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流域即將進入主汛期,汛期還需要特別關注這些天氣

2021-01-09 上遊新聞

夏日的風吹散了寒冷

讓整個世界變得炎熱

廣場的樹蔭下又多起了老爺爺們的談話聲

也多起了孩子們的歡笑聲

然而祖國的南方大地

雷雨陣陣、大雨暴雨卻輪番上演

長江流域主汛期要來了

都準備好了嗎?

提到汛期

大家可能會有許多疑問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汛期?

什麼是汛期?

汛期是一個水利名詞,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規律顯著上漲的時期。「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

由於地理位置、天氣系統等差異,我國七大江河的汛期遲早不一。即使是同一河流各年也有早有遲。按季節的不同,我國有四汛,即桃花汛(春汛)、伏汛(夏汛)、秋汛和凌汛。其中,伏汛和秋汛最大。通常我們所說的汛期主要指這兩汛而言。主汛期是含於這兩汛之中的極易產生洪水的時間。

根據降雨、洪水發生規律和氣象成因分析,我國七大江河汛期大致劃分如下:

六月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

意味著大氣對流活動活躍,強降水集中

時常會產生暴雨、洪澇等災害

同時,在氣候變化背景下

高溫極端天氣事件呈增多趨勢

讓人備受關注的端午節也在此月

因此,天氣的變化牽動了更多人的心

除了高溫暴雨

還有哪些天氣變化值得我們關注呢?

高溫熱浪

在氣象上一般以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者超過35℃作為高溫的標準,「高溫熱浪」又叫高溫酷暑,是一個氣象學術語,通常是指持續多天的35℃以上的高溫天氣,由於高溫持續時間較長,引起人、動物以及植物不能適應並且產生不利影響的一種氣象災害。高溫熱浪的標準主要依據高溫對人體產生影響或危害的程度而制定。

颱風

嚴格地說,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個類別,熱帶氣旋則是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面上的低壓渦旋。

強對流天氣

強對流天氣是氣象學上所指的發生突然、移動迅速、天氣劇烈、破壞力極強的災害性天氣,主要有雷雨大風、冰雹、龍捲風、局部強降雨等。強對流天氣發生於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空間尺度小,一般水平範圍大約在十幾公裡至二三百公裡,水平尺度一般小於200公裡,有的水平範圍只有幾十米至十幾公裡。其生命史短暫並帶有明顯的突發性,約為一小時至十幾小時,較短的僅有幾分鐘至一小時。它常發生在對流雲系或單體對流雲塊中。強對流天氣來臨時,經常伴隨著電閃雷鳴、風大雨急等惡劣天氣,致使房屋倒毀,莊稼樹木受到摧殘,電信交通受損,甚至造成人員傷亡等。

暴雨

我國氣象上規定, 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稱為「暴雨」。按其降水強度大小又分為三個等級,即24小時降水量為50~99.9毫米稱「暴雨」100~200毫米以下為「大暴雨」;200 毫米以上稱「特大暴雨」。

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降水強度差異很大,故暴雨標準各地有所不同。

來源 | 氣象e新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七下八上主汛期是什麼意思、有多少天 為什麼降雨多
    伴隨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季節性北抬,通常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我國主雨帶由華南北抬至長江中下遊一帶,該地區進入梅雨期;進入7月中下旬,雨帶再次發生變化,隨著副熱帶高壓再一次北抬,影響我國的西南季風也會逐漸向北推進,西南暖溼氣流從南方一直推進到華北--黃淮地區,與中緯度的冷空氣相交匯,因此7月中下旬到8月中旬北方進入雨季。
  • 滿滿乾貨的2019全國天氣氣候「年中總結」,你確定不來參考一下?
    ,降雨分布「南多北少」、暴雨過程多,強度大、強對流天氣頻發等特點,由於天氣氣候覆雜,氣象災害點多面廣,今年汛期我國防災減災救災形勢較為嚴峻。今年華南前汛期強降雨頻繁、雨量大,較常年同期偏多17.4%。主汛期(6月)以來,我國降雨呈現「南多北少」空間分布特徵。特點2:暴雨過程多 強度大 重疊度高入汛以來(截至6月),我國共出現16次區域性暴雨天氣過程,且雨帶重疊度高。廣東、廣西、湖南、江西、貴州等地多次出現暴雨過程。
  • 【防汛科普】汛期是什麼 災害全知道
    央視網消息:今年6月以來,我國南方進入主汛期,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過程,多地河流發生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導致一些城市出現內澇,村莊農田被淹,有的地方還出現了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防汛形勢嚴峻。那麼,我們如何開展科學防汛,我們需要了解哪些汛情的常識,做好防範和自救互救?
  • 環保部:長江流域環境承載力下降
    在20日舉行的環境保護部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說,整個長江流域的環境承載力實際是嚴重下降的。本來營養性物質通過淺灘溼地就可淨化,但由於生態破壞,環境自淨能力下降,「這些年在這方面欠帳太多了」。
  • 長江生命力報告:長江流域健康狀況呈現區域差異性
    李新還強調,全球變暖及ENSO事件對不同水資源區水文核心指數的影響表現出空間差異性,這表明水文過程對全球氣候變化響應具有複雜性。他認為,「這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氣候變化對區域水文循環過程的影響評估,在「長江大保護」的大背景下,不斷提升長江流域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根據報告的分析,中遊城市群的快速發展可能導致洪水頻發和汛期平均流量增加。
  • 長江生命力報告①:長江流域健康狀況呈現區域差異性
    李新還強調,全球變暖及ENSO事件對不同水資源區水文核心指數的影響表現出空間差異性,這表明水文過程對全球氣候變化響應具有複雜性。他認為,「這就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加強氣候變化對區域水文循環過程的影響評估,在「長江大保護」的大背景下,不斷提升長江流域科學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根據報告的分析,中遊城市群的快速發展可能導致洪水頻發和汛期平均流量增加。
  • 淨水技術 | 長江生命力報告:長江流域健康狀況呈現區域差異性
    2020年汛期,鄱陽湖部分水文站經歷了歷史最高洪水位,鄱陽湖退田還湖工程首次全面發揮蓄滯洪作用。退田還湖圩堤分蓄洪水約20億立方米,降低汛期湖水位25-30釐米,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重點圩堤(保護城鎮或數萬畝良田)的防洪壓力。此外,正在推行的海綿城市建設,也是一個很好的「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 華電池潭水電廠:勤耕細作,汛期忙而有責
    華電池潭水電廠:勤耕細作,汛期忙而有責 作者:羅建忠 發布時間:2017-04-06   來源:中國電力網 進入4月,福建金溪流域進入主汛期。
  • 廈門15日起進入汛期 影響廈門的颱風有四到五個
    原標題:廈門今日起進入汛期 影響廈門的颱風有四到五個   每年的4月15日至10月31日,是廈門的汛期,其中7月至9月是主汛期。這是根據廈門市暴雨洪水和颱風的特點,由權威部門確定的。
  • 長江有三峽大壩,為什麼洞庭湖和鄱陽湖流域還是會出現洪水?
    長江流域的洞庭湖以及鄱陽湖大多數地區水位升高,這其中,鄱陽湖各個水位站,發生全線超警,至少有4個水文站超過了1998年歷史洪水水位。可以說目前鄱陽湖已經全線告急。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我們已經有了三峽大壩工程,為什麼長江下遊的地區還是會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呢?
  • 關注長江水生生物:長江流域25萬人
    新華網武漢4月19日電(記者楊希偉、姚潤豐)在被譽為我國淡水漁業搖籃的長江流域,目前仍有25萬多人靠水吃水,從事著傳統的漁業捕撈。  農業部漁業局副局長陳毅德在此間舉行的長江論壇上介紹說,長江流域是我國重要的漁業產區,漁業產量約佔全國淡水水產品產量的60%,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氣象專家:三大原因導致暴雨頻襲珠江流域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畢寶貴新華網消息:在剛剛進入主汛期之際,珠江發生流域性洪水,西江、北江幹支流,長江兩湖水系,錢塘江、新安江及閩江的部分支流先後發生超警戒洪水今年如何防洪度汛成為網民非常關注的話題,6月23日,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畢寶貴,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宗志平做客新華網與網民在線交流。
  • 長江流域暴雨要下到何時?華南什麼時候能降降溫?
    明天開始我們將進入三伏天一年當中最熱時段即將開啟01 長江流域的暴雨要下到何時?對長江沿線地區朋友而言,今年的三伏開場主角,依然是遲遲不願離去的梅雨。6月以來(截至7月14日),全國平均降雨量為172.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12.1%,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6多,其中長江流域降雨量410.4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8.3%,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預計,未來十天,南方地區主要有兩次降雨過程:15日至16日、17日至21日。
  • 應對極端天氣 做好自我防護
    陳雲芬7月以來,隨著強降水、強對流等極端天氣增多,暴雨、洪澇、雷暴、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頻繁發生。6月至8月是雲南的主汛期,在防汛最為關鍵的時期,如何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公眾應掌握哪些防災知識來保障生命財產安全?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洪澇雷暴滑坡泥石流雲南為何這些災害易發頻發?
  • 7月暴雨高溫天氣跟今年沒來颱風有關嗎?專家來解答
    7月暴雨暫時趨於結束,江南華南多地將迎來40℃的高溫天氣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介紹,隨著副熱帶高壓的北抬,自7月29日起,長江中下遊降水趨於結束,盤踞在長江流域多日的雨帶開始向北移動。   7月27日的強降雨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地區,湖南、湖北、安徽等地雨勢較為強勁。
  • 陳祖煜院士:長江全流域持續降水尚未到來—新聞—科學網
    這種情形讓人感到今年長江流域抗洪救災形勢非同尋常。   當前長江流域抗洪形勢究竟如何?南都記者專訪了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水電、土木工程專家、中科院院士陳祖煜。網絡圖片   南都:請問今年長江流域抗洪救災形勢究竟如何?   陳祖煜:長江全流域大洪水的特點是全流域連續傾盆降雨兩個月,從上遊的四川,到下遊的江蘇。
  • 南京長江流域頻繁有人釣起「尖頭魚」,網友:放心吃
    如今長江在禁漁期,釣到了鱘魚能吃嗎?是不是放生更好?長江君:千萬別放生一般來說,在長江禁漁的今天,長江君並不提倡食用長江野生魚(即使是在合規的前提下垂釣起來的)。不過,這回長江君堅定的站在「網友一邊」:關於長江流域的「雜交鱘魚」,長江君認為「千萬別放生」!這些雜交鱘魚屬於外來入侵物種,危害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