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暴爆發將影響我國中北部短波通信-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2020-11-26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0月8日,太陽風暴引發中等地磁暴,9日該地磁暴繼續發展,此次地磁暴過程將對我國中北部地區的短波通信產生不利影響。

  「此次地磁暴過程是受5日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影響。」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首席預報員薛炳森介紹,「該CME規模大,而太陽風速度低,引起地磁暴的持續時間長。」

  薛炳森表示,「此次日冕物質拋射過程與太陽的常規噴發過程不同,是太陽表面暗條消失,就是太陽表面不穩定的懸浮物質受到擾動而脫離日面而形成的。非常湊巧,現在是秋分時節,地球自轉軸與日地連線的夾角最有利於日冕物質所攜帶的能量進入地球磁場,引起地磁暴。所以,這次地磁暴是典型的『小事件帶來大影響』。」

  我國電離層監測網監測顯示,9日我國北部電離層臨界頻率已經出現明顯擾動,而且有向南擴展的趨勢,這種情況對上述地區的短波通信造成不利影響。

  另外,磁暴過程中進入大氣的能量,將加熱底層大氣,使得中高層大氣密度增加,造成低軌衛星運行阻力增大,導致軌道高度下降。「衛星控制部門要注意低軌衛星軌道高度的變化,及時調整衛星軌道。」薛炳森說。

  目前,太陽活動正處在太陽活動高年期間的相對平靜期,太陽活動較為平靜,太陽表面有三個黑子群,面積不大,磁場結構也正常,這種情況在以往的太陽活動高年期間也出現過。薛炳森表示,「隨著太陽活動距第24周高峰期越來越近,太陽爆發活動會更頻繁,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將密切關注太陽的變化。」

  【科普】

  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與太陽耀斑一樣,是一種劇烈的太陽爆發活動,向空間發射帶點粒子和能量,產生對地球有不利影響的空間天氣。但相比耀斑來說,日冕物質拋射更大型、持續時間更久,也攜帶更大的粒子云團和磁場。提高對日冕物質拋射的認識,能做出更準確的空間天氣預報,也有利於減少它們對地球的傷害。

  【新聞資料】

  2011年國內十大天氣事件回顧:太陽活動日益頻繁劇烈並顯著影響地球

  研究顯示太陽的11年活動周期影響地球天氣

  2011年太陽處於一個活動周期的活躍上升階段,8月和9月,分別出現進入本活動周期以來最強耀斑和最強地磁暴,11月,太陽表面出現自2005年以來最大黑子群,其面積最大時約為地球表面積的9倍左右。多次強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事件的爆發引發地球空間暴,對航空航天和通信導航定位等現代高技術系統產生了嚴重影響。

  (責任編輯:陳雅瓊)

相關焦點

  • 我國中北部地區短波通信將受影響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0月8日,太陽風暴引發中等地磁暴,9日該地磁暴繼續發展,此次地磁暴過程將對我國中北部地區的短波通信產生不利影響。  「此次地磁暴過程是受5日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影響。」
  • 太陽風暴引發地磁暴 將影響中國北部短波通信
    中廣網北京10月10日消息(記者 周文超) 中國氣象局發布的最新消息,10月8日,太陽風暴引發中等地磁暴,9日該地磁暴繼續發展,此次地磁暴過程將對我國中北部地區的短波通信產生不利影響。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首席預報員薛炳森介紹,這次地磁暴過程是受5日太陽日冕物質拋射(CME)的影響。該CME規模大,而太陽風速度低,引起地磁暴的持續時間長。
  • 太陽爆發今年以來最強耀斑 我國短波通信影響明顯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5月14日9時11分,根據我國風雲氣象衛星監測,太陽爆發了一次X3.2級耀斑,這是今年以來太陽爆發的最強耀斑,該耀斑對我國大部分地區短波通信影響明顯。
  • 五年來最大耀斑爆發 嚴重影響我國西北部短波通信
    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張靜報導 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監測顯示,8月9日16時5分,太陽活動區11263爆發了一次X7.0級耀斑並伴隨顯著的太陽質子事件。這是2007年以來爆發的最大級別耀斑。
  • 太陽連續發威 我國局部地區短波通信受影響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3月11日,太陽黑子活動區11429號繼爆發X1.1級,X5.4級,M6.3級耀斑後再次發威,於1時44分爆發M8.4級耀斑,我國局部地區短波通信受到影響。專家稱,太陽活動頻繁,仍有可能爆發耀斑。
  •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本報訊 記者劉釗報導 記者從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了解到,從3月17日14時始發生的中等地磁暴,給我國大部地區短波通信帶來了一定影響,隨之而來的高層大氣密度加大還造成了低軌衛星高度明顯下降。「本次地磁暴是受3月15日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影響而引起的。」
  •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太陽活動高年或將開啟
    中等地磁暴影響我國短波通信。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報導 記者從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了解到,3月17日14時始發生的中等地磁暴,給我國大部地區短波通信帶來了一定影響,此外,隨之而來的高層大氣密度加大還造成了低軌衛星高度明顯下降。  「本次地磁暴是受3月15日日冕物質拋射事件(CME)影響引起的。」
  • 中國氣象局簡介-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我國形成了氣象科學技術基礎性研究、高新技術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體系。中國氣象局擁有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氣象研究所、中國氣象局瀋陽大氣環境研究所、中國氣象局武漢暴雨研究所、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中國氣象局成都高原氣象研究所、中國氣象局蘭州乾旱氣象研究所、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等9個國家級科研院所。
  • 回顧此輪太陽風暴:耀斑爆發時我國多處夜間地面通信受影響小
    東方IC 圖日前發生的強太陽風暴,使得地球周圍空間天氣出現強烈擾動,太陽出現多次劇烈的爆發,引起了太陽質子事件、大地磁暴、電離層突然騷擾以及衛星表面差異充電現象,導致了較惡劣的空間天氣。所幸,在此次一系列大耀斑爆發時,我國多數處於夜間扇區,地面短波通信受到的影響不大。
  • 網站大事記-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1997年3月,於北京中科三方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註冊服務機構註冊用戶名為「中國氣象局」的域名(cma.gov.cn),網站構架初步搭建,由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負責運維,氣象報社參與氣象新聞信息提供及相關部分工作;2006年8月,網站完成首次改版;2007
  • 磁暴出沒,未來幾天有炸機風險!
    據中國國家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消息,北京時間10月8日,位於太陽北半球(N38E40)位置的日珥爆發,受此次日冕物質拋射(CME)影響
  • 近期太陽活動劇烈 「暴動」對地球無大影響
    回憶起2003年那次太陽的「暴動」,中國氣象局空間天氣預報臺臺長薛炳森說,「2003年10月19日到11月7日,太陽上共發生了17次大爆發,包括了一次創紀錄的X28級耀斑。那次太陽活動對我國產生了兩個巨大的影響。一是造成神舟飛船的軌道急劇下降。日冕物質拋射不斷猛烈撞擊地球磁層,引起地磁暴,地磁暴又引起高層大氣的密度增加,導致飛船飛行阻力增加,速度減小,進而軌道下降。」
  • 第24太陽活動周爆發最大級別耀斑 通信受影響
    此前,有科學家預計2012年前後太陽進入活動峰年,不可預計規模的太陽風暴將襲地球,太陽表面史無前例的劇烈耀斑爆發將給地球帶來無法預計的磁暴災難。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太陽黑子活動區15日爆發了一次X2.2級耀斑,引起了我國上空的電離層突然騷擾,對短波通信構成影響。
  • 氣象現代化大盤點-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2001年 中國氣象局開始建設中國氣象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網。  2002年 中國氣象科學數據共享服務網註冊用戶8.8萬多個,在線訪問達6092萬人次,數據服務量超過716TB。  天地一體化氣象通信系統結構基本形成  從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氣象國際通信系統—北京氣象通信樞紐系統(BQS)工程的業務運行,到2005年以來全國氣象廣域網及氣象數據衛星廣播系統的建成,我國氣象信息網絡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向現代化的跨越,解決了早期氣象信息傳輸的瓶頸問題
  • 颱風監測與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其中,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覆蓋通道較以往儀器數量增加了70多倍,可使登陸颱風等高影響天氣預報時效進一步提前。  利用靜止衛星的全天候觀測優勢,自2012年開始,中國增加了衛星靈活加密觀測業務,觀測間隔時間可達6分鐘一次。
  • 太陽磁暴暫未影響通信
    太陽磁暴暫未影響通信>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昨晚到今天,太陽磁暴將光顧地球
  • 強太陽磁暴8日襲擊地球 衛星航空電網或受影響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當地時間6日晚(北京時間7日)太陽爆發了5年來最強烈的耀斑,產生的磁暴將於美國東部時間8日7時(北京時間8日20時)抵達地球,可能將影響衛星、航空和電網系統,預計影響將持續24小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捕捉到了本次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視頻。據估計,本次日冕物質拋射不會直接擊中地球,但它產生的帶電粒子云團可能從地球附近掠過。
  • 太陽耀斑爆發出現大磁暴 已影響全國的短波通訊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五日電(記者 阮煜琳)國家空間天氣預警報中心十五日預報說,世界時十四日二十二點十五分爆發了一個X1.5級太陽耀斑。國家空間天氣預警報中心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證實,受此次太陽耀斑影響,今天已經出現大磁暴,對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範圍的短波通訊已經造成影響。
  • 太陽爆發中等強度耀斑對我國無大規模影響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月23日,太陽爆發一次中等強度耀斑,並引發太陽質子事件,但對我國不會造成大規模影響。  中國氣象局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監測顯示,1月23日,太陽表面發生一次中等強度耀斑,並引發太陽質子事件,下午2時,高能質子流量超過3000通量單位,是2005年6月以來最大的高能質子爆發事件。專家稱此次事件是太陽活動周期性的正常表現,對我國不會造成大規模影響,公眾不必恐慌。
  • 匿名者組織:將對100個中國政府網站發起攻擊
    雷鋒網消息,1月24日,山石網科山石瞭望團隊發現有匿名者通過YouTube發布視頻,稱將於2月13日針對中國政府網站採取行動。視頻發布者留言: Anonymous operation reports strike against Chinese government websites this Feb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