餘無線電中的一項內容,有志於進行應急通信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必須學習更多的理論知識,更多地進行實踐,發現不足,及時改正,與時俱進,不斷進步。
短波通信是唯一不需藉助中繼或有線網絡的遠程通信手段,廣泛應用於軍事通信和民用通信。在應急通信領域,除了衛星通信以外,短波通信是一種很重要的遠距離通信手段,在應急通信中佔有特殊地位。
但是,短波通信也有一些缺點。帶寬窄,傳播不穩定,業餘頻率範圍窄,不能按照最佳頻率選擇進行通信。在世界範圍內,衛星應急通信佔據絕對主流,衛星電話已經被很多戶外旅行,徒步,探險愛好者採用。在大範圍的自然災害中,民用通信搶修已成為非常重要的一環,是重中之重,優先考慮的問題。在2008年之後,中國衛星通信步入快車道,到了今天,天通一號早已投入使用。在災害初期,信息暢通異常重要,災情上報,救災需求急需與外界溝通。此時,應急通信講究穩定,靠譜的衛星電話自然成為首選。衛星通信大帶寬,高容量,非常適合進行圖片,視頻等數據傳送,短波無法勝任。
如果希望進行應急通信方面的操作,衛星電話是必備的,短波電臺因其獨特的優勢可以和衛星電話進行相互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