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2020年6月以來,我國江南、華南、西南暴雨明顯增多,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一些地區汛情嚴峻,近期即將進入颱風多發季節。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銀保監會的領導下,密切團結會員,認真落實行業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災工作部署。
近日,根據《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做好洪澇地質災害應急應對及災後重建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財產保險監管部《關於做好汛期和颱風多發季節災害事故保險應急處置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向所有產壽險會員單位印發《關於加強汛期和颱風多發季節保險應急處置和信息報送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號召行業有序做好汛期和颱風季保險服務工作。《通知》主要就三個方面內容向行業進行提示:
一是提示各公司嚴格落實銀保監會相關文件要求,充分認識到做好災害事故應對處置工作的重要意義,嚴格落實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等相關制度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和制度保障,切實提高災害事故應急響應能力。
二是提示各公司要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根據汛期和颱風季的災害事故特點,主動指導客戶開展防災減損工作。開通理賠綠色通道,採取有效措施提升理賠效率,積極配合政府做好災後處置工作,發揮保險業在搶險救災、事故處置等方面的優勢作用並做好輿情處置。
三是提示各公司加強汛期的保險信息數據報送工作,增強行業應急處置進度的透明度。
目前,保險公司積極響應行業號召,認真落實銀保監會的工作部署,迅速採取有效舉措加強大災理賠應對,具體表現在:
1.周密部署,加強組織領導。保險公司主要領導掛帥,以應急響應制度為基礎,以值班值守、災情預警、防災防損、搶險救災、現場查勘、理賠服務為支柱,夯實一體化工作體系。吸收歷年工作經驗,督導分支機構加強人員物資調配,明確各階段工作重點,為汛期理賠工作的有序高效開展奠定基礎。
2.災前及時預警,強化防災防損。為有效應對重大災害事故,保險公司通過採購「14類國家常規性災害天氣預警信息」和「9類地方性災害天氣預警信息」等形式,實現對全國所有地級市災害性天氣預警簡訊的自動化發送。同時,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搭建數位化風險分析和風控平臺,幫助客戶提升風險預警及應對能力,並協助重點客戶做好防災準備工作。
3.災後全面響應,快速推進理賠。保險公司迅速反應,及時啟動大災理賠應急響應預案,按照應賠盡賠、快處快賠的原則,提高理賠服務效率;簡化理賠流程,提高小額、簡易快賠案件上限額度。同步做好救援機構資源協調,強化科技賦能精準快速定損,開通綠色理賠通道。在受災集中區域設立臨時理賠服務點,為客戶提供有「態度」、有「溫度」、有「速度」的理賠服務,切實以消費者權益為重,為客戶提供快速理賠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