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家科研中心11月22日發表公報說,該機構與巴黎天文臺以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合作,用數字模擬技術對本星系群的仙女座星系和麥哲倫星雲成因進行了研究。他們認為,仙女座星系很可能由兩個星系在數十億年前發生劇烈撞擊後形成。
公報說,本星系群包括40多個星系,其中最大的兩個成員星系就是仙女座星系和銀河系。如果說後者的成因至今仍是一個謎團,那麼前者的形成過程在天文學界形成了比較一致的認識,即仙女座星系是由兩個星系經過撞擊、融合後形成。中法兩國研究人員模擬再現了該星系的特性以及演變過程,並據此推測,在發生撞擊的兩個星系中,一個應該比銀河系略大,另一個則比銀河系小了3倍。它們在宇宙中的首次「相遇」大約在90億年前,並最終在55億年前融為一體。
研究人員認為,上述兩個星系發生撞擊之猛烈在本星系群的歷史上都屬罕見,以至於剩下的物質不停轉動,最終形成了仙女座星系這個巨型圓盤。
研究人員還對麥哲倫星雲的形成過程進行了探索。大小麥哲倫星雲是離銀河系最近的星系之一。研究人員認為,在仙女座星系形成過程中還有一部分物質被噴射出來,形成了大小麥哲倫星雲,它們的成分中氣體含量豐富,屬於不規則星系。
該研究成果將於近期發表在美國《天體物理學雜誌》(Astrophysical Journal)季刊上。研究人員認為,它將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銀河系。
(來源:新華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