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薛丁格的貓到狄拉克之海

2021-01-19 清華大學出版社


  1928年,26歲的狄拉克遨遊於算符海洋轉眼已近兩年,其間,他不但對微觀粒子的第四重坐標——自旋量子數——給出了精準定義,還找到了描述所有自旋量子數為半整數的粒子分布狀態的統計規律,即費米一狄拉克統計。


一切即將大功告成,然而,在收尾階段推導電子所攜帶的能量E時,他發現自己得到的是E2的表達式。這意味著開根號後能量將有兩個數值,一正一負。依據質能方程,質量是能量的一種表達形式,如果存在「負能量」,那麼理所當然也就必定存在「負質量」體。這將是怎樣一朵奇葩呀,想像一下你向一粒「負質量」電子施加吸引力,它卻反倒離你遠去的詭異景象吧。

電子作為一種費米子,它們必須時刻遵從泡利君王的律令,自能態最低處開始不相重疊地依次入駐各個崗位。假若負能態真的存在,為何從來沒人觀察到電子族群從正能態跌落至負能態並釋放大量輻射的壯觀景象呢?而更進一步的矛盾是,既然負能態上還有空缺,世間為何還有那麼多的電子敢於忤逆排布規則,逡巡於高高在上的正能態中呢?

又經過長達兩年的思考,狄拉克終於為他筆下的「- E」,找到了一種合乎邏輯的解釋:電子之所以能在正能態中遊蕩,是由於負能態早都已被佔滿了。負能態「顆粒」實在太多、太密,它們無孔不入,填滿了空間的每一絲縫隙,從而形成一個真正意義的「連續統」。在狄拉克構建的異世界裡,它就是承載負能量的海洋,史稱「狄拉克之海」。



可是,介於狄拉克為他的負能量之海所下的定義,海裡的粒子相互之間不受任何作用力約束,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永遠也無法通過儀器檢測到它們,因而也就不可能對理論進行證實或證偽了呢?

治學嚴謹的狄拉克當然不會隨意拋出無法驗證的空談。調動逆向思維,他想出一套絕妙的實驗方案:雖然我們尚無能力用瓢將海水舀起,但利用高能射線這把大錘,從海中鑿出一兩顆負能量粒子卻是可行的。而負能量粒子一旦躍出海平面,闖入正能態,立馬就會變成普普通通的正質量粒子了。

從外部看來,突然多出的些許質量仿佛違背了守恆原則,但此時,你若把目光探向狄拉克之海深處,就會找到一個與之對應的「空穴」。如果從海中逃逸的微粒攜帶負電荷,那麼原本均勻的連續統現在就缺失了部分負電荷,此時在空穴處應能檢測到等量的正電荷。更重要的是,逃逸的粒子隨身帶走了負質量,無意間為正質量的湧入創造了契機。

藉此,狄拉克在看不見摸不著的負能量之海掬起了一顆實實在在、兼具正質量與正電荷的微粒,恰與海面上攜帶負電荷的普通微粒兩相呼應。新理論不但絲毫沒有破壞能量守恆,同時還是電荷守恆的最佳佐證。


與當今科學家們都以發掘新粒子為己任不同,在前加速器時代,物理界對新物種的降生普遍持保留態度。在這樣的氛圍之下,一向果敢的狄拉克也猶豫了起來,含含糊糊不願吐露新粒子的芳名。

在好友與前輩的雙重鼓勵下,狄拉克終於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1931年,他將自己原先迫於壓力勉強塞入負能量之海的質子給挖了出來,在新發表的論文中,公布了「正電子」這一概念——它的質量與電子相當,卻攜帶著與其等量的正電荷。

不僅如此,狄拉克更順勢將「海水」蔓延至整個世界。他解釋道:相對於我們所熟悉的電子而言,創生於空穴的微粒又可稱作「反電子」;那麼運用同樣的手段,只要能量足夠大,當然也可以從真空之中敲出「反質子」——質量與質子相當,卻攜帶著負電荷。有了反質子與反電子,待技術進一步成熟,我們就可利用它們搭建「反原子」「反分子「反物質」……

狄拉克以他舉世無雙的創造力,在天地之間為大家開闢了一整塊「反大陸」,為尋找「反世界」的人們指明了方向。



以上內容選自《時與光:一場從古典力學到量子力學的思維盛宴》,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略有刪節。




▼長按二維碼即可訂閱

▼同友人交流分享,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購買本書請點擊「閱讀原文」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Google今日Logo:薛丁格的貓
    如果你對物理稍有涉獵,應該能猜到。是的,今天的Google首頁塗鴉就是為了紀念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先驅薛丁格126周年誕辰。就算是你對物理學毫不感興趣,相信你也聽說過薛丁格的貓。埃爾溫·薛丁格(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全名Erwin Rudolf Josef Alexander Schrödinger,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奧地利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 薛丁格的什麼貓?
    它犀利敏捷,直指核心,曾經是物理學界初窺量子世界的一把鑰匙;它簡單易懂,也不擺架子,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其樂融融地為之辨析爭論,而今已是人們認識量子理論的一個坐標。本文將從這隻貓的由來出發,以這隻貓帶來的種種困惑收尾,與讀者到量子領域一遊。
  • 一口氣搞懂「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20世紀初,物理學上空有兩朵烏雲,一朵是「以太」,另一朵是「黑體輻射」。前者引出了相對論,後者則催生了量子力學。而在量子力學這支,幾乎是經歷了三代科學家的共同努力才得以建立。第一代是普朗克、愛因斯坦;第二代是波爾、波恩、索末菲。第三代則是海森堡、薛丁格、狄拉克。
  • 薛丁格貓究竟死了沒有?
    導讀:如果你對薛丁格貓很熟悉,請直接跳到第二節。 我們首先來看看,薛丁格的貓究竟是什麼樣的貓。 說是薛大神(腦補式)把一隻貓關在一個封閉的鐵容器裡面,並放入少量的放射性物質。這些物質在一小時內有50%的概率發生衰變,還有50%的概率不發生衰變。如果物質發生了衰變,旁邊的探測器會探測到,這樣會通過一個裝置啟動一個錘子。錘子會打碎一個裝有有毒物質的瓶子。
  • 愛因斯坦與哥本哈根派之爭鹿死誰手,薛丁格的貓扮演了什麼角色?
    而研究出臺這些理論的科學家被稱為哥本哈根學派,這個學派主要核心骨幹人物有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它們認為,這種常識只適用於宏觀事物,在量子領域,這隻貓是死是活處於一種疊加態,在沒有打開盒子前,這隻貓處於又死又活的疊加態,只有打開盒子的一瞬間,盒子裡處於疊加態的貓才會發生波函數坍塌,變成某種我們觀察到的狀態,或死或活。量子力學的觀點是觀察改變了這隻貓的狀態。
  • 每日科普|薛丁格的什麼貓?
    它犀利敏捷,直指核心,曾經是物理學界初窺量子世界的一把鑰匙;它簡單易懂,也不擺架子,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其樂融融地為之辨析爭論,而今已是人們認識量子理論的一個坐標。本文將從這隻貓的由來出發,以這隻貓帶來的種種困惑收尾,與讀者到量子領域一遊。
  • 量子力學那點事群雄逐鹿之四沉默寡言的狄拉克
    當初看到海森堡論文的時候,狄拉克就感覺還有一種東西不滿足乘法交換律,就是說不用矩陣也可以表達海森堡的思想,可等狄拉克想起了這就是泊松括號時,波恩和約爾當已經整理完了矩陣力學,這是第一次錯失。薛丁格發表波動力學時,狄拉克隱隱感覺到這和矩陣力學有點關聯,等他證明了兩者等價的時候,薛丁格和泡利已經證明完了,這是第二次錯失。
  • 每日科普|薛丁格的什麼貓?
    它犀利敏捷,直指核心,曾經是物理學界初窺量子世界的一把鑰匙;它簡單易懂,也不擺架子,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其樂融融地為之辨析爭論,而今已是人們認識量子理論的一個坐標。本文將從這隻貓的由來出發,以這隻貓帶來的種種困惑收尾,與讀者到量子領域一遊。
  • 愛因斯坦的「上帝不會擲骰子」與「薛丁格的貓」有什麼聯繫?
    這是網絡上流傳的愛因斯坦與波爾之爭的精闢語言。其實這都不是原話,但意思差不多。爭論的兩邊都知道這個世界沒有上帝,他們爭論的「上帝」是指自然規律。那麼這個被號稱為世紀之爭的科學理論大戰具體是怎樣一個過程,最終鹿死誰手呢?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段歷史,看看這些科學大師們的風採。
  • 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這兩件東西顛覆了整個世界
    量子講堂第十三期: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親手創建的這兩件東西,第一件東西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第二件東西則顛覆了整個宏觀世界說起薛丁格,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隻讓整個世界都為之瘋狂的薛丁格的貓,但薛丁格的貓僅僅是一個思想實驗而已。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薛丁格的貓來源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薛丁格的貓被稱為史上最著名十大思想實驗之一,其提出和實驗過程對人類思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與推動意義。
  • 量子力學那點事兒華山論劍之二:薛丁格的貓
    老師兄薛丁格的波動方程猶如六脈神劍,天下莫能當,不過這位老師兄和段正淳差不多,四處留情,但無傷大雅,也就算了,最讓人高興的是天才少年狄拉克,居然把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結合起來,算是送給愛因斯坦的一份大禮包。
  • 薛丁格的貓這麼火,他本人比貓有趣多了
    薛丁格(E.Schrödinger)是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曾獲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薛丁格方程,就是以他命名的,「薛丁格的貓」也是他建立的模型。他的父親魯道夫是一家油氈工廠的老闆,母親是維也納工業學院化學教授之女,優裕的家庭環境讓薛丁格幾乎從沒為錢發過愁。更重要的是,魯道夫並不是鑽進錢眼裡的商人,而是一位有教養的紳士,受過多種教育不說,還愛好自然科學和藝術。他常常陪著小薛丁格玩耍,十分注意保持和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培養他對大自然中萬事萬物的廣泛興趣。
  • 「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這個詞常常被網友們來拿說,但是其具體意思卻沒多少人去深究,歸根結底,薛丁格的貓還是比較費解的。薛丁格的貓是量子物理學的一個理論,大致意思是說當沒有人能看到盒子裡面的一隻50%概率死掉情況下的貓時,這隻貓既可以是活的,也可以是死的,叫做「量子疊加態」,也可以說是「薛丁格貓態」。
  • 薛丁格的貓,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甚至引發了哲學思考
    迄今為止,四隻神獸剩下的當屬薛丁格的貓,這隻貓帶來的驚奇,甚至說驚豔,一直推動物理革命的發展。這隻貓產生的思考不止於物理科學,還滲透到其他科學中。那麼,這隻貓是如何驚豔的呢?這還得從薛丁格本人說起!薛丁格,量子力學的巨匠Erwin Schrdinger,即埃爾溫·薛丁格,1887年生於奧地利的科學家。
  • 狄拉克之海與真空零點能
    但是在普朗普克時間尺度下,能量的不確定性將非常之大,能量的劇烈波動會激發真空產生正反虛粒子對.所謂的虛粒子,就是指不能被我們觀測到的例子,比如傳遞電磁相互作用力的粒子就是虛光子。最早對這一現象作出預言的就是物理學家狄拉克,所以蘊藏著能量的真空也被稱為狄拉克之海。雖然這些虛粒子這不可觀察,但絕不是虛幻,如果用足夠的能量,就可以形成。真空無處不在,宇宙就好像漂浮在狄拉克之海中,之所以不能觀測到這些虛粒子是因為普朗克時間是我們可以探查到最小的時間單位,所以在普朗克時間之內發生的事情,也就無法觀測到。
  • 薛丁格的貓為什麼恐怖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實驗
    2020-06-19 08:55:59 來源: 精彩影視燴 舉報   薛丁格的貓定論可以讓貓存在中間態
  • 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萌萌說說說,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薛丁格方程及薛丁格的貓。薛丁格方程埃爾溫·薛丁格為量子力學作出了最寶貴的貢獻。他在意識到粒子表現出波動性後,提出了一個波動方程來描述亞原子粒子的運動。
  • 狄拉克方程:「反物質」的先知,量子力學與狹義相對論的調停者
    這個時候,狄拉克出現了解決了這些問題,狄拉克想既然量子力學、海森堡矩陣力學、薛丁格波動方程都沒有方法說明這個情況,那我就把三者融為一體,由此誕生了狄拉克方程。狄拉克方程不僅能夠計算氫原子光譜的精細結構,還可以自動產生電子的自旋量子數,並且狄拉克方程為了解釋負能態,還提出了狄拉克之海。
  • 深入淺出講解薛丁格的貓
    薛丁格的貓,涉及到了量子力學派系之爭。而波爾等哥本哈根派則把波函數解釋為受觀測影響的概率函數,這讓薛丁格極其不爽。於是,他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思想實驗即「薛丁格的貓」來反駁波爾等人,大意就是:一隻貓被放在一個封閉的盒子中,容器裡面防止了一套通過放射性元素驅動的毒藥釋放系統。即如果元素發生衰變,就會激發開關釋放毒氣把貓殺死。如果未衰變,貓就會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