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斷熱點的新聞就是汛期防洪等,也是牽動廣大人民群眾的事情,火眼金睛安全老師介紹,在關注新聞的同時,提醒大家也關注一下汛期安全知識,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汛期?
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江河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水或冰雪融化引起定時性的水位上漲,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
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出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
由於各河流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漲水季節不同,汛期的長短和時序也不相同。
根據洪水發生的季節和成因不同,一般可分為四種汛期:春汛期、伏汛期、秋汛期和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凍引起的凌汛期。
有關汛期的各種常見災害
進入汛期,就進入一年中降雨集中期及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頻發期。降雨強度更大、歷時更長,洪澇災害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天氣更加複雜多變,極端天氣明顯增多。
汛期自然災害可概括為氣象災害、洪澇災害以及地質災害,均主要由降水引起。
汛期暴雨局地性、突發性強、雨量大、危害重。常伴有大風冰雹,並由此引發山洪暴發、河水陡漲、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
如何確定人汛日期?
考慮暴雨洪水兩方面因素,入訊日期採用雨量和水位兩個入汛指標確定。
雨量指標以連續3日累積雨量50毫米以上雨區的覆蓋面積表徵。
各地區汛期的起止時間不一樣,7月至8月是全國大洪水出現頻率最高的時間。
預警信息提前了解
暴雨天氣來臨之前,相關部門會向社會發布預警信號。
按照由弱到強的順序,預警信號分為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民眾需要提前了解天氣信息,做好應對汛期強降雨等惡劣天氣的準備。
極端天氣下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夏季是極端天氣頻發的季節,雷電、暴雨、短時大風、冰雹等時有發生,不僅會造成財產損失,如果防範不當,還會造成人身傷害。近期,我國多地強對流天氣頻繁上線,先後出現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冰雹等天氣。在極端天氣下,如何加強防範和自我保護,一圖帶你了解!
暴雨天出行該注意什麼?
行人暴雨天注意事項
1、避開落地廣告牌、變壓器、電線桿等危險區域,不要靠近或在變壓器下避雨。
2、遠離建築工地臨時圍牆以及建在山坡上的圍牆。
3、在戶外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不要貿然涉水前行,警惕水坑、井蓋。
駕車暴雨天注意事項
1、出門前先檢查發動機蓋和車門的封閉情況及雨刮器、制動器的狀況,發現故障及時排除。
2、行車時要降低車速,前後車輛保持距離,雨天能見度較低時,可以打開防霧燈。
3、駕車出行,遇到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時,應儘量繞行,避免強行通過。.
4、當汽車在低洼積水處熄火時,應在水位還未完全漲上來前快速撤離危險區域。千萬不要在車內等待救援,以免水位過高時電動門窗自動鎖定,危及人身安全。
冰雹來了該怎麼辦?
1、儘量不要外出,尤其是自我防範能力較弱的老人和小孩,最好留在家裡。
2、妥善保護易受冰雹襲擊的汽車等室外物品或設備。
3、如果在室外,要趕緊用雨傘、挎包等物品保護頭部,及時躲避到建築物或者堅固的遮擋物下面,防止被冰雹砸傷。
4、無遮擋物時,要躲到背風處,雙臂交叉護住頭部和臉部,腿前屈並下蹲,手背部向上,儘量減少身體的裸露部位。
遭遇大風天氣,如何自我防護?
1、遠離廣告牌、路燈杆和樹木,以免倒落傷人。
2、遠離樓房,以免有窗玻璃、花盆等物體墜落傷人。
3、遠離電線,以免電線被刮斷,導致觸電受傷甚至更嚴重的後果。
4、儘量不要騎車外出,駕車路過橋梁等特殊地形時,要握緊方向盤,避免橫風。
如何應對雷雨天氣?
1、雷電交加時,勿打手機或有線電話,應在雷電過後再撥打,以防雷電波沿通信信號入侵,造成人員傷亡。
2、發生雷電時,應關閉電視機、電腦,更不能使用電視機的室外天線。
3、如果在野外遇到雷雨,千萬別站在孤立的高樓、電桿、煙囪、房角房簷、大樹、高塔、廣告牌下躲雨。
4、如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時,應採用儘量降低重心和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可蹲下,雙腳併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5、不要將車停在空曠的空地或是高地上,或是樹下、高大的煙囪下,這樣容易引雷。
以上就是關於汛期安全知識的介紹了,這裡火眼金睛安全老師要特別提醒大家,一旦發生水災洪水的情況,一定要及時撤離,不要貪戀家中財務,保證人身安全是第一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