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3O4中引入合理的缺陷化學和陰離子化學增強氧析出反應

2020-09-14 研之成理

▲第一作者: 曾輝炎 ;通訊作者:馬吉偉,謝禹
通訊單位:同濟大學,吉林大學

論文DOI:10.1016/j.apcatb.2020.119535

全文速覽

首先在Co3O4中構築氧空位,然後通過低溫拓撲氟化學的方法用氟原子重新填充氧空位,此過程導致電子結構的改變以及晶格畸變,有效提高了氧化物的氧析出性能。

背景介紹

氧析出反應(OER)是一個熱力學能量升高的反應並且伴隨著高過電位下的逐步四電子轉移,反應動力學十分緩慢,同時也是制約電解水大規模產業化發展的關鍵瓶頸。非貴金屬氧化物Co3O4成本低,對環境友好,OER電催化活性相對較高,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電催化劑材料。

研究出發點

通過模板煅燒鈷鹽來獲得具有大量氧空位的Co3O4介孔催化劑。並通過低溫拓撲氟化學的方法用氟原子取代氧空位改變電子結構,從而促進了親核中間體的吸附。電化學測試和DFT計算表明具有氧空位和F原子取代的Co3O4的OER活性得到極大的改善。

圖文解析

本文作者通過模板法和氟化學的方法合成出具有三維棒狀介孔結構的Co3O4-x和Co3O4-xFx。如下圖所示,通過XRD精修和XPS元素分析確定氧空位和F的含量,並通過晶體結構導出相應的晶胞模型。SEM圖和EDS元素譜分析顯示F元素分布均勻。

▲圖1. (a)Co3O4-x和Co3O4-xFx的XRD精修譜,(b)Co3O4-x和Co3O4-xFx的晶體結構模型,(c)含氧空位的Co3O3.87¨0.13和F摻雜的Co3O3.87F0.13的晶胞結構,(d)Co3O3.87F0.13的SEM圖片和EDS元素譜。


如圖2所示,XPS圖譜顯示Co3O3.87¨0.13和Co3O3.87F0.13中Co2+/Co3+的比值發生了變化並且有F-Co鍵的存在,進一步表明催化劑材料Co3O3.87¨0.13和Co3O3.87F0.13的電子結構發生了改變。

▲圖2. Co3O3.87¨0.13和Co3O3.87F0.13的(a)Co 2p,(b)O 1s 高分辨XPS圖譜,(c)Co3O3.87F0.13的F 1s高分辨XPS圖譜。


如圖3所示,SEM和BET圖都表明Co3O3.87¨0.13和Co3O3.87F0.13都呈現出相似的三維棒狀介孔結構,說明低溫拓撲氟化學方法不改變材料的形貌結構。

▲圖3. Co3O3.87¨0.13的(a)SEM圖片和(b)(c)TEM圖片,Co3O3.87F0.13的(e)SEM圖片和(f)(g)TEM圖片,(d)Co3O3.87¨0.13和(h)Co3O3.87F0.13的N2-吸脫附等溫曲線(圖中是對應的孔徑分布曲線)。


相對於Co3O4,含氧空位的Co3O3.87¨0.13和F摻雜的Co3O3.87F0.13表現出較低的過電勢、較小的Tafel斜率、較高的TOF以及較低的表面電化學活化能(Ea)。在1500圈CV後,構築氧空位和引入氟原子的材料具有優異的穩定性。這些都表明Co3O3.87¨0.13和Co3O3.87F0.13因其缺陷產生的電子結構的改變和晶格畸變而有著更高效的OER電催化性能。

▲圖4. Co3O4、Co3O3.87¨0.13和Co3O3.87F0.13的(a)CV曲線,(b)LSV曲線,(c) Tafel曲線,(d) TOF和Ea對比圖,1500圈 CV前後的(e)Co3O3.87¨0.13 和(f)Co3O3.87F0.13的LSV曲線。


DFT計算表明不同表面結構的Co3O4、Co3O3.87¨0.13和Co3O3.87F0.13其OER吉布斯自由能依次降低,對應的過電勢也是依次降低的。Co3O3.87F0.13具有最低的吉布斯自由能和過電勢,其原因是OER反應過程中由於電子結構的變化導致中間產物的自由能發生變化,速率決定步驟隨之發生改變,從而具有較低的過電勢。因此理論計算驗證了氧空位和氟化學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劑的OER電催化性能。

▲圖5. Co3O4、Co3O3.87¨0.13和Co3O3.87F0.13的(a)(110)-A表面和(b)(110)-B表面的結構側視圖,O空位和摻雜的F分別用黑圈和藍圈表示。Co3O4、Co3O3.87¨0.13和Co3O3.87F0.13的(c)(110)-A表面和(d)(110)-B表面的OER過程吉布斯自由能曲線。(圖中為中間產物結構俯視圖,其中O原子、Co2+、Co3+、H、F分別用紅色、金色、藍色、紫色和銀色表示)

總結與展望

本文通過在有序介孔二氧化矽硬模板的存在下煅燒鈷鹽來獲得具有大量氧空位缺陷的Co3O4介孔催化劑。與Co3O4相比,引入氧空位後的Co3O3.87¨0.13具有較好的OER電催化活性。隨後用氟原子填充氧空位而製備的催化劑(Co3O3.87F0.13)具有類似的介孔3D棒狀結構,體現出更好的OER活性。增強的OER活性可歸因於三維介孔結構,氧空位和氟取代的協同效應。氟原子佔據氧空位改變了電子結構,從而促進了親核中間體的吸附。DFT計算證實了具有氧空位和取代F原子的Co3O4的OER活性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這項工作為合理設計新的含有缺陷的氟氧化物提供了思路,並可以將這種方法擴展到多種過渡金屬氧化物上。

相關焦點

  • ACS Nano:原位電化學透射技術探究Co3O4在析氧過程中的變化
    【工作介紹】近日,斯特拉斯堡大學Ovidiu Ersen教授課題組報導了一種原位EC-TEM探究方案,包括樣品沉積,觀察模式以及原位與非原位電化學條件檢測。通過將原位電化學TEM應用於在鹼性和中性電解質中Co3O4納米顆粒的水氧化,重點介紹和討論了在OER期間,納米催化劑發生的形態和結構改變。
  • 鋰化誘導Co3O4產生空位提升法拉第電容
    研究發現,在鋰化的Co3O4(Lix-Co3O4)中,鋰嵌入其晶格後可以削弱Co-O鍵的配位並產生大量空位(八面體的Co2+),使得Co3O4的表面活性得到優化,顯著提高了材料的電荷儲存能力。理論計算進一步證明,嵌鋰後表面活性位點與OH-的結合能顯著降低,促進了表面法拉第反應進行。同時嵌鋰後材料的載流子濃度增加,電荷轉移能力提高,增強了嵌鋰金屬氧化物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
  • CCS Chemistry | 金屬陽離子缺陷原位構築新方法
    南開大學程方益和嚴振華等人報導了一種電化學還原-刻蝕法實現了室溫條件下鐵基氧化物中鐵缺陷的可控原位構築,揭示了鐵缺陷的存在增強Ni-O共價性,促進H2O吸附和H-O鍵活化,通過調節表面電子結構優化氧中間體吸附能,從而提升氧析出電催化性能。
  • NiO/Co3O4異質界面高效OER
    背景介紹   氧析出反應(OER)在各種新一代可再生能源轉換和存儲設備(例如再生燃料電池,可充電金屬-氧氣電池和水分解裝置)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設計出高活性,低成本,儲量大的優良非貴金屬催化劑,以降低OER的動力學極限。
  • 合肥研究院在構築富含磷空位缺陷的磷化亞銅催化劑及其電催化固氮...
    增強催化劑活性與選擇性的關鍵是如何在催化劑表面合理設計與構築針對特定催化反應的活性位點,其中通過缺陷工程改變催化劑的物理化學性質,調節催化劑對反應物或反應中間體的吸附與活化過程,是光/電催化研究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空位缺陷就是其中一種比較常用的手段,空位缺陷可作為催化反應的活性中心進一步增強催化劑的內在性能。
  • Li-O2電池/ChemPhysChem/Enrico Bodo:Li+和H+誘導超氧陰離子歧化反應-單重態氧釋放路徑
    這個反應在鋰氧電池化學中是最重要的,因為它代表了一種主要的降解雜質單重態分子氧的來源。2 第一次,反應的熱力學和動力學數據是從一個精確的理論模型中提取出來的,其中反應物和產物的電子結構在必要的理論水平上得到處理。
  • 化工系陸奇團隊在電化學二氧化碳轉化製備高附加值化學品受含氧...
    of CO2 via co-electrolysis)的研究論文。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者發現通過向反應器中添加氧氣,引入氧還原反應,使得在某些電壓下部分多碳產物的分電流密度提升了百餘倍,產生甲烷的起始電位也向平衡電位平移了200 mV。研究者認為氧還原反應可能在銅電極表面引入了含氧物種,進而帶來了二氧化碳還原反應的巨大提升。
  • 通過合理設計Co3O4/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中的Co-OC鍵以促進析氧反應
    過渡金屬氧化物和碳材料之間的納米複合材料已被認為是很有前景的析氧(OER)催化劑。
  • 【視點】腐植酸激發三重態和超氧陰離子在酚氧自由基生成和消除中的作用
    具體過程為CDOM的激發三重態(3CDOM*)通過電子提取途徑將單酚物質(PhOH)氧化為酚氧自由基的陽離子(PhOH•+),後者快速脫掉一個質子生成酚氧自由基(PhO•)。目前,人們對CDOM溶液中PhO•的消除反應途徑尚不清楚。
  • 《AFM》近紅外化學發光探針用於超氧陰離子和過氧亞硝酸鹽​成像
    化學發光成像分析靈敏度高。
  • 氧缺陷對超級電容器金屬氧化物電化學性能的影響:最近的進展與挑戰
    圖3 a) N-Fe2O3納米管的高解析度TEM (HRTEM)圖像。紅色箭頭和鋸齒線表示N-Fe2O3的缺陷。通過使用原位掃描隧道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表徵工具,Sun等人發現H-NiCo2O4 -3 h的電導率急劇增強,與原始狀態和其他氫化狀態下的NiCo2O4相比(圖6d,e)。正是表面結構的轉變,包括晶格畸變區域的氧空位,提高了H-NiCo2O4 -3 h的電性能(圖6)。
  • 【化學】高中化學選修4知識點總結
    ②熱化學方程式中必須標明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狀態(g,l,s分別表示固態,液態,氣態,水溶液中溶質用aq表示) ③熱化學反應方程式要指明反應時的溫度和壓強。 2.強酸與強鹼的中和反應其實質是H+和OH-反應,其熱化學方程式為: H+(aq)+OH-(aq)=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鹼電離要吸收熱量,所以它們參加中和反應時的中和熱小於
  • 南開大學李福軍教授Angew光激發氧還原與氧析出反應提升鋅空氣電池性
    註:文末有研究團隊簡介及本文科研思路分析研究背景太陽能的利用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將光能引入到經典的電化學反應體系中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那麼,能否在可充電鋅-空氣電池中同時實現光能向電能和化學能的轉化與有效存儲呢?
  • Co3O4解決了層狀鈣鈦礦儲能系統中缺陷的氧化物問題
    結果表明,在活性物質CO3O4−PBMCO的表面進行法拉第氧化還原反應和在其內部進行快速氧陰離子插層均具有良好的電化學性能。柔性混合超級電容器Co3O4−PBMCO包覆在三維鎳絲(3D-Ni)上,表現出1571f g−1(218.54mAh g−1)的出色電容(容量)、良好的速率能力和循環穩定性。
  • 【電鍍技術】化學鎳配方分析技術
    化學鍍鎳也叫做無電解鍍鎳,是在含有特定金屬鹽和還原劑的溶液中進行自催化反應,析出金屬並在基材表面沉積形成表面金屬鍍層的一種優良的成膜技術。在以次亞磷酸鹽為還原劑還原Ni2+時,可以以下式子表示其總反應:3NaH2PO2+3H2O+NiSO4→3NaH2PO3+H2SO4+2H2+Ni(1)也可表達為:Ni2++H2PO2-+H2O→H2PO3-+2H++Ni(2)其過程可分為以下四步:首先,加熱化學沉積鎳-磷合金鍍液,此時鍍液並未馬上反應,而是金屬首先進行催化,H2PO2-在水溶液中發生脫氧生成了
  • 高中化學易錯點總結
    高中化學易錯點總結化學是一門有點偏文的學科,知識點零碎,需要記憶的還多,所以同學們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多注意!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高中化學中的易錯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1、幾元含氧酸,傻傻分不清多元酸究竟能電離多少個H+,是要看它結構中有多少個羥基,非羥基的氫是不能電離出來的。
  • 高中化學輔導學習資料★知識點總結_反應
    硫與白磷皆易溶於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有機酸則較難溶於水 3. 在硫酸銅飽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濃硫酸產生藍色固體 正確,濃硫酸吸水後有膽礬析出 4. 能與冷水反應放出氣體單質的只有是活潑的金屬單質或活潑的非金屬單質 錯誤,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
  • 工藝技術│化學鎳配方分析技術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化學鍍鎳也叫做無電解鍍鎳,是在含有特定金屬鹽和還原劑的溶液中進行自催化反應,析出金屬並在基材表面沉積形成表面金屬鍍層的一種優良的成膜技術。在以次亞磷酸鹽為還原劑還原Ni2+時,可以以下式子表示其總反應:     3NaH2PO2+3H2O+NiSO4→3NaH2PO3+H2SO4+2H2+Ni(1)     也可表達為:     Ni2++H2PO2-+H2O→H2PO3-+2H++Ni(2)     其過程可分為以下四步:首先,加熱化學沉積鎳-磷合金鍍液,此時鍍液並未馬上反應,
  • 中學化學中的四種基本反應類型,氧化還原反應和物質的變化!
    2.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反應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做化學性質。如:物質的可燃性、活潑性、穩定性、氧化性、還原性、酸鹼性等。3.區別物質的性質和變化:物質的性質和變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性質是物質的固有屬性,是變化的內因,而變化是一個過程,是性質的具體表現。在漢語表述中常常用「能」「會」「可以」等詞加以區別。
  • 教資考試|高中化學知識點解讀:電化學(一)
    第四章 電化學(一)一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1.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它的原理是將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失去的電子經過導線傳給氧化劑,使氧化還原反應分別在兩極上進行。2.原電池的形成條件:(如下圖所示)(1)活潑性不同的電極材料(2)電解質溶液(3)構成閉合電路(用導線連接或直接接觸)(4)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