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險首創國內單項風險防範技術標準

2020-11-28 中國金融新聞網

  「有了這張水災風險地圖,今後的工作更能有的放矢。一方面,可以具有針對性地防災防損、有效控制出險理賠率;另一方面,也可為未來的費率擬定提供數據參照。」日前,人保產險上海分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在參加8月中旬召開的「上海市水災風險地圖」系統專題培訓會後表示。
  上海保監局局長裴光表示,藉助信息技術開發「上海市水災風險地圖」系統,為各財產保險公司在上海汛期和颱風季節開展防災防損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這也是建立國內領先單項風險防範技術標準的一次全新嘗試。
  為進一步提高保險公司風險識別和防範能力,提升防災減損工作水平,指導保險公司科學合理地釐定企財險費率,增強保險行業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能力,上海保監局於今年年初開創性的提出由行業牽頭繪製「水災風險地圖」。如今,該系統第一階段的開發工作已宣告完成。
  據上海保險同業公會產險部介紹,「上海市水災風險地圖」系統第一階段集中整合了滬上各家公司提供的水災期間企財險出險及理賠信息數據。初期數據積累暫定為颱風「海葵」、「菲特」以及「9.13」上海特大雨災期間31家財產險會員公司企財險出險報案及理賠信息3000餘條。同時,還獲取了前述水災期間上海典型氣象信息收集站點收集的包括「12小時最大降雨量分析數據」在內的多項氣象信息和積水路段、水務防汛設施等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數據集中後與基於GIS技術的地理信息平臺疊加,大大提高了水災風險地圖的科學性、實用性和針對性。
  同時,項目組除對業內各公司的企財險相關理賠數據進行收集外,還多次與上海市氣象局、上海市水務局(防汛辦)等相關部門溝通協商,積極尋求基礎數據信息的支持。
  在上海保監局的指導下,項目組將持續推進「上海市水災風險地圖」的後續工作,尤其在數據分析和標準優化上,朝著更快、更精、更準,提升防災服務、貼近理賠業務、服務一線技術的方向努力,為保險業科學應對水災風險、充分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相關焦點

  • 上海發布"水災風險地圖" 試運行工作已開始
    東方網9月17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記者昨天從上海保監局獲悉,「上海市水災風險地圖」,目前已正式印發操作手冊和相關的運行維護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與此同時,業內全體財產險會員公司也在參與培訓,試運行工作已於9月1日正式啟動。
  • 歷經9個月繪製 "上海水災風險地圖"試運行
    東方網9月17日消息:歷經9個月繪製,由上海保監局、上海保險同業公會及氣象、水務等相關部門聯合開發的「上海市水災風險地圖」昨天宣告完成第一階段開發,投入試運行。該系統將為各財產保險公司在上海汛期和颱風季節開展防災防損工作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撐,這也是上海保險業在國內首創的一項風險防範技術。
  • 新型汙染物風險防範體系亟須完善
    此外,一些被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新型汙染物目前仍缺乏標準和技術規範,一些具有巨大潛在影響的新型汙染物還沒有被納入汙染物優先控制名錄進行優先控制。  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國家層面缺少統一的協調機制,相關機構的職責尚不完全明確。新型汙染物風險防範涉及生態環境、農業農村、工業和信息化等多個部門,但有關部門在此領域的目標和程序不夠明確,職責和分工不夠清晰。
  • 15萬億資金迎風險評級,保險資管步入分類監管時代
    來源:北京商報國內金融市場積累十餘年經驗後,以風險為導向的分類監管終於在保險資管行業吹響了「號角」。1月12日,銀保監會發布《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建立實施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評級制度,同時根據評級結果,在市場準入、業務範圍、產品創新、現場檢查等關鍵領域採取差異化監管措施。
  • 銀保監會今年強化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防範影子銀行反彈回潮!
    原標題:銀保監會今年強化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工作,防範影子銀行反彈回潮!26日,銀保監會公開2020年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工作重點。期中包括穩妥處置高風險機構,大力壓降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持續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等等。
  • 海水養殖赤潮指數保險落地福建莆田
    赤潮給水產養殖帶來的風險始終是世界難題。每當發生赤潮,養殖戶都會揪起一顆心,擔心養殖血本無歸。近日,由中國人壽財險獨家設計研發的全國首單海水養殖赤潮指數保險保單在福建莆田出單,為水產養殖戶應對赤潮風險撐起「保護傘」。
  •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出臺 出現特別重大風險事件直接定為D類
    與此同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機構性質、管理風格、受託規模、投資能力以及市場化程度等方面,差異化特徵明顯。 銀保監會負責人表示,建立實施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監管評級制度,是健全完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機構監管體系的重要舉措,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是有利於實現分類監管和差異化監管。二是有利於促進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防範風險、合規經營和規範發展。
  • 物業風險點有哪些方面?物業風險防範管控措施有哪些?
    3.企業與委託方籤汀的合同,由於未對管理服務內容、範圍、期限、費用標準約定清楚,甚至過分放大企業安全防範責任,過度進行非理性服務承諾,導致一旦出現情況,企業將面對被追訴或索賠的風險。建立事前科學預測、事中應急處理、事後妥善解決的風險防範和危機管理機制,把握風險的規律性,引入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規避、轉移和控制風險,並針對不同類型的物來管理風險建立相應的應急預案來防範風險、應對緊急事件。
  • 亞洲保險市場報告2018:網絡風險、自然災害與保險科技
    過去兩年,行業的巨頭變更和企業間併購活動頻發,與此同時,技術成為保險世界中的新語言——包括保險科技、數位化、聚合者、區塊鏈、衝擊者、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然而,儘管我們漸漸熟悉這一類詞彙和技術,我們仍然沒有看到它們對傳統、全球性的保險巨頭的運營模式產生巨大影響。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賦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更大的改革自主權和政策制定權。在金融法治監管與金融開放政策等層面先行先試,推動「監管沙盒」等前沿技術和創新模式的運用。在臨港新片區建立金融法治試驗區,對標國際一流的金融法治水平。建設完善的金融風險管理和壓力測試體系。提供系統性風險監測工具和防範手段,提高金融風險管理和壓力測試水平。
  • 如何加強新汙染物的風險防範與治理
    從此,新汙染物風險防範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至今,我國的新汙染物風險防範工作已經在制度建設、管理體制機制、監測評估、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進展。構建了國家斯德哥爾摩公約協調機制、危險化學品管理協調機制,風險防範能力不斷提高。  但由於我國新汙染物治理起步較晚,仍存在一系列突出問題。一是法律法規尚不完善。
  • 民航局:取消國內航班風險分級,調整國際航班風險分級標準
    民航局:取消國內航班風險分級,調整國際航班風險分級標準 2020-06-19 2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防範措施
    風險,始終貫穿金融工作信貸業務中,防範和控制風險是金融工作永恆的主題,政策性銀行也不例外。當前,受國際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國內經濟發展增速放緩,銀行風險管理顯的尤為重要。因此,筆者根據在縣支行工作中的親身體驗,談談對金融業務發展與風險防控的一點認識。
  • 人臉識別存在法律風險該如何防範?
    技術應用缺乏法律規範和標準   根據國際生物識別集團(IBG)發布的《生物識別市場與產業報告2009—2014》顯示,2014年人臉識別在全球生物特徵識別市場中佔比達11.4%。在國內警務工作領域,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迅猛,近5年增長了18%,這充分說明該技術的應用潛力巨大。
  • 財聯社保險周報(6月15日)
    在通報中,監管分析背後成因主要有3點:一是防範系統入侵技術滯後;二是網絡安全內控管理薄弱;三是消費者缺少法制觀念和風險防範意識,易被不法分子誘導。對此,監管部門要求各保險機構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提高風險甄別和防範能力。此外,還提出6個要求:①完善信息科技治理等層設計;②強化網絡安全管理;③加大數據安全管控力度;④加強基礎運維安全保障;⑤提升業務連續性管理能力;⑥重視外包風險防控。
  • 財聯社保險周報
    其中指出,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包商銀行風險處置基本完成,蒙商銀行成立開業;銀保監會、證監會接管的「明天系」旗下9家核心金融機構,目前進展順利;方正集團破產重整平穩推進等。在部署下半年工作時指出,要切實抓好已出臺穩企業保就業各項政策落實見效;繼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三年攻堅戰,充分發揮存款保險制度的作用。堅定不移推動金融業穩妥有序開放;不斷深化金融領域體制機制改革等。
  • 上海發布2018年企業技術中心單項十強榜,中芯國際、華虹宏力、中微...
    集微網消息(文/春夏)8月6日,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2018年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單項十強榜。其中,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上海華虹宏力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上海微電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等集成電路企業上榜。
  • 去年保險密度、深度穩步增加
    2017年,全國保險密度為2631.58元/人,同比增長17.53%,增速略有下滑;保險深度為4.42%,比上年高0.26個百分點。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居民參保意識較強。從各省數據看,北京、上海、江蘇等省(市)保險密度居前,仍有約1/3的省份保險密度低於2000元/人。從保險深度看,北京等部分省(市)保險深度較高,已超過5%。
  • 圍繞「五個中心」建設 上海三家專門法院打出精準、有效、科學...
    發布會現場 (央廣網發 上海高院供圖)此次發布會系上海法院推進司法高質量發展系列發布會的第五場,上海高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茆榮華通報相關情況,上海知產法院副院長黎淑蘭、上海海事法院副院長黃松濤、上海金融法院副院長肖凱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上海高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陸衛民主持。
  • 國內首創三維裝配工藝規劃軟體KM3DCAPP-A V5.0正式發布
    近日,中國領先的PLM產品及解決方案供應商、中國高端工業軟體技術領導者武漢開目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正式發布了中國首創的三維可視化裝配工藝規劃軟體KM3DCAPP for Assembly(簡稱KM3DCAPP-A)V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