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推出海報普及汛期自救常識 小知識大長圖細緻呈現

2020-12-06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人民網推出海報普及汛期自救常識小知識大長圖細緻呈現

汛期到來,遇到洪水、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突發災害怎麼辦?近日,人民網環保頻道推出了《汛期到來,這些自救常識很重要!》海報,從洪水來臨時、突遇山洪襲擊時、身處泥石流多發地、發現泥石流襲擊來臨時、當身處溝谷時、山體滑坡時和發生崩塌時7個方面,及時為大眾整理了汛期自救小貼士,並且直觀地提供了相應的應對辦法。

針對熱點適時推出

從時間上來看,這條海報推出得恰逢其時。

當前正值夏季汛期,全國部分地區普降暴雨,可能會引發洪水、泥石流、塌方等自然災害。近年來因汛期暴雨、洪水引發的災害事故頻發,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令人心痛。

面對災害來臨,正確的應急操作十分重要。人民網在這一關鍵時刻推出自救常識,告訴人們,在遇到相應突發災害時,要熟記常識遇事不慌,留心一眼,進行自救,或許在關鍵時刻,還能救助其他人的性命。

例如,當接到洪水預報的時候,海報中表明,應該儘快備足食物、衣物、生活用品和必要的醫療物品;當洪水來臨前,如需安全轉移,將煤氣閥、電源總開關關閉,房門關好;來不及轉移時,迅速找一些門板、桌椅、木床、大塊泡沫塑料等物品,利用漂流物在水上轉移;如果已被捲入洪水中,儘可能抓住固定或者可以漂浮的物體等。

講述生動信息豐富

從本身內容來看,海報的信息量很大。

海報中再現了汛期可能發生的地質災害以及災害來臨的多個階段,包括洪水來臨時、突遇山洪襲擊時、身處泥石流多發地、發現泥石流襲來時等的場景。

海報中展示了多種地質災害情景,讀者可以從中找到應對辦法,知道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這對當前處於災區的人們來說,很實用;對其他地區的人來說,也能增加對於地質災害的認識,以備不時之需。

「當發現泥石流襲來時,不要順溝方向往上遊或下遊跑,而是要向與泥石流垂直的兩邊山坡上爬。不要停留在凹坡處,不要在泥石流處橫渡,不要在土質鬆軟、土體不穩定的斜坡停留,選擇基地穩固、較為平穩開闊的地方停留」……海報當中的文字信息簡明扼要,將自救知識進行全面細緻的展現,也十分容易記憶,適合當下人們的圖文閱讀和碎片化閱讀習慣。

在海報中,每一種地質災害都對應了三維立體的圖案以及文字註解,有些圖甚至標註了可以避讓的區域以及逃生路線,能夠很直觀地讓大家知道,如果處於該地質災害之中,正確的逃生之路;避免因為錯誤的逃生方法,耽誤了寶貴的自救時間,甚至可能失去生命。

精心設計通俗易懂

從表現形式上來看,相比於以文字普及的方式,這種圖文結合的海報更加通俗易懂,也易於傳播。

可以看到,海報中展示的不同類型的地質災害雖然都處於同一張圖,但都用不同的背景顏色進行分割,讓人們可以清晰地分辨,增強觀看體驗。海報中各種形象的畫面,都讓海報多了些寫實風格,並且標註出逃跑路線,用箭頭標明,可謂重點突出。

圍繞此次汛期,眾多媒體都推出了文字、視頻等相關報導,報導形式或許不同,但目的都是向大眾普及災害知識,減少災害給人們帶來的危害。人民網環保頻道此次針對汛期推出的《汛期到來,這些自救常識很重要!》海報,充分發揮了長圖優勢,將示意圖和文字有機結合,展現出一幅生動的科普知識圖畫。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詳細】

聚焦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眾多獲獎作品充分運用融媒體優勢,不斷開拓渠道,錘鍊寫作能力,提升傳播效果;同時關心時代發展,緊跟時代脈搏,深耕社會需求,堅持獨立思考,始終堅持社會效果和傳播效果並重的原則,湧現出許多主題鮮明……【詳細】

相關焦點

  • 海報粉絲團《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大講堂》成功舉辦「小海豹們...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2月4日訊今天下午14:30,大眾傳媒大廈4樓學術報告廳前人頭攢動,由大眾網海報新聞聯合濟南市急救中心舉辦的《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大講堂》活動在此進行。雖然是工作日,但是海報粉絲團的「小海豹們」與海報新聞小編60餘人參加活動。
  • 氣象科普|汛期防範小知識!
    昨日#我國已進入汛期#話題登上熱搜南方前兩周接連遭遇冰雹暴雨天氣雨水多了就可能造成洪澇事故為避免災害發生確保大家都平平安安滴小據特意準備了防洪防汛小知識趕緊來學習一下吧!防洪防汛安全小常識汛期氣候多變、突變、常會出現打雷閃電、大暴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汛期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發等自然災害。經常收聽天氣預報,密切注視天氣變化,了解掌握災情預報預測,做好防洪自護。要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不到易發生山洪(河溪邊、低洼處)區域遊玩逗留。
  • 【防汛科普】汛期是什麼 災害全知道
    那麼,我們如何開展科學防汛,我們需要了解哪些汛情的常識,做好防範和自救互救?從今天(5日)開始,國家防總、應急管理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推出《防汛科普》系列報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梳理一下有關汛期的各種常見災害,通過科普動畫簡潔明了地學習掌握如何在災害發生時開展救援與自救。
  • 應城多途普及汛期血吸蟲病防治知識 確保群眾身體健康
    進入汛期以來,市血防所多措並舉,紮實開展血吸蟲病宣傳、防治等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這個是防蚴靈,如果確實要在漢北河下水的話,為避免感染血吸蟲病,把這個防蚴靈在手上或腳上抹一下,避免得血吸蟲病......」為有效增強疫區防汛人員血吸蟲病防治能力,7月11日,在漢北河義和段,應城市血防所工作人員穿梭在河堤兩岸,對駐守在河堤上的各單位防汛人員開展血吸蟲知識健康教育宣傳、發放血吸蟲病防治常識宣傳單和防護藥品。
  • 六級地震來襲四川,小書童提醒各位僮老師這樣教孩子自救!
    對於樂觀積極的四川人,地震一詞早不陌生,經歷過08年汶川大地震後在處理這種情況還悟出了自己的口訣:小震不用慌,大震慌無用。先顛簸,是近震,只搖晃,震必遠。廚與廁,牢又堅,跨度小,較安全。汶川地震雖然教會了一代人自救,但是那也是發生在10年前的事兒了,當下的孩子們對於各種防震措施、地震自救措施真的有了解麼?特別是針對孩子的地震自救常識小書童園區的老師們這更應該去宣揚和普及,學會自保也是人生中重要的一課哦。因此今天小僮老師就借著四川消防的小漫畫,為大家分享一番遇到地震時,孩子們應該知道的地震自救常識!
  • 今起海南正式進入汛期!天氣氣候呈現這3大特點→
    颱風多、降雨時空分布不均、 高溫時間長我省汛期天氣氣候呈現3大特點5月15日,記者從省防汛防風防旱總指揮部辦公室獲悉,我省三防辦已啟動汛期值班制度,明確從什麼是汛期?為何將入汛時間定在5月15日?汛期期間,我省的天氣氣候又有什麼樣的特點?省三防辦相關負責人今天對此進行解釋。全國各地入汛時間不一樣什麼是汛期?汛期指的是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顯集中體現,容易形成洪澇災害的時期。
  • 專家介紹地震自救基本常識
    地震專家說:「當時學生的驚慌失措,反映了他們缺乏必要的防震減災常識,這種混亂的危害,也許比真正的地震危害更大。」    而鄰國日本在防震救災方面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們借鑑。日本是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強地震、強颱風、暴雪、海嘯經常襲擊這個北太平洋上的島國。日本的防災教育是個成功的範例,近年來,日本高強度地震頻發,但傷亡很小,損失有限,這和日本整個社會的防災教育有著直接的關係。
  • 關於洪水還有這麼多小知識——趣味科普
    關鍵詞:汛期 洪災 蓄滯洪區「珈治洪平,燕助水清——武漢大學聯合北京大學開展防洪與水環境知識普及活動實踐隊」由來自武漢大學的50名本科生和來自北京大學的18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組成,從防汛概念措施與水利工程、水環境與水資源兩個角度出發,通過聯合調研、合作撰稿對防汛與水環境基本原理和時事熱點進行知識普及,為提高廣大群眾應對洪澇災害、保護水環境的科學意識助力,傳播水利正能量
  • 「從心起航 救在現在」 安徽審計職業學院舉辦急救知識普及活動
    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衛生健康意識,幫助他們掌握基本急救操作技能,提高自救互救和現場緊急處理的應變能力,12月29日,合肥市藍天救援隊 「從心起航 救在現在」急救知識普及活動走進安徽審計職業學院,開展急救知識培訓。學院部分學工人員、學生代表約200人參加了培訓。
  • 過濾式自救呼吸器的知識
    現在消防知識普及途徑增多,相信越來越多的人懂得預防事故,為家庭配置了火災逃生避難器材,比如獨立式煙霧報警器、過濾式消防自救呼吸器、逃生繩、逃生緩降器、滅火器等等。       不過重要的是關鍵時刻,這些器材什麼時間用、會不會使用、能否成功避險!??
  • 趣味地理—漫畫地震自救小知識
    關於地震,可能很多人都很害怕,但是小編更害怕的是不懂在地震中如何去自救!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地震的小知識吧。首先來了解什麼是地震:地震波按傳播方式分為三種類型:縱波、橫波和面波。其波長大、振幅強,只能沿地表面傳播,破壞性大。大震時地震斷裂帶可能較長,往往縱波先到,破壞性大、使建築倒塌的的橫波後到,縱波和橫波往往會有時間差。比如汶川地震,重災區之一的青川縣距離震中248KM,此時橫波和縱波的時間差可以讓人們利用這黃金時間進行自救。
  • 地震中逃生10大法則 ,自救4大常識
    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1、大地震時不要急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在這很短的時間內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承重牆的牆根下、堅固的桌子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 汛期你應該知道的知識
    近期,不斷熱點的新聞就是汛期防洪等,也是牽動廣大人民群眾的事情,火眼金睛安全老師介紹,在關注新聞的同時,提醒大家也關注一下汛期安全知識,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汛期?汛就是水盛的樣子,江河由於流域內季節性降水或冰雪融化引起定時性的水位上漲,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時期。汛期不等於水災,但是水災一般都在汛期。
  • 地震逃生自救十大法則與四大常識(圖)【2】
    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
  • 地震避險自救互救常識
    只有鎮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記住,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之後才左右搖擺。遠震卻少上下顛簸感覺,而以左右搖擺為主。  就近躲避  如果感覺晃動很輕,說明震源比較遠,只需躲在堅實的家具旁邊就可以。大地震從開始到振動過程結束,時間不過十幾秒到幾十秒,因此抓緊時間進行避震最為關鍵,不要耽誤時間。
  • 汛期如何做好血吸蟲病防控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室發布《關於加強2020年汛期血吸蟲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國衛辦疾控函〔2020〕540號),要求疫區各地強化領導責任,切實落實各項預防控制措施,強化宣傳教育,加強個人防護,嚴控血吸蟲病感染,杜絕急感暴發疫情,確保「大汛之年無大疫」。通知還要求廣泛宣傳防控血吸蟲感染的知識,為此,《中華醫學信息導報》特邀請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所防治部主任周杰組織撰寫了汛期血吸蟲病防控相關知識。
  • 普及消防知識 鄄城縣董口鎮雙廟完小開展消防安全知識講座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慶波 通訊員 許振景 鄄城報導  為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消防安全知識以及消防滅火器材的使用方法,11月25日,鄄城縣董口鎮雙廟完小開展消防安全知識講座。
  • 地震時,我們該掌握的自救常識
    地震自救常識那麼,地震來臨之時,正確對自救方法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果當時所處對環境在學校,人員比較多,在撤離來不及對情況下,就近躲避,選擇在課桌底下,講臺旁,教學樓內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裡,但是絕對不能亂跑或者跳樓。
  •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將使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 地鐵逃生、地震災害……即墨區為1.4萬名中小學生普及應急安全知識
    為增強全區中小學生的安全應急意識,普及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提高學生自救互助能力。即墨區教育體育局組織全區1.4萬名中小學生到區應急安全體驗教育基地開展應急安全體驗培訓活動,此次活動於11月2日開始至12月底結束,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地鐵逃生」「地震災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安全」等系列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