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藥:紫石英

2020-12-04 小喬養生堂

中藥紫石英是氟化物類礦物螢石族螢石。中醫認為紫石英有鎮心定驚,溫肺降逆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螢石、氟石。

來源產地

為氟化物類礦物螢石族螢石。主要產於甘肅、陝西、湖北、江蘇等地。

採收炮製

紫石英,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選取紫色透明者,乾燥。研碎或搗碎。煅紫石英取淨紫石英塊,置適官的容器內,用無煙武火加熱嫂至紅透,立即倒入米醋中淬酥,如此反覆煅淬2~3次,取出,乾燥,搗碎。生用以鎮心安神為主:煅淬後便於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以溫肺降逆,散寒暖宮為主。

性味歸經

甘、辛,溫。歸心、肝、肺、腎經

功效鎮心定驚,溫肺降逆,散寒暖宮。主治心悸,怔忡,驚癇,肺寒咳逆上氣,女子宮寒不孕。

應用

1.紫石英配磁石:磁石重鎮安神,潛陽納氣,能墜炎上之火以定志,也治肝火上逆上擾心神而心神不安,尤其善治耳鳴,紫石英鎮心安神而定驚,合用潛陽安神作用更為明顯。用於肝陽上亢,或肝火上炎所引起的煩躁失眠,心悸怔忡等症。

2.紫石英配鐵落:紫石英入血分,溫營血,鎮衝氣,能引血下行,鐵落體重而降,重墜降痰。兩藥配伍,鎮肝安神,血氣並調,用於肝陽挾痰衝逆所致的心悸不寧,易驚喜怒,甚則癲狂等症。

本文由小喬養生堂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每日一味中藥:蟲膠
    中藥蟲膠(紫膠)是赤膠蟲科昆蟲紫膠蟲在樹枝上所分泌的膠質。中醫認為蟲膠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蟲膠漆片等。別名:蟲膠,紫膠,赤膠。來源產地本品為赤膠蟲科昆蟲紫膠蟲在樹枝上所分泌的膠質。一塊大、色紫、質堅者為佳。性苦,寒。入肺、肝經。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祛溼殺蟲。應用1.清熱解毒,用於癰疽腫毒、麻疹、斑疹不易透發者。2.涼血止血,用於吐血、衄血、血崩、產後血暈、狂言失態等因之血熱者,單用內服。3.祛溼殺蟲,用於溼疹、疥瘡、股癬、腳氣溼爛、皮膚瘙癢等。可研未外用。
  • 每日一味中藥:火麻仁
    中藥火麻仁是桑科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種仁。中醫認為火麻仁有潤燥滑腸的功效與作用。別名:大麻仁,線麻子(代殼者)。來源產地:為桑科一年生草木植物大麻的成熟去殼的種仁。均為栽培。可用一味火麻仁,搗爛煮糊,加冰糖,煮成象芝麻糊一樣服用。也可配其他潤腸作用的藥物,如產後便秘配當歸、柏子仁,妊娠期便秘配瓜蔞仁、杏仁;陰虛者可加玉竹。如胃腸燥熱較甚,腹部脹滿而有便秘,單用火麻仁效力不夠,須配大黃、枳實等,方如麻子仁丸,此方也適用於有痔瘡而患便秘者,但老人和體虛者則不宜用。(2)用於滋陰補血。
  • 每日一味中藥:芫花
    中藥芫花是瑞香科落葉灌木植物芫花的花蕾。中醫認為芫花有瀉水逐飲,祛痰止咳的功效與作用來源產地:為瑞香科落葉灌木植物芫花的花蕾。主產於安徽、江蘇、浙江、四川、山東等地。野生與栽培均有。《普濟方》枳殼丸,以本品與枳殼各等份,用醋浸芫花透,將醋再煮枳殼爛,擂芫花末,和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數丸,溫白湯送下,治蠱脹,據報導,用治療腹水,用其根皮亦有效,如每日服1.5~2.5g芫花根皮粉,連服4~5天,腹水消除,脾臟縮小,有利尿作用。治療11例療效甚佳(新中醫藥)。
  • 【每日一味藥】乳香
    【每日一味藥】乳香 【性味歸經】辛、苦,溫。乳香當時是一味中藥,具有活血舒筋、行氣止痛的功效。
  • 每日一味中藥:酢漿草
    中藥酢漿草是酢漿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酢漿草的全草。中醫認為酢漿草有清熱利溼,涼血散瘀的功效與作用拼音名:酢漿草讀作 Zuò Jiānɡ Cǎo來源產地:本品為酢漿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酢漿草的全草。治咽喉腫痛,以鮮酢漿草加鹽共搗爛,布包含於口中,或煎湯漱口,或煎湯代茶,有較好療效;治療瘡、乳癰、腹部癰腫,可用本品煎湯內服,並配合外敷;治急性睪丸炎,用鮮酢漿草100g,油松節15g,加水1500mL,煎至600mL,每日3次。治療57例,痊癒56例。
  • 每日一味中藥——砂仁
    後來人們又將這種草移植到房屋前後,進行栽培,久而久之成為一味常用的中藥,這就是「砂仁」的由來。
  • 有一味中藥是五參之一,護心保肝,活血祛瘀,養血安神,降血脂
    多數西醫有時候不認可中醫的中藥,但有一味草藥被中西醫都認可,它是中藥「五參」之一,西醫說它能護心、保肝、調理心腦血管疾病、降血脂,中醫說他能養血安神、活血祛瘀。它就是中藥材丹參。中藥丹參是植物丹參的乾燥根莖中藥丹參是多年生本草植物丹參的乾燥根以及根莖,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中醫認為有「活血祛瘀、涼血消癰、養血安神」的作用。
  • 每日一味中藥:海馬
    中藥海馬是海龍科動物線紋海馬等多種海馬除去內臟的全體。中醫認為海馬有補腎壯陽,散結消腫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海馬泡酒等。別名:大海馬。來源產地:中藥海馬為海龍科動物線紋海馬、三斑海馬、刺海馬、大海馬、冠海馬、日本海馬等多種海馬除去內臟的全體。採收炮製:海馬,取原藥材,除去灰屑。制海馬,將滑石粉用文火炒熱,加入淨海馬,拌炒至表面微黃色,鼓起,取出,篩去滑石粉,放涼。
  • 每日一味中藥:陳皮
    中藥陳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變種的乾燥成熟果實。中醫認為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陳皮泡水、陳皮荷葉茶、蛇膽陳皮口服液。孕婦也可以吃陳皮。別名:橘皮、廣陳皮。來源產地:中藥陳皮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成熟果實。主產於廣東、福建、四川、江蘇、浙江、湖南、雲南、貴州等地。均為栽培。採收炮製:11~12月果實成熟時採摘,剝取外層果皮,陰乾或曬乾。
  • 每日一味中藥:山慈菇
    中藥山慈菇是草本植物杜鵑蘭的乾燥假球莖。傳統認為山慈菇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山慈菇丸、山慈菇面膜。別名:茅慈菇,毛茨菇。來源產地:為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杜鵑蘭的乾燥假球莖。野生。主產於四川、貴州、石南等省。
  • 每日一味中藥:玉米須
    中藥玉米須是禾本科草本植物玉蜀黍的花柱。玉米須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玉米須煮水做茶飲等,未見明顯副作用。別名:玉麥須,玉蜀黍蕊,棒子毛。來源產地:中藥玉米須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蜀黍的花柱。
  • 每日一味中藥:螻蛄
    中藥螻蛄是螻蛄科昆蟲螻蛄的乾燥全蟲。中醫認為螻蛄有利水通淋、消腫解毒的功效與作用。拼音名Lóu Gū別名:土狗,拉拉古,拉蛄,地枯牛。
  • 每日一味中藥:連翹
    中藥連翹是木犀科落葉灌木植物連翹的果實。傳統認為連翹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疏散風熱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連翹敗毒丸(片、膏),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荊芥連翹湯,連翹解毒丸等。別名連殼、黃鏈條花、青翹、黃花條、黃奇丹、落翹。
  • 每日一味中藥:地錦草
    中藥地錦草是草本植物地錦或斑地錦的乾燥全草。傳統認為地錦草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地錦草膠囊,地錦草片等別名:地錦,鋪地錦,斑地錦。
  • 每日一味中藥:蟬蛻
    中藥蟬蛻為蟬科昆蟲黑蚱若蟲羽化時脫落的皮殼。主產於山東、河北等地。夏、秋兩季拾取。以體輕,完整,色黃亮者為佳。生用。味甘,性寒。歸肺、肝經。
  • 每日一味中藥:雞內金
    中藥雞內金是雉科動物家雞的砂囊內壁。中醫認為雞內金有消食健胃,澀精止遺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小兒複方雞內金散、複方雞內金片。未見明顯毒副作用。
  • 每日一味中藥:草果
    中藥草果是姜科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實。中醫認為草果有燥溼溫中,消食化積的功效與作用。常見如十一味草果丸等別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來源產地:草果是什麼,草果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實,主要產於雲南、廣西、貴州等地。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陳皮
    導言:陳皮可以說是很接地氣的一味中藥了,「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說白了真的就是橘子皮。但出身尋常,藥效可不含糊,陳皮辛散苦降性溫,芳香醒脾,長於理氣健脾燥溼,降逆止嘔,用於脘腹脹滿,食少吐瀉 ,經常被當作主藥使用。
  • 每日一味中藥:石斛花
    中藥石斛花是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斛的花。鐵皮石斛花有理氣、安神、益血的功效與作用。金釵石斛有益胃補腎、滋陰潤肺、美容養顏的功效與作用。簡介石斛載於《神農本草經》,並被列為上品。金釵石斛:金釵石斛的花呈粉白色,共六瓣,金釵石斛為常用中藥之一,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並列為上品。其藥用價值在所有石斛產品中最高,有養胃生津、滋陰清熱、明目、美容養顏的功效。特別適合用於養生保健。
  • 每天猜一味中藥 | 昨日草果
    中藥小課堂來給你講講中藥的知識我們每天會讓你猜一味中藥並在第二天公布答案這是一場知識盛宴快來猜猜看吧!現在揭曉謎底的時刻到了!昨天給大家猜的中藥是(點擊答案可以跳轉昨日題目)來看看它的具體介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