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曲
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是一首七個樂章組成的組曲,完成於1914年到1916年間,組曲的七個樂章,分別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命名(地球和當時還不為人們所知的冥王星除外),組曲的管弦樂隊編制非常龐大。
這首《行星組曲》雖然是以七顆行星為標題,但卻與純粹的天文學並無關係,而純粹是作曲家受到古代迦勒底人、中國人、埃及人與波斯人所熟悉的「佔星術」為發揮。對此作曲家霍爾斯特曾解釋說:「」這些樂曲的創作曾受到諸行星的佔星學意義的啟發。它們並不是標題音樂,也不與古代神話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聯繫。如果需要什麼音樂上的指引,那麼,尤其是從廣義上來說,每一曲的小標題足以說明與某些慶典活動有關的那種禮儀性的歡樂。例如,土星帶來的不僅是肉體的衰退,它也標誌著理想的實現,而水星則是心靈的象徵……
《行星組曲》的第六樂章標題為《天王星—魔術師》,作曲家在這一樂章中,運用了變幻無常的調性和配器色彩,以及力度的突兀變化等現代作曲手法,起到了撲朔迷離的效果。
《行星組曲》在科幻音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些評論者認為,《行星組曲》,反映了霍爾斯特在科學進步與發展的時代,表示在眾行星間的宇宙中漫遊,而不再拘泥於關於行星的古代傳說,不再是宗教信仰,認為這部作品是科幻音樂的開端,並影響了後來的《星球大戰》、《異形》等電影配樂。
《陳立講音樂》聽賞系列節目
《50首優美動聽的小提琴曲》
點擊這裡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