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長江流域環境承載力下降

2020-12-03 IT之家

在20日舉行的環境保護部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說,整個長江流域的環境承載力實際是嚴重下降的。本來營養性物質通過淺灘溼地就可淨化,但由於生態破壞,環境自淨能力下降,「這些年在這方面欠帳太多了」。

據介紹,京津冀在2016年6—8月汛期做了個調查,有衛星影像的333條河流中,227條是斷流的。

張波說,這並非是老天爺不下雨,而是下雨後被層層截留了。但是各地只有確保一定比例水資源用於生態保護需求,河湖溼地的水生動植物才能生存,才能保證一定水平的環境自淨能力。「當前的流域治汙特別需要統籌減排和增容,破壞淺灘溼地的行為,河流湖岸坡硬質化只考慮人的需求,一味迎合高耗水需求,建那麼多水庫,層層截留,導致一些地方汛期時河湖溼地都得不到水的補充等,都要糾正和避免。原來工業汙染較嚴重,條條河流魚都是絕跡了,現在水質好了,開始養殖,投餌造成汙染;一些地方用挖泥船挖螺螄,把水下搞得像沙漠一樣,這樣的流域生態破壞行為都必須遏制。」

「我們下一步工作重點是要統籌減排和增容。這次《水汙染防治法》修訂的一個重點就是強化流域水生態保護,把增容放在一個更突出的位置,加以謀劃和推動。」張波說。

張波特別強調,長江流域圍湖造地情況較多。如巢湖從歷史上的2000多平方公裡湖面到現在僅剩700多平方公裡,具有很高生態價值的淺灘溼地大量「消失」,長江流域環境承載力、自淨能力嚴重下降,藍藻水華等問題就隨之而來。「所以劃定和嚴守生態紅線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焦點

  • 環保部:正開展全國範圍內環境承載力研究
    環境承載力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定狀態或條件下,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在維持區域環境系統結構不發生質的變化、環境功能遭受破壞的前提下,區域環境系統所能承受的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第一財經記者從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了解到,今年1月,《京津冀區域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論證。
  • 趙玉婷:長江經濟帶典型流域重化產業環境風險及對策
    ,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的實施精準治理提供支撐,主要包括:①長江湖口以下幹流區域以保障人居環境安全為目標,以各類工業園區為抓手優化布局,提升區域環境風險防控能力建設,研究制定長江沿岸地區持久性有機汙染物控制對策;②漢江流域以流域環境承載力為硬約束,從國家產業政策戰略高度調整漢江中下遊的產業發展戰略,嚴格控制高耗水和水汙染產業的持續發展;③烏江流域以保障下遊庫區水質為目標,嚴控喀斯特地貌區域新增磷化工產能,
  • 我省啟動林業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長江經濟帶試評價工作
    我省啟動林業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長江經濟帶試評價工作 發布時間:2017-02-09 08:56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按照國家林業局統一部署,我省於近期啟動了林業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長江經濟帶試評價工作
  • 專家:過度開發嚴重影響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專家:過度開發嚴重影響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原標題:   長江流域建成小水電2.41萬座,專家稱——  過度開發嚴重影響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11月3日至4日在武漢舉行的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上,多名專家提到,長江流域水利樞紐項目眾多
  • 黃河經濟圈尷尬:工業結構偏重 環境承載力有限
    與長江、珠江經濟帶相比,「母親河」黃河流域的經濟潛力仍有待發掘。黃河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裡,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區,其中多個省份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省份重合。2013年,這9個省區的GDP總和約17萬億元,佔到全國經濟總量的約27%,經濟潛力巨大。
  • 董戰峰:長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框架與重點
    我國自「十一五」開始流域生態補償試點探索,目前,已有 20 多個省(市、自治區)相繼出臺了省域內或跨省界流域上下遊生態補償相關的政策措施,探索形成了多種補償模式,其中,北京、河北、山西、遼寧、江蘇、浙江、廣東、廣西、湖北等 9 省(市、自治區)在本轄區內實施全流域生態補償 [2]。在環保部和財政部的推動下,新安江流域跨省生態補償試點於 2011 年啟動。
  • 長江生命力報告:長江流域健康狀況呈現區域差異性
    目的是通過提供一份系統、客觀的長江健康診斷報告,為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落實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提供政策諮鑑,為長江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提供政策建議,激發和推動不同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長江大保護。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馬可·蘭博蒂尼在序言中所說,作為全球第一個完整的流域級指數,長江生命力指數也是一項創新,其概念內涵和評價方法有望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推廣。畢竟,對於世界主要的大江大河來說,在我們更好地了解其生命力狀況之前,我們無法扭轉淡水生態系統喪失和生物多樣性下降的趨勢。
  • 長江生命力報告①:長江流域健康狀況呈現區域差異性
    目的是通過提供一份系統、客觀的長江健康診斷報告,為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落實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提供政策諮鑑,為長江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提供政策建議,激發和推動不同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長江大保護。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幹事馬可·蘭博蒂尼在序言中所說,作為全球第一個完整的流域級指數,長江生命力指數也是一項創新,其概念內涵和評價方法有望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推廣。
  • 淨水技術 | 長江生命力報告:長江流域健康狀況呈現區域差異性
    目的是通過提供一份系統、客觀的長江健康診斷報告,為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落實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提供政策諮鑑,為長江生態系統保護和管理提供政策建議,激發和推動不同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長江大保護。對於長江流域來說,海綿城市可以減小流域下墊面劇烈變化對流域產匯流的不利影響。
  • 提升水資源與生態環境承載力 助雄安新區建設目標實現
    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區位條件雄安新區西承太行,北望燕山,地處海河水系大清河流域腹地(圖 1)。海河水系發源於黃土高原,橫切太行山脈後進入華北平原匯流入海。大清河上遊支流瀦龍河、孝義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楊村河、瀑河及白溝引河,九水匯集,注入華北明珠白洋澱。
  • 服務於國土規劃編制的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
    我國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理論與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評價指標層面與國土資源及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管理之間存在空檔。因此,有必要根據國家「十二五」戰略部署及國土規劃要求,對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的內涵、對象、內容等進行完善。  一、資源環境承載力的新內涵  國土資源環境承載力分為資源承載力和環境承載力兩個方面。
  • 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並表示將將水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作為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的基礎材料,根據不同承載狀態提出差異化管控措施。   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有關規定,做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方法
  • 長江流域是「中國人」的發源地
    黃萬波研究員認為,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長江流域的龍骨坡巫山猿人是最早的古人類,湖北建始猿人距今近200萬年,然後依次為藍田猿人、元謀人、約80萬年前的鄖縣猿人、南京猿人、和縣猿人等本報重慶8月1日電(記者張國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黃萬波今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長江流域地質發展及古地理演化過程
    因此至古生代末,長江流域尚未形成統一塊體。 進人早三疊紀,長江流域基本上繼承了晚古生代的古地理面貌。華南地區除川滇、華夏古陸及龍門等古島外,長江流域中、東部為上下揚子淺海覆蓋,浙贛湘桂一線存在一深水海槽。流域西部仍為崑崙、巴顏喀拉——松潘——甘孜深水海槽。以唐古拉古陸為主體的羌塘板塊已向北移,使金沙江洋盆消減萎縮,藏南為深水海槽。
  • 長江流域2020年首次消除劣Ⅴ類水體
    光明日報北京1月6日電(記者劉坤)5年來,長江經濟帶發生了哪些轉折性變化?當前,長江生態環境保護還存在哪些問題?今後應如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1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新聞發布會,圍繞相關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司長羅國三介紹,5年來,長江流域水質發生了顯著變化。
  • 提升環境承載力 實現可持續發展
    7月29日,關於 《太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環境影響報告書的討論展開。「一流的報告書」、「全國重點城市規劃環評的典範」、「全國為數不多的優秀規劃環評報告書」……當日,參加報告會的環保部官員和專家這樣評價該報告書。通過後,我市成為繼深圳、南京等城市之後通過國家總體規劃環評的全國重點城市。
  • 生態環境部回應「白鱘滅絕」: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形勢嚴峻
    對此,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17日在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指出,白鱘滅絕反映出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迫在眉睫。劉友賓說,近期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將在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分類實行禁捕,這對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 長江流域全氟化合物汙染重災區
    長江流域全氟化合物汙染重災區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全氟化合物(perfluoroalkyl substances, PFASs)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含氟化合物。它們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疏水性和疏油性,在工業生產上應用廣泛,常見於衣服、不粘鍋和包裝材料的化學塗層,也見於洗滌劑和化妝品等產品中。
  • ...朱俊:三峽水庫攔洪削峰作用明顯,中小河流域治理要尊重環境承載力
    那麼,三峽工程在長江幹流防洪方面真的發揮作用了嗎?「人與水爭地」是不是洪災破壞力加強的原因?又該如何能建立更強有力的水安全保障體系?對此,上海空間規劃設計研究院聯合搜狐城市、《城鄉規劃》雜誌一起推出「聚焦2020南方水災」系列訪談。系列訪談第三期,我們請到了上海復旦規劃建築設計研究院生態與環境分院院長朱俊。
  • 國家發改委:長江流域水質優良斷面比例提升至96.3%
    中新網1月5日電 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司長羅國三5日指出,長江流域優良斷面比例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