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突現「冰塊雲」太空可見!分析:水汽極強,大規模雨雪要來了

2020-12-05 中國氣象愛好者

2月25日上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雖然今天我國中東部不少省份還是很暖和的,但實際上陰雨雲系也還是挺多的,比如說西南地區、華北黃淮多地就陰雲密布,不少地方還大霧瀰漫。

在這當中,南方多地上空光滑平整的雲層在衛星雲圖上看顯得格外特別,比如東海南部到臺灣海峽一線,一片光滑而平整的雲層在衛星雲圖中就顯得相當特別,雲層邊緣有如利刃切割後一般整齊,如同海面上浮著的「冰塊」。

那這是不是冰塊呢?很顯然不是,雖然我國東部海域是可以結冰的,但最多也就是渤海黃海凍結一些海冰,東海和臺灣海峽基本不可能出現海冰,而這奇特的「冰塊」其實是雲層,準確點說應該是霧區。今天上午,我國中東部多地都有武器,局地能見度小於500米,中央氣象臺一度發布大雨預警,並且預報認為,接下來我國多地還將繼續有霧,東海南海等地區也將會有大範圍的海霧。

對於東海來說,這片大範圍的「冰塊雲」就是今天上午沒有消散的海霧了,從環流形勢上說,之所以今天我國多地霧氣瀰漫,還是因為這段時間以來我國的暖溼水汽太活躍了,強盛的偏南風將大量水汽輸送到我國,以至於多地水汽充足,霧氣瀰漫。

而這種水汽充足、霧氣瀰漫帶來的一個後果,是冷空氣南下時會將這些水汽凍成大量的雨雪天氣。中央氣象臺的預測認為,從2月25日開始,我國中東部地區的雨水就將明顯增多,而到了2月27日以後,大範圍的雨雪天氣更是要在我國中東部地區全面展開,在華北等地中到大雪的同時湖北河南等地還可能出現中到大雨乃至局地暴雨!這樣來看,中東部大霧瀰漫下,大範圍雨雪天氣也要來了。

相關焦點

  • 東海南海出現奇特「煙幕雲」,太空清晰可見!分析:暖溼水汽太強
    雖然南方的降水雲系引人關注,但其他地區,一些形狀怪異的雲層也同樣值得關注,比如浙江福建一線的東海海域,從特寫衛星衛星雲圖上看,正在發展的降水雲系邊緣有大範圍的如同「煙幕」一般的低雲,這些「煙暮雲」看上去相當平滑,降水雲系和這些「煙幕雲」之間高低層次分明,形成了明顯階梯感。
  • 奇特「雞冠雲」突現泰國,太空清晰可見!分析:高溫季到來的徵兆
    這奇特的「雞冠雲」是什麼?它為何會出現在中南半島上空?從雷達圖上看,泰國上空正有不少深色的降水回波,這其實正是這道雞冠雲的真面目——雷暴雲,劇烈發展的上升氣流形成了強盛的雷暴雲,在局地產生雷暴大風乃至冰雹等激烈天氣,同時帶來短時強降雨,而在太空中則形成壯觀而極具立體感的「雞冠雲」。
  • 四大洋水汽配合,2021年來最強雨雪?分析:9日最強,暴雨暴雪齊來
    四大洋水汽配合,2021年來最強雨雪?分析:9日最強,暴雨暴雪齊來水汽太充足?
  • 2018年第二場大規模雨雪正在醞釀
    1月19-25號歐洲-中亞西風帶波動傳導示意圖,中國氣象愛好者根據ECMWF公開數據製作就這樣,在1月24號前後,大規模雨雪天氣的標準配置再一次形成:北極渦旋雄踞東北附近,橫槽橫臥巴爾喀什湖以北,冷空氣蓄積在新疆北部-蒙古-東北一帶,一小股一小股的南下;暖溼空氣則從孟加拉灣、南海、
  • 上海以東500公裡突現「怪雲」,分析:和今年冷得早有關
    ,特別是東海中部,沿著濟州島以南有一連串漩渦狀的雲系,一直延伸到東海南部海區,看上去相當奇特。那也有的網友或許要問了「這種奇特的雲是什麼雲?」「會不會和地震有關?」先說說我國東海上這些雲吧,這些雲層是典型的冷流雲,是冷氣團推進到較暖海面上而形成的雲層
  • 雨雪來自空中的雲 但霜並不是「從天而降」
    成雲致雨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物理過程:空氣在上升時膨脹冷卻,其中的水汽(也就是氣態的水)達到飽和後,會在凝結核上凝結成大量的微細小滴,即雲滴。雲滴很小,在雲中形成之後,下降的速度通常比雲中上升的氣流速度小得多,所以只能積聚在雲的中部和上部,不能下落。即使離開雲底而下降,也會在空氣中迅速蒸發而消失。只有當雲滴通過各種物理過程集聚和轉化為降水粒子(雨滴、雪花、霰粒、雹塊等)後,才能降落到地面。
  • 雨雪來自空中的雲 但霜並不是「從天而降 」
    成雲致雨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物理過程:空氣在上升時膨脹冷卻,其中的水汽(也就是氣態的水)達到飽和後,會在凝結核上凝結成大量的微細小滴,即雲滴。雲滴很小,在雲中形成之後,下降的速度通常比雲中上升的氣流速度小得多,所以只能積聚在雲的中部和上部,不能下落。即使離開雲底而下降,也會在空氣中迅速蒸發而消失。
  • 四川盆地現奇特旋轉雲,颱風來了?分析:極品溼冷要來還可能下雪
    1月3日中午前後,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我國西南地區的四川盆地上空出現了奇特的螺旋雲,從衛星雲圖動畫上看還似乎不斷旋轉了起來,這一奇景不少網友也在衛星雲圖上注意到了,前來詢問中氣愛這是什麼現象。
  • 2020南方第一場雪要來了!廣東福建隨後下雨,北方還要下雪
    2020年以來,我國雨雪不斷。尤其是1月4-7日,罕見的大範圍雨雪襲擊黃河、淮河流域和長江北岸,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多地降水量打破歷史紀錄。由於暖溼氣流極強,雨雪分界線和秦嶺--淮河幾乎重合。可以說,2020年迄今,南方平原地區還沒下過雪。
  • 人工增雨雪 過程大揭秘
    【科普微視頻】冬天為什麼會下雪【解說】了解了冬天為什麼會下雪,也就不難理解人工降雪的原理了,其實人工降雪和人工增雨的原理是一樣 的,天上的水汽要變成雨雪降下來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個是必須有一定的水汽飽和度,這主要與溫度有關,另一個是必須有凝結核。
  • 廣東廣西等地突現「髮絲雲」,分析:南方大回暖開啟的徵兆
    但從更小範圍的衛星雲圖上看,我國華南沿海雖然還是晴朗,但衛星雲圖也拍下了奇怪的雲——無論是廣西廣東還是南海上,甚至是越南多地,都有大量絲狀的雲線,呈現西北-東南方向,就像是人密密麻麻的髮絲。這種奇特的「髮絲雲」是什麼?是不是什麼壞天氣的徵兆?
  • 「看雲識天氣」,看到這些雲你可以安心出門辦事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雲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地理事物。那麼什麼是雲呢?雲是大氣中水汽凝結(凝華)成的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或者它們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也就是說雲的主要成分是水汽,還有少量的凝結核也就是塵埃。
  • 又要下雪了!洛陽市大部分地區將有雨雪天氣……
    在經歷短暫冷空氣影響後,新的一周,洛陽開始回暖到10℃以上,不過受低槽東移影響,會有雨雪天氣出沒。據中國天氣網消息,此次影響我國的寒潮基本結束,總體來看,這次寒潮過程來去匆匆,本周北方氣溫將逐漸回升,大部地區的氣溫又要轉為較常年同期偏高的狀態。很多人不明白,最近兩輪寒潮,為啥都是南方雨雪較多,北方卻只乾冷不下雪呢?
  • 颱風玲玲吸光水汽,南方多地的雨要停一停!但新颱風又在醞釀了
    玲玲在東海中北部的可見光雲圖和風場掃描。中氣愛根據H8數據製作、來自FNMOC儘管如此,玲玲的外圍雨帶仍然造成了一些危害:9月6日凌晨,浙江安吉等地降下猛烈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部分地區淹水;早晨雷雨雲團再次打中上海,給早高峰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 寒潮+雨雪+7級大風要來,江西人注意
    周日下午超兇的冷空氣開始影響南昌,風雨齊上陣,氣溫打骨折,宜宅家,實在要出門最好安排在上午。周日晚又是一年一度的等雪之夜。平原地區,下雪的條件可以說是相當苛刻。只有氣溫足夠低同時水汽也足夠多的情況下,才有可能下雪。但事實上,往往是水汽夠的時候,氣溫還沒降下來,而當氣溫足夠低的時候水汽已經沒有了,雪花總是和我們一次次擦肩而過。
  • 預報暴雪不可忽視 急流和水汽通量散度
    2008年初,由於副熱帶高壓穩定維持在南海,南支系統異常活躍,西南暖溼氣流源源不斷向北輸送,再加之不斷有弱冷空氣南下,交匯在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南地區,造成了這場雨雪冰凍災害。
  • 三、大西北的氣候特徵與水汽環流
    水汽環流與大氣環流是緊密相聯的,大氣環流受熱力氣壓帶和動力氣壓帶的雙重影響。而熱力氣壓帶又受地球公轉、大陸與海洋熱力環流的雙重影響;動力氣壓帶又受地球自轉和動力環流的雙重影響。中亞、新疆地區水汽運行示意圖西北地區中緯度的西風帶有什麼特點呢?西風帶不像信風那樣乾熱少雨,不如季風(暖溼氣流)的含水量,也沒有季風那樣的低沉(主要在對流層中下部)。
  • 雨雪鬧春!南方或在雷雨中迎接鼠年新春!北方大範圍降雪依然有疑
    在專家看來,過年前後,霧霾、雨雪都不少,這都離不開暖溼氣流和冷空氣一起湊熱鬧。特別是在南方,21日-25日將有大範圍的降水過程;強度大,可能伴有雷電,局地甚至有強對流。而對於乾旱的華南來說,也有望在「春節」迎來雨水的「大紅包」。
  • 範圍更廣的雨雪醞釀,華北平原或初雪!廣東福建大約的確要降溫了
    來自台州天氣不過接下來,一股強大的冷空氣將南下,並主導另一場大規模雨雪,為冬天爭點面子。這一次,雨雪強度比上一次弱不少,但範圍可能更大:不僅東北還要再來一場小雪,華北平原也要下雪,長江流域要下雨。中央氣象臺的雨雪預報值得重點關注的有三個地方。
  • 1070百帕,冷空氣又來了,有霸王級寒潮跡象?分析:雨雪不大
    元旦假期結束,「太陽」又要流浪了,我國新一輪的冷空氣又開始,從1月4日上午的天氣圖可以看到,北方出現了一個1070百帕的冷高壓,這相比前一天又增強了不少,同時西北方向還有一個1045百帕的冷高壓。所以真的是又要冷了,並且這降溫的幅度還很強,大家的棉衣嗮幹了嗎?所以,隨著冷空氣的發展,我國新年第一波大降溫即將開始,也就是2021年的大降溫又要來了。當然很多人可能會說,雪呢?這麼強的降雪會出現雪嗎?沒有,這波冷空氣發展強,水汽依然是不充足的狀態,所以降雪的區域不會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