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成立飛行安全研究院:為旅客提供安全放心的出行體驗,助力建設新時代民航強國

2020-09-02 河南都市報導

8月27日,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暨飛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在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將致力於研發適應南航和中國國情的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方案,打造飛行訓練及安全領域的&34;綜合平臺,成為&34;的航空飛行訓練及安全研發機構,為旅客安全出行保駕護航,為國際民航輸出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的&34;和&34;,助力新時代民航強國。

據介紹,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的成立,是南航響應中國民航局《關於全面深化運輸航空公司飛行訓練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具體行動。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將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民航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為指導,堅持自主創新、重點突破、支撐安全、引領未來的方針,構建以大數據為驅動的風險管控機制,建成支撐有力、協同高效、開放創新的新時代中國特色飛行訓練體系,開創國際和行業合作新局面,為早日實現民航強國貢獻力量。

當天一同掛牌的還有南航&34;,未來將承接來自社會和合作院校的產教融合實訓需求,進一步推動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打造飛行訓練及安全領域&34;綜合平臺。

研發適應南航和中國國情的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方案

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將以飛行安全為核心,積極配合民航局,密切關注國內和國際有關飛行安全管理的最新動態和趨勢,研發適應南航和中國國情的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方案。

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目前下設兩個研究部門,一個部門負責安全飛行訓練方案的研發,另一個負責相關產品的研發,重點支持南航飛行大數據的研究和軟體平臺的研發。

飛行大數據是南航的寶貴財富,研究院將充分發揮航空公司大數據優勢,加強飛行大數據的研究和應用。其中飛行品質監控數據是研究改進安全品質、運行效率和訓練效能的重要手段。研究院將整合相關資源,通過研發數據算法、分析工具和展示平臺,為數據標準建立、訓練質量改善、運行安全風險分析和運行效能提升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打造飛行訓練及安全領域的&34;綜合平臺

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將致力於打造飛行訓練及安全領域的&34;綜合平臺。推行契約化管理,構建市場化科研機制,鼓勵價值創造,形成立項、研發、交付、後評估的閉環管理。

研究項目由南航飛行總隊、安監部等飛行訓練及安全生產、管理部門提出,或由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結合飛行訓練工作提出,經南航飛行技術委員會評審後報南航審批立項。項目需求單位與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籤訂項目協議,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根據項目協議,具體負責飛行訓練及安全課題研究,並將研究成果提交項目需求單位後,由項目需求單位牽頭開展項目評估、項目費用支付等工作。

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由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按照&34;的模式運行。當前,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正重點推進飛行員全生命周期訓練管理和評估體系(CBTA)、機組資源管理(CRM)訓練體系、教員和檢查員培訓體系和安全管理培訓體系四大訓練體系建設。已通過飛機運行品質監控系統(QAR)、航線運行安全審計(LOSA)、不安全事件根源庫等項目的飛行大數據研究和應用,打造出如機型類、標準訓練指南(STP)類、通用類、安全類等一系列高端訓練產品。

做新時代中國特色飛行訓練體系建設的探索者

南航將以成立飛行安全研究院為契機,加快推進基於飛行員能力的飛行安全訓練體系(CBTA)建設,著力提高飛行教員、檢查員的教研能力,探索出符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的&34;,並貫穿飛行員全生命訓練周期,力爭成為中國民航的安全飛行訓練引領者、新時代中國特色飛行訓練體系建設的探索者。

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在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掛牌成立,將大幅提升南航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研發能力,切實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南航安全生產運行提供技術支持,對南航建設安全七大體系、打造一流安全品質、實現持續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為推動民航新舊動能轉換和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基礎支撐。

據介紹,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是亞洲規模最大、機型最全、國內歷史最悠久的訓練中心之一,擁有紮實的飛行安全訓練基礎,目前運營全動模擬機27臺,包括B737NG、B777、B787、A320、A330、E170/E190及S76/S92,今年將引進安裝6臺全動模擬機設備。2019年,約有12萬人次的飛行人員在翔翼培訓,其中南航佔比9成。今年4月,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被納入國務院國資委&34;名單。


來源:中國南航集團

記者:翟國鵬

相關焦點

  • 南航成立飛行安全研究院 為旅客提供安全放心的出行體驗,助力建設新時代民航強國
    8月27日,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暨飛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在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將致力於研發適應南航和中國國情的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方案,打造飛行訓練及安全領域的「產學研」綜合平臺,成為「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航空飛行訓練及安全研發機構,為旅客安全出行保駕護航,為國際民航輸出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標準」,助力新時代民航強國。
  • 南航成立飛行安全研究院,為旅客提供安全放心的出行體驗,助力建設新時代民航強國
    8月27日,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暨飛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在珠海翔翼航空技術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將致力於研發適應南航和中國國情的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方案,打造飛行訓練及安全領域的「產學研」綜合平臺,成為「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航空飛行訓練及安全研發機構,為旅客安全出行保駕護航,為國際民航輸出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標準」,助力新時代民航強國。
  • 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研究院致力於研發適應南航和中國國情的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方案,打造飛行訓練及安全領域的「產學研」綜合平臺,成為「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航空飛行訓練及安全研發機構,為國際民航輸出飛行訓練及安全管理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標準」。
  • 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暨飛行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成立
    加強飛行安全研究是推進新時代民航強國、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石,也是築牢民航高質量發展安全根基的重要抓手。南航飛行安全研究院將充分發揮航空公司大數據優勢,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積極探索現代科研院所管理和建設的新路子,深挖QAR數據這個「大金礦」,持續改善飛行訓練體系,研發適合中國國情的飛行安全和訓練解決方案,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飛行訓練體系,爭取成為中國民航局期望的,能向國際民航輸出的飛行訓練管理方面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標準」,為實現民航強國貢獻力量。
  • 如何下好「一盤棋」 看南航大運行建設
    大運行建設勢在必行對於航空公司建設大運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王昌順有著清晰而明確的認識:「黨的十九大作出新時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安排,明確要求建設交通強國,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在交通強國和民航強國建設中走在前列,這是新時代賦予南航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南航要在競爭中把握先機、佔據主動,必須進行自我變革。
  • 精彩十三五系列報導之一:航空安全託起民航強國夢
    截至今年6月底,運輸航空每百萬飛行小時重大事故率5年滾動平均值為0,低於預期0.15的安全目標及世界同期水平;生產經營性通用航空每萬飛行小時死亡事故率為0.052,好於0.09的安全目標;未發生非法幹擾造成的航空器重大事故和重大航空地面事故。
  • 南航新疆分公司向新疆自治區成立50周年獻禮
    2004年12月31日,公司順利實現運輸飛行安全50周年,創造了國內民航飛行安全最高記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高度肯定並提出要求,他說:新航安全飛行50年,真可謂奇蹟,值得好好慶賀,更值得好好總結。今日已經壯大的新航,如何做到安全無事故,更難也更重要,望全體員工為之繼續努力。
  • 騰訊與民航二所達成戰略合作 助力民航業智慧化升級
    8月28日,騰訊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以下簡稱「民航二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智慧機場建設、提升旅客服務體驗、行業創新研究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引領從機場、空管到服務的民航業數位化發展。騰訊作為行業升級的數位化助手,已憑藉20多年來積累的產品和技術優勢,助力多家機場、航司進行智慧化升級。如今,在航空領域深耕多年的民航二所與全面發力產業網際網路的騰訊達成合作,是一次強強聯合和優勢互補。在智慧機場建設方面,如何提高內部管理效率、做好機場運控,並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旅客吞吐量,是民航業需要克服的難題。
  • 「特殊」出行 海南航空北京基地為特殊旅客提供安全貼心出行服務
    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航空」)北京基地持續聚焦首都機場特殊旅客出行需求,秉承「店小二」服務精神,積極踐行「真情服務」理念,在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二層國內出發大廳F島特設F14號愛心櫃檯,向特殊群體旅客提供更加安全、貼心的服務體驗,為他們的出行提供便利。
  • 騰訊與民航二所達成戰略合作,助力民航業數字新基建發展
    8月28日,騰訊與中國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以下簡稱「民航二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智慧機場建設、提升旅客服務體驗、行業創新研究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引領從機場、空管到服務的民航業數位化發展。,科技成果在海內外300多家單位廣泛應用,在國內機場、空管和航司的業務佔比位居業內首位,為中國民航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親和精細服務一路相伴 鍾南山、陳薇兩院士點讚南航
    疫情發生以來,南航以安全舒適的飛行和「親和精細」的服務為抗疫英雄和人民護航,鍾南山院士對南航疫情防控和服務工作多次給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評價。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南航全方位開展航班和員工疫情防控,積極開展對外防疫支援,堅決築牢抗疫防線,阻斷疫情通過航空器傳播。特殊時期,南航以穩健過硬的安全飛行記錄、高效協同的運行效率和親和精細的全程服務,向全社會和廣大旅客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中國民航縮小飛行垂直間隔實施(RVSM)紀實
    實施縮小垂直間隔之前,我國8400米以上飛行高度層實施600米的垂直間隔。縮小垂直間隔之後,將縮小為300米,飛機巡航高度層將由原來7個增加到13個。王昌順指出,這意味著空中垂直通道增加了一倍。他說,這次飛行高度層改革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建設民航強國的需要,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是貫徹「十七大」精神的具體體現。
  • 南航推出「快樂飛」套餐 滿足旅客出行新需求
    「快樂飛」助力旅客打卡美好中國南航「快樂飛」國內旅遊套餐的推出,是南航落實「親和精細」服務理念,盤活當前運力資源,適應當前旅客出行意願逐漸恢復等市場變化的舉措,旨在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普惠、便捷的航空服務產品,助力加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提振航空旅遊的全產業鏈消費水平,有力服務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保障飛行安全 助力民航強國——浙交院研發飛機檢查機器人
    一場順利的飛行,需要有多少安全保障?以波音737-800為例,客艙約有176個座位,前後貨艙體積較大,機務人員需要在整個航段結束後進行檢查——一架飛機的客貨艙檢查需要8個人,耗時30分鐘才能夠完成。以杭州蕭山機場為例,平均一天有800多架次航班,需要6400人次/天的檢查量,耗費400h/天的檢查時間。目前民航界還是採用傳統的人工檢查,這一方法雖有效,但是仍然存在弊端,例如人工檢查存在諸多安全隱患。
  • 生於1949丨這位老機長一輩子飛行距離能繞地球400圈
    >1949年,中國民用航空局成立,揭開了中國民航事業發展的新篇章。南航貴州公司供圖在42年的飛行生涯中,周春林不斷刷新自己的安全飛行記錄,談及榮譽,周春林心態很平和,不願多說起自己的獲獎情況。那時候,真是命懸一線。
  • ARJ21飛機正式入編國航、東航、南航機隊
    2019年12月16日,國航飛行總隊ARJ大隊正式成立,從機隊建設、轉機型訓練、人員儲備、後勤保障等各方面全向發力;機務、乘務、地面單位分別成立項目攻堅組,緊盯各個環節的具體工作落實;同時選派各崗位技術突出、理論紮實、經驗豐富的業務骨幹與中國商飛開展業務對接,紮實推進各項運行準備工作。ARJ21飛機的引進將為國航進一步拓展航線網絡,優化機隊結構,提升競爭優勢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
  • 民航局:我國基本實現從民航大國向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
    2002年民航局提出民航強國目標,從2005年始,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位列世界第二,標誌著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航空運輸大國。2018年,民航局制定《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行動綱要》,清晰劃定民航強國建設三個階段,即:到2020年,加快從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到2035年,實現從單一的航空運輸強國向多領域民航強國的跨越;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從多領域民航強國向全方位民航強國的跨越。
  • 民航換季 南航大連新開加密多條國內航線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劉翔、王啟航 報導:新航季,南航大連計劃執行正班國內航線32條,其中新開航線7條,通航點共計34個,日進出港航班可達92班次,計劃執行航班總量將達到13992班次。10月25日起,民航即將邁入冬航季,南航大連分公司計劃開始執行新「冬季航班計劃」。
  • 超圖應邀參加2020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發展大會暨成果展
    10月29日-31日,以「聚力四型機場助力民航強國」為主題的2020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發展大會暨成果展在廈門佰翔五通酒店舉辦。該平臺基於BIM+GIS+loT技術在工程圖檔和地理信息數據整合共享,融入了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移動技術、二三維一體化等新技術和工程管理與機場管理的新理念,為機場各類智慧應用提供集約共享的多形態、多時相、多類別的基礎服務。
  • 北部灣航空安全運輸旅客突破1500萬人次
    北部灣航空工作人員與第1500萬名幸運旅客韋女士合影留念長期以來,北部灣航空堅持以「提供最佳服務,確保飛行安全」為核心,本著「立足廣西、服務全國、面向東協」的服務定位,在保持廣西本土化特色的同時,不斷優化廣西乃至中國對東南亞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