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斯特 - 吾愛吾所愛(世界上最美的無伴奏合唱之一)

2021-01-21 翔爺聊音樂

吾愛吾所愛 (I Love My Love)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之際,英國出了三位偉大的作曲家,他們分別是霍爾斯特,沃恩威廉士和戴留斯。這三位作曲家一直致力於收集,整理,研究和推廣英國自己本土的音樂,使得英國的音樂獨立出德奧音樂體系,成為世界主流的一部分,更是直接影響了當今美國和日本的影視、動漫、遊戲音樂。


古斯塔夫·霍爾斯特 Gustav Holst 1874 - 1934


吾愛吾所愛(I Love My Love),又稱拜德蘭少女(A Maid in Bedlam),是一首蘇格蘭古老的敘事性民歌,它第一次被記錄是在1787年出版的《蘇格蘭音樂博物館》卷一裡。很有意思的一點,就是這首歌出版的時期,正值歐洲大陸海頓和莫扎特的巔峰時期。


這首歌一直到現在還在被民間歌手們傳唱,最出名的就是英國歌手約翰·蘭博恩(John Renbourn 1944 - 2015)的版本。


約翰·蘭博恩(John Renbourn 1944 - 2015)


專輯:拜德蘭少女 A Maid in Bedlam 

發布:1977年


歌詞大意,是指一個少女,過分思念自己出海的愛人,被關進了拜德蘭(英國古時候著名的瘋人院)。她不斷的期待,祈禱,編制各種花籃,期望能夠見到自己的愛人。在最終哭泣不已的時候,出海很久的愛人終於回國,直接去了拜德蘭,找到少女,兩人最終團圓在一起。


也許是因為當時海頓,莫扎特的德奧音樂獨霸天下,這首歌一直都默默無名,只在流浪歌手和民間藝人之間傳唱。而英國音樂也是一直受到德奧意音樂的壓制,很少作曲家去關心自己本民族的曲調,包括埃爾加在內。


直到戴留斯,沃恩威廉士和霍爾斯特這三駕馬車出現,英國獨特的,帶有教會調式的凱爾特音樂,才被整理推廣出來。直至現在凱爾特音樂已經成為一種世界潮流。


2009年,一支復古的民間樂隊在美國密西根文藝復興藝術節裡表演《吾愛無所愛(拜德蘭少女)》的現場,可以感受下,英國農民們數百年所享受的音樂情景。


Owain Phyfe and the New World Renaissance Band at the Michigan Renaissance Festival


音樂家與藝人最大的區別,就是音樂家能夠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將一首樸素的音樂徹底藝術化,將其內在美發揮到極致。下面就來聽聽作曲家改編的無伴奏合唱,多個聲部的不同搭配,讓每一段歌詞,都有著不同應景。將故事裡兩對情人的不同心境,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目前我所聽到最美的版本,就是下面這支來自匈牙利的華德福高中合唱團的錄音。


The Waldorf Student Choir


這是我截取的音頻,有興趣的,可以把頁面拉到底,下面有霍爾斯特合唱的總譜。可以邊聽音樂邊看總譜。


歡迎長按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霍爾斯特 | 超越行星(附「星戰迷」的交響福利)
    作為一個整體,《行星》如此壯觀的原因恰恰在於每一個樂章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一個樂章刻畫的聲音世界與風格都非常離奇。」對網上零售店的調查顯示,美國唱片市場上大約有不少於五十三個管弦樂隊版本的《行星》,在英國也達到了二十個不同的版本(這還不包括霍爾斯特自己的雙鋼琴版本改編曲等)。
  • 霍爾斯特 - 行星組曲
    ,霍爾斯特的祖父也是一個豎琴演奏家,而他的父親是切爾滕納姆當地著名的管風琴家,鋼琴家和合唱指揮家。但是霍爾斯特本身是非常嚮往作曲,在14歲的時候就有野心創作一部合唱與交響樂團的作品。在少年時期,他已經創作不少為鋼琴,管風琴而作的作品,還有不少歌曲,風格深受孟德爾頌,蕭邦和格裡格的影響很深。
  •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弗拉基米爾朱羅夫斯基/內維爾克裡德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倫敦愛樂合唱團/倫敦愛樂樂團弗拉基米爾朱羅夫斯基/內維爾克裡德霍爾斯特《行星組曲》除了地球和當時還不為人類所知的契王星外,太陽系的行星都在這部作品中得到了表現。初演時作者曾對記者說:「這部組曲的創作動機源自諸行星在星佔學上的意義。但它們並不是標題音樂,與古代神話中相同稱號的神也毫無聯繫。倘若一定要加以說明的話,廣義地解釋每首樂曲的副標題就足以說明問題了。比如,木星具有一般意義的歡樂,同時也表現與宗教儀式或人民節日有關的歡樂。
  • 霍爾斯特-《bE大調第一組曲》,現代交響管樂的開山之作!
    古斯塔夫·霍爾斯特·特奧多爾是現代最傑出的英國作曲家之一,是一位有著瑞典血統的英國作曲家。1874年,出生於切爾滕納姆,霍爾斯特祖籍瑞典,他的曾祖父於1807年移居到了英國,1934年於倫敦辭世。霍爾斯特出生於一個音樂家庭,其父是一名鋼琴教師。受家庭的影響,霍爾斯特18歲時,就已擔任管風琴師與唱詩班指揮,並開始進行音樂創作。霍爾斯特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其中有歌劇、管弦樂曲、鋼琴曲以及獨唱、合唱。其中,最為人們廣為熟知的,當數他的《行星組曲》。
  •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
    ❤素材源自網絡:)《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該組曲一共分為七個樂章,啟用了多種樂器,可全奏也可選奏。行星組曲與純粹的天文學並無關係,而僅僅是建立在古代迦勒底人、中國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佔星術」之上的。霍爾斯特在1920年公演時曾對記者說:「這些曲子的創作曾受到諸行星的佔星學意義的啟發。它們並不是標題音樂,也不與古代神話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聯繫。
  •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點擊最下方閱讀原文收聽伯恩斯坦指揮紐約愛樂帶來的《行星組曲》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創作於1914至1916年,由七首樂曲組成,每首樂曲以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地球和當時尚不為人類所知的冥王星除外)的名字作為標題,並各加有一個富有詩意的、能啟發人聯想的副題,各部分依次為:天王星——魔術師,海王星——神秘主義者。
  • 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薩金特
    薩金特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
  • 【每日一曲】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木星」
    雖然心存疑惑的霍爾斯特並不認為這是他最傑出的作品,《行星組曲》卻使他一夜成名。《行星》組曲是一部龐然巨著,整個作品分為七個樂章,分別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地球和當時尚不為人類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樂隊編制也異常龐大,啟用了一般很少登臺的低音長笛、低音雙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號等管樂器,以及管風琴和眾多的打擊樂器,在最後一個樂章中還有一段六聲部的女聲合唱(有時亦以兩支獨奏長笛取代)。
  • 劉瑞琦 緊靠 半噸兄弟 不要說再見 JD 羅琦 她說 伴奏 純伴奏
    劉瑞琦 緊靠 伴奏 純伴奏半噸兄弟 不要說再見 伴奏 無損伴奏JD 羅琦 她說 伴奏 高音質純伴奏戴荃 親密愛人 伴奏戴荃- 親密愛人作詞:小蟲作曲:小蟲原唱:梅豔芳製作人:戴荃編曲:曾宇和音:對影合唱組錄音:戴荃
  • 王俊凱/蔡依林《心引力》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
    王俊凱/蔡依林《心引力》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如果您需要該音樂的高品質無人聲純伴奏請複製<PACETOP音樂伴奏>並重新搜素搜索以後即可看到為您提供的高品質伴奏這首歌是王俊凱首次演唱會中的歌曲,整整兩小時演唱的時間段裡真的有種 儒家少年初長成的感覺,爆哭,異常感動,後半段沒想到蔡依林會驚喜現身,而且跟王俊凱合唱了這麼充滿歡快的歌曲,這首歌原本的版本是單人演唱,但是加上女聲又不一樣的感覺,突然給這首歌賦予了幸福的配料。
  • 曹楊/吳映潔《I Think I Love You》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
    曹楊/吳映潔《I Think I Love You》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如果您需要該音樂的高品質無人聲純伴奏請複製<PACETOP音樂伴奏>並重新搜素搜索以後即可看到為您提供的高品質伴奏《規定情境》專輯中的每一首歌
  • 火遍全網的廈門六中合唱團出新歌了!《因為你》
    吉他伴奏聲中,青春少年穿著素淨的校服,聲音澄澈明亮,笑容溫和優雅,為敬愛的老師送上美好祝福,動聽的歌聲讓人產生了深深的共鳴。這是合唱團痛失指揮高至凡老師後,排演的第一支歌。《稻香》《青花瓷》《送別》《夜空中最亮的星》……廈門六中合唱團近年以無伴奏阿卡貝拉的新穎形式,推出一首首歌曲,清流般湧進心田,令人耳目一新,成了「網紅」。有人說,這就是「教育最美的樣子」。去年教師節,全國教育大會提出「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育人之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在立德樹人中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海珠兩位教師喜提2020廣州「最美教師」!
    由市文明辦和市教育局組織的2020年廣州「最美教師」評選結果日前出爐,經市教育局和各區文明辦、區教育局逐級推選、評審篩選、社會公示,有26位教師當選。 其中 刁志君、韓豔兩位老師就來自咱們海珠區 據悉,此次評選按照堅持實事求是、突出時代主題、注重基層一線的推薦原則,以及愛黨愛國、政治堅定、品行端正、道德高尚、愛崗敬業、甘於奉獻、學識淵博、勇於創新的推薦標準進行。
  • 汪蘇瀧《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
    汪蘇瀧《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如果您需要該音樂的高品質無人聲純伴奏請複製<PACETOP音樂伴奏>並重新搜素搜索以後即可看到為您提供的高品質伴奏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故事的主題歌記錄著回憶的過往,顛沛流離的情感無處安放,寄託於幸福的瞬間,交給明天的答案,讓畫面定格重生。
  • 值得單曲循環的十首「最美樂曲」
    耐心地做上一份可口的點心,靜靜地讀上一本書,煮上一壺香氣馥鬱的茶,都是不錯的選擇。當然,還可以全然放鬆下來:播放一些,這個世界上最好聽的樂曲,獎賞自己。因此,田老師特別挑選了她心目中值得單曲循環的十首「最美樂曲」,與大家分享。
  • 周深 化身孤島的 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
    周深 化身孤島的 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如果您需要該音樂的高品質無人聲純伴奏請複製<PACETOP音樂伴奏>並重新搜素搜索以後即可看到為您提供的高品質伴奏你眼中有春與秋  勝過我見過愛過 的一切山川與河流 過盡千帆,
  • 後海大鯊魚《猛獁》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
    後海大鯊魚《猛獁》伴奏 原版伴奏 無損定製BEAT如果您需要該音樂的高品質無人聲純伴奏請複製<PACETOP音樂伴奏>並重新搜素搜索以後即可看到為您提供的高品質伴奏夢是什麼是白色的泡沫是啤酒花裡我們吐出的野馬
  • 每日一曲之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木星》
    《行星組曲》的樂隊編制非常龐大,啟用了一般很少使用的低音長笛、低音雙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號等管樂器,以及管風琴和眾多的打擊樂器,最後一個樂章中還有一段六聲部的女聲合唱(有時以兩支獨奏長笛取代)。如此眾多樂器的組合產生了豐富的音響色彩。但是,也由於樂隊編制龐大,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通常僅演其中的幾個樂章,有時則只是單獨演奏一個樂章。
  •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第1225期
    每日一曲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是一首七個樂章組成的組曲,完成於1914年到1916年間,組曲的七個樂章,分別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