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雲識天氣」,看到這些雲你可以安心出門辦事

2020-10-18 地理沙龍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雲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地理事物。那麼什麼是雲呢?雲是大氣中水汽凝結(凝華)成的水滴、過冷水滴、冰晶或者它們混合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見聚合物。也就是說雲的主要成分是水汽,還有少量的凝結核也就是塵埃。

看雲識天氣

雲是地球上水循環的有形結果,太陽輻射照在地球的表面,地表水蒸發形成水蒸氣,一旦水汽過飽和,水分子就會聚集在空氣中的微小塵埃(凝結核)周圍,由此產生的水滴或冰晶將陽光散射到各個方向,這樣就產生了雲的外觀。

俯視雲層

天上的雲可以形成各種的形狀,也因在天上的不同高度而分成低雲(高度2000米以下)、中雲(高度2000至6000米)和高雲(高度6000米以上)。另外,根據云的形態可以分為許多種類,而且有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天空中不同形態的雲,從而來判斷天氣,做做天氣預報。

雲的分類

首先我們來看看出現哪些類型的雲,天氣往往會不錯,以晴朗為主,這類雲主要包括捲雲、捲積雲、積雲和高積雲。捲雲是常見的雲當中高度最高的,也最漂亮,是有冰晶來組成的,雲與雲之間相互分離,呈纖維狀。

捲雲

捲積雲是由無數小雲朵組成的雲層,俗稱」魚鱗雲「,形成在5000米以上的高空,雲塊呈小塊團狀,是捲雲和卷層雲之間的過度形態,出現捲積雲表示天氣不錯,沒有雨雪天氣。

捲積雲

積雲很像是晴天裡藍天背景下的棉花糖,雲朵形態各異,往往出現在晴朗天氣的上午,下午基本消散。積云云底較低且平坦,雲體龐大,雲塊之間多不相連,雲頂多呈山丘狀,陽光照射下多呈現白色。

積雲

高積雲位於中高空,形狀和積雲一樣,也是一團一團的,通常是由小水滴組成。高積雲是由許多小雲塊組成的一整層或一整片雲,呈圓塊狀或者捲軸狀。高積雲很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排列整齊,預示天氣晴朗。

高積雲

以上四種雲的出現預示天氣以晴好為主,那麼看到哪些雲預示著要下雨呢?請看下期介紹。

相關焦點

  • 「看雲識天氣」,看到這些雲你應該考慮躲雨了
    看雲識天氣雲是地球上水循環的有形結果,太陽輻射照在地球的表面,地表水蒸發形成水蒸氣,一旦水汽過飽和,水分子就會聚集在空氣中的微小塵埃(凝結核)周圍,由此產生的水滴或冰晶將陽光散射到各個方向,這樣就產生了雲的外觀。
  • 雲也有心情和個性?沒錯!看雲識天氣有依據
    &nbsp&nbsp&nbsp&nbsp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胡玲玲 徐天保&nbsp&nbsp&nbsp&nbsp「烏雲烏雲快走開,你可知道我不常帶把傘……」每次出行穿衣,都離不開看天氣,明天是世界氣象日,今年的主題是「觀雲識天」,世界氣象組織是這樣解釋主題:為了以突出表現雲在天氣氣候預測和水循環中的巨大作用
  • 「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原標題:「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問:在缺乏天氣預報設備的古代,人們根據云的形狀、來向、顏色等變化,總結出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氣象規律,變成氣象諺語口口相傳。直到今天,不少天氣諺語還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預報未來天氣變化,比如「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東虹日頭西虹雨」等等。
  • 說明文——《看雲識天氣》教學設計(學案)
    從這段描述中,我們看到的是暴雨來臨時的場面,由什麼的變化引起了雨的到來?對,是雲、風的到來引起的,所以說,雲的變化就能暗示天氣的變化。(訓練學生聽、說的能力和想像力)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象。因為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也在一直留心觀察自然界,以掌握規律,為人類服務。
  • 2014年教師招聘《看雲識天氣》第一課時
    (二)整體感知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具體、生動地介紹了雲的形態、變化及雲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係,說明了怎樣看雲識天氣。(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1.複習提問(1)從題目上看,這是說明什麼的文章?說明雲和天氣關係的文章。(2)從題目上看,你還能讀出什麼來?
  • 氣象專家介紹:觀雲識天 首先你得讀懂雲的語言
    ■天府早報記者朱佳慧「天上豆莢雲,不久雨將臨」「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雲向東,有雨變成風,雲向南,水漣漣,雲向西,下地披衣」,不論這些民間諺語有沒有科學依據,但在平時在生活中有些市民似乎都有觀雲識天的本領。
  • 你知道怎樣看雲識天氣嗎?
    你知道怎樣看雲識天氣嗎? 2018年04月04日 17:24作者:科普中國網編輯:網絡 你知道怎樣看雲識天氣嗎?
  • 雲也有個性——觀雲識天
    民間一直有「觀雲識天」的說法,古往今來,智慧的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云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變化,總結出了豐富的天氣經驗,對生產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還有「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是說假如見到朝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陰雨系統移來,天氣將會轉陰雨;到了傍晚如果出現晚霞的話,則預示著天晴。「雲往東,車馬通;雲往南,水漲潭;雲往西,披蓑衣;雲往北,好曬麥」也是人們耳熟能詳的諺語,這是根據云的移動方向來預測陰晴,雲向東、向北移動,預示著天氣晴好;雲向西、向南移動,預示著會有雨來臨。
  • 《看雲識天氣》課後練習題答案
    1.看雲識天氣最基本的經驗是(用課文中的原話):  2.設計一種表格,列出雲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徵和它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  參考答案:  1.這道題檢查學生把握中......   一、默讀課文,完成下面兩題。
  • 看雲識天氣,你會了嗎?
    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生產實踐中根據云的形狀、來向、移速、厚薄、顏色等的變化,總結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經驗,並將這些經驗編成諺語。我們在這裡將這些有關"看雲識天氣"的諺語彙總在一起,有興趣的朋友不妨留心作一些觀察對照。
  •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這些天氣「農諺」,你知道嗎?
    天氣,是反映一個地方未來一段時間的大氣情況,通過天氣的變化,直接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影響。今天的我們,出門有天氣預報,在古代,沒有先進的天氣預報,不管是耕地的農民,還是做貿易的商賈,都需要「看雲識天氣」,通過當天的天氣情況了解第二天的。
  • 古代將軍,一定要學會「看雲識天氣」,有的現象連科學都無法解釋
    就是學完了這篇課文,我們才開始關注天上的雲彩,但是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朝,人們就已經懂得「看雲識天氣」了!那麼古人是如何看的呢?今天就讓小編來給您揭秘!他在《佔雲氣篇》中詳細的描寫了「雲」或「氣」和軍事戰爭之間的關係,所以可見古人「看雲識天氣」主要是用於戰爭而非農業生產!書中記載:「天地相感,陰陽相薄,謂之氣。久積而成雲,皆物形於下而氣應於上……荊軻入秦,白虹貫日;高祖在沛,彤雲上覆……佔氣而知其事,望雲而知其人也。」可見「雲」是由「氣」累積而成,而「氣」則是由「人」而生,因此人聚而生氣,氣積而成雲,所以「雲」和「人(戰爭)」有著密切的關係。
  • 雲騰致雨,古人教你看雲識天氣
    天上的雲,姿態萬千,變幻無常。通過看雲,常常可以識別陰晴風雨,預知天氣變化。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很重視雲的觀測。《詩經·小雅》曰:「上天同雲,雨雪雰雰。」意思是說,下雪的雲,在天空中是均勻一色的。古人還根據云層的形狀、薄厚、顏色及其變化,總結出一系列「看雲識天氣」的諺語。如「天有城堡雲,地上雷雨臨」,其中的「城堡雲」和「炮車雲」形狀相仿,都是可以產生雷陣雨的雲體。不僅有「看雲預測雨」,也有「看雲預測晴」。如「天上魚鱗斑,曬穀不用翻」,這裡的「魚鱗斑」指的是一種透光高積雲。
  • 古代將軍的「看雲識天氣」,古人的智慧令人折服!
    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可不像現在一樣可以收聽天氣預報來獲知未來的天氣狀況。但是在當時,人們不管是日常出行,還是下地耕作,都要受到不少天氣的影響。這時候,聰明的古人已經憑藉著他們自己長期以來對天氣的觀察,總結出了一套準確率頗高的預測天氣的方法,並且還把這套方法運用到實際的生產生活中去了。這便是今日小編要聊的古代將軍的「看雲識天氣」,有些現象如今用科學都解釋不了。大家可別覺得這是小編信口胡謅的,小編這麼說當然是有真憑實據的。早在唐朝就有文獻記載,當時人們的「觀天法」。
  • 看雲識天氣:什麼雲會下雨or天晴?
    看雲識天氣:什麼雲會下雨or天晴?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鉤捲雲:天上鉤鉤雲
  • 教師資格證考試初中語文說課稿:看雲識天氣
    《看雲識天氣》說課稿一、教材分析1.單元教學目標:(1)單元內容:第四單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單元。《看雲識天氣》教材分析(1)內容分析:《看雲識天氣》是一篇舊課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形態的雲和天氣的關係;不同光彩的雲和天氣的關係。從寫作上看:.層次清楚,有綱有目;.能抓住雲的特點來進行說明;.語言準確,運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把雲寫得生動形象;運用了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 世界氣象日|觀雲識天!讓我們讀懂天氣「表情包」
    nbsp&nbsp&nbsp這也是人們常說的「看雲識天氣」&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這類的諺語大家一定很熟悉。
  • 「觀雲識天」的故事:雲和天氣的那些事兒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提供  看雲捲雲舒,垂直上升運動不可少  雲就像個淘氣的孩子,剛才還在你頭頂上空,一會兒功夫就不見了;抑或像個魔術師,搖身一變,成了其他模樣。是什麼氣象因素讓雲變得如此「調皮」呢?
  •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中考說明文閱讀題精選:看雲識天氣     說明文閱讀是中考語文必考題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歷年語文中考中的說明文閱讀題。     閱讀《看雲識天氣》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題。     ①那最輕盈、站得最高的雲,叫捲雲。
  • 2014年教師招聘《看雲識天氣》教案(新課標)
    17、《看雲識天氣》教案設計學習目標:①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②理清文章的思路。③領會運用比喻的妙處。④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教學重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體會運用比喻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