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社會頻道
「來,么兒,媽媽抱抱。」
「我就是會飛的中華鼯鼠。」
似貓非貓似鼠非鼠似鳥非鳥 飛狐——我家的么兒
小傢伙剛出生就面臨死亡,是一名善良農婦救了她,將她養大。從此,這隻似貓非貓、似鼠非鼠、似鳥非鳥的小傢伙,就成了這個家的成員之一。
一隻野生動物和一家人,演繹了一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大半年過去,主人才知道,這個「三不像」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鼯鼠,俗稱「飛狐」。
6月9日,黔江區中塘鄉中塘村9組張榮華家。這是一座大山深處的土家木板房。
記者在張榮華家,不見小傢伙的影子。「到山上玩去了,不知何時回來。」39歲的張榮華說。突然,天下起大雨。「吱吱」,叫聲傳來,小傢伙回家躲雨了,全身溼淋淋的。
「懶蟲,都不曉得在山上壘個窩。」張榮華邊用毛巾給她拭去毛上的雨水,邊心疼地數落。小傢伙雙手抱住女主人的手臂,不時頑皮地用臉蹭蹭,任憑主人將她翻來翻去。
瞧她那被寵愛而享受的樣兒!
樹上掉下個凍僵的小東西,尖耳、大眼,農婦買來奶粉當么兒餵養。
在黔江,「飛狐」被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不是鳥,但會飛,糞便是珍貴的中藥「五靈脂」,常常出沒於懸崖峭壁間,遠離人類。但這隻小「飛狐」卻喜歡和人嬉戲。
這個小傢伙是雌性,尖嘴,尖耳、大眼,一身蓬鬆的棕毛油亮油亮的,尾巴幾乎是身子的兩倍長,前後肢之間連著寬大的膜,像蝙蝠的翅膀,走路一跳一跳的。「我叫她么兒。認識她時還是個小可憐,不到半斤重,現在她都3斤多了。」張榮華望著懷裡的「么兒」,眼中儘是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