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正開展全國範圍內環境承載力研究

2020-12-03 第一財經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公開信息披露,目前除國家層面外,全國各省市、各科研單位正逐步開展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研究與實踐。

這項研究與實踐根據中央高層的要求進行部署。《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對水土資源、環境容量和海洋資源超載區域實行限制性措施」。這項工作已成為全國80項重點改革任務之一。

國務院審定同意的《關於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的總體構想和工作方案》也要求,科學衡量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載能力,有效解決日趨嚴重的資源環境問題。此外,《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也明確要求建立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機制。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

環境承載力是指在一定時期、一定狀態或條件下,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在維持區域環境系統結構不發生質的變化、環境功能遭受破壞的前提下,區域環境系統所能承受的人類各種社會經濟活動的能力。

第一財經記者從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了解到,今年1月,《京津冀區域環境承載力評價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論證。

這項研究於去年6月啟動,由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承擔技術牽頭工作,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環科院協助技術支持,在總體技術路線與框架基礎上,分別開展本省市環境承載力評價,這也是國家層面首次組織的對京津冀區域大氣和水環境承載力進行評價。

研究結果顯示,京津冀地區大氣、水汙染物排放量遠超環境容量。目前,相關數據尚未對外公布。

據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介紹,總體上,我國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機制還處於研究探索階段,技術方法還未統一規範。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環保部近期將組織有關方面的專家專門就環境承載力課題進行研究,這些課題包括:環境容量核算、環境承載力評估方法、環境承載力閾值確定方法、環境承載力動態監測指標與技術、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機制建立、環境承載力情景模擬與優化決策方法以及環境承載力預警平臺構建等。

環保部環境規劃院表示,將通過展開學術交流,深入討論最新理論方法研究與應用成果,為國家、區域與城市相關規劃編制與政策的制定提供決策支持,為建立全國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機制提供科學依據。

在國際上,習慣用「生態足跡」「生態超載」來描述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去年8月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將在2029年達到峰值,為2.9全球公頃(指具有全球平均生物生產力的生物生產性土地和水域的面積,生態足跡的單位是全球公頃,1公頃相當於2.5英畝)。

國內的一些大城市人均生態足跡也開始了下降。以北京為例,有學者的研究表明,北京市人均生態足跡經歷了先上升後下降的過程。1997年之前人均生態足跡上升速度較快,人均生態足跡值從1996年的2.8全球公頃驟增至1997年的3.6全球公頃。2007年、2008年這兩年間北京市人均生態足跡值出現了顯著下降的趨勢,與奧運會的召開和一些高能耗產業的轉移有很大關係。

我國的生態足跡狀況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狀況。由於人口基數大,我國的生態足跡總量是30億全球公頃,高出第二位的美國8億全球公頃,佔到全球生態足跡總量的六分之一。

研究顯示,儘管中國的人均生態足跡低於全球平均水平,且大大低於歐美中東等國家,但已是其自身生物承載力的2.2倍,這意味著需要2.2個中國的自然資源量才能滿足需求;中國脆弱的生態系統正在承受著經濟發展和不斷增長的人口帶來的雙重壓力。

中國是當前世界上城鎮化速度最快的國家。2014年的城鎮化率已達到54.77%,城市數量近650個,建制鎮近2萬個。城鎮居民比鄉村居民的人均生態足跡高出1.4-2.5倍,城鄉之間的生態足跡差異非常明顯。

未來人類需要3個地球才能滿足需求

相關焦點

  • 環保部:長江流域環境承載力下降
    在20日舉行的環境保護部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說,整個長江流域的環境承載力實際是嚴重下降的。本來營養性物質通過淺灘溼地就可淨化,但由於生態破壞,環境自淨能力下降,「這些年在這方面欠帳太多了」。
  • 我省開展地理國情與資源環境承載力技術研究
    我省開展地理國情與資源環境承載力技術研究       本報訊(記者 郝勇)2017年12月29日記者從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
  • 全國資源環境承載力調查評價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
    近日,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部署、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承擔實施的全國資源環境承載力調查評價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果,研究提出的《國土資源優化配置對策與建議》,為編制《全國國土規劃綱要》提供了重要基礎支撐和依據。
  • 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詳情如下: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有關規定,做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
  • 談談環境承載力
    ,政府文件中也經常引用環境承載力,說明經濟發展不能超過自然環境的承載,普通群眾也一聽就明白。       但環境承載力真的像」地基承載力、橋梁承載力「一樣,有一個最大承載量麼?本文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承載力客觀存在。最簡單明了的事實就是我們中國,超過94%的人口分布在黑河騰衝線的東南一側。廣大的西北半壁,佔全國土地面積57%土地只承載了約6%的人口。即便如此,還有所謂「孔雀東南飛」的人口流失問題。
  • 環保部申報千人核安全研究基地
    5月15日,環境保護部發布的當日全國主要城市環境輻射水平結果顯示,日本核電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而就在13日,中國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所副所長孫學智在廈門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環保部已向國家發改委申報建設核與輻射安全研究基地項目,未來該基地科研人員總數將達千人,依託該基地,還將填補我國核電工程安全認證空白。同時,環保部正加大核電安全投入,頻頻加大境內外核電安全交流和國內核電人才培訓力度。
  • 四川省開展地理國情與資源環境承載力技術研究
    2017年12月29日記者從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四川省地理國情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日前在成都成立,將為政府決策、部門管理、公眾生活等提供地理國情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服務。
  • 環保部大範圍摸底
    目前,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已經啟動全國範圍的核基地與核設施輻射現狀的調查摸底,與此同時,也開始匯集各地監測站點近年來的環境輻射水平數據,會同其他核相關部門和專家著手編制「中國輻射水平與效應評估報告」,該報告旨在摸底全國範圍的整體輻射水平,報告有望在2016年左右完成。
  • 環保部發文緊急檢查全國高風險放射源
    新京報訊 (記者 金煜)環保部近日發布文件,直指南京放射源丟失事件,稱其非法僱傭無資質人員開展伽馬射線探傷作業
  • 提升環境承載力 實現可持續發展
    7月29日,關於 《太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環境影響報告書的討論展開。「一流的報告書」、「全國重點城市規劃環評的典範」、「全國為數不多的優秀規劃環評報告書」……當日,參加報告會的環保部官員和專家這樣評價該報告書。通過後,我市成為繼深圳、南京等城市之後通過國家總體規劃環評的全國重點城市。
  • 生態環境部《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並表示將將水環境承載力評價結果作為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的基礎材料,根據不同承載狀態提出差異化管控措施。   關於開展水環境承載力評價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和《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有關規定,做好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水環境承載力評價方法
  • 四川建立首個地理國情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四川在線消息(張金花 曾薇元 樊莉 記者 郝勇文/圖)12月29日記者從省測繪地理信息局獲悉,獲省科學技術廳正式批覆,四川省地理國情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日前在成都成立,將面向我省政府決策、部門管理、公眾生活等提供地理國情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服務
  • 環保部回應南京丟失放射源事件:將開展專項檢查
    環保部回應南京丟失放射源事件:將開展專項檢查 2014-05-15 13:42:39為杜絕此類事故再次發生,環保部決定在全國範圍開展一次以高風險放射源為重點的緊急專項檢查。  通知要求,各省(區、市)環境保護廳(局)要在2014年7月1日前,按照《關於γ射線探傷裝置的輻射安全要求》(環發〔2007〕8號)和《γ射線探傷場所監督檢查技術程序》(環核輻函〔2012〕17號),針對行政區內的γ射線探傷單位,認真開展輻射安全專項檢查。
  • 環保部:全國主要城市環境輻射仍處正常水平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3月27日表示,國家核安全局3月27日16時發布的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監測結果表明日本核電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
  • 環保部:4月份全國按日罰款達4100萬,移送案件201件
    環保部:4月份全國按日罰款達4100萬,移送案件201件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16-06-17 16:24 來源
  • 環保部:北京上半年PM10汙染排名全國第三
    環保部:北京上半年PM10汙染排名全國第三 >   國家環保部昨天發布的《2012年上半年環境保護重點城市環境空氣品質狀況》顯示,烏魯木齊、蘭州、北京、天津等33個城市的空氣品質超標,其中,北京上半年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濃度值為0.124毫克/立方米,僅好於烏魯木齊和蘭州,位列全國倒數第三,同比去年上半年有所退步。
  • 專家:資源環境承載力評估應突出政策價值
    去年9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其目的是為了推動實現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工作走向規範化、常態化、制度化,引導和約束各地嚴格按照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謀劃社會經濟發展。在環境管理的相關理論研究與實踐工作中,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無疑是一個核心議題。
  • 16項陸海指標 構建環境承載力預警體系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張連城 通訊員 葛萍)如何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承載力的臨界點?即將完成的《2016年大鵬新區資源環境承載力監測預警報告》將做出全面準確的回答。
  • 「寧波藍」與環境承載力
    比如,春節期間,大量工業企業停產,汙染物排放減少;比如,外出度假的人尚未回城,城市人口規模「縮水」;比如,城市中的建築工地大多要到正月十五後復工,建築揚塵減少;又比如,機動車數量減少,不僅道路變得通暢,尾氣排放造成的汙染也相應減少……  春節「長假效應」帶來的這些變化,蘊含著一個關鍵詞:環境承載力。
  • 大氣汙染物排放超環境承載力 12地區聯防聯控
    大氣汙染物排放遠超環境承載力環保部相關資料顯示,我國大氣汙染物排放負荷巨大,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為2267.8萬噸、2273.6萬噸,均居世界第一,工業粉塵排放量為1277.8萬噸,已遠超環境承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