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廣東地區蛇非常多,而當地人因地制宜只做了蛇羹,而製作蛇羹的老師父在處理蛇時,都有一套心照不宣地「秘籍」,那就是處理蛇時,要及時把蛇頭放到安全容器內。(多說一句:在過去,一些地區存在著食用蛇的行為,但現在隨著對野生動物的保護,許多地方已經開始明令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蛇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廣東佛山一個製作蛇的飯店裡,老闆娘在清理廚餘垃圾時,被一隻已經砍下一段時間的眼鏡蛇頭咬住了手指,很快她就感到了手指發麻、四肢無力現象。幸好救助及時,老闆娘在注射了血清之後逐漸脫離了危險。
被宰殺的蛇頭,為什麼還能傷害人?
有人說,之所以毒蛇在被砍掉之後仍會緊緊咬住對方,是因為它們記仇,但科學家卻不這樣認為。
生物的行動能力受中樞神經影響,不同的生物中樞神經分布的位置不同,其中低級的生物中樞神經分布在各個器官以及身體上,而高等生物的中樞神經分布在大腦中。
人類就屬於高等生物,中樞神經在大腦之中,所以一旦腦細胞死亡,人類將無法完成任何動作。但是蛇不同,蛇的腦細胞不發達,腦部的中樞神經也較小,主要分布在全身,因此即使蛇被砍下,仍然具有行動能力。我們可以把這種能力看作是條件反射,即使沒有大腦的指令,它也會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
而且,當蛇遇到攻擊時,蛇會將頸部處於蓄力狀態,當人類不小心碰到它時,蓄力的狀態會被釋放,而蛇也會因此而咬住對方。
蛇毒儲存在毒蛇的毒腺之中,和牙齒相連接,當蛇咬住對方時,蛇毒便會順著牙齒注入到人體內,從而導致中毒。
如果是無毒蛇,那麼即使被蛇咬住也無所謂。但如果是毒蛇,如果在短時間內得不到血清將有可能面臨生命危險。醫生說被蛇毒咬傷45分鐘是黃金時間,要在這個時間儘可能注射血清。
蛇死亡多久才能不咬人?
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個故事,說一個農夫在自家院子裡發現了一條蛇,人們勸他放生,認為蛇是報復心很強的生物,要好吃好喝「請」它離開。但農夫不聽,他將蛇宰殺後,隨手把蛇頭丟在地上,然後沉沉睡去。
等到天亮農夫上廁所時踩到了蛇,而蛇緊緊地咬住了它的小腿,掰都掰不開。由於救助不及時,農夫最終死在了毒蛇之下。
當地的人們見狀,紛紛說這是蛇的報復。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雖然被宰殺後的蛇在受到外界觸碰時,會做出反應,但是這種條件反射也有一定的時間,曾經有節目做過測試,研究蛇頭在被宰殺多久才能不咬人。
結果顯示,10分鐘之內,蛇頭的攻擊能力很強,而且咬合力較強;20分鐘左右蛇頭仍然能發出攻擊,但咬合力減弱。直到1個小時左右,蛇頭才逐漸沒有了咬合力,即使會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也不會緊緊咬住對方,等到1個半小時後,蛇頭才會逐漸沒了反應能力。
也就是說,蛇雖然在宰殺之後仍具有反射能力,但它並不是永遠都如此,故事中的蛇經過一夜仍具有反應能力非常違背科學,正常情況下蛇被宰殺一夜之後不會具備任何反應能力。
蛇的報復心強嗎?
雖然蛇被宰殺後仍具有威脅能力,但這並不能說明蛇的報復心強。這是因為蛇屬於低等生物,它們的腦容量較小,形成的記憶較少,所以大多數蛇對過去發生的事情會很快忘記。
但是蛇在自然界中遇到威脅時,也會發出攻擊行為,尤其是毒蛇,它們會將頸部處於蓄力狀態,當靠近威脅物時會迅速發起攻擊。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動物在自然界生存時需要自保。
一般的蛇聽到周圍的動靜後會迅速躲開,所以很多人在進山時,會使用木棍敲擊地面,就是為了嚇跑蛇。但如果動靜較小,導致蛇避讓不及,此時蛇就會感到受到威脅,從而對人類發出攻擊。
這並不是它的報復心,而是為了自我保護。
因此,在我們進山時,要儘量發出一些動靜,並且躲著蛇的產卵地,否則可能會遭遇蛇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