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成功發射回收固液混合發動機的探空火箭

2020-11-24 科學網

 

我國首次將以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探空火箭成功進行發射和回收。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消息證實,12月5日下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該校宇航學院15位大學生設計研製的「北航二號」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探空火箭飛行試驗取得成功。

 

該校宇航學院常務副院長蔡國飆用8個字來形容這次試驗的成果:國內首創,國際水平。據介紹,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將傳統固體和液體發動機的優點結合在一起,它不會爆炸,能被調節,成本低,對環境無害。這種火箭發動機設計相當複雜,至今在全世界都是一個沒有被完全突破的技術難點。國內航天領域的許多專家都在致力於研究這種新型發動機,但是沒有做到真正的工程應用。國外有發射成功的先例,但是不能保證絕對穩定。

 

據介紹,「北航二號」探空火箭全長3.417米,箭體直徑0.22米,發射質量91千克,有效載荷質量15.5千克。「北航二號」的主要任務是驗證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飛行性能,同時將測量儀器發射到高空測量大氣參數,並進行有效載荷的回收。該火箭由發動機、點火艙、分離回收艙、儀器艙和頭錐五部分組成。與2006年11月1日第一枚完全由本科學生獨立設計完成並發射成功的「北航一號」探空火箭一樣,「北航二號」從設計、製造、裝配到運輸等全部由學生自己完成。

 

「北航二號」項目組的15位同學中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他們多數人從大四開始進行該課題研究,經過兩年多鑽研並多次試驗後,他們獨立研製的火箭終於成功發射。目前,項目組還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對飛行試驗數據進行進一步整理和分析。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次成功發射並回收以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探空火箭
    新華網北京12月5日電(李江濤、鄧怡)5日下午,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傳來喜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設計研製的「北航二號」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探空火箭飛行試驗獲得成功,這是中國首次成功發射和回收以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為動力的探空火箭。
  • "北航二號"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探空火箭飛行試驗成功
    "北航二號"固液混合火箭發動機探空火箭飛行試驗成功 2008年12月05日 19: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
  • 「北航4號」臨近空間火箭動力飛行器成功發射!把論文寫上藍天
    伴隨著助推級固體火箭發動機的轟鳴聲,一身橘紅色塗裝的「北航4號」離弦而出,直入雲層,400秒後,順利降落在了預定的位置。「飛行數據顯示,火箭助推點火正常、出架正常、分離正常、主級高空點火正常,按照預定彈道完成飛行。按照飛行試驗大綱要求,首飛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混合所有制火箭企業中科宇航,發布固液混合火箭型譜計劃
    《衛星與網絡》記者:郭朝暉 近日,混合所有制商業火箭企業北京中科宇航探索技術有限公司,在中國航天大會·商業航天產業國際論壇上展示了其火箭型譜計劃。展示的火箭型譜具有產品化、系列化、組合化特點,兼顧高、中、低軌發射任務,固液並存。具體包括固體火箭系列、固液混合火箭、液體火箭系列以及近太空探測與科學實驗平臺。首型固體火箭ZK-1A的LEO運載能力達2噸,未來將發展垂直回收可重複使用火箭。
  • 首次商業載人可回收航天,SpaceX 5月31日發射載人火箭成功
    ,發射,空間站,太空人,馬斯克,太空,獵鷹,太空梭,設計,商業,成功,發動機,回收,逃逸,貨運,國際,飛行,公司,2011,聯盟,直播,波音,人類,航天員,項目,俄羅斯,航天服,復用,Space,退役,對接,首次,火星,運載火箭,艙內,著陸,失敗,首飛,能力,逃逸塔,Crew,一級,重複使用,CCP,加壓艙,試驗,軌道,技術,甘迺迪航天中心,阿波羅,爆炸,太陽能,萬美元,成本,Dragon,CRS
  • 試車500秒,中國可回收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成功,核心技術已突破
    ,本次試車成功意味著星際榮耀公司突破了火箭垂直回收又一核心技術,為接下來可重複使用的「雙曲線二號」火箭奠定了基礎。什麼是二次啟動目前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研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以降低發射成本。目前公認的火箭回收方式有三種:「降落傘+氣囊」、滑翔降落、利用發動機反推垂直回收。
  • 藍箭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試車 背後是火箭動力之爭?
    此次變推力長程試車之前,今年7月19日、21日, 「天鵲」TQ-12液氧甲烷發動機已有兩次試車成功,最長試車時間100秒。   據藍箭航天介紹,新一次試車重點考核了發動機推力調節方案的可行性,意味著國內首次突破雙低溫火箭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和高精度低溫調節器技術,為可重複使用火箭返回奠定技術基礎,同時也有助於火箭飛行彈道優化和火箭起飛前的故障診斷。
  • 大一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並回收
    &nbsp&nbsp&nbsp&nbsp大一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並回收&nbsp&nbsp&nbsp&nbsp近日,一條由學生自製,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全過程的視頻走紅網絡。
  • 紀念中國返回式衛星首次發射成功45周年
    我是成都七中萬達學校「未來科學家班」的學生代表,今天是中國返回式衛星首次發射成功紀念日,在這個大喜的日子裡,我有幸書面採訪航天專家李頤黎老師。李頤黎老師於2020年6月17日被我們成都七中萬達學校和四川省宇航發展研究會聘請為成都七中萬達學校「未來科學家班」專家顧問。
  • SpaceX首次成功回收重型獵鷹火箭所有三個助推器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在第二次成功發射「重型獵鷹」(Falcon Heavy)火箭後,SpaceX公司再次創造了新的歷史:該火箭的所有三個核心助推器全部成功著陸。「重型獵鷹」火箭的兩個側推進器著陸在位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附近的SpaceX的兩個混凝土著陸墊上,靠近發射場。
  • 詳解海上發射火箭與海上回收火箭,哪個技術難度更高呢?
    2019年6月5日,我國在黃海一海域從海上發射平臺上發射「長徵11—WEY」運載火箭。將七顆衛星同時發射升空,隨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的600公裡高度圓軌道,我國首次海上火箭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填補了一項技術空白。而在前幾天,我國又進使用了該型火箭進行海上發射,也取得了成功。
  • 美國成功試驗甲烷燃料火箭發動機 有諸多優勢
    據space網站2007年5月7日報導,工程師們成功試驗了一種以甲烷為動力的火箭,這是甲烷在航天發動機領域中的首次應用。未來這種新型發動機可能把火星、木星、土衛六以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用作天基燃料補給站,允許從地球發射更輕便的太空飛行器,而且更容易發射。
  • 正青春|劉上:自製火箭成功發射回收
    8月2日,劉上自主設計的一枚火箭成功發射和回收。記錄火箭製作過程的37個視頻,在Bilibili視頻網站、抖音等網絡平臺,獲得數千萬網友圍觀、點讚。【故事】「你咋不上天呢?」這句網絡戲言,被常德00後青年劉上實現了。8月2日,他自主設計的一枚火箭,成功發射和回收。
  • 60年前,我國第一枚T-7探空火箭一飛沖天
    新華社客戶端上海9月13日電(張建松 張鵬)60年前的今天,我國第一枚T-7探空火箭在603基地一飛沖天。9月13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專門召開座談會,向老一輩航天人致敬,銘記他們所創造的輝煌歷史,激勵新一代航天人更好地傳承航天精神。
  • SpaceX重型獵鷹火箭首次商業發射成功,並完成回收任務
    洛杉磯時報報導,4月12日美國SpaceX公司首次用獵鷹重型火箭完成商業發射任務,發射了一顆通訊衛星,為未來發射商業和軍事有效載荷打開了大門。發射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進行,並獲得成功。大約在升空8分鐘後,火箭的兩個助推器返回附近的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幾乎同時著陸。
  • 大一男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並回收
    視頻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8月6日,這條名為《疫情在家耗時半年自製一枚矢量噴管TVC姿態控制傘降回收固體火箭 (成功發射-回收)》的視頻在嗶哩嗶哩視頻網站(B站)上火了,目前播放量已超百萬,彈幕6000多條,最高全站日排行
  • 大一男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並回收
    隨後火箭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視頻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8月6日,這條名為《疫情在家耗時半年自製一枚矢量噴管TVC姿態控制傘降回收固體火箭 (成功發射-回收)》的視頻在嗶哩嗶哩視頻網站(B站)上火了,目前播放量已超百萬,彈幕6000多條,最高全站日排行28名。
  • 大一男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並回收!來看神仙
    視頻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成功發射-回收)》的視頻在B站上火了,目前播放量已超百萬,彈幕6000多條,最高全站日排行28名。、燃料、編程、飛控算法、3D列印的「技能樹」,才最終實現火箭的成功發射。
  • 我國可回收火箭來了,長徵八號年內發射,帶著助推器一起返回?
    說到可回收火箭,大家立刻就會想到馬斯克SpaceX公司的獵鷹9,其助推器返回地球的畫面有如「神兵天降」。早在幾年前,這還是無法想像的畫面,國內外航天界對火箭回收曾經都比較排斥,但由於馬斯克這條「鯰魚」的攪動,如今可回收火箭已經成為各國爭相發展的重點方向,連印度也計劃推出TVP可回收火箭,未來甚至準備用它來發射飛船和空天飛機。
  • 中國民營可回收火箭第3次發射及回收試驗成功|組圖
    新京報訊 8月10日10時35分,中國民營航天企業翎客航天在位於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鎮的火箭基地進行公裡級可回收火箭RLV-T5第3次發射及回收試驗,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此次回收試驗飛行時間50秒,目標高度300米,實際飛行高度302米,落地精度7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