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亞利桑那大學@馬猴
AKG逆轉使用者年齡34歲?Kennedy終於找到了他的「青春之泉」?
來做道選擇題,你願意拖著帶病的身體活到120歲,還是健健康康的在90歲結束自己的一生?今天要講的,是一則關於追尋後者的故事。
1513年,西班牙探險家胡安·龐塞德裡昂(Juan Ponce de Leon),在追尋「青春之泉」的路途中,意外地登上了美國東南海岸,並將登陸地命名為佛羅裡達,意為鮮花盛開之地[1]。
2020年,幾位同樣追尋健康長壽的有志之士,以龐塞德裡昂的名字,在同一片土地上建立了一家抗衰老科技公司。
龐塞德裡昂公司團隊,右三為Kennedy教授
這些人中,就包含了Sirtuin蛋白的發現者、mTOR延壽機制的專家,Brian Kennedy教授。他所嚮往的青春之泉,並不使人不朽,而是能幫助人們儘可能健康的長壽。
以此為目標,龐塞德裡昂選擇了AKG(α-酮戊二酸)作為自己的主打產品,並且在2020年7月宣布,該款產品,將使用者的生理年齡逆轉了34歲[2]。
34歲這種數字,放到今天,估計也就帶著父母跑到熱帶海島靠喝油延壽的人會相信。
這個說法的出處,是龐塞德裡昂的CEO和自己的家人一同服用了公司的產品後,測了一下甲基化年齡,然後就對媒體宣布,家中最年長的一位成員,生理年齡年輕了34歲。
說句難聽的,這種數據顯然連被時光派懟的資格都沒有。不過商人吹吹牛皮,也是天經地義,要恰飯的嘛。
所以比起這種商業噱頭,弄清Kennedy教授選擇AKG作為「青春之泉」的科研依據,才是當下的重點。
AKG是三羧酸循環的中間產物之一,近年來有相當數量的動物實驗指出,這種對人體極為安全物質,具有非常優秀的抗衰老功效[3]。
學界目前對AKG延壽機制認識的基石,是一項2014年刊登在《Nature》雜誌上的重磅研究,當時UCLA的Huang教授指出,AKG能夠抑制線粒體的ATP合成效率,進而降低mTOR信號通路的活性[4]。
AKG延壽效果的理論基石
換句話說,理論上,這是一種無須處方且極其安全的mTOR抑制劑。
之後,在2019年底,Kennedy教授和另一位抗衰老研究界的巨人,Judith Campisi院士,共同在BioRxiv上發表了一項關於AKG能夠延長小鼠壽命,並壓縮發病率的研究[5]。
這項研究於2019年10月4日,以預印的形式發表在科研網站BioRxiv上
雖然是天王級人物的合作,雖然實驗規模極其巨大,動用了整整194隻小鼠,不過這項研究,至少在預印版裡,並沒有展示出太多讓人眼前一亮的結果。
總體來講,研究人員發現長期攝入AKG的雌性中年小鼠,壽命中位數增長了近16%,同時健康期得到了極大幅度的延長。
長期攝入AKG大幅提升了小鼠的健康期,但是延壽效果對雄性小鼠並不明顯
對比之下,雄性小鼠的健康期雖然也得到了較為理想的增長,但是壽命卻沒有受到受到太大的影響。
真的太男了
此外,所有小鼠的毛色毛質都有明顯的改善,一部分小鼠的身上甚至出現了「白髮變黑髮」的現象。
到這裡,文章突然畫風一轉,把毫無道理可言的數據一個又一個的扔到了筆者臉上。
研究人員發現,長期攝入AKG的小鼠,運動量出現了大幅提升,但能量消耗卻顯著降低。
ATP合成受到了抑制,運動量反而得到了提升?上次看到這種沒道理的現象,還是交大研發的那款神秘的TPP-噻唑。
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遠不止這點,AKG雖然延長了小鼠的壽命,但是並沒有像預料中一樣抑制了mTOR通路的活性。
小鼠體內唯一能解釋AKG延壽效果的變化,就是多種SASPs促炎因子水平變低了,但是進一步的測量又顯示,小鼠體內生產SASPs的衰老細胞本身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雖然衰老細胞本身沒有受到影響,但長期攝入AKG的小鼠體內SASPs大幅降低
且不說長期抑制SASPs反而會對健康不利[6],不影響衰老細胞,卻能同時影響多種SASPs?具有這種能力的物質,雖不至於說前所未見,也絕對屬於稀缺品了,AKG怎麼就突然解鎖了這麼一種珍貴的能力?
總結一下,Kennedy教授這等於是在說,一個mTOR抑制劑,不幹預mTOR,不影響衰老細胞,僅靠降低小鼠體內多種SASPs的水平,就成功延長了小鼠的壽命和健康期。筆者真的完全沒辦法理解這項研究的結果。
於是帶著各種疑問,筆者又去查了幾項AKG延壽實驗的同行討論。結果一上來,就看到了大量針對AKG實際作用機制的質疑。
有一位學者指出,2014年那項關鍵研究,根本就是錯的,因為AKG能夠抑制ATP生產效率這件事,既不符合現有理論,更不符合已有數據[7]。
有學者提出質疑,AKG抑制ATP合成效率這一結論,與此前的多項經典實驗數據相矛盾
如果AKG降低ATP生產效率是一個錯誤,那麼它對mTOR的抑制能力就變成了無稽之談。
更諷刺的是,甚至還有學者拿著數據出來說,AKG其實是一種mTOR激活劑……[8]
還有一位教授提出AKG的抗衰老能力其實根本就是源自它的抗氧化能力……[7]
看著這些相互矛盾的數據[9],筆者想不通的,不僅僅是AKG的實際延壽機制,還有作為mTOR專家的Kennedy教授,怎麼會選擇這樣一種連和mTOR的關係都說不清道不明的物質,來作為自己的「青春之泉」呢?
追求永生是貫穿人類歷史的不變動機,胡安·龐塞德裡昂則是這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段傳奇。
不過這段故事對人類來說最大的悲劇,不是龐塞德裡昂在發現青春之泉之前就死於了戰爭,而是歷史學家發現,龐塞德裡昂從一開始就是衝著黃金,而不是長生不老,展開了自己的旅途[1]。
筆者由衷的希望,這次早已功成身就的龐塞德裡昂,不會重蹈500年前的覆轍。
參考文獻:
[1]. Morison, Samuel Eliot. The European Discovery Of Americ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2]. &34;. Longevity.Technology, 2020, https://www.longevity.technology/pdl-announces-results-of-biological-age-reduction-research/.
[3]. Chitalia, V. &34;.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vol 6, no. 244, 2014, pp. 244ec117-244ec117.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 doi:10.1126/scitranslmed.3009803. Accessed 9 July 2020.
[4]. Chin, Randall M. et al. &34;. Nature, vol 510, no. 7505, 2014, pp. 397-401. Springer Science And Business Media LLC, doi:10.1038/nature13264. Accessed 9 July 2020.
[5]. Shahmirzadi, Azar Asadi et al. &34;. 2019.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doi:10.1101/779157. Accessed 9 July 2020.
[6]. Borodkina, A V et al. 「&34; of Senescent Cells: What Is SASP and Why Study It?.」 Acta naturae vol. 10,1 (2018): 4-14.
[7]. https://pubpeer.com/publications/E35BC0AE39F51EAB685A7725189DAB
[8]. Wang, Lei et al. &34;.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vol 146, no. 8, 2016, pp. 1514-152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UP), doi:10.3945/jn.116.236000. Accessed 9 July 2020.
[9]. &34;. Ukrbiochemjournal.Org, 2020, http://ukrbiochemjournal.org/2018/11/effects-of-alpha-ketoglutarate-on-lifespan-and-functional-aging-of-drosophila-melanogaster-flies.html.
歡迎關注時光派,每天都有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