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成功試驗甲烷燃料火箭發動機 有諸多優勢

2020-11-25 中國網

據space網站2007年5月7日報導,工程師們成功試驗了一種以甲烷為動力的火箭,這是甲烷在航天發動機領域中的首次應用。未來這種新型發動機可能把火星、木星、土衛六以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用作天基燃料補給站,允許從地球發射更輕便的太空飛行器,而且更容易發射。

試驗火箭由XCOR宇航公司建造,火箭攜帶約3405千克的推進劑。——這只是太空梭每個固體火箭助推器約1498000千克推進劑的一小部分——這次在美國莫哈韋沙漠進行的試驗將為設計更大型的太空火箭提供試驗基礎。

目前的探空火箭大都採用液氧和液氫或固體燃料,這些燃料較難收集、難以存儲且價錢昂貴。甲烷不需要像氫一樣,在零下253攝氏度的溫度下保存。甲烷的密度比氫大,在燃料箱的有限空間內能夠裝載更多甲烷。

NASA火箭項目負責人Tramel稱,甲烷還有另一優勢,不像大多數太空載具採用的液體燃料,需要一套HAZMAT設備加以控制。

在其他行星和衛星上收集甲烷雖然很難,但並非不可能實現。機械探測器能夠從土衛六上採集甲烷,土衛六上蘊藏著大量液態甲烷。火星上雖然沒有大量甲烷,但能夠通過加熱二氧化碳和氫生成甲烷。

甲烷應用的一大難題是它較難點燃,不像液氧和液氫能夠快速反應。但是用於火箭發動機還是有前景的。Tramel稱,甲烷有諸多優勢,問題是為什麼我們之前沒有將其用於火箭發動機。(中國航天工程諮詢中心 曲佳 錢錢)

相關焦點

  • 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太空探索的未來動力!
    這一年,美國的火箭工程師們總結了6年來對液氧甲烷和液氧乙烷、液氧丙烷、液氧煤油、液氧液氫這5種液體推進劑的試驗結果,得出了以下結論:第一:液氧甲烷發動機是所有烴類燃料組合中,最不容易結焦的;第二:甲烷的粘度小,冷卻性能遠高於煤油;第三: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理論比衝為
  • 我國首臺可復用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全系統試車成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星)5月17日,我國首臺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12)20秒試車成功,該型號發動機由藍箭航天自主研發。據介紹,「天鵲」是繼美國SpaceX的猛禽發動機、藍色起源的BE-4發動機之後,世界第三臺完成全系統試車考核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
  • 藍箭航天10噸級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推力室試車成功
    3月20日消息,民營火箭企業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鳳凰」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推力室試車成功。
  • 100年前的理論暗示,甲烷才是火箭燃料的未來
    如果從這一點來衡量,液氫的性能明顯高於甲烷和RP-1,甲烷相較於RP-1又有大約5%的性能提升,液氫是當之無愧的NO.1,這也是美國曾經的太空梭、正在研發的太空發射系統(SLS)、以及我國長徵5號系列火箭選擇液氫作為主燃料的原因!但大家不要忽略一個事實,這種比較只是基於燃料的潛在理論性能表現,沒有考慮使用這種燃料要付出哪些代價的情況下得出的。
  • 支撐長五復飛成功,液體火箭發動機都有哪些?
    長徵五號遙三火箭已經於12月27日發射成功,這次復飛成功標誌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尤其是新一代氫氧火箭發動機YF-77的基本成熟。液氧甲烷無毒無汙染,甲烷提純遠比精煉煤油簡單和廉價,很多液氧甲烷發動機還號稱直接能用天然氣,液氧甲烷推進劑的綜合成本比液氧煤油還低!液氧甲烷發動機的比衝一般要比液氧煤油發動機高一大截,而且甲烷冷卻性能好燃燒又不容易積碳,非常有利於發動機的重複使用。
  • 藍箭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試車 背後是火箭動力之爭?
    此次變推力長程試車之前,今年7月19日、21日, 「天鵲」TQ-12液氧甲烷發動機已有兩次試車成功,最長試車時間100秒。   據藍箭航天介紹,新一次試車重點考核了發動機推力調節方案的可行性,意味著國內首次突破雙低溫火箭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和高精度低溫調節器技術,為可重複使用火箭返回奠定技術基礎,同時也有助於火箭飛行彈道優化和火箭起飛前的故障診斷。
  • 火箭發動機,到底有多強?每秒可消耗2500kg燃料
    但實際上,僅僅推力強、爆發力強還不夠,火箭發動機還需要有足夠高的強度。一方面是溫度的「冰火兩重天」,火箭發動機上面對接燃料,下面排出燃氣,燃料溫度極低、燃氣溫度卻極高。例如,液氧液氫燃料溫度在零下180-250攝氏度左右,但它們燃燒後燃氣溫度高達數千攝氏度。
  • 試車500秒,中國可回收火箭發動機二次啟動成功,核心技術已突破
    2020年5月27日,我國火箭民企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對其自主研發的「焦點一號」液氧甲烷發動機進行了二次啟動測試,並完成了全系統500秒試車。什麼是二次啟動目前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研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以降低發射成本。目前公認的火箭回收方式有三種:「降落傘+氣囊」、滑翔降落、利用發動機反推垂直回收。
  • 未來的太空人可以使用甲烷在火星上製造火箭燃料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他們可以從紅色星球上已經存在的甲烷中製造火箭燃料。 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一種新的方法來生產基於甲烷的火箭燃料,他們希望這可以使從火星返回的旅程更加可行。這種方法先前是由SpaceX的Elon Musk和工程師提出的,他們考慮了利用火星上冰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來產生甲烷所需的碳和氫的方法。
  • 甲烷燃料縮短火星探險的距離
    然而,當人們靜下心來就會發現依然有很多障礙,其中就包括遙遠路程所需的火箭燃料是巨大的。但科學家們並沒有輕易放棄。美國科學家們就發明了一種在火星上將甲烷轉化為火箭燃料的新方法,這為未來太空人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的任務增加了關鍵的靈活性。SpaceX公司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其他工程師找到了將火星上冰中的水與二氧化碳結合以獲得足夠的碳和氫來生產甲烷的方法。
  • 甲烷將稱霸商業航天!九州雲箭「凌雲」發動機技術如何脫穎而出?
    再論液氧甲烷之利有關於未來的商業化運營的火箭究竟該選擇何類的燃料,業界已經爭論頗多,達成的基本結論就是:液氧甲烷是權衡之下最為合適的選擇。而九州雲箭的工程師也認為甲烷在未來 20 年之內霸主地位將不會被撼動。
  • 民營火箭企業藍箭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燃氣發生器試車成功
    「天鵲」(TQ-12)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 燃氣發生器 藍箭航天供圖1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民營火箭研製企業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航天」)獲悉,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
  • 中國最大的火箭發動機:缺少一項關鍵設備 只能用水作「燃料」
    但在這個階段性實驗成果之後,等待著YF-480的卻是名副其實的"研發斷崖":由於國內缺乏和500噸級火箭發動機相符的試車臺,YF-480的核心組件之一燃燒室將無法進行測試,繼而成為拖累整個YF-480乃至長徵九號工程進度的"短板"。圖為在試車臺上測試,噴出大量水蒸氣的美國SSME液氫液氧發動機。
  • 藍箭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燃氣發生器點火試車成功
    圖片來自公眾號 藍箭空間科技網易科技訊1月7日消息,藍箭發布信息稱自主研發的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燃氣發生器首輪點火試車成功試驗驗證了燃氣發生器設計和工藝的正確性以及製造質量,同批產品將用於渦輪泵聯試和整機試車,全面推進「天鵲」(TQ-12)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研製。藍箭2018年年中時曾表示自主研發的中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將於2019年完成全部地面試驗,2020年首飛。
  • 為何我國的航天火箭技術先進!飛機和汽車發動機方面卻落後呢?
    (一)成功發射十艘神舟飛船、天宮一號衛星、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累計成功發射12次往返太空;(二)探月工程成功完成「繞」「落」目標;(三)北鬥衛星導航區域系統全面建成;(四)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在諸多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五)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成功發射236次,現有火箭成功率達97.5%,成功發射各類衛星
  • 為何我國的航天火箭技術先進!飛機和汽車發動機方面卻落後呢?
    (一)成功發射十艘神舟飛船、天宮一號衛星、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累計成功發射12次往返太空;(二)探月工程成功完成「繞」「落」目標;(三)北鬥衛星導航區域系統全面建成;(四)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在諸多領域填補了國內空白;(五)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成功發射236次,現有火箭成功率達97.5%,成功發射各類衛星300多顆;(六)在軌道上發射170顆,初步建立了由「通、導、遙」三大衛星系統組成的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骨幹體系
  • BE-4發動機技術難題已解決,最強液氧甲烷發動機投入生產
    ULA將購買BE-4發動機,用於為其即將發射的半人馬火箭的第一級提供推力。 ULA成立於2006年12月,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各出資50%成立的一家合資企業。ULA匯集了在該領域內最成功、經驗最為豐富的兩個團隊:洛克希德馬丁的 Atlas 和波音 的Delta,ULA的客戶主要有美國國防部、NASA以及其他組織。
  • 昨天,馬斯克用這款火箭發動機把不鏽鋼水塔送上了天
    已經多次執行重大任務的「獵鷹9號」火箭,用的就是九臺「梅林」發動機並列。而此次,馬斯克的SpaceX公司有了更大的野心,他們要把更大更重的「星艦」送上太空,略顯嬌小「梅林」發動機自然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於是,「猛龍」(Raptor,又名「猛禽」)發動機在工程師們的努力下應運而生。「猛龍」發動機使用液氧甲烷作為燃料,單臺推力達到了2000千牛,海平面比衝330s,推重比高達170。
  • 中國突破可回收火箭關鍵技術,馬斯克有了強勁對手,美國壟斷不再
    據北京日報報導,不久前,中國星際榮耀「焦點一號」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完成二次啟動長程500秒試車,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掌握液氧甲烷發動機二次啟動的國家,這種液氧甲烷燃料發動機設計可重複使用次數超過30次,可以為火箭節省70%以上的製造和發射成本,大大降低了太空探索的花費。
  • 80+10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試車成功
    80+10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試車成功 2020-11-26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