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能吃動物?我們就是食肉植物!以及爬寵造景欣賞~ | 肆養周報

2021-01-14 肆養



從小課本的知識就告訴我們:植物是生產者,動物是消費者。在我們看來,植物被動物吃彷佛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但是偏偏有這麼一小群植物,它們並不滿自己在食物鏈底端的位置:憑什麼我們植物天生就是被吃的?我也要做捕食者!然後這群「高覺悟」的植物真的演化出了可以捕食動物的器官,這些就是我們所謂的食肉植物!



在各種科幻影視作品中,你一定見過各種恐怖的食人花或者食人樹,這些都是以現實生活中食肉植物為原型的創造物。不過不要慌,現實中食肉植物往往體型較小,一般只能捕食昆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因此它們也被叫做食蟲植物。(某些大型豬籠草可能能捕食像老鼠這麼大的動物,但能吃人的植物是不存在的@奠柏)


那食蟲植物為什麼要逆天改命,捕食動物,難道真的是不服命運?當然不是了,生物演化的一切肯定是為了生存。食蟲植物的原生地往往是在營養極度潰泛的環境之下,土壤裡缺乏如氮這樣的微量元素,而這些是植物生長的必需品。



既然從土壤裡吸收不到氮,那只能想其他方法了,比如從其他生物體內獲取。因此這些植物演化出了各種各樣的捕食器官,抓捕活蟲,從它們那裡吸收氮元素以維持自身所需。


所以,食蟲植物之所以要捕蟲,是為了從它們身體裡獲取【營養】而不是【能量】,食蟲植物是可以自己進行光合作用製造能量的。就像以前水手吃水果是為了獲取維生素 C 預防壞血病,而不是以水果當主食填飽肚子。


說完了食蟲植物捕蟲的原理,下面就看看常見的三種食蟲植物吧~


捕蠅草


要說最著名的食蟲植物,那肯定非捕蠅草莫屬了。捕蠅草的捕蟲器官為夾子狀,末端還有數根齒狀突起,彷佛是一張動物的血盆大口,非常引人注目,很多科幻電影裡的食人花、大嘴花等都是以此為原型。



當獵物經過捕蠅草的夾子中間時候,其陷阱就會突然閉合,把獵物困在其中,等待它的是被消化液慢慢腐蝕的悲慘命運. 



不過你可能會好奇,捕蠅草是怎麼知道蟲子何時進入陷阱,它怎麼判斷關閉陷阱的時機呢?原來,捕蠅草的陷阱中間有數根剛毛,當獵物觸碰剛毛時,就會觸發捕蠅草的陷阱。不過為了防止雨水或者其他雜物誤觸陷阱,捕蠅草有個內部的計時機制。



在 20~30 秒內,如果只有一根毛被觸碰,捕蠅草會把其當作誤觸而不會關閉陷阱。但要是在期間有一根毛被多次觸碰或者有多根毛被同時觸碰的話,捕蠅草就像老鼠夾子一般,瞬間閉合讓獵物無處可逃。


不過,捕蠅草並不會辨認獵物的種類和大小,所以常常有明顯大於捕蠅草捕食範圍的動物(如青蛙等)誤入陷阱,如果這隻動物沒有大到可以逃脫陷阱,那麼後果將非常糟糕。



首先這隻青蛙會因為被困住而死去,但是捕蠅草自己也討不到好處,由於其能分泌的消化液有限,消化不了這麼大的動物,最後動物屍體會帶著捕蠅草的葉片一起腐爛掉……處處為昆蟲設下死亡陷阱的捕蠅草,最後卻死在了自己的陷阱之下~


豬籠草


如果說捕蠅草是最著名的食蟲植物,那麼豬籠草應該是最常見的食蟲植物了。在我小時候,其他的食蟲植物就只能出現在書本和電視之中,豬籠草卻像一般的花卉植物那樣在花店裡就買得到。


豬籠草最大的特點是其葉片長有一個類似用來蓄水杯子的結構,這也是豬籠草名字的來源,在有些地方它們被當地人稱為「猴子的杯子」,因為猴子常常從這些植物裡來獲取水源。



不過豬籠草的「杯子」裡可不僅僅是水,還混合了消化液和蜜源物質,而豬籠草的捕食原理其實很簡單。蜜源物質吸引著昆蟲靠近豬籠草的「杯子」,而杯子頂部的一圈「杯沿」卻無比光滑,昆蟲一旦在上面落腳就容易滑落到杯內,然後光滑的內壁和粘性的消化液使其無法爬出,最後就被活活消化了。


為了防止雨水等液體太多的進入杯中導致溢滿,豬籠草往往還在上面演化出了一個「杯蓋」用來阻擋太多的雨水進入。這個結構讓很多人誤認為是當獵物掉入其中時候,杯蓋會把陷阱蓋上,其實和捕蠅草不同,豬籠草的結構都是定死的,完全不會活動。

      

雖然大多數豬籠草都選擇將類似螞蟻這樣的昆蟲作為食物,但是有一種豬籠草卻沒有這麼做,這就是二齒豬籠草。這種豬籠草相比於其他的豬籠草並沒有光滑的內壁,其消化液的強度也是超級弱,如果掉進瓶子內是稍微大一點的昆蟲就會導致其無法消化。


二齒豬籠草      

那這種弱雞的物種是怎麼存活下來的呢?它找了本應該是食物的螞蟻做了盟友。首先二齒豬籠草會提供給這些螞蟻住所,然後會讓螞蟻跑去它籠子裡把它消化不了的大型昆蟲撈出去(否則這豬籠草可能就會腐爛掉)。


螞蟻住在豬籠草內部

而螞蟻這邊也得到了食物,還會幫忙驅趕啃食豬籠草的小蟲子,並會將自己的排洩物給植物施肥,讓其快速成長。據研究表明,有了螞蟻幫助的二齒豬籠草可以長到沒有螞蟻幫助的 10 倍的高度!而且這也讓二齒豬籠草成了所有豬籠草裡最大的種類之一,看來化敵為友的策略真的很管用啊~



茅膏菜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這首兒歌貌似對茅膏菜也蠻合適。茅膏菜又叫毛氈苔,是食蟲植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種,也是最早被發現的食蟲植物。著名的科學家達爾文曾經就對研究茅膏菜入了迷,他甚至說過:我不想關心物種的起源了,我現在只想好好研究下這茅膏菜……


能令達爾文都深陷其中的茅膏菜一定有自己的特殊之處,它的捕蟲器既不像夾子也不是籠子,而是在葉片上衍生出一根根「棒棒糖」——科學的叫法應該是腺毛。頂端會分泌一顆類似露珠似的液體,散發出香濃的氣味,吸引路過的昆蟲。



當一隻倒黴的昆蟲被其吸引落下來想飽餐一頓時候,它立刻發現自己被粘住了,茅膏菜分泌的液體非常的粘稠,昆蟲越掙扎,身上裹得粘液就會越多,就像一塊粘鼠板一樣,最後昆蟲會被粘在上面動彈不得。



不過這還沒完,接下來茅膏菜的葉片開始活動起來。就像章魚的觸手或者蟒蛇的絞殺一般,茅膏菜會扭曲葉片把獵物完全包裹起來,形成一個類似「外部胃」的結構,然後開始消化獵物。這個過程一般要持續幾個小時,然後消化完獵物的茅膏菜會把捲曲的葉片重新伸直,等待下一個倒黴的獵物。



除了上面這些著名的食蟲植物,食蟲植物裡還有很多其他成員,如狸藻、瓶子草、捕蟲堇等等,下次有機會再說說把~而接下來的內容是關於爬寵缸造景的,大家去一飽眼福把~


缸體尺寸:140 * 70 * 104 * 63 (cm)。飼養者還設置了日出日落以及夜燈。


# 這個案例只能是南方地區,如果在中國北方,冬天的加溫基本跟不上。



上周爬圈

圖片精選


「套圖」人體模特 + 節肢類 = 




肆養公號對話框回復「 精選圖片 」可獲得原圖~


— 往期周報 —



圖 | Internet

文 | Darwin,Venom

編 | Darwin


相關焦點

  • 眾爬寵:我們都會. | 肆養周報
    肆養周報起始於 2017 年 2 月 7 日以每周一篇的頻率,為爬友介紹國內外的爬圈諮詢截止到
  • 國家新發布動物分類管理名錄來了! | 肆養周報
    肆養周報起始於 2017 年 2 月 7 日以每周一篇的頻率,為爬友介紹國內外的爬圈諮詢
  • | 肆養周報
    肆養周報起始於 2017 年 2 月 7 日  以每周一篇的頻率,為爬友介紹國內外的爬圈諮詢  截止到 2019 年 12 月 31 日為止,一共發布了 122 期  【  食肉類  實際上我以前一直覺得把食肉類和食蟲類的動物分開有所疑惑,因為食肉類對應的是食草類,而昆蟲肯定不能算素食吧,所以食蟲應該算是食肉的下級分類而不是並列才對(雖然現在食蟲動物已經沒了)  比如像藍鯨這樣以磷蝦為主食的物種很明顯是吃葷的,但是卻不算一般意義上的食肉動物。
  • 養一隻爬寵的秘密
    △一家商店的角蛙展櫃,圖中多為角蛙幼體什麼是爬寵既然這些動物出現在了寵物商店的櫥窗中,當然也是被作為寵物出售的。有些人可能會目瞪口呆——連蛇和蜥蜴都能被當作寵物養?與貓狗等傳統的哺乳類寵物不同,這些寵物,被統稱為爬寵,即近些年興起的以兩棲爬行類動物為主的新奇寵物。
  • | 肆養公告&肆養徵稿&肆養上新
    五一小長假放假通知由於肆養五一員工放假,從 4 月 30 日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也是如此,而我們人類與大多數動物們都一樣,是雜食性動物,這種食性的生物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因為只吃某一種食物而滅絕。 但大多數純食肉的動物們,一旦沒有足夠的肉吃,它們就有可能面臨著滅絕。反觀我們人類的食物,幾乎包括了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從植物到動物,人類為了生存下去幾乎沒有什麼不吃的,因此人類的基本生活也有保障。
  • 為什麼人類很少吃食肉動物的肉?
    人類也是如此,而我們人類與大多數動物們都一樣,是雜食性動物,這種食性的生物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因為只吃某一種食物而滅絕。但大多數純食肉的動物們,一旦沒有足夠的肉吃,它們就有可能面臨著滅絕。反觀我們人類的食物,幾乎包括了大自然中所有的生物,從植物到動物,人類為了生存下去幾乎沒有什麼不吃的,因此人類的基本生活也有保障。
  • 你知道哪些是能吃動物的植物嗎?
    世界上有吃動物的植物嗎?有的。據統計這類植物竟多達500種。莫柏它生長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上。樹上長有許多柳條狀的枝條,長及地面。當大型哺乳動物或人觸碰其中一條枝條時,其餘的枝條便會齊伸過來,把動物或人緊緊纏住,其枝條能分泌出一種膠汁,吸附著動物,並吸食動物體內的營養物質。狸藻它常在流水緩慢的小溪中生長。
  • 國內爬寵玩家越來越多,新手入坑應該注意什麼如何選擇?
    什麼是爬寵爬寵是指以爬行綱的動物作為寵物的一種新時尚,比如有蜥蜴、陸龜、蜘蛛、蛇等。尤其是現在年輕人受網絡和國外玩家的影響對爬寵的熱愛程度一直在提高,有些玩家更是不犧花重金從海外購買那些罕見基因的爬寵作為自己寵物。
  • 食肉植物,我們都誤解你了,對不起!專訪要不然,替食肉植物討說法(章末有福利)
    「一通百通」系統就會將文章推送給您了「要不然」告訴張先生,他接觸食肉植物是在6年前了,那時候玩食肉植物的人很少,許多品種都不好找,兩年前他正式開始種植食肉植物,在北京昌平區。說到這,張先生不免好奇,印象裡那些水嫩水嫩的食肉植物感覺就是泡在水裡長大的,沒有空氣溼度,怎麼可能養得活,食肉植物就是南方花卉的代名詞。「要不然」告訴張先生他那裡最低溼度為15%,食肉植物長的照樣沒問題,張先生能說自己家現在溼度都70%上下嗎……所以要不然說:植物都有適應性,所以他這裡的食肉植物在北方很吃得開,到了南方養,狀態也會更好。
  • 為什麼我們通常只吃食草動物的肉,而不吃食肉動物?不好吃嗎?
    為什麼人類不馴化食肉動物作為食物來源呢?因為我們將植物設定為生產者,則植食性動物屬於一級消費者,肉食性的動物則屬於二級消費者。一般而言,每一級向上傳遞能量的效率會高於百分之二十。所以在農業社會中,最節約能量的方式是人類直接吃植物作物,但是這不能滿足營養的需要,所以我們需要一定馴化的動物作為肉類來源。
  • 盤點兩爬類中那些盡責的父母~ | 肆養周報
    不過會照顧後代,這通常被認為是」高等動物「才會做的事情。其他動物如兩爬類在世人眼裡都是冷血無情的動物,對孩子不管不顧,任由其自生自滅。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嘛?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兩爬類中那些盡職盡責的好家長吧!
  • |肆養周報
    肆養周報起始於 2017 年 2 月 7 日  以每周一篇的頻率,為爬友介紹國內外的爬圈諮詢  截止到 2019 年 12 月 31 日為止,一共發布了 122 期  公號對話框回復「肆養周報」,能查看所有往期周報合輯  (禁止)套娃時間:最近圈內糟心的事情多,又是各種協會又是快遞提價,放 2 只超級福利價爬寵【黑化珠寶蜥】和【星點守宮】。
  • 5 個入門爬寵,多種新手搞死它們的方式!你有中招嗎?| 肆養周報
    角蛙,豹紋,獅子這些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的物種是新手入坑的好選擇,但是其實其中暗藏著陷阱,今天讓我們來盤點飼養入門爬寵時可能會踩的坑吧~豹紋守宮在我國,豹紋守宮可以說是飼養最多的爬寵了,地位相當於國外的球蟒,它時刻保持著可愛的微笑表情融化了很多爬友的心
  • 養一隻爬寵的秘密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家商店的角蛙展櫃,圖中多為角蛙幼體什麼是爬寵既然這些動物出現在了寵物商店的櫥窗中,當然也是被作為寵物出售的。有些人可能會目瞪口呆——連蛇和蜥蜴都能被當作寵物養?與貓狗等傳統的哺乳類寵物不同,這些寵物,被統稱為爬寵,即近些年興起的以兩棲爬行類動物為主的新奇寵物。
  • 為什麼人類總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科學家:吃不得
    因為稀有,物以稀為貴,而食肉動物稀有的原因就是大自然的自然法則,本來就少,如果大家都去吃,吃掉法則中的一環,自然就會崩塌。世界萬物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所有的行為和現象,例如人吃牛羊,不吃獅子老虎,都是順應自然的一種發展策略,下面我們透過現象看看本質。
  • 為什麼人類總吃食草動物,很少吃食肉動物?科學家:吃不得
    因為稀有,物以稀為貴,而食肉動物稀有的原因就是大自然的自然法則,本來就少,如果大家都去吃,吃掉法則中的一環,自然就會崩塌。我們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兩萬公斤草能養兩千公斤牛羊,這些牛羊能養兩百公斤獅子老虎。
  • 植物也開葷!世界上六大食肉植物,胃口好到能吞牛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植物除了每天喝露水,吸吸陽光以外,有的也是可以吃肉的。這些食肉植物不僅能吃一些昆蟲,有的還能吞下一頭牛!那麼今天花花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世界上有名的食肉植物都有哪些吧。
  • 熊貓從食肉進化進食植物了,有些動物卻似乎相反
    目前也有少數動物具備這樣的趨勢,有科學家研究發現河馬這種食草為主的動物有固定的食肉習性,若它們熬過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沒準也能進化為純食肉的動物。進化是適時、適應環境的變化,對生物而言食草或者食肉都是能量的來源方式。
  • 會吃蟲子會吃肉,這10種食蟲植物厲害啦
    我們都知道動物可以吃植物,而植物通常是從土壤中吸收營養來生長。那麼,你見過會吃蟲子會吃肉的植物嗎?有些食蟲植物(又名食肉植物)就是這麼厲害!現在,就和寵派養花大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食蟲植物的大部分獵物為昆蟲和節肢動物。其生長於土壤貧瘠,特別是缺少氮素的地區,例如酸性的沼澤和石漠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