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前汛期與82.5南嶺地區暴雨洪澇天氣過程分析

2020-11-28 中國天氣

1.什麼是華南前汛期?

我國位於東亞季風區,在氣候上由冬到夏主要雨帶自南向北逐步推進,強度不斷加強;夏季過後,主要雨帶迅速南退,強度減弱。大部地區全年只有一個降水的高峰。只有華南地區例外:全年有兩個降水的高值時段,分別稱為「華南前汛期」和「華南後汛期」。

從華南地區59站候(5天)平均降水量隨時間的演變圖(圖1)可以看到,3月份以後華南降水量變化分為明顯的3個階段,具體表現為:4月是第一階段,在19候(4月第1候)雨量突然顯著增加,達到平均每日每站在5mm以上,但降水量比較穩定,總體雨量不強。.進入5月份,隨夏季風入侵華南地區,雨量增幅明顯。其中,5月第1候(25候)降水量再次出現劇增,雨量從平均每日每站6mm增加到平均每日每站8mm左右。第三階段開始於6月1候(31候)。平均每日每站候平均降水量已增至9mm,至6月第3~4候達到全年最大峰值(平均每日每站11mm左右)。6月第5候以後,降水量迅速減小到平均每日每站9mm以下;到7月份,降水量降至7mm以下。到了8月份,華南降水又出現一次峰值。可見,華南地區降水具有獨特的雙峰值結構。若簡單以平均每日每站候平均雨量達到或超過5mm為進入前汛期的標誌,以小於平均每日每站9mm定義前汛期結束,則可以方便地確定氣候學意義上華南前汛期時段為4月第1候(19候)到6月第4候(34候),或簡單地取4-6月為華南前汛期。


圖1 華南站點侯平均降水量隨時間演變(單位:毫米/日/站)

圖2是1971-2000年平均的4-6月降水總量分布圖。由圖可見,4-6月我國的主要雨帶是在華南到東南沿海一帶。有三個多雨中心:

第一個多雨中心在粵北山區,以清遠-佛岡-龍門-河源為中心,最大值在佛岡,為1083毫米。

第二個多雨中心在陽江-陽春-恩平-上川-鬥門一帶,其中陽江4-6月的平均降雨量達到1030毫米,列全省之冠。

第三個多雨中心在浙贛閔三省交界的山區一帶,其中貴溪的降水量最大,為914毫米。

這三大多雨中心,一方面和天氣系統有關係,另一方面,也和地形有關係,華南地區地形北高南低,面臨大海,在主要山脈的南坡,也就是暖溼氣流的迎風坡,是最容易產生降水的地方,在合適的條件下,就會出現明顯的強降水。

前汛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其一是4、5月份,北方的冷空氣強度雖已大大減弱,但仍有一定的勢力。這樣,適量的冷空氣能夠越過南嶺,和海面上來的暖溼氣流共同作用而形成降水。為什麼是適量冷空氣呢?如果冷空氣太強,就會將暖溼空氣推出海岸線,從而不能在陸地上形成降水;若冷空氣太弱,則不能越過南嶺,或者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使暖溼空氣抬升凝結。於是,當冷暖兩股氣流的力量大體相當,就能在華南一帶地區上空交匯,你來我往,從而為華南帶來「前汛期」豐沛的降水。其二是到了5月中旬後,南海季風暴發,季風的北上受到陸地地形抬升等因素的作用,往往會給廣東帶來大範圍持續性強降水;有時冷空氣東移出海,回流的潮溼東南風也會給廣東帶來暴雨。這就是華南「前汛期」最典型的特徵。


圖2 多年平均的4-6月降水總量分布圖(1971-2000年)

2.1982年5月南嶺地區的暴雨洪澇天氣過程

1982年5月上、中旬,華南地區出現了強降雨天氣過程,導致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圖3是1982年5月6-14日我國南方地區降水總量分布圖,由圖可見,在這十天之內,我國雨帶主要位於華南地區,華南前汛期的降水分布非常明顯。強降雨集中在南嶺山地的南坡一帶,十天降雨總量在300毫米以上,其中陽山(497)、英德(417)、臨桂(428)等站在400毫米以上,廣東的清遠,十天的降雨總量競高達886毫米。從桂林、陽山、英德等7站1982年5月1-20日逐日降水量演變圖(圖4)中可以看到,1982年5月上、中旬,華南地區的降水過程有兩次,一次在5月5-7日,一次在5月10-14日,以後一次降水強度最大,南嶺地區的大暴雨和特大暴雨都出現在這個時段,其中清遠5月12日的24小時降雨量出現了640.6毫米罕見的特大暴雨。從而導致了「82·5北江大洪水」的發生。


圖3 1982年5月6-14日降水總量分布圖


圖4 1982年5月1~20日華南7站逐日降水量圖

82·5大洪水形成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北江流域的地形,二是合適的環流條件。

北江流域大部分位於五嶺以南,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在上中遊處有三列東北和西北走向的弧形山脈,即蔚嶺--大庚嶺山脈、大東山--滑水山脈和螺殻山--九連山脈,其高度在580~1900m左右,滑水山脈在陽山、三坑、高田形成500~1200m等高線的袋形山地,袋口南向,這種地形使南來水汽流沿低谷長驅北上,遇山地被迫抬升成雨。另外,北江水系呈樹枝狀,大支流交匯點相隔較近,使洪水易於匯集而成災。

在環流條件方面,82·5暴雨天氣系統有3個方面的組合(見圖5)。

(1)暴雨前兩廣出現東高西低的氣壓場,東面副高十分穩定,且向西、北擴伸,而且西面的南支低壓槽不斷擴大,在850百帕處和地面都有顯著的西南低壓場,使東高西低德氣壓差不斷增大,形成東南風風場,風速達4m/s以上,北江中下遊8~12日都在吹強勁東南風,帶來南海豐富的水汽。

(2)西南低壓南移,在850百帕高度形成一支東南向的低壓急流,且屬準靜止狀態,急流軸附近的風速不斷加強,西南風風速達15m/s,維持數日(9~12日),使西南方向的水汽大量進入北江流域。

(3)來自河西走廊一帶的地面冷高壓加強南下,中心強度達到1041百帕,這在5月中旬是極為罕見的。高原東側的偏北氣流引導冷空氣南下,越過南嶺,與暖溼氣流在北江上中遊地區交匯,形成強降水。


圖5 82.5北江大洪水環流形勢示意圖

地面的東南氣流在北江中下遊幅合,不斷進入滑水山的南面袋形山地,受迫抬升。西南低空急流也在附近幅合上升。由於西北氣流為冷平流,溫度較低,因而形成了該地區高空的強烈對流,且清遠、英德地區地面溫度很高,有較高的能量釋放,使得本地區成為特大暴雨區,暴雨中心(袋形山地的清遠、珠坑等地)24小時暴雨達600mm以上。另外,因北江東南岸為開闊的低丘,東南風帶來大量水汽,無阻擋地進入山地後,沿高坡抬升,在500m等高線附近形成特大暴雨。(李小泉)

相關焦點

  • 東北冷渦——東北地區天氣氣候的重大影響系統
    東北冷渦作為東亞大氣環流的重要天氣系統,對東亞天氣氣候有重要影響,是造成東北地區低溫冷害、持續陰雨洪澇、突發性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同時,對我國華北、華中、華東的天氣也有直接影響,例如, 2009年6月影響豫皖蘇晉魯浙鄂的強風暴天氣。
  • 8月份出現5類極端天氣:兩颱風登陸 暴雨洪澇較頻繁
    2008年9月1日(周一)下午14時30分,氣象局舉行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總結8月份重大氣象事件和展望未來天氣氣候,總結北京奧運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情況,介紹帕運會氣象準備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政府網 陳濤 攝    [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副司長 翟盤茂]從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來看,主要分五種類型:一是局地暴雨洪澇;二是熱帶氣旋;三是乾旱;四是強對流天氣,五是局地高溫天氣等。    八月份在不同地區暴雨洪澇災害比較頻繁,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蘇、廣東、廣西、上海等20多個省(市、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澇,有許多地區站點降雨量創歷史最高紀錄。
  • 今起海南正式進入汛期!天氣氣候呈現這3大特點→
    什麼是汛期?為何將入汛時間定在5月15日?汛期期間,我省的天氣氣候又有什麼樣的特點?省三防辦相關負責人今天對此進行解釋。全國各地入汛時間不一樣什麼是汛期?汛期指的是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體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
  • 盤點「暴雨家族」:不同個性的它,你了解嗎?
    華南前汛期暴雨 4-6月暴雨區主要出現在華南地區(廣東、廣西、福建),這就是華南前汛期暴雨,降水大多由冷暖空氣作用、季風的爆發等所致; 7-9月為第二個多雨季節,颱風等熱帶天氣系統是主因,稱為後汛期。
  • 南方暴雨破紀錄,洪澇災害致260多萬人次受災,更令人擔心的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11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介紹今年汛期相關水旱災害防禦工作時說當前,我國已全面進入汛期共有148條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珠江流域西江和北江均發生今年第1號洪水局部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
  • 2018年5月9日全國天氣預報:華南開汛廣東等地多暴雨 中東部夏意漸濃
    昨天(8日),廣東、廣西、臺灣等地的部分地區遭遇暴雨。預計今天,強降雨仍將盤踞華南一帶,並伴有強對流天氣。明天華南降雨減弱,珠三角一帶仍有較強降雨。同時,冷空氣影響西北以及內蒙古地區,局地降溫達15℃,中東部影響較小,氣溫穩步回升,夏天徐徐而來。
  • 昨日冰雹雷雨大風齊來,預示廣州進入災害性天氣多發季節
    據廣州市氣象臺消息,3月27日14時起,受高空槽、切變線和冷空氣影響,廣州市中北部地區出現了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大部地區出現6~8級雷雨大風,局部出現冰雹。18時22分越秀區、天河區掛起冰雹橙色預警信號。全市12個(4%)測站出現7級及以上陣風,南沙區南沙街錄得全市最大陣風20.9米/秒(9級)。
  • 滿滿乾貨的2019全國天氣氣候「年中總結」,你確定不來參考一下?
    ,降雨分布「南多北少」、暴雨過程多,強度大、強對流天氣頻發等特點,由於天氣氣候覆雜,氣象災害點多面廣,今年汛期我國防災減災救災形勢較為嚴峻。特點1:開汛早 降雨分布「南多北少」據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今年華南地區3月6日入汛,較常年偏早26天;江南地區梅雨6月5日開始,入梅時間偏早3天;長江中下遊於6月17日入梅,較常年偏晚3天。另外,國家氣候中心預計江淮地區將於7月初入梅,入梅時間較常年(6月21日)偏晚。
  • 江南華南28日將出現新一輪降水過程 北方地區多大風天氣
    江南華南28日將出現新一輪降水過程 北方地區多大風天氣 2020-05-28 19:34:00來源:央廣網
  • 為什麼2020年梅雨汛期南方降雨這麼強?專家分析
    每年6月,隨著梅雨季的開始,我國南方陸續進入降水集中期,但今夏汛情尤為特別,不僅天氣氣候形勢複雜,極端事件頻發,南方地區還出現多輪大範圍持續性強降雨,累積雨量大、極端性強、災害影響重。截至目前,由南方降雨導致的洪澇災害已造成廣西、貴州、湖南、四川、江西等10餘省份上千萬人受災。今年梅汛期南方降雨究竟有多強?雨水為啥這麼多?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長江流域暴雨要下到何時?華南什麼時候能降降溫?
    明天開始我們將進入三伏天一年當中最熱時段即將開啟01 長江流域的暴雨要下到何時?對長江沿線地區朋友而言,今年的三伏開場主角,依然是遲遲不願離去的梅雨。預計,未來十天,南方地區主要有兩次降雨過程:15日至16日、17日至21日。15日至16日,強降雨帶主要位於四川盆地至長江中下遊地區,預計四川東北部、安徽西部等地局部雨量達200~300毫米。長江中下遊沿幹流大部面雨量達50~100毫米,長江上遊幹流宜賓至宜昌段面雨量達40~60毫米。
  • 為什麼說2020年汛期有些不一般?
    原標題:為什麼說2020年汛期有些不一般?新華社發(郎兵兵 攝)   連續29天發布暴雨預警,1940年來最大洪水襲擊綦江,四川冕寧特大暴雨災害已致多人遇難……提前4天而至的2020年汛期,果然與往年有些不一樣!   2020年我國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極端事件偏多,澇重於旱。今年的防汛形勢有多嚴峻?這次汛情破壞力有多嚴重?思客帶你看看這場「遍地開花」的持續暴雨。   多!
  • 【防汛科普】汛期是什麼 災害全知道
    央視網消息:今年6月以來,我國南方進入主汛期,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過程,多地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導致一些城市出現內澇,村莊農田被淹,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汛形勢嚴峻。那麼,我們如何開展科學防汛,我們需要了解哪些汛情的常識,做好防範和自救互救?
  • 全球極端天氣為何扎堆而來?
    殷傑表示,一般首先爆發的是華南汛期,然後是6月中旬到7月上旬,江淮到江漢一帶地區的降雨集中期。7月中旬以前,南方降水比較集中,中下旬以後,降雨帶逐漸會到達華北、東北一帶。   但與往年不同,今年南方地區的雨水,呈現了偏早、偏多的特點。比如江南、長江中下遊和江淮地區,先後於6月1日、9日和10日進入梅雨期,分別比常年偏早7天、5天和11天。
  • 連續40天暴雨預警!瞭望專訪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極端天氣頻發,我們...
    ◆ 6月以來,南方地區降雨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點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出現了多年不見的流域洪水等狀況◆ 氣候模式的預估結果表明,如果不控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到21世紀末,陸地區域高溫熱浪事件的發生概率將是現在的5~10倍,極端強降水事件的發生頻率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區也將有所增加◆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0年全球風險報告》指出
  • 北京地形地貌及汛期特點
    北京地區降雨特點是什麼?(1)降水變率大。北京市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和年際變化很大。據統計,北京市多年平均降雨585毫米,汛期(6月~9月)雨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85%,汛期降水又常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幾場大暴雨,極易形成洪澇災害。而春、冬等季降水量少,常常出現乾旱。旱澇交替發生。
  • 汛期你應該知道的知識
    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出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由於各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漲水季節不同,汛期的長短和時序也不相同。根據洪水發生的季節和成因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種汛期:春汛期、伏汛期、秋汛期和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凍引起的凌汛期。有關汛期的各種常見災害進入汛期,就進入一年中降雨集中期及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頻發期。
  • 【汛期氣象】緊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馬上就到,未來3天甘肅的天氣...
    【汛期氣象】緊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馬上就到,未來3天甘肅的天氣是這樣的... 受高原槽東移影響7 月10~7 月11 日甘肅省河東有一次較強降水天氣過程
  • 保險業協會提示:加強汛期和颱風多發季節保險應急處置和信息報送工作
    2020年6月以來,我國江南、華南、西南暴雨明顯增多,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一些地區汛情嚴峻,近期即將進入颱風多發季節。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根據《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做好洪澇地質災害應急應對及災後重建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財產保險監管部《關於做好汛期和颱風多發季節災害事故保險應急處置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向所有產壽險會員單位印發《關於加強汛期和颱風多發季節保險應急處置和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號召行業有序做好汛期和颱風季保險服務工作。
  •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提示行業:加強汛期和颱風多發季節保險應急處置和...
    來源:金融界網站2020年6月以來,我國江南、華南、西南暴雨明顯增多,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一些地區汛情嚴峻,近期即將進入颱風多發季節。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銀保監會的領導下,密切團結會員,認真落實行業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