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南海出現奇特「煙幕雲」,太空清晰可見!分析:暖溼水汽太強

2021-01-09 中國氣象愛好者

對於我國來說,2月26日是大範圍降水天氣正在啟動的一天,從今天上午的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我國中東部地區已經形成了大範圍的降水降水雲系,此前天氣還晴朗的浙江等地已經開始被降水雲系淹沒,南方的晴空區範圍正在縮小。

雖然南方的降水雲系引人關注,但其他地區,一些形狀怪異的雲層也同樣值得關注,比如浙江福建一線的東海海域,從特寫衛星衛星雲圖上看,正在發展的降水雲系邊緣有大範圍的如同「煙幕」一般的低雲,這些「煙暮雲」看上去相當平滑,降水雲系和這些「煙幕雲」之間高低層次分明,形成了明顯階梯感。

除了東海上出現了這種「煙幕雲」外,今天上午我國華南沿海也出現了類似的「煙幕雲」,規整平滑的雲層從廣東珠三角地區一直綿延到廣東西部沿海,瓊州海峽和北部灣等地也有類似的平滑低雲。

這種「煙幕雲」是什麼?它的出現又意味著什麼呢?對於我國來說,這種奇特的煙幕雲其實很大一部分是霧區,比如上午11點前後的衛星雲圖上就能看到,華南沿海的「煙幕雲」已經消散得差不多了,多地雲開霧散,這種變化正是霧區的特徵。因此,中央氣象臺今天上午一度發出大霧預警。

從目前來看,中央氣象臺的預測認為接下來的2月26日-2月27日我國中東部多地還是會霧氣瀰漫,特別是西南和華南等地,局地還可能會有能見度不足500米的濃霧出現。而之所以霧氣瀰漫,是因為最近我國中東部的暖溼氣流活動太強、冷空氣太弱。過強的暖溼氣流將大量水汽送入我國中東部,最終在很多地方形成濃霧,因此我國東海、南海上都形成了大片的「煙幕雲」,從目前來看,我國中東部的冷空氣活動正在加強,這種武器瀰漫的狀態有望減輕一些。

相關焦點

  • 東海突現「冰塊雲」太空可見!分析:水汽極強,大規模雨雪要來了
    在這當中,南方多地上空光滑平整的雲層在衛星雲圖上看顯得格外特別,比如東海南部到臺灣海峽一線,一片光滑而平整的雲層在衛星雲圖中就顯得相當特別,雲層邊緣有如利刃切割後一般整齊,如同海面上浮著的「冰塊」。那這是不是冰塊呢?
  • 葫蘆低壓在南方出現!權威預報:水汽特別強,南方20天都水淋淋
    這個奇特的「葫蘆低壓」是什麼?其實位於西南地區的是西南暖低壓,而位於我國華東地區的是暖低壓伸出來的倒槽,它正在冷高壓前端增強並逐漸發展成形為江淮氣旋,這兩個低壓連在一起成了葫蘆型,這都說明水汽和暖溼都特別強,因此我國南方多地今天暫時還沒有受到冷空氣影響。
  • 奇特「雞冠雲」突現泰國,太空清晰可見!分析:高溫季到來的徵兆
    這奇特的「雞冠雲」是什麼?它為何會出現在中南半島上空?從雷達圖上看,泰國上空正有不少深色的降水回波,這其實正是這道雞冠雲的真面目——雷暴雲,劇烈發展的上升氣流形成了強盛的雷暴雲,在局地產生雷暴大風乃至冰雹等激烈天氣,同時帶來短時強降雨,而在太空中則形成壯觀而極具立體感的「雞冠雲」。
  • 東海南海臺灣以東洋面出現5至6級西南風(組圖)
    中央氣象臺27日06時發布海上大風預報:  7月27日凌晨2時,東海北部海域出現了6~8級、陣風9級的東南風;東海南部海域、臺灣以東洋面、南海東北部和南部海域出現了5~6級西南風。渤海部分海域、臺灣海峽能見度不足10公裡。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 太空拍地球奇特雲團:從漩渦串到颶風(組圖)
    從下圖可以看到,在其他小島的影響下形成的更奇特、美麗的渦街。當下面的空氣垂直運動,擾亂了一個穩定的雲層,產生連鎖反應時,就會產生這種奇特圖案。下面的地形,例如山脈等,會產生這種幹擾,不過位於印度洋上空的這個重力波雲,看起來更像是由雷雨天氣或其他反常大氣造成的垂直上升氣流引起的。  可能需要在太空,才能找到觀察這一現象的最好視角。這張本色圖是美國宇航局「土地」衛星上的多角度影像觀測儀在2003年10月拍到的。  4.
  • 美軍艦同時出現在東海南海,我軍機9天內5入寶島空域
    (美國海軍"吉福茲"號瀕海戰鬥艦在南海進行艦載機起降演練)按照《中美聯合公報》中的聲明,東南某省本來就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一點美國的"老祖宗"們是無條件承認的,然而隨著美國世界老大的地位愈發不穩,他們也開始想各種辦法給我國挖牆腳,對東南某省的定位問題自然就成為了他們自認為最有效的手段。
  • 奇特的9414號颱風
    9414號颱風在經過我國沿海時出現了一些與眾不同的奇特現象,耐人尋味。  奇特現象之一,颱風行進路徑怪異,前行中突然返回。8月3日,14號颱風在關島以西的洋面上生成後,以拋物線狀向我國沿海靠近,8日凌晨,登陸臺灣北部後又入我國東海,在距海岸100—200公裡處平行於海岸線向偏北方向前行,9日經過長江口外海面進入黃海南部。11日凌晨越過北緯34度,到達朝鮮半島西南約50公里海面。此時,若按正常路徑,無疑是繼續向東北方向移去,登陸朝鮮半島。
  • 分析:是好事也是壞事
    因此,今天我國南方乾燥的區域再次擴大——此前,寒潮南下前暖溼水汽有略微增強的跡象,華南沿海的溼度有所增加,部分地區開始有一點點回南天的感覺,但今天北風呼嘯下再次變乾燥,比如廣州,今天中午在氣溫回升的同時相對溼度已經下降到30%以下,又開始乾燥起來。
  • 南海東海海洋氣象監測預警保障應急項目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陳海報導  1月9日,海南省氣象局在海口組織召開南海東海海洋氣象監測預警保障應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專家論證會,來自中國氣象局工程諮詢中心,廣東、福建、海南、廣西等省(自治區)氣象局的11專家參加了論證會,並對南海東海海洋氣象監測預警保障應急項目
  • 安徽陷入溼冷模式 專家:冷空氣多暖溼氣流強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溼冷的天氣?省氣象臺專家對這種天氣現象背後的原因進行了解讀。數據:陰冷潮溼天氣唱主角據省氣候中心監測,剛剛過去的1 月份,我省平均日照時數82 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少3 成,為2013 年以來最少。自1 月16 日以來,全省平均日照時數92 小時,比常年的124 小時偏少26%。
  • 分析:只是溫帶氣旋,但也會帶來大風
    這兩天,我國中東部的天氣頗不平靜,比如北方,南下的冷渦給北方多地帶來了沙塵、降溫、大風、強對流和暴雨天氣。而4月17日超級超級計算機的最新預測中則指出,在4月19日也就是本周末前後,一個強盛的低壓系統將在江浙滬一帶出現,因此也有網友會問「這是颱風登陸了嗎?」
  • 海浪黃色警報 受持續冷空氣影響 我國東海及南海海況惡劣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受持續冷空氣影響,我國東海南部至南海南部海況惡劣,今天(3日)8時,國家海洋預報臺發布海浪黃色警報。受冷空氣的影響,預計12月3日中午到4日中午,南海東北部、中東部、巴士海峽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東海南部、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南海西北部、中西部和南部將出現3到5米的大浪到巨浪區,近海海浪預警級別為黃色;福建、海南東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2到3米的中浪到大浪,近岸海域海浪預警級別為藍色。
  • 最新監測分析:7號颱風要來嗎?+中央氣象臺7天海上預報
    超級計算機的最新預測中認為4天後來到南海北部時,中心氣壓可能還在1000百帕以上,這樣一來它可能還是熱帶低壓級別,能不能發展成7號颱風其實還有很多不確定之處。但目前按照超級計算機的預測,其進入南海後北側雨帶將聯合副熱帶高壓的東南風向廣東等地輸送水汽,可能讓廣東沿海多地下雨又降溫解暑。
  • 東海臺灣東南洋面巴士海峽南海海域有7至10級風
    7月18日02時,南海大部海域、巴士海峽出現了5~7級西南風。渤海海峽有霧,能見度不足10公裡;能見度不足10公裡的海域還有黃海北部和中部海域、臺灣海峽南部海域。其他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預計,18日08時至19日08時,受「馬鞍」和西南季風的共同影響,東海東部海域將有7~8級、陣風9~10級的偏北風;臺灣東南洋面、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海域將有7~8級、陣風9級的西南風。南海西北部、南海中部和南部海域、臺灣海峽、北部灣將有5~7級西南風。其它海域天氣海況條件較好。
  • 從南海到東海,她一直是笑裡藏「蜜」的寶藏女孩兒
    夜幕降臨的時候,微涼的風夾雜著東海的水汽深入這個萬家燈火的城市,被暖黃色的燈光層層削弱,銷聲匿跡。只是當時的生活出現太多「碰巧」,困住了年輕而放肆的心。Nancy回到了海南。、南海一字之差,海風的溫度和氣息卻截然不同。
  • 專家:水汽條件和冷空氣配合不好
    山東、河南東部、湖北東部、安徽、江蘇等地部分地區出現降雪(雨)或雨夾雪2~9毫米;14時,山東中南部、江蘇北部、安徽東北部等地積雪深度3~8釐米,山東濰坊和日照局地9~14釐米。29日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寒潮橙色預警,受強冷空氣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將有大風和強降溫天氣。
  • 媒體稱馬英九指示設秘密小組 探勘南海東海油氣
    中新網10月2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在馬英九指示下,臺當局「經濟部」日前秘密成立了東海和南海小組,24日首次召開會議。會中「經濟部長」尹啟銘指示,「中油」應儘速在太平島和釣魚島附近進行油氣探勘。
  • 西北變「暖溼」了?水資源、生態壓力持續存在,不可盲目樂觀
    儘管不少科學論文裡有提到西北「暖溼化」,但「暖溼化」的核心是「化」,代表了在某一個時間段的趨勢,向「暖溼」轉化只表示向「暖溼」有了發展,至於什麼時候可以達到「暖溼」,文獻裡並未明確說明。事實上氣候的兩個極端狀態,A乾旱和B溼潤,兩個狀態之間有著萬裡之遙,從A向B的方向邁出幾步,並不表明一定可以到達B點,一方面距離尚遠,另一方面變化可能會有反覆。
  • 華南前汛期與82.5南嶺地區暴雨洪澇天氣過程分析
    這三大多雨中心,一方面和天氣系統有關係,另一方面,也和地形有關係,華南地區地形北高南低,面臨大海,在主要山脈的南坡,也就是暖溼氣流的迎風坡,是最容易產生降水的地方,在合適的條件下,就會出現明顯的強降水。前汛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其一是4、5月份,北方的冷空氣強度雖已大大減弱,但仍有一定的勢力。這樣,適量的冷空氣能夠越過南嶺,和海面上來的暖溼氣流共同作用而形成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