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海南正式進入汛期!天氣氣候呈現這3大特點→

2020-12-05 瀟湘晨報

颱風多、降雨時空分布不均、 高溫時間長

我省汛期天氣氣候呈現3大特點

5月15日,記者從省防汛防風防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我省三防辦已啟動汛期值班制度,明確從5月15日起,海南全省正式入汛。什麼是汛期?為何將入汛時間定在5月15日?汛期期間,我省的天氣氣候又有什麼樣的特點?省三防辦相關負責人今天對此進行解釋。

全國各地入汛時間不一樣

什麼是汛期?汛期指的是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體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由於各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和漲水季節不同,汛期的長短和時序也不相同。

按照規定,根據洪水發生的季節和成因不同,一般可分為4種汛期:一是夏季暴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伏汛期;二是秋季暴雨(或強連陰雨)為主產生的漲水期稱為秋汛期;三是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凍引起的漲水期稱凌汛期;四是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遊封凍冰蓋融化為主產生的漲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進入雨季產生的漲水期稱為春汛期。如珠江、錢塘江、甌江和黃河、漢水、嘉陵江等有明顯的雙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後汛期,後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每年的7月至8月是全國大洪水出現頻率最高的時間段。

那如何確定入汛日期?入汛日期是指當年進入汛期的開始日期,要考慮暴雨、洪水兩方面因素,入汛日期採用雨量和水位兩個入汛指標確定。具體為:一是雨量指標以連續3日累積雨量50毫米以上雨區的覆蓋面積表徵。二是水位指標以入汛代表站的實測水位表徵。入汛代表站是指位於防洪任務江(河)段、具有區域代表性、通常較早發生洪水的水文(水位)站。

海南地處熱帶,屬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雨季一般出現在5月至10月,平均降水量佔年降水量的80.4%至90.5%。今年5月以來,我省的降水普遍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以上,根據省三防預案規定,每年汛期一般為5月15日至11月15日(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並結合3月1日以來暴雨、洪水情況確定今年海南的入汛日期為5月15日。這個入汛時間,比其他華南沿海地區省份入汛都遲,比如廣西是3月25日入汛,廣東是3月31日入汛,浙江是4月15日入汛。

我省汛期天氣氣候呈現3大特點

據介紹, 我國多數江河的暴雨洪水發生在伏秋大汛期,暴雨洪水的季節性與雨帶南北移動和颱風頻繁活動有密切關係,所以各地區汛期的起止時間不一樣。由於地理位置、天氣系統等差異,各地汛期開始時間隨雨帶的變化自南向北逐步推遲,而汛期的長度則自南向北逐漸縮短。

我省汛期總體天氣氣候呈現3大特點。一是颱風生成集中、登入瓊粵地區颱風多;二是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洪澇災害較重;三是高溫天氣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一般情況下,海南入汛時間最遲、汛期時間最長,長達6個月,7月至10月為主汛期,是颱風暴雨洪水出現頻率最高的時間。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期間,我省的熱帶氣旋和暴雨洪澇災害將重於2018年和2019年,氣象乾旱和高溫災害輕於2019年、略重於2018年,氣候狀況將明顯差於2018年和2019年。影響海南省的熱帶氣旋(含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及颱風以上強度的熱帶氣旋)為6-8個(常年7.8個),其中影響海南島的為4-6個(常年5.5個),登陸海南島的為2個(常年1.8個),影響和登陸個數接近或略少於常年。

【來源:海南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番禺區2020年汛期氣候特點及 11-12月氣候趨勢預測
    番禺區2020年汛期氣候特點 >基本氣候概況 2020年3月31日入汛,較常年提早7天。
  • 氣候專家解析我國入汛以來天氣氣候特點
    新華網北京6月1日電 今年汛期,我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華南地區4月20日入汛,較常年偏晚。入汛以來,我國降水分布呈現怎樣的特點?夏季風爆發與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其背後有哪些原因?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
  • 宜春市2020年天氣氣候呈現十大特徵(視頻)
    據介紹,2020年受厄爾尼諾和拉尼娜事件交替影響,宜春市天氣氣候呈現異常特徵,主要表現為:平均氣溫持續偏高,極端高溫出現時間早、範圍大,雨季汛期持續時間長,降雨顯著偏多且分布不均,秋冬季出現罕見範圍性暴雨
  • 長江流域即將進入主汛期,汛期還需要特別關注這些天氣
    夏日的風吹散了寒冷讓整個世界變得炎熱廣場的樹蔭下又多起了老爺爺們的談話聲也多起了孩子們的歡笑聲提到汛期大家可能會有許多疑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汛期?什麼是汛期?汛期是一個水利名詞,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
  • 2020年首個進入深圳500公裡的颱風將在7月上旬
    amp;nbsp&nbsp&nbsp&nbsp抗擊疫情背景下,深圳春季氣候呈現了怎樣的特點?今年深圳汛期氣候趨勢如何?存在哪些氣象災害風險?……3月24日,深圳市氣象局副局長蘭紅平做客《民心橋》節目,圍繞今年深圳的汛期氣候趨勢及風險與市民在線溝通交流。&nbsp&nbsp&nbsp&nbsp蘭紅平介紹,晚春是深圳雷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季。
  • 東莞正式進入汛期 虎門遭遇11級陣風(圖)
    南方日報記者 蘇仕日 攝  東莞昨天正式進入汛期。從凌晨2時開始,一陣陣響雷劃破東莞的夜空,暴雨傾盆而下,「小區裡的私家車被『驚』得哇哇直叫,熟睡的嬰兒被雷聲吵醒」。而經過上午的「中場休息」,下午3時,大暴雨又把白天「遮」成了晚上。這還不算完,下午5時,氣象臺又將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紅色,全市中小學已經達到了氣象部門規定的停課級別。
  • 滿滿乾貨的2019全國天氣氣候「年中總結」,你確定不來參考一下?
    ,今年以來,我國天氣氣候具有開汛早,降雨分布「南多北少」、暴雨過程多,強度大、強對流天氣頻發等特點,由於天氣氣候覆雜,氣象災害點多面廣,今年汛期我國防災減災救災形勢較為嚴峻。特點1:開汛早 降雨分布「南多北少」據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今年華南地區3月6日入汛,較常年偏早26天;江南地區梅雨6月5日開始,入梅時間偏早3天;長江中下遊於6月17日入梅,較常年偏晚3天。另外,國家氣候中心預計江淮地區將於7月初入梅,入梅時間較常年(6月21日)偏晚。
  • 河南今年天氣有啥特點?省氣象局給出這4組詞
    冷暖交替頻繁,是不少人對最近天氣變化的直觀感受。今年,我省的天氣氣候特點是怎樣的?汛期馬上要到了,天氣氣候趨勢如何?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5月9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5.12防災減災日暨宣傳周」新聞發布會。
  • 深新早點丨深圳再次進入「亂穿衣」季節,今年汛期天氣竟然…(25日)
    ①3月24日,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市長陳如桂會見高雄市長韓國瑜率領的參訪團一行。韓國瑜表示,深圳是一座開放包容的城市,充滿活力、充滿動能,經濟社會發展成就令人欽佩。②3月23日,地鐵14號線清水河站建設正式啟動。
  • 宜春市2018年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報告(圖)
    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等氣候事件影響,使得有些天氣氣候事件呈現一定的極端性特徵。在2018年,宜春市也發生了一些有特點的天氣氣候事件,宜春市氣象局經過數據統計分析,歸納整理了宜春市2018年7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向社會進行發布:  一、1月末至2月初持續低溫雨雪冰凍天氣  1月25日至2月6日受多股冷空氣影響宜春市出現連續持續低溫雨雪和冰凍天氣,其中1月25-29日以雨雪天氣為主,1月30日至2月6日持續多日最低氣溫在零度或零下的低溫冰凍天氣
  • 「全國天氣」今起進入寒潮核心降溫時段 周末南方將遇大範圍雨雪
    全國天氣概況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1月15日)開始,寒潮將逐漸展現「製冷」實力,其中今天北方進入核心降溫時段,隨著寒潮推進,明後天南方進入降溫核心時段,氣溫遭遇「滿減」,濟南、南京、上海等約10個省會級大城市氣溫累計降幅達到或超過10℃。
  • 春分期間氣候特點
    根據中國天氣網氣象編導部晁淑懿老師近6年來對沙塵天氣的統計,4月最多,3月次之,春分15天,正處在3月底到4月初,在這些地區,大風捲起的揚沙、高空飄來的浮塵,特別是沙塵暴對大氣造成的汙染,每每都受到眾人的關注,成為一時的熱點話題。
  • 高考地理氣候特點及成因的簡答題考點(二)
    非洲海岸線平直,缺少深入內陸的海灣,受海洋的影響較少,這也是非洲乾燥地區廣的原因。  66.中國氣候特點和成因?  (1)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冬季,我國是世界同緯度上最冷的地方;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又是世界同緯度上除沙漠地區以外最暖熱的地方。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年較差比世界同緯度地區偏大。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也都較大。
  • 廈門15日起進入汛期 影響廈門的颱風有四到五個
    原標題:廈門今日起進入汛期 影響廈門的颱風有四到五個   每年的4月15日至10月31日,是廈門的汛期,其中7月至9月是主汛期。這是根據廈門市暴雨洪水和颱風的特點,由權威部門確定的。
  • 聯合訪談: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透視極端天氣
    當2012年即將過去的時候,有哪些天氣事件讓我們記憶猶新?本期「小珺帶您看天氣」欄目為您帶來中國天氣網和中國氣象網的聯合專訪——《從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透視極端天氣》,特別邀請到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首席周兵以及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首席艾宛秀,與廣大網友共同梳理2012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並深度解讀極端天氣的出現原因和全球氣候變化趨勢。
  • 北京地形地貌及汛期特點
    北京地區降雨特點是什麼?(1)降水變率大。北京市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和年際變化很大。據統計,北京市多年平均降雨585毫米,汛期(6月~9月)雨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85%,汛期降水又常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幾場大暴雨,極易形成洪澇災害。而春、冬等季降水量少,常常出現乾旱。旱澇交替發生。
  • 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揭曉 超強颱風「利奇馬」等入選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月3日,「2019年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評選結果揭曉,「超強颱風『利奇馬』嚴重影響華東地區」、「長江中下遊地區發生嚴重伏秋連旱」等事件入選「2019年國內十大天氣氣候事件」。自2019年10月起,相關專家對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開展遴選工作,遴選主要原則為:天氣氣候事件的極端性、災害的影響程度和範圍、社會公眾對天氣氣候事件的關注程度、同類事件的代表性。
  • 2020年汛期上海氣候「四多兩強」
    資料圖東方網記者劉輝、曹磊6月17日報導:今年汛期相比往年,有何變化?上海市應急管理局局長馬堅泓今天作客2020民生訪談時介紹,「總體嚴峻、不容樂觀。可歸納為『四多兩強』。」上海一般6月份進入汛期,今年上海「入梅」較往年提前了9天。最近,暴雨、雷電等頻頻來襲。
  • 北京正式上汛 局地暴雨等強對流天氣將多發
    昨日8時北京正式上汛。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防汛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汛期,本市局地暴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出現大雨以上量級的降水日數將有4至5天,比常年同期(3.6天)偏多。此外,今年汛期還將在洪水、暴雨、地質災害這三種預警之外,首次對公眾發布山洪災害風險預警提示性信息。
  • 海南哪裡適合長期居住?海南18個市縣氣候差異分析,給你答案
    作者: 海島房樓市分析海南各市縣的氣候有什麼差別呢? 如果你想要來海南買房,又不知道買哪個城市,看看這篇文章就夠了。它讓一個對海南島嶼熱帶氣候一無所知的人,能夠全面的了解海南氣候狀況及特點。這篇文章從海南的降雨分布情況,到不同地區氣溫變化情況的分析;從不同氣候特點的形成及分界線,到不同地區氣候的差異分析等等,讓購房者在全面了解海南氣候特點情況下,再決定選擇哪個地方更適合自己的居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