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氣候自然會想到天氣,而一般地講天氣是一個地區短時間內的氣溫、降水、氣壓及空氣運動的表現,氣候則是一個地區長期天氣狀況的平均反映,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所以,他們之間有聯繫有區別。共同點就是都離不開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去衡量。

地球上的氣候有十好幾種,不同的地區有氣候相同的或相似的,也有不同的,那麼是什麼因素影響氣候的最終形成呢?
下面以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氣候區--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形成為例進行分析歸納。
首先,北非撒哈拉所在地區處在北回歸線附近,地處熱帶。
其次,按照大氣環流的知識,本地區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盛行下沉氣流或來自陸地的東北信風的影響,乾燥少雨。
第三,西部受寒流的影響降溫減溼,再加上西北山地阻擋了暖溼氣流的進入,加劇乾旱。
第四,本地區海岸線平直,地形起伏小,大團單一且穩定,不易形成降水。
第五,該地區陸地面積是非洲大陸最寬廣的地區。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得到影響氣候的因素概括起來有:
1、 緯度。
緯度的不同導致地面獲得的熱量不同,這樣按照熱量的不同把氣候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寒帶、極地(苔原帶、冰原帶)。還有海拔高低也影響熱量的變化。
2、 大氣環流。
大氣的運動中既有熱量循環,也有物質循環。在大氣中水汽就是隨著大氣的運動而運動。在三圈環流的基礎上,我們認識到當大氣運動是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一般不容易降水;而當大氣運動從低緯向高緯運動易形成降水。當氣流上升運動時溫度降低易降水;而下沉運動不易降水。所以,在三圈環流中,西風帶易降水;赤道低氣壓、副極地低氣壓易降水。信風帶、極地東風帶不易降水;副熱帶高氣壓、極地高氣壓不易降水。
3、 海陸的影響。
離海洋的遠近也影響著氣候的形成。一般情況,離海洋近,海岸線曲折,受海洋影響大,帶有海洋性特徵,空氣溼潤。相反,深居內陸,則乾燥少雨。
4、 洋流的影響。
按照洋流的性質劃分,洋流有暖流與寒流之分,暖流流經的區域會增溫增溼,而寒流流經的區域會導致降溫減溼。
5、 地形。
地形地勢的不同,會對氣溫、降水產生影響。一般講,海拔升高氣溫降低;迎風坡面,氣流抬升易降水,背風坡氣流下沉則乾燥少雨。地形起伏小,大氣比較穩定;地形起伏大,則氣流不穩定。
這就是影響氣候的形成主要因素。按照這一思路可以分析歐洲西部形成世界最大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1、緯度:歐洲西北主要位於大陸西岸北緯40度-60度之間。由於受到海洋的影響,年最低平均溫度大於零,最高氣溫月20度左右。
2、大氣環流:該區域終年受西風帶的控制,大氣從海洋吹響陸地,帶來豐富的水汽。
3、海陸位置:歐洲西部面臨大西洋,加上海岸線曲折,海灣深入內地,深受海洋氣團的影響。
4、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溼,極大的豐富了水汽。
5、地形:山脈東西走向有利於暖溼氣流的深入,溼潤的氣流受到地形的抬升,降水豐富。該地區陸地面積廣闊,從而形成世界上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除此之外,利用這一思路有助於分析其他氣候的形成的因素。
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觀點歡迎在最後評論留言!
更多內容:
大氣|太陽輻射強,氣溫未必高
大氣|話說天氣的變化
互動|我們一起探討(201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