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區氣候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等眾多因素的因素,其中緯度是基礎性的因素,通過熱量帶來決定氣候類型是屬於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還是寒帶氣候。大氣環流包括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流,是形成氣候的最主要因素,而地形因素是一種加劇因素,使得全球氣候類型的分布表現得更為複雜,具體來說,地形的影響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是由於地形因素主導而形成獨特的氣候類型,那就是「高山氣候」,我們知道隨著海拔的升高,熱量和水分都會發生變化,特別是熱量條件,每升高1000米氣溫就會下降6℃左右,如果一個區域的海拔足夠高,比如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那麼,青藏高原上的氣候特徵就會表現為「年均溫低,年降水量少,氣溫的日較差大而氣溫的年較差小,光照強烈」。除了我國的青藏高原以外,世界上的一些高海拔地區,如衣索比亞高原、阿爾卑斯山脈、落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等地都有分布。
其次,地形對於氣候中「降水」要素的影響,比如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地區,原本地處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豐富,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但是由於是高原地形,海拔在1200米左右,由於海拔高氣溫有所下降,使得上升氣流有所減弱,降水也就偏少,從而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通過山地地形的迎風坡和背風坡來影響降水,是一種常見的地理現象,比如我國的臺灣島中部有南北走向的臺灣山脈,使得臺灣山脈東側地區處在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豐富,而臺灣山脈西側地區處在東南季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
再次,地形對於氣候中「氣溫」要素的影響,海拔對於氣溫的影響是最為普遍的,比如西亞地區的伊朗,從緯度來看地處北緯30°附近,屬於亞熱帶地區,但是由於伊朗高原海拔較高,氣溫較低,所以氣候類型偏向於「溫帶大陸性氣候」。比如,我國的四川盆地,由於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部低,熱量容易聚集,同時冬季的冷空氣難以進入,成都平原地區的年均溫比我國同緯度東部地區要來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