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如何幫助重塑霍爾斯特的行星

2021-01-09 騰訊網

眾所周知,作曲家們為了獲得靈感到處旅行。 孟德爾頌前往遙遠的蘇格蘭斯塔法島寫他的赫布裡底序曲,而梅西安在猶他州的山上發現了音樂。黛博拉·普裡查德決定去火星旅行。

這位獲獎作曲家在談到她的旅程時說這裡雄偉壯觀,所有這些紅色的山丘和山谷與地球上的非常相似。 能夠看到這裡的風景是非同尋常的。 一個小背景:普裡查德的火星之旅實際上是去了倫敦帝國學院的數據觀測站。 好奇漫遊者——一輛汽車大小的汽車,裝備著照相機、電鑽甚至一種自拍杆在地球蓋爾環形山上漫遊——的圖像被傳送到周圍的牆上,給遊客一種身臨其境的虛擬體驗。 對普裡查德來說,這一切都是以靈感為名的。 她和其他七位音樂家的任務是利用最新的科學知識更新霍爾斯特的《21世紀的行星》。

霍爾斯特的傑作可能被定為現代經典,但今天有充分的理由重溫它。不僅僅是因為,當Holst在1914年開始寫作的時候,我們對太陽系的理解還有一點不盡如人意。 「火星人在兩年內修建了兩條巨大的運河!引用受人尊敬的天文學家珀西瓦爾·洛厄爾的觀察,聲稱《紐約時報》有一篇報導。 是否相信火星上的超級種族(正如大多數公眾顯然相信的那樣)並不相關,因為他的行星套件不是基於科學,而是基於每個行星的佔星學特徵。因此火星是戰爭的使者,金星代表和平,天王星代表魔術師,等等。這是為大膽、有特色的音樂創作的——但是這些行星人物在現實中有什麼依據嗎?

帝國理工學院的野外地質學家說,「不完全是這樣。」,在整個過程中指導作曲家。「例如,火星確實是一個涼爽、平靜、溫和的地方,而金星是一個地獄——火山,密度大,溫度高,足以融化鉛。「霍爾斯特似乎把這兩個地球鄰居完全弄錯了方向。 利用現代科學重新想像行星的想法來自年輕的英國作曲家塞繆爾·博爾多利,他和製作人一起,將每個音樂家與一顆行星和一位導師配對,並要求他們每人為弦樂四重奏寫一篇五分鐘的作品。名為「2018年行星」的研究結果將由利奇蒂四重奏從周六開始在全國天文館進行。

時間安排得很整齊。第一場音樂會不僅標誌著首次推出他的行星組曲的100年前,而且格林威治——天文館之旅的起點——也是天文學家最終推翻關於火星軍隊在3350萬英裡外修建水道的說法的地方。 選擇了天然氣巨頭天王星作為他的作文,並開始與開放大學行星地球科學教授大衛·羅瑟裡進行密集的電子郵件交流。 他花了很多「天真的問題」才找到一種音樂方式:解釋了日落從地球上看會是什麼樣子,然後點擊了什麼。

這與我們能經歷的任何事情都大不相同。 你會將太陽視為一個單點,它將在42年內逐漸開始盤旋,直到消失在地平線下。你會有42年的黑暗。他完成的作品希望代表從光明到黑暗的漫長旅程。 博爾多利從來沒有像普裡查德那樣「參觀」過他的星球。 她去了幾次3D火星室,欣賞那裡的風景,在她的導師帝國理工大學地球科學教授桑吉夫·古普塔那裡拍照和提問。 當我來訪時,我能明白她為什麼想繼續回來。以如此廣闊和清澈的方式看到地球上貧瘠但美麗的景觀會讓人屏息凝神。 古普塔是一位有感染力的老師,有一大堆引人入勝的瑣事。他解釋了好奇是如何在火星上呆了六年,研究礦物和大氣的。 古普塔向普裡查德講述了火星的早期歷史:它是如何擁有水和大氣的,可能是一個野餐的好環境,直到大約35億年前,水和大氣消失了。 與霍爾斯特的原創作品不同,普裡查德說她在創作中追求的是一種寧靜和安寧的感覺。發現火星是一顆非常寒冷的星球,儘管它看起來像沙漠一樣,這讓她用四分之一的時間來放鬆自己的和弦。 但對音樂來說最重要的是她的情感反應:了解火星可能曾經是如何隱藏生命的,這給了她對地球上的一切新的愛。這很容易就變成了另一種情況,所以音樂反映了這一點,即地球母親需要得到保護。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霍爾斯特 - 行星組曲
    其中最為偉大就是沃恩·威廉士,戴留斯和霍爾斯特。這期公眾號將給大家分享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小霍爾斯特在練習小提琴但是霍爾斯特從小身體就不好,一直患有哮喘,為了幫助霍爾斯特的病情,他父親又讓他學長號。
  •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1934年5月25日作曲家霍爾斯特逝世。
  • 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薩金特
    薩金特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
  •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
    >
  • 霍爾斯特 | 超越行星(附「星戰迷」的交響福利)
    霍爾斯特最為著名的音樂作品是管弦樂組曲《行星》。除此之外,他還創作了大量其他作品,音樂風格橫跨了一系列流派,但都沒有能取得類似於《行星》那樣的成功。霍爾斯特獨特的創作風格受諸多方面的影響,其中華格納和理查·施特勞斯在其早期發展中起到了最為關鍵的作用,後續的啟迪則來自二十世紀初英國民歌的復興。而像拉威爾這樣崛起的現代作曲家,也引領霍爾斯特發展並提煉了自己獨特的音樂風格。
  •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第1225期
    每日一曲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是一首七個樂章組成的組曲,完成於1914年到1916年間,組曲的七個樂章,分別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命名
  • 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本輯曲目: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 作品32倫敦愛樂合唱團/倫敦愛樂樂團
  • 【每日一曲】霍爾斯特 《行星》組曲-「木星」
    >英國作曲家古斯塔夫·霍爾斯特(Gustav Holst)。他曾他曾擔任過倫敦聖保羅女子學校音樂科主任,皇家音樂學院作曲教授。繁忙的教學任務使他只能在周末和假期作曲:《行星組曲》由此也花了他三年時間才得以完成。雖然心存疑惑的霍爾斯特並不認為這是他最傑出的作品,《行星組曲》卻使他一夜成名。
  • 每日一曲之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木星》
    管弦樂組曲《行星》,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於1914年到1916年間,共七個樂章,分別以太陽系的七個星球(地球除外)命名,依次為:火星、金星、水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公認的事實是,《行星》是後來科幻音樂的鼻祖,它直接影響了《星球大戰》、《E.T.》等科幻電影音樂的創作。
  • 霍爾斯特-《bE大調第一組曲》,現代交響管樂的開山之作!
    1874年,出生於切爾滕納姆,霍爾斯特祖籍瑞典,他的曾祖父於1807年移居到了英國,1934年於倫敦辭世。霍爾斯特出生於一個音樂家庭,其父是一名鋼琴教師。受家庭的影響,霍爾斯特18歲時,就已擔任管風琴師與唱詩班指揮,並開始進行音樂創作。霍爾斯特一生中創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其中有歌劇、管弦樂曲、鋼琴曲以及獨唱、合唱。其中,最為人們廣為熟知的,當數他的《行星組曲》。
  • 霍爾斯特作品:《行星組曲 Op.32》+平原綾香演唱《木星》
    《行星組曲 Op.32》第一樂章《火星~戰爭之神》霍爾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完成這一樂章的。因此有人認為,這段音樂是對當時迫在眉睫的戰爭的預言。行星組曲中的樂章常作為電影、遊戲配樂或者是影響配樂作者的創作,然而整組樂曲卻很少被人記住。組曲中的一些樂章,尤其是《木星》常被填詞演唱。
  • 《行星組曲》一趟百萬光年的旅行
    《行星組曲》是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最著名的作品,樂曲於1920年首次公開演出,大獲成功,廣受好評,使霍爾斯特成為國際知名的作曲家。樂曲分為七個樂章,以佔星術(而非天文學或神話人物)為靈感,分別就各個行星所對應的性格與情感進行描繪。
  • 【歐美經典音樂】快閃《行星組曲-木星》
    Gustav Holst(古斯塔夫.霍爾斯特,1874年---1934年),英國作曲家、教師。
  • [羽毛球]世錦賽男單第2輪:林丹VS霍爾斯特
    央視網消息:北京時間8月23日,2017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男單第2輪展開爭奪,林丹對陣霍爾斯特。最終,林丹2-1擊敗霍爾斯特,順利晉級下輪比賽。 [羽毛球]世錦賽男單第2輪:林丹VS霍爾斯特 央視網消息:北京時間8月23日,2017年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男單第2輪展開爭奪,林丹對陣霍爾斯特。最終,林丹2-1擊敗霍爾斯特,順利晉級下輪比賽。
  • 世錦賽:林丹2-1逆轉復仇霍爾斯特 晉級16強
    本次比賽是林丹的第十次世錦賽之旅,他作為七號種子參賽,首輪2-0輕取東道主選手梅裡萊斯,第二輪迎戰丹麥的霍爾斯特,林丹世界排名第7,霍爾斯特第39,兩人在今年3月初的德國公開賽有過交手,當時狀態一般的林丹10-21、16-21輸給對方,可以說這場比賽對超級丹具有一定的挑戰性。
  • 行星組曲:木星
    《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該組曲一共分為七個樂章,啟用了多種樂器,可全奏也可選奏。在科幻音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完成於1914年到1916年之間,分為七個樂章,分別以九大行星中的七個星球(地球和當時不為人們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樂隊編制也非常龐大,啟用了一般很少登臺的低音長笛、低音雙簧管、低音單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號等管樂器,以及管風琴和眾多的打擊樂器,最後一個樂章中還有一段六聲部的女聲合唱(有時以兩支獨奏長笛取代
  • 古典名曲欣賞28 歡樂使者,霍爾金特《行星組曲》
    曲目介紹《行星》組曲是一部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創作的管弦樂組曲,該組曲一共分為七個樂章,啟用了多種樂器,可全奏也可選奏。在科幻音樂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霍爾斯特的《行星》組曲可以說是最出色的管弦樂入門作品之一。如果說布裡頓的《青少年樂隊指南》讓你體會一個交響樂團各聲部、各樂器的作用和相互的配合與流動,霍爾斯特的《行星》則讓你通過由各個樂器的音響元素所編織出來的音畫效果,感悟絕美的音樂意境。所以,《行星》是世界各大樂團音樂會節目單上的常列曲目。
  • 2017羽毛球世錦賽男單林丹VS霍爾斯特全場比賽視頻
    2017年羽毛球世錦賽繼續在格拉斯哥進行,男單第二輪爭奪,林丹苦戰三局,以19-21、21-8和21-16逆轉丹麥選手霍爾斯特艱難闖進16強。以下是世錦賽男單林丹VS霍爾斯特全場比賽視頻(點擊圖片觀看):林丹比賽視頻  此前林丹與霍爾斯特只交手過1次,今年德國賽他曾不敵對手。此番第二次碰面,對林丹而言相當於一場復仇戰。
  • 被稱為「行星捕手」,它如何幫助我們找到新地球?
    我們通過測量這種擺動,就可以發現這些周圍有行星的恆星了。所以我們把這個方法叫做擺動法。自從科學家發現這個方法以後,很多大望遠鏡都開始用這個方法來找系外行星,他們找到了嗎?還真的找到了一顆,這是1992年的時候,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太陽系外的行星。但是它看起來是不是跟我們平時見到的行星系統有點不一樣?
  • 「行星模擬器」可以幫助我們辨別宜居的系外行星嗎?
    「行星模擬器」能幫助識別可居住的外星世界NASA的科學家們正在運用以地球為原型開發的氣候模擬器,來了解其他可能有生命體存在的星球。圖片:美國航天局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無論你怎麼評價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熱——我們都明白地球的氣候非常適合人類生存。但是科學家們關於外星世界的氣候數據要少得多,並且天文學家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更多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