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溶液
1、定義:一種或集中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形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2、特徵:均一、穩定
3、組成:溶劑、溶質
4、溶質和溶劑的區分
溶質的狀態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溶質的種類不一定是一種;
溶質和溶劑的區分:水是最常用的溶劑,不指明溶劑的溶液,都是指水溶液,即溶劑是水;沒有水的多的物質為溶劑;從命名看溶質和溶劑,即:AB溶液:A是溶質B是溶劑,A溶液: A是溶質水是溶劑。
5、溶液不一定無色,如硫酸銅溶液時藍色。
6、溶液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 溶液體積不等於溶質體積+溶劑體積
7、物質溶解時溫度變化
加入氫氧化鈉溫度升高;
加入硝酸銨溫度降低;
加入氯化鈉(食鹽)溫度基本不變。
二、乳化現象
洗潔精、洗衣粉、洗髮液對油汙起乳化作用------注意形成的不是溶液而汽油除油汙是溶解形成溶液。
三、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飽和溶液定義
一定溫度下,一定量溶劑裡,不能再溶解某種物質的溶液稱為它的飽和溶液,可以繼續溶解的稱為它的不飽和溶液。
注意:食鹽飽和溶液,不能再溶解食鹽,但可再溶解其它溶質。
2、二者相互轉化(大多數固體)
飽和 溶液 → 不飽和溶液:增加溶劑、減少溶質、升高溫度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增加溶質、減少溶劑、降低溫度
注意:若溶質是氫氧化鈣則變化的溫度相反
3、飽和溶液的確定
⑴在一定溫度下,有未溶解的溶質存在,且其質量不再減小
⑵有溶質析出
四、濃溶液、稀溶液與飽和溶液及不飽和溶液關係
1、不同溶質 : 濃溶液不一定飽和,稀溶液不一定不飽和
2、同一溶質 : 在同一溫度下,飽和溶液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