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司令衝奧片《登月第一人》獨家探班

2020-12-05 Mtime時光網

  在2018年一月末的一個早晨,喬治亞的天空還有些發灰,水泥地上一片片因昨夜薄霧形成的溼印還未乾透。時光網訪問了《登月第一人》片場,探尋這部新片製作幕後的故事。


  度過了33歲生日的一周後,導演達米恩·查澤雷仍舊頂著一張娃娃臉——比起一位初出茅廬的導演,他看起來更像是送比薩的小哥——他與四年前首次進入影迷視野中的樣子相差無幾,那時他個人第二部長片作品上映了。現在這部新片是目前為止,查澤雷指導過預算最高的一部。如果對這部電影的高期待(真的)給他帶來了額外的壓力,那麼查澤雷可算是將這份緊張掩飾得很好了。


  在之前提到過的喬治亞、《登月第一人》這一位於Tyler Perry Studios的片場,他們正在進行預計58天中第54天的拍攝。


  這座蜿蜒叢生的片場位於亞特蘭大州東南部,佔地面積超過了二十萬平方英尺(約合一萬九千平方米)。這片有著11座建築的土地在幾年前,還被用做一座軍事基地的住宅區。即使是在這樣黑漆漆的封閉環境中,查澤雷依舊穩坐「監拍熒幕村」帳中,不錯眼珠地盯著監視器。與他合作過《愛樂之城》的瑞恩·高斯林則在附近閒逛,跟查澤雷短暫交談幾句後,就去跟訪問記者打招呼了。


  《愛樂之城》僅憑3000萬美元的預算,在全球範圍內橫掃4.46億美元票房,並獲得了14項奧斯卡獎提名(最終獲得六項獎項)。《愛樂之城》的成功及其全球性的出眾都使得查澤雷在未來有了更多樣的選擇,好萊塢的各大影業也爭相向他拋出橄欖枝。


  就在幾個月後的2017年三月,查澤雷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他選擇指導《登月第一人》。這部影片大膽改編詹姆斯·漢森的原著,講述了NASA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推進登月計劃的艱難與危險,並最終成功發射阿波羅11號的故事。高斯林飾演尼爾·阿姆斯特朗,那位舉世聞名的踏上月球的第一個人類。同時,這個故事中還包括他在阿波羅11號上的船員巴茲·奧爾德林(

寇瑞·斯託爾

飾)和麥可·柯林斯(

盧卡斯·哈斯

飾),以及許多其他的太空人和測試飛行員——他們的結局並不都是美好的。


  在這個時代,一部非類型年代片很難得到美國製片公司的青睞。然而,《登月第一人》獲得了高達7000萬美元的預算(這幾乎是查澤雷之前三部電影預算總和的兩倍),這事其在資金和藝術性上都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從表面來看,這次題材與導演的匹配在一些業內人士的眼中,也是「有趣」、奇怪的。


  「當我們想著如何講這部電影講完整的時候,我們經常感到困惑的一點就是,尼爾·阿姆斯特朗本人就像是個謎,他不怎麼與別人來往,」 Isaac Klausner說,他與史蒂文·史匹柏一樣,都是本片的製作人,「除了這件為他贏得人生中所有名譽的事以外,他將自己的曝光度降到了最低。除了公眾視野,私下裡他甚至都很獨來獨往。很多別的太空人都覺得他很出色,能力超群;但對他的個人生活卻知之甚少。」


  「所以我們最早意識到的一點就是,我們需要一些途徑來弄清楚他這個人究竟是怎樣的,」在那一天開拍之前,Klausner繼續說,「尼爾的動力是否主要來自於他對飛行與機械痴迷的愛,還有崇高的職業道德以及對於解謎的熱情。而在達米恩的作品中,他能表達出那些對某些事愛得深沉不渝的人們腦中的想法,他的這種能力是很明顯的——不論是對打鼓還是對表演得熱情——他們都會為了追逐夢想傾盡所有,並且達米恩會通過他們的工作或者成果(來告訴觀眾)怎樣去理解他們。所以達米恩表現出的尼爾腦中的想法顯得十分真實,而且這種手法是前人無法做到的。這真的是(為什麼達米恩適合指導這部電影)的核心原因。」


  同時,當被問到這麼快就與高斯林再次合作時,查澤雷用了相似的話來讚美這位主演,「我想瑞恩有一些非常適合出演尼爾·阿姆斯特朗的特質」。


  這位導演在開拍前的短暫聊天中分享道,「我覺得尼爾·阿姆斯特朗這個角色的一大閃光點在於,作為一個如此有名且偶像化的人物,他是那樣的熱情,又克制內向。他有意迴避著聚光燈,只想把接到的任務完成好。所以,這就讓他自己變成了一個謎。這種十分出名卻又無據可考的人,你很難知道他在出那次任務時,內心深處究竟在想什麼。」


  查澤雷繼續說:「所以與瑞恩的這次合作中,最具挑戰也最有樂趣的是,我們得重現尼爾在旅程的每一步中可能擁有的感受、怎樣讓觀眾理解這樣一個成謎人物的感受、同時又保留一些些神秘感。我想瑞恩自己和他的表演方式也有一種神秘感。他接納你,但同時又有一種加裡·庫柏的感覺,那種老好萊塢明星保持神秘感的特質。我認為這與我們想在這部片中表達的東西是相契合的。就像尼爾一樣,瑞恩同樣是一位非常刻苦的人。這也很有幫助,因為這是一部相對難演的電影。」


  查澤雷對於那個時期細節展現的苛求,以及這部具有野心的電影緊湊的製作周期,都帶來了難以想像的困難。這天早上要拍一場主要的戲,呈現阿波羅11號月球探測器在外太空飛行並最終降落月球的場面——這需要一連串的高難度技術配合:演員們在常平架上的一個封閉容器中,下面是投射在至少長28米的崎嶇屏幕上、精心再現、科學嚴謹的月球表面。同時,在第二棚裡,有個雙子星8號的複製品,裡面僅能乘坐兩名太空人;以及一個四分之三個X-15飛行器長的外殼,跟阿姆斯特朗真正使用突破音障的一樣。


  為了讓自己熟悉這些多樣的器械和專業術語,並讓自己看起來就像是那些角色,演員們在拍攝前都進行了大量的訓練。


  「我們去到休斯敦,坐到太空航行地面指揮中心裡,親眼看到了這個精彩絕倫的歷史發生的地方,」斯託爾在拍攝間隙告訴我們,「我的日程安排沒能允許我(跟其他人一起)去——之前有一大撥扮演太空人的演員們先一起去了,但我那時有別的事,所以我之後自己去了」。


  他繼續說,「一開始我有些懈怠,因為我真的很想跟別的演員們一起。但後來我覺得這其實也不錯,因為只有我一個人,我得到了一對一的關注,一個人在控制中心跟那些太空人聊天,我甚至跟那些研究月球巖石的地質學家也聊了聊。NASA真的是個讓人難以置信的機構。那裡聚集了一幫超棒的人,他們非常盡職,並從小熱愛太空,也非常樂意將這份熱愛延續下去——不僅是細緻到顆粒的能力,還有具有大局觀的夢想。我還坐了火星探測模擬器,還有阿爾哥斯機,這可以模擬零重力和六分之一月球重力。其他人只玩了十分鐘,我卻整整玩了一小時。所以這真的很贊,而且實話說,巴茲也是那種遠離他人的人。他有些邊緣化,沒有真正跟誰有過很深的友誼。所以可能不跟其他人太親密也對我的表演有所幫助。」


  從技術層面上看,由於不可能真正去到外太空進行拍攝,查澤雷基於《登月第一人》的野心展現在了一些別的方面:與攝影師萊納斯·桑德格倫合作,並使用了微縮模型——用老派方法來使用新科技。說到這個,這部影片用到了13個小的現場3D掃描儀,還有兩個大的3D印表機,以協助片場構建。


  「我想在我試圖整合這部電影並思考它看起來、感覺起來應該是怎樣的過程中,得到的最好的啟發就是回頭看這些任務原始的記錄影像,以及那些由並不專業的太空人所拍攝的圖片,」查澤雷說,「他們要不就是拿哈蘇相機,要不就是16mm攝影機或是其他器材,來捕捉這些精彩的瞬間,這與我們今天所認為的外太空是完全不一樣的。」


  「如今當我們想到太空,特別是在電影裡,就會想到那些空無一物、圓滑廣袤、高科技等等,但這根本不是事實。那些(宇宙飛行器)看起來就像是二戰時期的機器,或是在車庫裡拼裝出來的,以前的人們使盡了渾身解數想讓他們運行起來。所以在這部電影裡,我想讓所有東西看起來就像是模擬器,手工製作、粗糙、科技含量低的樣子。這大概就是我們一直嘗試的——提醒觀眾們,在那個太空飛行還不算家常便飯的時代,那些任務是多麼瘋狂且危險的。它自身就是個不可思議的冒險,所以我只是嘗試讓大家都明白這一點,讓大家都覺得這很真實,觸手可及,並且很可怕。這至少是我想要的效果,」查澤雷聳了聳肩,笑著說。


  時間漸漸到了下午,劇組開始準備進入午餐休息時間。接下來的一周他們會結束在喬治亞的拍攝,並轉戰佛羅裡達兩天,在甘迺迪航天中心拍攝。


  接下來,查澤雷和他的團隊會飛往西部,在加州的愛德華茲空軍基地拍攝一天,那是尼爾·阿姆斯特朗開著X-15戰機突破音障的地方。作為《登月第一人》主要拍攝工作結束的地方,那是個好選擇——在歷史上,那個地方一直是十分重要的電影重現場所。


  在這樣一部具有極端個人冒險元素,而不是簡單自述的重要影片中,還是多少顯得有些冒險的。總之,這部電影中有太多的早期NASA測設發射的真實橋段,可能會在影評人和觀眾中不太受歡迎。或者反之,這會讓查澤雷在成為這個時代最傑出的美國導演之一的路上,踏出堅實的又一步。


  《登月第一人》將於10月12日在美國上映。

相關焦點

  • 《愛樂之城》導演與高司令再合作!這次是要登月
    《愛樂之城》導演與高司令再合作!這次是要登月 時間:2018.04.2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阿煩 分享到:
  • 高司令二度合作《愛樂之城》導演,變「登月第一人」,片場照曝光
    據悉,《第一人》是一部關於人類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傳記片,影片將截取阿姆斯特朗人生中最值得書寫的篇章,也就是從他加入NASA到1969年實現登陸月球的這六年。在2019年將迎來阿波羅11號登月第50年,因此拍攝該片將有重要的紀念意義。
  • "衝奧"外語片名單陸續出爐 提名名單明年1月公布
    "衝奧"外語片名單陸續出爐 提名名單明年1月公布 2008年09月18日 14:32 來源:新京報 ,隨著報名截止日期10月1日的日益臨近,「衝奧片」名單也紛紛浮出水面,截至目前中國大陸與香港還未公布報名名單。
  • 擊敗復聯3與頭號玩家,《登月第一人》獲奧斯卡最佳視效獎
    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項已經頒出,「高司令」瑞恩·高斯林主演的電影《登月第一人》獲得了這份榮譽。《登月第一人》是一部科幻電影,講述了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月者的故事。頒獎之前,呼聲比較高的應該是《復仇者聯盟3》與《頭號玩家》。特別是《復仇者聯盟3》,作為漫威十周年的大製作,超級英雄齊聚,滅霸入侵地球,瓦坎達大戰等,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太空類題材電影備受學院青睞,此前《地心引力》、《星際穿越》都曾獲該獎。今年的特效工會獎頒給了《復仇者聯盟3》,但今天卻意外敗給《登月第一人》。
  • 《登月第一人》:成功的登月行動,失敗的登月電影
    《登月第一人》海報,電影宣傳語「one giant leap into the unknown」(邁向未知的一大步)改編自阿姆斯特朗登月名言的後半句「阿波羅13號」則是失敗的,它沒有完成既定的登月任務。但這次失敗的太空行動,卻又創下了人類航天史迄今為止最偉大的奇蹟,3位太空人成功搭乘飛船返航。
  • 西恩潘劇集"登火星第一人"發中字預告
    時光網訊 北京時間今晚,高司令飾演《登月第一人》(First Man)將在威尼斯全球首映,而「登火星第一人」——Hulu原創劇集《火星先驅》(The First)今日早些時候也發布正式預告(時光網獨家中字)。
  • 片鑑:《登月第一人》不是個人史詩,而是意志的偉大
    電影幾乎沒有將任何所謂的重點放在科技與科幻上,當然作為一個個人傳記性質的史料片,科技與科幻也沒有什麼值得炫耀的。電影最可貴的地方正是將所有重點凝聚在人的精神和意志力上。除了個人史詩,這部電影還從登月的另一面展現了部分民眾對於登月的質疑。浪費納稅人錢財,毫無意義的軍備競賽,如此種種。然而這些雜音的出現,對於阿姆斯特朗來說,仍然無法撼動他對於登月的無限追求與渴望。巨人屹立,不動如山。歌頌英雄但沒有必要去完美化英雄。過分的專注讓阿姆斯特朗忘記了愛人,忘記了孩子,肉體凡胎需要脫胎換骨。但人之為人,不是鐵石心腸,而更要俠肝義膽。
  • 姜文作品《邪不壓正》「衝奧」 競爭對手高手如林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岸  《邪不壓正》「衝奧」,網友們熱議不斷  由姜文執導並主演,彭于晏、廖凡、許晴、周韻主演的《邪不壓正》7月13日在內地上映,累計獲得5.83億票房,網絡評分7.2。影片改編自張北海小說《俠隱》。故事發生在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之前,一個身負大恨、自美歸國的特工李天然,在國難之時滌蕩重重陰謀上演了一出終極復仇記。
  • 好萊塢電影獎公布獲獎名單 登月第一人成最大贏家
    好萊塢電影獎公布獲獎名單 登月第一人成最大贏家 時間:2018.11.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蜘蛛女
  • 《登月第一人》讓人類登月真假再掀質疑,人類到底登上過月球嗎
    《登月第一人》有別於其他傳統商業娛樂套路片,導演風格強烈。影片在展示飛行過程中,除了第三幕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其他時間飛行的片段,幾乎都是第一人稱在駕駛艙拍攝完成。這種第一人稱的影像調度,讓人看電影時感覺就坐在駕駛艙裡,有時我還無意識摸了摸自己有沒有系好安全帶。
  • 人類真摯的情感,遠比繁星皓月璀璨動人——《登月第一人》
    這位「天才導演」的第三部長片又來了。再度攜手「高司令」瑞恩·高斯林,入圍威尼斯電影節,拿下好萊塢電影獎,爛番茄88%鮮度。即便遭到美國總統川普的抵制,也無法阻礙它成為明年奧斯卡的最大熱門之一。《登月第一人》在電影史上首次描寫登月者的尼爾·阿姆斯特朗的生平故事是1961 ~ 1969年。但這並不是很多人想像的宇宙英雄電影。達米安?查澤雷從一開始就決定將該片製作成紀錄片,並把重點放在了描寫阿姆斯特朗的歷程上。
  • 特別策劃 | 到底誰是真正的登月第一人
    我們在上個月公布了本單元的第一批片單,側重於前太空時代的奇趣狂想,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第二批片單,既展現了人類在半個世紀以來動魄驚心的登月探索進程,也介紹了月球傳說的當代演繹。「到底誰是真正的登月第一人」這個問題,雖在歷史上無可爭議,但在電影史上不斷產生新的傳奇。
  • 《登月第一人》演繹太空傳奇
    看著達米恩·查澤雷的「登月第一人」,我對其他電影中相對容易的太空旅行看起來很震驚,這些電影記錄了美航局著名的歷史。這並不是說人們不努力工作或沒有戲劇性的賭注,而是有一種控制感。查澤雷給好萊塢主要電影中罕見的太空計劃帶來了危險感。
  • 登月第一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
    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1930年8月5日-2012年8月25日)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時,於1969年7月21日時成為了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而其搭檔巴茲·奧爾德林也成為了第二位登上月球後安全返回的人,兩人在月球表面停留了兩個半小時。
  • 《哪吒之魔童降世》送審奧斯卡,哪些華語片曾近距離接觸小金人?
    截止稿前,該片票房已突破49.5億,超越《流浪地球》升至中國影史票房榜第二位,僅次於56.83億的《戰狼2》,影片因此榮登中國動畫電影票房第一。其連續28天保持票房日冠的成績也追平了2011年以來《捉妖記》的日冠紀錄,並列第一。相關電影衍生品預售額更是刷新中國電影衍生品眾籌總額紀錄,成為第一。「哪吒熱」風靡整個暑假。
  • 《登月第一人-First Man》全球熱映
    |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天文周曆原文連結:https://www.space.com/42069-first-man-annotated-screenplay-book.html翻譯:郭琳琳校對:王延昕編排:鄢淑瀾《登月第一人
  • 北美票房|《毒液》《一個明星的誕生》分列前二《登月第一人》位居...
    (左起)電影《毒液》、《一個明星的誕生》、《登月第一人》英文海報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美媒稱,根據最新北美票房顯示,影片《毒液》和《一個明星的誕生》依然佔據榜單前兩位,新上映的《登月第一人》位居第三。
  • 《登月第一人》攝影解析
    登月第一人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Damien Chazelle攝影指導:納斯·桑德格倫 Linus Sandgren《登月第一人》講述了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從地球到月球的旅程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沒有著力渲染國家精神和英雄主義,而是選擇從太空人個人的角度出發,退去神化色彩,儘量生活化地記錄登月背後的故事。最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為了用紀實風格來表現電影的主題,《登月第一人》中大量使用了Super 16mm進行手持攝影,實現粗糙,砂礫感的畫質,營造沉浸式的影像風格。
  • 《三塊廣告牌》等3月第一波片單已經上線,進口片迎來狂歡?
    貓眼數據顯示,今年3月共有34部電影登陸院線,其中進口電影達到13部,元宵節(3月2日)一共8部電影同期開畫,其中一半是進口片,並且陣容亮眼,包括了衝奧片《三塊廣告牌》、《金錢世界》,寶萊塢高分之作《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接過英式萌寵大旗的《比得兔》。
  • 《登月第一人》英語中字HD720P\無水印WEB-DL藍光1080P高清下載
    史密斯、寇瑞·斯託爾、派屈克·福吉特、謝伊·惠格姆、盧卡斯·哈斯、伊桑·恩布裡、布萊恩·達西·詹姆斯、克里斯多福·阿波特、塞倫·希德、克裡斯·斯萬博格   類型: 劇情、傳記、歷史   製片國家 地區: 美國   上映日期: 2018-08-29(威尼斯電影節)、2018-10-12(美國)   片長: 141分鐘   又名: 登月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