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兔頭、乾鍋兔、纏絲兔、沾水兔……在四川,人均兔肉消費量達4.5kg,遠遠高於全國0.52kg的水平。
1.64億隻,這是四川省2019年的家兔出欄量,這個數量佔到全國的51.65%。但依然不夠,四川每年還需要從山東、河南、陝西等地購進兔肉。
「好吃嘴」在關心,哪裡還有更鮮嫩、更美味的兔兔?
這也是一群「硬核」科研團隊的關心所在。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科技廳獲悉,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四川農業大學等單位聯合組建的「十三五」兔育種攻關創新團隊,已在家兔育種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記者接連探訪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養兔研究所、四川農業大學天府黑兔育種基地、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草食家畜(獺兔)研究所等機構,揭秘成都人愛吃的兔兔,將有哪些新品種。
養兔子,他們可是認真的
四川是全國第一養兔大省,同時也是兔肉消費第一大省。四川兔肉消費佔到全國60%以上,人均兔肉消費量達4.5kg。攻關團隊首席專家、國家兔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劉漢中研究員告訴記者,在「十二五」期間,四川成功培育出我國首個獺兔新品種「川白獺兔」,在此基礎上,四川有望實現肉兔新品種和配套系的育成,實現養兔大省向養兔強省跨越。
川白獺兔養殖基地
目前,四川肉兔養殖主要由齊卡配套系、伊拉配套系、伊普呂配套系和伊高樂配套系等引進配套系佔據著,佔飼養量85%以上的肉兔迄今尚未有通過國家審定的肉兔新品種(配套系)。為了解決四川省在肉兔品種(配套系)方面的技術短板,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歷經30多年育種攻關,已完成「蜀興1號肉兔配套系」(暫定名)的培育。
攻關團隊該專題負責人謝曉紅研究員告訴記者,「蜀興1號肉兔配套系」針對四川省獨特的兔肉消費習慣和相對粗放的養殖方式進行選育,綜合繁殖性能好,肉兔達2kg體重屠宰率高,抗逆性強、肉質好。據悉,「蜀興1號肉兔配套系」已完成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組織的網評,即將組織專家現場審定,有望成為西南地區第一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肉兔配套系。
蜀興1號肉兔
更嫩更香成本更低
70天長到2.3公斤的天府黑兔來了
另外一項兔育種攻關成果也將為局面帶來改變。
日前,四川農業大學培育的「天府黑兔」已完成性能測定,即將提交國家遺傳資源委員會品種審定材料,有望實現四川省肉兔新品種(配套系)的歷史性突破。
天府黑兔育種基地
4月21日,記者在位於四川農業大學教學科研院區的天府黑兔育種基地看到,兩間標準化兔舍內,養殖著上千隻天府黑兔。它們毛色黑亮、活潑好動,是我國西南地區首個肉兔新品種。
「天府黑兔兔肉的蛋白質比一般兔肉高5個百分點的胺基酸,鮮味胺基酸高6%。同時,由於天府黑兔的肌肉更結實,相同比例的天府黑兔肉會比普通兔肉重15%。」攻關團隊該專題負責人、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賴松家告訴記者,「更通俗一點講,與普通兔肉肉質鬆散、有草腥味的情況不同,天府黑兔肉質更細嫩香濃。」他說。
該基地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兔種雜交,獲得最早的天府黑兔種兔。經過近30年的育種工作,目前已完成第6世代的選育和繁殖性能測定。目前這一代天府黑兔,具有較快的生長速度,一般70日齡可以長到2.2-2.3公斤,且存活率更高。
賴松家告訴記者,由於尚未通過國家品種審定,目前天府黑兔僅在省內通江、三臺、資中、安嶽等少數幾個地區進行中試,全年出欄量在十萬隻左右。「現在的養殖戶都是經人介紹,主動聯繫我們獲取天府黑兔種兔的。待審定通過後,我們將選擇符合資質的大型養殖企業,開展更大範圍的合作推廣。」
同時,由於天府黑兔的料入比普通肉兔更低,因此其養殖成本比普通肉兔略低,這使天府黑兔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具備一定的優勢。
青紫藍、寶石花:兔中靚仔很好「rua」
全川高峰期年出欄達4000餘萬隻、推廣至20餘省市
除了用作肉食,兔皮毛也是廣大四川農戶養殖家兔的動力來源。
在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位於大邑的草食家畜(獺兔)研究所裡,為了方便觀察,研究人員從兔舍裡捉出幾隻花色各異的獺兔「放風」。其中,青紫藍色獺兔毛色誘人,因其皮毛昂貴,最受市場青睞;「寶石花」像有斑點狗似的花紋;有著松鼠般毛色的紅色獺兔最為活潑,一路狂奔……
寶石花獺兔
這裡飼養著近萬隻川白獺兔,它們是四川省「十二五」兔育種攻關最亮眼的成果之一。這種兔子與其他品種最大的區別在於其短、平、密、絨的被毛,用手摸起來細膩、柔軟,毛皮質量好、體型大、抗病性強。由它加工而成的裘皮可以替代野生動物獸裘皮,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據攻關團隊該專題負責人、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餘志菊介紹,川白獺兔是由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四川省天元兔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德系獺兔與美系獺兔雜交育成的四川白獺兔為育種素材選歷經26年育成的獺兔新品種。
2015年,該品類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2018年,由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牽頭完成的「國審新品種川白獺兔培育與產業化」項目獲得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目前由於受到國際皮毛市場的影響,養殖量有所下降。但每年我們向社會提供的川白獺兔良種均在2萬隻以上。」餘志菊說,四川95%以上的獺兔都是川白獺兔。同時,該品種已經推廣到了全國20多個省市。全國獺兔生產領域中,川白獺兔已經佔到50%以上。
首創肉兔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新技術
還有更「硬核」技術育新品種
四川是種兔需求大省,但不是家兔種業強省。那麼有沒有辦法加快選育出又好吃又好看的家兔新品種呢?
這便是攻關團隊賴松家課題組近年來所攻關的另一方向——國際首創肉兔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新技術。據介紹,該技術核心智慧財產權是構建了肉兔全基因組綜合選擇指數(GT),研製出SNP檢測試劑盒,並編寫了基因組育種值計算軟體和基因選擇方法操作程序。該育種技術屬國際首創。
接下來,在「十三五」初步建立肉兔基因組選擇方法的基礎上,擴大基因覆蓋度,完善肉兔基因組選擇方法,建立統一的兔性能測定方法和遺傳評估體系。
(來源: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