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機構媒體的公開報導,真實性確定沒什麼問題了。
猝死的醫生叫李曉寧,河南汝陽縣中醫院外科醫生,時年41歲。基本算是80後了。80後,在很多人眼裡,還是個孩子。
妻子也是該院的醫生,還是急診科的。她搶救過很多人,也是正當年,一直很內疚:如果那天她在家就好了。
她空有一身技術,卻沒機會搶救自己的愛人:她晚上應該是值班(推測),等她回到家發現異常時,丈夫已經去世。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我們試圖搜索更詳細的信息,沒查到。沒法找到一張更準確照片。也沒查到更詳細的悼念文章。
這也不是我們跟蹤報導的第一個猝死的年輕醫生,在後臺一搜索,很多,13頁。
僅河南的醫務人員就好幾個:
河南這一電視臺的報導,看著很用勁,但是總感覺哪不對。在醫生剛去世不久,就讓其妻子直面鏡頭:回憶當時的情況,內疚,遺憾,真的合適嗎?說實話,我的評論是:這個新聞做得有點,殘忍。
又採訪同事,採訪患者。敬業,累死的。
據說,醫院也在為其爭取榮譽。
拿累死這個結果來讚揚敬業,是不是不合適?他年幼的孩子,他年邁的父母,他的妻子,將會痛苦餘生。
下圖這個是我們跟蹤的一個案例裡,其妻子和我們的聊天截圖:單位一根草,家裡一棵樹,我們家的樹倒了。
把人給累死,不是正能量新聞,而是負面的。醫院層面應該反省,行業應該反省。
和平年代,這不是戰時,也不是因為疫情,說不過去。
人會不會累死?不會,但是長期過勞,飲食不規律,很容易猝死。
本文一為哀悼,更希望能為其爭取工傷時多一份力量。這是我們的經驗:儘管一再強調其是累死的,但是如果想爭取工傷,可能需要費一番周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