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第一人-First Man》全球熱映

2021-01-19 牧夫天文

周一 · 最新發現   |   周二 · 牧夫專欄 

周三 · 太空探索    |   周四 · 觀測指南  

 周五 · 深空探測 |  周六 · 茶餘星話   |   周日 · 天文周曆

原文連結:https://www.space.com/42069-first-man-annotated-screenplay-book.html

翻譯:郭琳琳

校對:王延昕

編排:鄢淑瀾

《登月第一人-First Man》聚焦美國太空人Neil Armstrong的生平故事,重現了人類史上最危險的宇宙探索徵途之一——登月之旅。影片根據詹姆斯·漢森的傳記作品《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的人生》改編而成。該片於2018年8月29日作為第7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開幕片亮相,於10月12日在北美等地正式上映。據悉,環球影業也正在運作本片的內地上映計劃。

編劇Josh Singer將結合注釋版劇本,帶領我們共同揭露評點影片中的虛構與真實。

影片的注釋版劇本

Credit: Titan Books via collectSPACE.com

在影片「登月第一人」的開場畫面中,電影觀眾會立刻發現自己正跟隨Armstrong,乘坐在X-15火箭動力飛機的駕駛艙內。

屏幕上充滿了許多逼真的細節,從飛機的控制布局到銀色壓力服的外觀。 即使是Armstrong(Ryan Gosling飾演)添加的標註,也是直接從1962年的真實飛行日誌中獲取的。

彎曲的地平線進入視野,看上去就像導演Damien Chazelle直接使用了NASA老式影片中的剪輯。 (記錄顯示,他並沒有使用剪輯,儘管他確實選擇了老式16毫米膠捲攝像機拍攝來捕獲相同顆粒質感的檔案片效果。)但是隨後,相機捕捉到了不應該存在的東西——密集的雲層。

 「我們需要雲才能顯示出X-15的飛行速度有多快。但它們好像不該在這種陰天的日子裡漂浮存在著。」編劇Josh Singer承認道, 「Joe Engle [X-15飛行員及太空人,本片顧問] 看到這一幕時覺得非常好笑。「

「是的,我記得他看到那段還和你開了玩笑。」歷史學家James Hansen答到,他是Armstrong 2005年的授權傳記「第一人-First Man」的作者。「但Damien確實需要一個關於X-15飛行速度的視覺參考。」

泰坦出版社於周二(10月9日)發行了「登月第一人First Man:注釋劇本」,以上則是Hansen和Singer承認並解釋影片與真實歷史有悖的第一個例子。

「登月第一人:注釋劇本」的書中樣圖展示了關於X-15火箭動力飛機的劇本(劃線部分)及編劇們的評論。

Credit: Titan Books via collectSPACE.com

「注釋版劇本是Josh和我之間關於劇本的不斷對話,」Hansen在接受collectSPACE.com採訪時表示。「劇本該包含什麼、不該包含什麼及原因、申請哪類戲劇許可證,以及關於電影中特定事件、對話、特徵、硬體等的其他信息。」


「這讓讀者對編劇和作品被改編為電影的非小說作家之間的妥協讓步有了很好的了解。」Hansen說。

 

注釋版劇本的前言由Chazelle撰寫,後記由已故太空人的兒子Rick和Mark共同完成。正如其標題暗示的那樣,注釋版劇本涵蓋了影片的完整版劇本。書中以電影幕後照片和靜止畫面作為插圖,劇本還包括了用紅線劃出的臺詞對話,而這些臺詞最終沒有被搬上熒幕。

 

這本書的主要特點在於包含了Hansen與Singer之間反覆的對話,可以向讀者充分揭示他們的正確性以及他們對於首位登月者的錯誤認知。「我們申請了一部分許可。但我覺得有必要明確我們取得許可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Jim和我寫了一本關於這方面的書,」Singer說。 「我認為有必要明確闡述我們從哪裡獲取到的資源材料,同時也清楚地指出哪些屬於虛構化的部分。」

歷史學家James Hansen(左)與編劇Josh Singer,《登月第一人:注釋版劇本》的合著者。

Credit: Universal Pictures

「我會一遍又一遍地對Damien說,'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實現技術細節,如果我們無法儘可能地去接近準確,那麼在我們所確定的事情上也將失去可信度,也許會被稱作『好萊塢化』」。Singer表示。

 

有個例子,Singer回憶起阿波羅15號月球行者DavidScott向他提出的一個問題,他是Armstrong在雙子座8號任務中的隊友,在片中由演員Christopher Abbott飾演。早些時候,David問道,「你為什麼要以被他搞砸了的飛行開場?」Singer答道, 「好吧,這樣安排是有原因的。沒錯,他的確搞砸了,是的,但這也表明他是一名相當好的飛行員。」

 

注釋版劇本為Singer和Hansen提供了有力的手段,足以詮釋其對Armstrong的「煽動」式的描寫。Singer表示:「我很早就意識到,我們要突出展示Armstrong身上那些鮮為人知的事情。因此,我們展示了許多人們所不了解的故事,即便他已相當知名。我們有這個責任將它傳達好。「


1969年7月20日,Neil Armstrong 邁出了他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

Credit: dazzling.news

Hansen希望這部電影能激發觀眾去渴望更多地了解登月及太空的相關主題。

 

「作為這本書的作者,我花了數年時間去撰寫,並花了多年時間來更新,才有了這些完整的故事,描述並詮釋了Neil Armstrong的一生。我非常希望人們可以去閱讀傳記和注釋版劇本。」漢森說。

 

「對我而言,這是一種深入了解的方法,」Singer說。 「對我來說,注釋版劇本的樂趣之一就是如果你喜歡這部電影,那就還有更多的內容值得挖掘和學習。」

原文版權所有2018 collectSPACE.com。

責任編輯:王延昕

牧夫新媒體編輯部

本帳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籤約帳號

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登月後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


相關焦點

  • [登月第一人|First Man][2018]_無字幕純英文字幕版
    登月第一人 First Man (2018)導演: 達米恩·查澤雷編劇: 喬希·辛格 / 詹姆斯·漢森主演: 瑞恩·高斯林 / 克萊爾·芙伊 / 傑森·克拉克 / 凱爾·錢德勒 / 寇瑞·斯託爾 / 更多……類型: 劇情 / 傳記 / 歷史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 登月第一人: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
    尼爾·奧爾登·阿姆斯特朗(Neil Alden Armstrong,1930年8月5日-2012年8月25日)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服役時,於1969年7月21日時成為了第一個踏上月球的太空人,也是第一個在地球外星體上留下腳印的人類成員,而其搭檔巴茲·奧爾德林也成為了第二位登上月球後安全返回的人,兩人在月球表面停留了兩個半小時。
  • 《登月第一人》:成功的登月行動,失敗的登月電影
    一個成功的失敗故事,要比一個單純的成功故事要更討人歡喜。歷史上,「阿波羅11號」是成功的,人類首次實現登月,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說出了名言——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類的一大步。(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 美聯社:阿姆斯特朗登月名言被全球誤聽
    參考消息網8月27日報導 阿姆斯特朗於美國東部時間8月25日去世,享年82歲,直到生命的最後,他一直堅稱在他的登月講話中有一個詞被漏聽了。據美聯社報導,全地球的人都聽到了尼爾·阿姆斯特朗在登陸月球之後的講話,人們聽到的是:「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
  • 【科普】兒童天文學---27、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始末 The Story of Apollo 11 and the
    Armstrong would be the阿姆斯特朗將是首位登上月球的人類first man to step upon the moon.短短一瞬 首個登月的人站在那裡看著周圍荒涼而孤獨的景色For a brief moment, the first men on the moonstand and look at the stark, lonely landscape這種感受在他們之前無人能懂但還有很多事要做around them, an experience which no
  • 飛翔的荷蘭人號 The Flying Dutchman
    如果你沒聽過荷蘭人號的大名,那麼幽靈船的傳說你一定不陌生。荷蘭人號就是一艘很有代表性的幽靈船!荷蘭人號又被稱為飛翔的荷蘭人號(英語:The Flying Dutchman。又譯作漂泊的荷蘭人,彷徨的荷蘭人,飛行的荷蘭人等),是傳說中一艘永遠無法返鄉的幽靈船,註定在海上漂泊航行。
  • 《登月第一人》演繹太空傳奇
    看著達米恩·查澤雷的「登月第一人」,我對其他電影中相對容易的太空旅行看起來很震驚,這些電影記錄了美航局著名的歷史。這並不是說人們不努力工作或沒有戲劇性的賭注,而是有一種控制感。查澤雷給好萊塢主要電影中罕見的太空計劃帶來了危險感。
  • 為何印度至今尚未登月,美國和俄羅斯等國近50年前就成功了
    俄羅斯人從未登上過月球。美國人的登月行動仍然存在爭議。有一些紀錄片證明他們從未去到過月球。我們有沒有把人送上月球真的很重要嗎?這並不會改變任何事情。相反,我們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研發更優秀的衛星系統上,把機器人送上月球去尋找礦物資源和其他研究。
  • 《登月第一人》全網上映,第一視角感受阿姆斯特朗登月傳奇故事
    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航天員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成為登月第一人。以此為開端,世界各國航空航天技術突飛猛進,月球的神秘面紗逐漸被摘下,露出它姣好的面容。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對上世紀首次登月壯舉產生了質疑。
  • 《登月第一人》攝影解析
    登月第一人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Damien Chazelle攝影指導:納斯·桑德格倫 Linus Sandgren《登月第一人》講述了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從地球到月球的旅程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沒有著力渲染國家精神和英雄主義,而是選擇從太空人個人的角度出發,退去神化色彩,儘量生活化地記錄登月背後的故事。最終獲得了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為了用紀實風格來表現電影的主題,《登月第一人》中大量使用了Super 16mm進行手持攝影,實現粗糙,砂礫感的畫質,營造沉浸式的影像風格。
  • 《登月第一人》周五首映開局不利
    時光網訊 達米恩·查澤雷與瑞恩·高斯林《愛樂之城》後再度合作的《登月第一人》首映票房表現低於預期。該片10月12日周五正式在北美上映,首日僅入帳586萬美元位列單日票房榜第三位。進入次周的《毒液》和《一個明星的誕生》走勢堅挺分列冠亞軍。
  • 《登月第一人》讓人類登月真假再掀質疑,人類到底登上過月球嗎
    《登月第一人》有別於其他傳統商業娛樂套路片,導演風格強烈。影片在展示飛行過程中,除了第三幕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其他時間飛行的片段,幾乎都是第一人稱在駕駛艙拍攝完成。這種第一人稱的影像調度,讓人看電影時感覺就坐在駕駛艙裡,有時我還無意識摸了摸自己有沒有系好安全帶。
  • 北美票房|《毒液》《一個明星的誕生》分列前二《登月第一人》位居...
    (左起)電影《毒液》、《一個明星的誕生》、《登月第一人》英文海報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美媒稱,根據最新北美票房顯示,影片《毒液》和《一個明星的誕生》依然佔據榜單前兩位,新上映的《登月第一人》位居第三。
  • 究竟用human還是people,用person還是man?今天幫你全搞懂!
    你們家裡有多少人?我的一個朋友是個非常容易焦慮不安的人。Mary was the first person to think of the idea.瑪麗是第一個想到這個主意的人。四.manman可以有兩個含義,一個是類似human一樣,用於形容人類。
  • 好萊塢電影獎公布獲獎名單 登月第一人成最大贏家
    好萊塢電影獎公布獲獎名單 登月第一人成最大贏家 時間:2018.11.0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蜘蛛女
  • 雙語: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登月
    (原標題: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登月)
  • 如果人類登月失敗——一份為失敗準備的演講稿
    這份名為《月球災難》(In Event of Moon Disaster)的演講稿是為阿波羅登月計劃失敗而準備的,如果在 1969 年的 7 月 20 日人類登月計劃失敗了,尼克森總統就將念出這份演講稿。1969 年 7 月 20 日,奧爾德林在月球上,阿姆斯特朗拍攝當然,就像我們知道的一樣,阿波羅計劃是成功的。
  • man of means是指「有錢人」,那man of the world是指什麼人呢?
    文中說到「I'm your man」和「my old man」,不是大家字面理解的那種「我是你的人」和「我的老男人」,而是分別表示「我行,我可以」和「對愛人和爸爸的稱謂」。昨天意猶未盡,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幾個與man有關的英語短語,每一個表達都很地道哦,大家趕緊學起來吧!
  • 雙語|美國宇航局計劃在2024年實現首位女性登月
    The space agency said that in four years, it plans to land the first woman ever on the Moon and the first man since 1972 through its Artemis program.
  • 高司令衝奧片《登月第一人》獨家探班
    時光網訪問了《登月第一人》片場,探尋這部新片製作幕後的故事。  度過了33歲生日的一周後,導演達米恩·查澤雷仍舊頂著一張娃娃臉——比起一位初出茅廬的導演,他看起來更像是送比薩的小哥——他與四年前首次進入影迷視野中的樣子相差無幾,那時他個人第二部長片作品上映了。現在這部新片是目前為止,查澤雷指導過預算最高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