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西北的氣候特徵與水汽環流

2021-01-09 問水大西北

南水北調方略——《問水大西北》(第二版)

第一章:如何正確認識大西北缺水

三、大西北的氣候特徵與水汽環流

在大西北的這個緯度上,全球陸地年均蒸發量為360毫米,年均降水量為800毫米,按這樣的平均數計算,原本應該有年均多於400毫米水的剩餘,通過江河流入海洋或湖泊。由於大西北的特殊地理特徵,年均降雨量不到200毫米,而蒸發量超過800毫米以上。出現這種現象,其始作俑者就是三面高山形成的雨影區降雨稀少,並導致乾熱少雨的焚風效應有增無減。

焚風,是由於氣流通過高山後,空氣作絕熱下沉運動時,因溫度升高溼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種乾熱風。

「焚風效應」示意圖

在大西北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塔裡木盆地、吐哈盆地、柴達木盆地、河西走廊、河套南岸的庫布齊沙漠,都是焚風效應特別強的地區。比如,吐哈盆地的吐魯番,基本上常年都在焚風效應的控制之下,這裡乾熱風頻繁,常年乾熱少雨,年均降雨量16.4毫米,而蒸發量高達3000毫米以上。年均氣溫13.9℃,高於35℃的炎熱日在100天以上。夏季極端高氣溫在49.6℃,地表溫度多在70℃以上,有過82.3℃的極端記錄。這樣極端乾熱少雨的氣候特徵,在同緯度的零海拔地區來說,是絕無僅有的。所以,吐魯番素有「火洲」、「風庫」之稱。

水汽環流與大氣環流是緊密相聯的,大氣環流受熱力氣壓帶和動力氣壓帶的雙重影響。而熱力氣壓帶又受地球公轉、大陸與海洋熱力環流的雙重影響;動力氣壓帶又受地球自轉和動力環流的雙重影響。在這樣複雜的背景下,影響大西北大氣環流的主要因素有:副熱帶高壓的南北移動(地球公轉、太陽南北擺動所致);夏季的亞洲(蒙古、印度)低壓帶與太平洋、印度洋高壓帶產生的東南氣流和西南氣流相互作用,具體表現為我國的東部區域以東南氣流(季風)為主,西南區域以西南氣流(季風)為主,而西北地區一直處於中緯度的西風帶控制之下;冬季的亞洲(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帶與太平洋(阿留申)低壓帶產生的西北氣流,更是加強了西北地區西風帶的強度。

中亞、新疆地區水汽運行示意圖

西北地區中緯度的西風帶有什麼特點呢?西風帶不像信風那樣乾熱少雨,不如季風(暖溼氣流)的含水量,也沒有季風那樣的低沉(主要在對流層中下部)。西風帶夾帶有大量的水汽,主要在對流層中上部和平流層下部比較高的空中運行。所以,新疆西部和中部的天山雖然會阻擋部分從西邊界進入的水汽,形成高山雨雪,但大部分水汽還是能夠飄過這些山脈,從羅布泊上空飄過。這些高空水汽,如果沒有本地低空水汽的輻合,將一直在上空漂移,冬天直接進入太平洋阿留申低壓區;夏天隨著蒙古低壓上升到更高的太空之中,形成不了降雨。即使形成了一些雨粒,也在下落的過程中再次蒸發,化為烏有,無法降落到地面,產生有效的降雨。

新疆沙漠氣候研究所研究員劉蕊的研究論文《新疆大氣水汽含量、水汽通量及其淨收支的計算和分析》,計算了新疆1948年至2007年60年的數據,平均每年有16333.4、446、2021.7億噸水汽分別從西邊界、南邊界、北邊界流入,18256.4億噸水汽從東邊界流出,全疆水汽淨收支為544.6億噸。

根據劉蕊的這個研究成果,驗證了上述的研究結論。進入新疆的水汽並不少,而且主要是從西邊界流入,並從東邊界集中流出。要解決大西北的缺水,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讓大西北上空過往的巨量水汽形成更多的降雨。

南水北調方略——問水大西北第二版P007

相關焦點

  • 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大氣環流三大因素,決定了全球氣候基本格局
    決定全球氣候基本格局的因素氣候是自然地理學中非常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極富變化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全球各地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氣候特徵各不相同,就算在同一種氣候類型內部,也存在氣候特徵的差異。五帶(熱量帶)的劃分海陸位置主要影響氣候中的降水,一般來說海洋是陸地水汽的主要來源,而越往內陸地區,距離海洋越遠,獲得的海洋水汽就會越少,從而降水也就越少,氣候趨向乾旱。
  • 什麼是大氣環流
  • 亞洲氣候特徵:氣候類型複雜多樣,熱帶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亞洲獨有
    根據全球不同區域的氣候特徵來劃分出不同的氣候類型,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等等。
  • 「熱帶太平洋海洋環流與暖池的結構特徵、變異機理和氣候效應」
    「熱帶太平洋海洋環流與暖池的結構特徵、變異機理和氣候效應」獲科技部驗收優秀 2017-08-04 海洋研究所 」),實現「海洋環流與暖池結構特徵和變異機理」國際前沿研究的突破。
  • 大氣環流導圖
    大氣環流是指運動規模比較大、持續時間比較長、變化比較緩慢的大氣運動。大氣環流構成全球大氣運行的基本形勢,是全球氣候特徵和大範圍天氣形勢的原動力,並孕育和制約著較小規模的氣流運動,是各種規模系統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是各地天氣、氣候形成、演變的背景。它使高低緯度之間和海陸之間的熱量和水汽得到交換,從而促進地球上的熱量平衡和水量平衡。那麼,地球上的空氣為什麼會流動呢?
  • 大氣環流和氣候知識考點匯總
    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2.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3)季節移動規律:②移動規律: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疑難辨析】氣壓帶的形成都是由氣溫高低造成的嗎?提示:不是。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大氣環流對氣候形成的影響
    大氣環流對氣候形成的影響  1、在不同的氣壓帶風帶控制下形成不同的氣候:熟記  2、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需把握原則:  (1)根據氣壓帶、風帶的位置可斷定季節,反過來根據季節也可斷定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及位置。
  • 高中地理 | 大氣環流和氣候考點匯總
    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三圈環流的形成是建立在理想地球(球體、組成物質均一等)基礎之上的。但是,由於地球上海陸分布因素的影響,出現了海洋、陸地上高、低壓中心的季節變化。其影響有:①陸地高壓(冬季)切斷副極地低氣壓帶並在亞洲地區形成典型的冬季風。②陸地低壓(夏季)切斷副熱帶高氣壓帶並在亞洲地區形成典型的夏季風。
  • 大分水嶺的存在,使澳大利亞大陸的氣候呈明顯「半環狀」分布特徵
    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物理特徵的長期平均狀態,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自然地理要素,具體反映的是當地氣溫、熱量、降水、光照等氣候因素的特徵。「半環狀」氣候分布具體來說,某一地區的氣候分布狀況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包括大氣環流(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等)、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形狀況、洋流等因素的影響,最終反映到我們看到的氣候分布情況。
  • 溫鹽環流與氣候突變
    美國國防部給布希政府提交的一份秘密報告中也指出,「世界將因為氣候變化造成的環境災難和資源緊缺引發生存之戰」,「氣候變化的影響將遠遠大於恐怖主義的影響」。  影片的開頭,氣候學家在新德裡召開的各國政府首腦會議上指出,全球持續變暖會導致北大西洋的溫鹽環流關閉,從而引發一場氣候突變。
  • 為什麼北美洲四面臨海,而大部分地區的氣候卻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在形成氣候類型的因素中大氣環流中的氣壓帶、風帶因素是最為主要的因素,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極地氣候都是受不同的氣壓帶、風帶或者是季風環流的影響而形成。
  • 論文推薦 | 施闖,張衛星,曹雲昌,等:基於北鬥/GNSS的中國-中南半島地區大氣水汽氣候特徵及同降水的相關分析
    基於北鬥/GNSS PWV產品,研究了該地區大氣水汽平均含量、年周期振幅和半年周期振幅等氣候特徵,發現這些特徵主要受到了測站緯度、高程以及季風的影響。通過分析PWV同並址氣象站降水觀測的關聯特性,揭示了該地區大氣水汽含量同降水相關性隨測站緯度減小而降低的特點(在雲南相關係數可達0.8,在靠近赤道的泰國南部相關係數約為0.2)。
  • 大氣環流三型分解——用全球視角描述大氣運動
    「全球大氣環流三型分解」可彌補傳統研究需要進行中高緯度大氣環流和低緯度大氣環流劃分的不足。從全球的視角更加準確地描述實際大氣環流的運行情況,有助於氣候動力學基礎理論的發展。,發展了「全球大氣環流三型分解」模型,解決了全球大氣環流的統一描述問題。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卻是熱帶草原氣候?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區域都擁有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共同組成了某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中地形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兩大基本要素。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區域都擁有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共同組成了某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中地形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兩大基本要素。我們根據世界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徵,歸納成不同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包含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極地苔原氣候、極地冰原氣候和高山氣候等類型。
  • 大氣環流分型方法在青藏高原適用性評估研究獲進展
    大氣環流在整個氣候系統中承擔著能量交換、水汽輸送等重要傳輸作用。大氣環流的變化是氣候變化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對大氣環流變化與青藏高原氣候變化關係的研究有利於人們了解氣候變化的影響機制、對區域變化進行預測。目前對二者關係的研究多以大氣環流指數表徵大氣環流變化,並且時間解析度多為年際乃至年代際。這使得部分天氣學過程常常被掩蓋於年或是季節氣候平均態之下。
  • 大氣|分析影響氣候形成的因素
    下面以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區--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形成為例進行分析歸納。首先,北非撒哈拉所在地區處在北回歸線附近,地處熱帶。其次,按照大氣環流的知識,本地區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盛行下沉氣流或來自陸地的東北信風的影響,乾燥少雨。
  • 北美洲氣候特徵: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十分顯著
    氣候是指一個區域內大氣物理特徵的長期多年平均狀態,氣候的形成受到緯度、大氣環流、下墊面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種氣候類型通常具有自身鮮明的氣候特徵,包括氣溫、熱量、降水、光照等氣候要素組成。北美洲氣候分布特徵各種氣候類型都有相對穩定的分布區域,就大洲而言,由於每一個大洲的地理情況不同
  • 研究發現環流不確定性可解釋全球季風降水未來增加的不確定性
    此前不少研究認為變暖背景下,季風降水將增多,但環流減弱,預估結果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近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陳梓明在導師指導下,基於第六次國際耦合模式比較計劃(CMIP6),四種未來預估情景的試驗(SSP1-2.6、SSP2-4.5、SSP3-7.0和SSP5-8.5),探究21世紀全球陸地季風區的夏季降水變化特徵及模式間不確定性的來源。
  • 高中地理丨各種氣候類型分布圖+氣候問題全總結,再也不怕搞混了
    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圖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圖溫帶氣候分布圖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溼潤氣候分布圖氣候特徵問題答題思路:(3)其他氣候特徵要素還有光照、風及各氣候要素的組合特徵(水熱組合特徵、光熱組合特徵)等。影響氣候的因素①太陽輻射(緯度):決定氣溫分布;②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影響降水分布;③下墊面狀況(海陸狀況、地形地勢、洋流等);④人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