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有一個問題不斷冒上來,困擾著我,我想知道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一個目的?我想知道答案,想知道這輩子究竟所為何來,如果有所謂的天命,那麼我的天命是什麼?如果可以,真想抽絲剝繭將自己一層層剝開,從外包裝到裡面的內容,清清楚楚看個分明。
我的如意算盤是,若能從自己的天命——該完成的終點,循序而邏輯地往前推,必能省去那些浪費時間、讓生命白白虛度的無謂嘗試。若能充分了解自己,必能決定從小到大,應該在哪些領域好好下功夫,應該為何而戰,或許也能分辨出什麼樣的朋友可以交,甚至應該嫁給誰,在人生處於關鍵性的交叉路口時,可以清楚知道自己該如何選擇,何時該冒險,何時該收斂,何時該不顧一切放手一搏。只要內在篤定,有足夠的智慧能認出正確的方向,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此一來,這看似複雜難解的人生,不就可以立即變得省事多了嗎?
幻想也好,異想天開也罷,日子一天天過,我長大,念書,完成學業,看似與眾人無異地開始求職,進入社會工作,戀愛結婚。這個「人活著,究竟所為何來?」的疑惑,卻一直存在我的心中,時而強大時而微弱。由於一直想不通,所以也就無法放下,既然無法放下,也只好帶著掛著,時不時拿出來想一想,渴望有一天會出現解答,不切實際也罷,還是宛如期待天啟般,並沒有放棄這樣的心念與想望。
應該是我內在默默熱烈的召喚,發散出強烈的能量,宇宙無形中有股神奇的力量,決定應允了我的渴望,以一種不預期的風格,巧妙地將人類圖帶進我的生命裡。真實世界的魔法學校來函,並非由白色羽毛的貓頭鷹送來,就像是學生準備好了,老師自然會出現,如果你準備好了,這訊息將靜靜傳遞至你面前,等你辨認出來,等你心跳加速,等你恍然大悟,發現這一切原來如此,並不是意外。
平心而論,初次接觸人類圖,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穫,是我明白原來老公與女兒都是投射者,適用於他們的策略是等待被邀請,而我則是純種生產者的設計,我的策略是等待、回應。加上本人的內在權威是薦骨中心,我可以依循自己薦骨所發出的聲音,來區分並為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
薦骨?薦骨的聲音?讓我在此先為大家簡略說明薦骨到底是什麼。
薦骨英文名稱是Sacral,約摸是尾椎骨的位置,在人類圖的體系裡,薦骨是一個動力十足的能量中心,簡單來說,如果你的薦骨部位是有顏色的(標示的顏色是紅色),代表你的薦骨是被啟動的狀態,那麼你必定是屬於生產者的設計。所謂的生產者,是生來建造這個世界的人,佔全部人口的七成。(沒錯!這世界上有七成的人就是要來工作的。)若是生產者正在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會充滿動力與滿足感。相反的,如果沒有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就會感到沮喪與有挫敗感。
所謂「薦骨的聲音」是指生產者不時會發出一種嗯嗯啊啊類似語助詞的聲音,一般人常常忽略它,這其實是生產者有所回應時,身體發出的真實聲音。這種回應的方式,與頭腦分析的是非對錯,或是社會價值道德規範皆無關,這是你在當下存於體內最誠實的心聲,溝通出來的是內在真實的渴望。
如何聽見自己薦骨的聲音?非常簡單。請你找一個你信任的人(注意!是你真的信任的人,唯有在你信任的人身邊,你才能放鬆,因為薦骨是不會說謊的。面對自己不信任的人,我們會自動地啟動防衛機制。所謂的防衛機制,就是你的大腦會開始不斷分析,開始涉入,這時候就無法聽見身體所發出的誠實回應,也就是薦骨的聲音)。你可以請對方開始問你一連串答案是「Yes」或「No」的問題,意思就是問封閉性的問題,不能問開放式的問題。如果問開放式的問題,當有人問你為什麼,比如說像是申論題的形式,你的腦袋會自動又快速地分析個沒完,試圖想要合理化,找出諸多理由來解釋自己為什麼要做,如何做,怎麼做,如此一來,很容易就會完全忽略薦骨所發出的聲音。
找一個你願意信任的人,請對方問你一連串答案是「Yes」或「No」的問題,請你立刻發出聲音來回答,什麼聲音都可以,像是嗯嗯、啊,或是任何語助詞的聲響都可以,但是不能用語言來回答。在你發出聲音的那一瞬間,去感受它,就會清楚知道自己的答案究竟是「Yes」或「No」,而這就是那個當下超越頭腦的分析,是內在最真實的回應,你內心真正的答案、你的渴望,在那一刻對你而言的正確選擇。
在人類圖的世界裡,我們常常提到「回到你的內在權威與策略」,指的就是一個人做決定的方式。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是生產者,我的人生策略是等待、回應,而我的內在權威是薦骨中心,兩者加在一起,代表的意思就是,我可以根據自己薦骨所發出的聲音(回應),為每個當下做出對我來說正確的決定。
喬宜思(Joyce)老師以全球首位人類圖中文分析師的身份,儘可能以最容易懂的方式,帶領你暢遊一趟人類圖大觀園。她也想與大家分享,當初是怎樣的因緣際會,讓她沒有預期地推開了這扇奇妙知識的大門,從此一腳踏進這個神奇的世界。分享她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學習人類圖的過程是如何影響了她,還有她周圍的人。但願,透過這本書的文字,能夠提供給大家另一個更易懂、更輕鬆的角度,了解人類圖到底是什麼。我們可以透過這門博大精深又浩瀚的學問,得知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與使命,還有此生必須穿越的生命課題。從了解自己開始,每一天都能練習去接納自己。唯有讓自己活得更完整,有能力愛自己,才能跳脫既有的限制與框架,得以同理別人,去理解並真心接納我們所處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