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1+1》2013年12月23日播出《「奪命」快遞,致命漏洞!》節目中,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教授阮齊林這樣說:「首先是從事危險品的生產管理運輸的單位,應該嚴格按照危險品的管理規定來運送有關的危險品,如果違反這個規定,可能涉嫌危險物品肇事罪,所以應該是寄送單位是第一責任人。」以下為文字實錄:
(節目導視)
解說:
從武漢到濰坊,再到東營,一雙網購的新鞋,為什麼會變成奪命快遞?
廣饒縣居民 焦女士:
我就這樣趴下一聞,就瞬間感覺到我的頭暈了一下,就開始噁心。
解說:
9人中毒,1人死亡,有毒化學品,怎麼可以進入快遞領域?
物流公司員工:
當時問他的情況,他說的是氯乙腈,這個東西,說沒有什麼危害。
解說:
8大管理區,6千配送點,9億快件量,產值130億,這樣的大公司,安全靠什麼?
上海圓通速遞有限公司總裁 相峰:
業務員通常只能根據他的個人的生活日常經驗,他所受到培訓,甚至說他個人的感官,來判斷一個物品的性質。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奪命快遞,致命漏洞。
評論員 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在幾天以來,一個奪命的快遞,幾乎佔走了相當多媒體的版面。這個快遞,是從武漢出發,經過了濰坊,最後到達了東營,最後導致1人死亡,9人受傷。但是在這幾天的關注之中,我依然有三個疑問,並且逐漸地還越發升溫了這三個疑問。
第一個疑問是,在媒體的報導當中,相當大的比例是在關注著快遞這樣一個流通的行業,小比例關注的是寄這種違禁物品的企業。但問題是,寄這個違禁物品的企業是違法,但是快遞公司是違規,我們該不該放大其實違法的這個領域,真正去管理源頭。
第二個,這件事情一出來之後,快遞行業就火速地規定,今後每件物品必須進行檢視,就像人要過安檢一樣,但是問題是,在如此量大的快遞行業,加上我們快遞人員的人力的限制,這個規定能落地嗎?如果不能落地,這會不會是一種帶有面對公眾情緒的時候一個短期性的行為?如何讓它真正地落地呢?
第三個疑問,可能很多人沒仔細去看,在這個報導當中,寄這個違禁物品的企業人士說過這樣一段話,他說不可能聞了它,甚至不可能碰了它就導致死亡啊,我敢當著所有人面聞這個違禁的物品,甚至敢把它塗在我的皮膚上,他懷疑是不是在搶救、轉治,或者其它的因素出了問題導致死亡呢?這個事情我們需要有一種科學和醫學的回答,否則將來還會出問題,我們要去證明,是不是真的像他說的這樣,還是這家企業的人在說謊?好了,今天我們重點要關注的是前兩個疑問,來,從奪命快遞開始說起。
解說:
一個有毒化學品郵件怎麼就可以進入快遞公司的運輸環節?1人死亡,多人中毒,這樣的人禍今後能盡力避免嗎?
廣饒縣居民 焦女士:
這個聚划算品牌搶購上,一看這雙鞋比較划算,當時孩子也喜歡,所以我們就買下了這雙鞋。
解說:
一次普通的網購,給孩子買的鞋三天後,也就是11月29日就收到了。但當丈夫繆興亮接到包裹後,不但發現鞋盒溼滑發黑,上面還有粘稠的液體。打開包裝後,新鞋的氣味刺鼻難聞。
廣饒縣居民 焦女士:
我就這樣趴下一聞,就不行了,瞬間一股氣味,就直接進入了我的呼吸道,就瞬間感覺到我的頭暈了一下以後,就開始噁心。
解說:
很快繆興亮因為反應劇烈,自行前往醫院治療,但僅過了半個小時,他就進入了被搶救階段,最終在當天晚上,因搶救無效死亡。院方出示的診斷死因為有毒化學液體氟乙酸甲酯中毒。
廣饒縣公安局刑警隊 民警:
氟乙酸甲酯,從這個鞋和鞋盒上都檢測出那種成分,都是氟乙酸甲酯,反正有毒。
解說:
除了焦女士夫婦倆,負責此次快遞運輸的圓通速遞濰坊加盟公司的多名工作人員,在卸載貨物時就發現有物質洩漏,並出現中毒反應。
圓通速遞公司 工作人員 張韓勝:
趕快把她們送醫院去檢查去,然後這個期間,我們又打電話問這個發貨方,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們現在員工有感到不適的。第二次發件方,告訴我的是氟乙酸甲酯。
解說:
經過調查,奪命快遞的元兇,有毒液體氟乙酸甲酯,是從湖北荊門沙洋縣的荊門熊興化工廠寄出的。在這起事件的全過程中,發件企業違規寄送有毒化學品,而圓通公司湖北加盟公司,也沒有按照規定對包裹進行嚴格驗視。最後圓通公司濰坊加盟公司明知物品有問題,還照常投遞,種種不規範,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昨天,國家郵政局,這個以負責快遞等郵政業務的市場準入,負責郵政行業安全生產監管等工作為主要職責的部門,發出緊急通知,從即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一次落實收寄驗視制度專項整治活動。重點檢查郵政企業,還有快遞企業,是否是在用戶在場的情況下,當面來驗視交寄物品和是否屬於國家禁止或者限制寄遞的物品,以及物品的名稱。
12月21日,湖北省郵政管理局吊銷收寄該業態化學品快遞公司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此次有毒化學品的發件人,湖北設施化工廠的工作人員楊某,也因涉嫌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警方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