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 | 到底誰是真正的登月第一人

2021-01-19 上海國際電影節

1969年,「阿波羅11號」實現載人登月,標誌著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2019年1月,「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成功,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推出特別策劃「飛向月球」單元,為觀眾梳理、呈現電影史上最令人難忘的月球電影。我們在上個月公布了本單元的第一批片單,側重於前太空時代的奇趣狂想,而今天為大家介紹的第二批片單,既展現了人類在半個世紀以來動魄驚心的登月探索進程,也介紹了月球傳說的當代演繹。「到底誰是真正的登月第一人」這個問題,雖在歷史上無可爭議,但在電影史上不斷產生新的傳奇。

藍光

The Blue Light 

- 1932 -

電影史上最受爭議的女導演萊妮·裡芬施塔爾自導自演的處女作,講述神秘牧羊女守護高山上的水晶財寶的故事。影片全程在瑞士和義大利實地拍攝,匈牙利電影理論家貝拉·巴拉茲編劇,裡芬施塔爾延續了她此前主演的一系列高山電影裡的自然美形象,向觀眾展示了她傲人的美貌和健美的體魄。片中不僅有滿月逐漸升起的浪漫畫面,驚險的登山場面亦是扣人心弦。影片在上映後獲得了票房成功,裡芬施塔爾也憑藉此片獲得了執導《奧林匹亞》的機會。

最先登上月球的人 

First Men in the Moon 

- 1964 -

根據科幻小說大師赫伯特·喬治·威爾斯1901年出版的小說改編,講述當代太空人登月之後,發現原來英國人早在1899年就去過月球打過怪的故事。影片由電影史上最重要的科幻特效片黃金搭檔導演納森·朱蘭和特效大師雷·哈裡豪森聯手打造,從頭至尾充滿了想像力和惡趣味,特別是各種月球怪物的造型,配合哈裡豪森獨樹一幟的停格特效,現在看來格外萌蠢可愛。

太空先鋒

The Right Stuff 

- 1983 -

本片講述了美國首個載人航天計劃「水星計劃」的七位太空人的挑選、訓練和飛向太空的過程。導演菲利普·考夫曼採用了極度寫實的手法,大量使用等比例飛行器道具,幾乎能以假亂真。一批演技派明星也貢獻出精彩群戲,包括扮演第一個進入地球軌道的美國太空人約翰·格倫的艾德·哈裡斯等。影片榮獲奧斯卡最佳音效、最佳音響、最佳剪輯和最佳配樂四項大獎、法國《電影手冊》年度十佳。

奧斯卡史上最年輕的最佳導演獎得主達米恩·查澤雷與「高司令」瑞恩·高斯林再次合作的最新作品,講述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如何成為人類首個登月者的故事。影片避開了高調的國家大義,轉而將主線鎖定在阿姆斯特朗的家庭為航天事業做出的犧牲,也因此塑造出了電影史上最感人的登月時刻。影片榮獲2019年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上海國際電影節這次將以IMAX版、4K普通寬銀幕版兩個版本呈現此片。

買月亮的人 

The Man Who Bought The Moon 

- 2018 -

一個撒丁島的漁民成為了月球的主人?兩位特工收到這個消息後,派人前往撒丁島臥底調查。這是義大利導演保羅·祖卡第二部以撒丁島為題材的影片,通過一系列讓人捧腹的文化衝突喜劇橋段,將撒丁島獨特的風土人情介紹給觀眾,飽含了祖卡對於這片島嶼的熱愛,亦是對當地由來已久的月亮傳說的現代演繹,又有對美國霸權主義的戲謔。本片曾入圍2018年釜山國際電影節未來景象獎。

根據1970年4月阿波羅13號在飛向月球途中遇到氧氣儲罐爆炸意外,三位小組成員克服種種困難重返地球的真實事件創作拍攝,導演朗·霍華德將這次「偉大的失敗」拍得驚心動魄,為捕捉到真實的失重場面,劇組通過飛機以拋物線速度向地面俯衝時產生的23秒失重時刻的間隙進行拍攝,湯姆·漢克斯等大明星前後共乘飛機俯衝612次,吃盡苦頭。而片中展現的休斯頓控制中心工作人員沉著冷靜的專業態度則贏得了觀眾的心。影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剪輯、最佳音響兩項大獎。

歡迎持續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取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重磅片單。

註:如遇片目變動,以實際排片為準。

克萊奧:如果我能倒轉時間 | 塞壬 | 文胸奇緣 | 大力神 | 金魚 | 取個名字 | 雙面甜心 | 腳冷

萬花筒

T-34坦克 | 穿越世紀的客船 | 轉移者 | 發掘真相 | 籠子 | 一份工作與一部電影 | 縱舞歡歌 | TGM談話 | 回聲 | 隧道驚魂 | 丹麥之子 | 德弗裡維利 | 離婚派對 | 雷米奇遇記 | 克萊爾·達林 



相關焦點

  • 《登月第一人》:成功的登月行動,失敗的登月電影
    《阿波羅13號》劇照而從美蘇太空競賽講起,一直講到「阿波羅11號」登月行動的電影《登月第一人》反而有些不討巧,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阿姆斯特朗去了月球又回來了,它沒有懸念感。《登月第一人》劇照雖說剛剛過世的好萊塢著名編劇威廉·高德曼曾在《銀幕產業大冒險》一書裡開篇的第一句話就寫道,「誰都說不出個所以然」(Nobody knows anything),但架不住每個人都有當事後諸葛亮的衝動,對於2018年新片《登陸第一人》票房慘敗的原因,各種分析層出不窮。
  • 《登月第一人》全網上映,第一視角感受阿姆斯特朗登月傳奇故事
    據美方調查顯示,1999年,有6%的美國群眾對人類首次登月的真假產生質疑,到2006年,質疑人數不減反增,比例高達37%。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美蘇軍備競賽,首次登月的陰謀論上世紀四十至七十年代,美國和蘇聯兩大世界強國處於世界霸主地位的爭奪之中。
  • 《登月第一人》:英雄是凡人慾念的疊加
    《愛樂之城》和《銀翼殺手2049》中,他的表演依然保持「收」的風格,但在《登月第一人》「放」開,例如葬禮中哭泣,罵走朋友艾德。想必,2019年奧斯卡,瑞恩·高斯林應該能入圍。說回《登月第一人》,這是阿姆斯特朗的傳記片,從試飛員阿姆斯特朗違規操作被禁飛後申請加入阿波羅登月計劃,到說出「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成功登陸月球,故事很簡單,但人物塑造極出色。
  • 世界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臨死前透露:外星人確實存在?
    在登月之後,很多記者爭先恐後的想採訪阿姆斯特朗,想了解他當時登月的感受,並且想知道,月球是否存在外星人的秘密。但是,當時美國下令拒絕他接受任何採訪,這一舉動更是引起了世人的懷疑,直到阿姆斯特朗臨死前,才透露了當時登月的場景,原來,月球真的存在外星人。阿波羅11號太空人們在月球上留下了美國國旗和紀念俄羅斯太空人的紀念章。
  • 《登月第一人》:高度還原美國登月全程,高燃
    《登月第一人》作為一部2018年上映的電影,完美的運用現代科技加復古模型給觀眾還原了1969年美國登月的壯舉。故事從主角尼爾·阿姆斯特朗登月前的前十年開始。 那時候的尼爾還是美國空軍基地的一名飛行員,只要美國空軍研發了新型的航空裝備,尼爾總是擔任試飛員的工作。
  • 北美票房:《登月第一人》亮相贏好評
    12日上映的三部新片《登月第一人》(First Man)、《雞皮疙瘩2:魔書歷險》(Goosebumps 2: Haunted Halloween)和《皇家酒店謀殺案》(Bad Times at the El Royale),雖未能撼動《毒液:致命守護者》和《一個明星的誕生》的優勢地位,但表現不俗,均衝入最新一期北美票房排行榜十強。
  • 「登月第一人」:近幾年最好的太空片之一
    《登月第一人》該片除了導演是奧斯卡最佳導演獲得者之外,編劇喬希·辛格也曾憑藉《聚焦》獲得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同時還為《華盛頓郵報》撰寫了劇本。再加上男主演是兩次提名奧斯卡影帝的瑞恩·高斯林,女主演克萊爾·芙伊是艾美獎視後兼金球獎視後……毫不誇張的說,《登月第一人》絕對是今年陣容最強大的電影之一。截止11月22日,《登月第一人》MTC 84分,爛番茄新鮮度88%,均分8.1,也意味著達米恩將第三次向奧斯卡發起衝擊。
  • 《登月第一人》觀後感
    痛失愛女的悲傷,得知同事犧牲時禁不住顫抖的難過,臨行前不敢面對家人的猶疑……登月英雄的內心宇宙被高斯林演繹得絲絲入扣。在數次近景與超近景特寫鏡頭下,高斯林的眼睛就仿佛是會說話一般,他湛藍色的雙眸深邃而有神,如浩瀚宇宙般動人。
  • 從影片《登月第一人》中,發現歐米茄超霸腕錶與登月真實的故事
    歐米茄超霸系列表款參加了美國阿波羅策劃所有六次登陸月球主題活動,並因而得到「月球表」的稱號。超霸表迷已急不可耐想要知道登陸月球50周年紀念特別款是啥模樣。從影片《登月第一人》中,人們找到些情節。第一隻,是在登陸月球以前做好的阿波羅策劃特訓中,他配戴了這個序號是ST105.003的歐米茄超霸手錶。第二隻,時間走到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實行登陸月球這一裡程碑式目標,航天員手腕上 配戴的便是這個序號ST105.012歐米茄超霸手錶,也便是知名的「月球表」本表。
  • 《登月第一人》好萊塢科幻大電影
    現在,好萊塢的樂觀情緒處於低迷狀態,登月第一人提出了從雙子座試飛到阿波羅企業的太空探索歷史,這只是另一種帝國主義風險,其中美國例外主義被證明是可悲和神經質的。沒有任何領導演員,瑞恩·高斯林飾演阿姆斯特朗,克萊爾·福伊飾演他的妻子,珍妮特,傑森克拉克擔任太空人艾德·懷特,以及西班恩海因茲擔任美國宇航局載人太空飛行器中心主任羅伯特吉爾魯斯,都是美國公民。
  • 《登月第一人》是怎麼拍出來的?
    作者/Bill Desowitz(IndieWire)譯者/戴丁丁 譯者按:對影迷來說,《登月第一人《登月第一人》面世之後,人們津津樂道,大談它特殊的切入角度,和獨特的影像質感,尤其是它不可忽視的主觀視點。我想大家都很好奇,這一系列奇妙的觀感,是如何通過技術手段達成的呢?
  • 《登月第一人》: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近期一部講述人類第一次登月的電影備受關注,它就是——《登月第一人》,導演是大名鼎鼎的米安·查澤雷。
  • 歐米茄腕錶出鏡電影《登月第一人》
    由環球影業 (Universal Pictures) 出品的電影《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日前已於美國上映,腕錶愛好者、太空迷和電影觀眾能夠在電影中見證歐米茄腕錶在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尼爾·阿姆斯特朗:永恆的紀念——你知與不知的登月第一人
    登月第一人註定會名垂千史,而另一位與登月第一人一起登上月球的同樣優秀的太空人則很少為普羅大眾所熟知,甚至很可能在歷史的漫漫長河中逐漸銷聲匿跡——想一想,巴茲·奧爾德林與尼爾·阿姆斯特朗這兩個名字,哪個聽起來更如雷貫耳,哪個聽起來只是一個普通的英文名字?
  • 《登月第一人》首支中文預告曝光
         講述人類在1969年首次登月的電影《登月第一人》今天首次曝光中文預告,金球獎影帝並多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的瑞恩·高斯林將出演人類歷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導演則由達米恩·查澤雷擔任,該片也將是他與瑞恩·高斯林繼《愛樂之城》獲6項奧斯卡大獎後再次攜手。
  • 楊利偉想成為中國登月第一人(圖)
    據《海南日報》報導中國航天員中心副主任、航天英雄楊利偉1月26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還解答了關於「神舟七號」、載人登月和文昌火箭發射基地等方面的疑問。  「神七」沒女太空人參與  問:大家很想知道您最近忙什麼?
  • 西媒披露:登月第一人原本應是奧爾德林
    參考消息網7月16日報導西媒稱,1968年聖誕節期間阿波羅8號成功繞月飛行後,在第二年的夏季進行登月被認為非常逼近現實。儘管並非完全確定,但呼聲很高。誰將被選為執行這一任務的太空人?剩下的故事眾所周知,到1969年春天,阿波羅9號和阿波羅10號任務進展順利,阿波羅11號理所應當地成為嘗試執行登月任務的飛船。在計劃開展期間,執行太空行走任務的通常是飛行員,而指令長會留在飛船上。因此,登月第一人原本應是奧爾德林。
  • 《登月第一人》:不止還原歷史,還有家庭、生死與感動
    光看《登月第一人》這個直截了當的片名,許多人應該能想得到電影的主角是人類歷史上首位登上月球的太空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然而,超出人們預想的是,《登月第一人》並沒有老調重彈地花大量篇幅去描摹所謂的英雄壯舉,而是著墨於阿姆斯特朗在從試飛員到正式登月長達近十年的人生。
  • 《登月第一人》:勇於突破自己便是大英雄!
    2018年在北美上映後就獲得高票房的《登月第一人》,並沒有沒有如同其他好萊塢大片一樣,過於運用科技特效來渲染。它將鏡頭聚焦在了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過程,演員通過面部表情、肢體語言來表現,真實而細膩的刻畫了緊張感。
  • 《登月第一人》:浩瀚星空,從此留下了人類的足跡
    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部登月但非科幻電影《登月第一人》。看到電影名,估計小夥伴們就想到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誰了。沒錯,他就是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故事描述的是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功登月的過程。對於幕後製作部分,電影穿插引用了1969年登月小艇降落月球的錄音對話,真實記錄了當時阿姆斯特朗與地球另一端通話的過程,並且以採石場為背景模擬月球表面的環境。在道具上的製作不依賴特效。指導過《星際穿越》的電影製作設計師納森·克羅利,力求每個細節與太空艙的大小比例相同,還原當時探索外太空的危機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