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首飛!BE-4發動機技術難題已解決,最強液氧甲烷發動機投入生產

2020-11-25 騰訊網

近日,聯合發射聯盟(ULA)執行長託裡·布魯諾(Tory Bruno said )對外表示,BE-4火箭發動機中的與渦輪泵相關的一些問題已經解決。ULA將購買BE-4發動機,用於為其即將發射的半人馬火箭的第一級提供推力。

ULA成立於2006年12月,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各出資50%成立的一家合資企業。ULA匯集了在該領域內最成功、經驗最為豐富的兩個團隊:洛克希德馬丁的 Atlas 和波音 的Delta,ULA的客戶主要有美國國防部、NASA以及其他組織。

BE-4發動機由藍色起源開發,這一項目自2011年開始,但直到2014年9月才公開宣布。這也是該公司第一臺使用液態氧和液態甲烷的發動機。

該發動機的動力組全尺寸版本早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測試,該動力組包括一組閥門和渦輪泵,可為噴射器和燃燒室提供適當的燃料(氧化劑混合物)。

截至2015年9月,藍色起源已經完成了BE-4若干元件的100多次開發試驗,這些試驗被用來證實理論模型預測的「噴油器性能、傳熱和燃燒穩定性,收集到的數據被用來改進發動機設計。

BE-4於2017年3月完成了組裝。第一次測試時的推力為設計值的50%。到2018年3月,BE-4發動機在65%設計推力下完成了114秒的測試 截至2018年9月,該發動機完成了數次超百秒測試,其中一次測試持續時間超過200秒。

去年,該發動機完成了100%推力測試,這意味著它在海平面的推力達到了240噸級。目前世界上只有兩款可用的液氧甲烷發動機:SpaceX的猛禽發動機和藍色起源的BE-4。

從指標來看,前者推力能達到200噸級,已經開始在星艦上測試,未來有可能升級為300噸級。而BE-4已經實現了240噸,說是世界第一也不為過。

BE-4的重量和比衝等規格一直未公布。從官方給出的圖片對比來看,我們推測該型號豎置高度至少在3.5米以上。結構方面,該發動機主要部件包括增壓泵、再冷卻推理組件、主要渦輪泵總成、富氧預燃室、噴嘴、旋轉啟動部件。

BE-4發動機(圖源:Blue Origin)

BE-4是一種非穩態燃燒發動機,帶有一個富氧預燃室和一個驅動燃料和氧氣泵的渦輪機。這種燃燒循環類似於目前在拉斯五號上使用的RD180發動機。RD180是由俄羅斯開發的大型發動機,取代它也是BE-4存在的理由之一。

因為使用甲烷推進劑,BE-4的推重比要比RD180低一些,不過這是甲烷的固有特性,因為甲烷密度只有煤油的一半。

根據目前已知的的一些信息來看,BE-4的全功率推力(海平面)為2.4MN(合244.73噸力),燃燒室壓力為13.4兆帕,大大低於RD-180的26兆帕。該發動機的設計使用壽命為:100次發射和著陸,相比之下,RD-180隻能一次性使用。

今年7月,藍色起源向ULA交付了第一臺探路者BE-4發動機,ULA的CEO布魯諾宣布第二臺也即將交付。據了解,BE-4的首次飛行將用於2021年發射的新格倫火箭。

編譯/前瞻高端裝備研究組

資料來源: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4

https://www.blueorigin.com/engines/be-4

https://arstechnica.com/science/2020/10/ula-chief-says-the-be-4-rocket-engines-turbopump-issues-are-resolved/

相關焦點

  • 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太空探索的未來動力!
    在第4篇和第5篇《RD-170: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和《F-1:史上最強的單燃燒室液體火箭發動機》中,小火箭分別介紹了蘇聯和美國有史以來最強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太空梭使用固體助推器+液氫液氧火箭發動機的組合,實現了一級半入軌和可重複使用的目的。(受美國自身技術標準的限制,美國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燃燒室壓力始終不敢調得過大,嚴重限制了其液氧煤油發動機的性能。等到美國工程師意識到其實是美國的煤油裡含硫量較高的問題時,已經為時已晚。
  • 藍箭液氧甲烷發動機成功試車 背後是火箭動力之爭?
    此次變推力長程試車之前,今年7月19日、21日, 「天鵲」TQ-12液氧甲烷發動機已有兩次試車成功,最長試車時間100秒。   據藍箭航天介紹,新一次試車重點考核了發動機推力調節方案的可行性,意味著國內首次突破雙低溫火箭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和高精度低溫調節器技術,為可重複使用火箭返回奠定技術基礎,同時也有助於火箭飛行彈道優化和火箭起飛前的故障診斷。
  • 藍箭航天10噸級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推力室試車成功
    實現中國民營航天企業在液體火箭自主研發方面突破,液氧甲烷火箭的商業化應用進程將進一步提速。 此次試驗的10噸級液體甲烷發動機推力室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 藍箭航天自主研發中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研發完成
    中新網7月6日電 7月5日,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產品戰略發布會」在北京舉行。發布會上,藍箭航天宣布,公司自主研發的中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朱雀二號已經於今年六月完成全系統設計工作,該款火箭計劃於2019年完成全部地面試驗,2020年首飛。
  • 80+10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試車成功
    80+10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試車成功 2020-11-26 19: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藍箭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燃氣發生器點火試車成功
    圖片來自公眾號 藍箭空間科技網易科技訊1月7日消息,藍箭發布信息稱自主研發的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燃氣發生器首輪點火試車成功試驗驗證了燃氣發生器設計和工藝的正確性以及製造質量,同批產品將用於渦輪泵聯試和整機試車,全面推進「天鵲」(TQ-12)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的研製。藍箭2018年年中時曾表示自主研發的中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將於2019年完成全部地面試驗,2020年首飛。
  • 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完成控制系統與二級遊機發動機匹配驗證
    二級遊機「天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TQ-11)完成單次時長3000秒的熱試車考核,達到國內泵壓式低溫液體火箭發動機單次試車時間最高紀錄,發動機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火箭總體要求。藍箭航天方面表示,試車首次考核了過冷推進劑加注和試車工作狀態,其成功標誌著TQ-11發動機成為國內首臺完成推進劑過冷試車考核的民營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藍箭航天成為國內唯一掌握推進劑過冷技術並具備發動機過冷試車能力的民營航天企業,發動機多項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系列運載火箭集體亮相 首款民營中型液體運載火箭...
    2018年7月5日晚,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藍箭航天)「液氧甲烷火箭產品戰略發布會」在水立方隆重舉行。發布會上,藍箭航天宣布,公司自主研發的中型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朱雀二號已經於今年六月完成全系統設計工作,該款火箭為國內在研運力最大的民營運載火箭,計劃於2019年完成全部地面試驗,2020年首飛。
  • 民營火箭企業藍箭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燃氣發生器試車成功
    「天鵲」(TQ-12)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 燃氣發生器 藍箭航天供圖1月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民營火箭研製企業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箭航天」)獲悉,藍箭航天自主研發的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
  • 甲烷將稱霸商業航天!九州雲箭「凌雲」發動機技術如何脫穎而出?
    眾所周知,甲烷作為一種清潔的能源被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廣泛使用,1931 年,德國研製了世界上第一臺液氧甲烷發動機,而近三四十年更是被世界航天界重點關注。鑑於液氧甲烷推進劑以上種種的優點,美俄等主要航天強國都不同程度地開發過該類型的發動機。目前,國際上當屬美國對液氧甲烷組合最為積極,SpaceX 在告別梅林之後將徹底投向「猛禽」甲烷的懷抱,藍色起源的 250 噸級 BE-4 液氧甲烷發動機更是肩負起了新格倫、宇宙神 5 和火神等一眾明日之子的動力來源。
  • 我國首臺可復用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全系統試車成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佳星)5月17日,我國首臺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天鵲」(TQ-12)20秒試車成功,該型號發動機由藍箭航天自主研發。據介紹,「天鵲」是繼美國SpaceX的猛禽發動機、藍色起源的BE-4發動機之後,世界第三臺完成全系統試車考核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
  • 復用核心技術再突破!星際榮耀焦點一號發動機完成二次啟動試車
    此次試車成功,標誌著「焦點一號」成為全球首臺具備二次啟動能力的液氧甲烷發動機,也意味著星際榮耀突破了運載火箭垂直回收的又一項核心技術,為雙曲線二號可重複使用運載火箭的成功入軌發射奠定堅實基礎。以垂直著陸的技術實現運載火箭子級回收,對火箭的動力系統提出很高的技術要求,其中一項核心技術就是發動機的二次啟動。
  • 又一款火箭發動機完成點火試驗,關鍵技術獲突破,年內將實現首飛
    據國內媒體報導稱,我國藍箭航天公司於近日在其智能製造基地熱試車臺上,進行了「朱雀二號」火箭控制系統與「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匹配驗證,順利完成第三次搖擺試車點火試驗。該項試驗的成功標誌著天鵲」80噸液氧甲烷發動機,成為了全球首臺通過泵後搖擺技術驗證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
  • 「凌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
    項目介紹 「凌雲」-10噸級液氧甲烷發動機,是九州雲箭面向商業航天市場推出的*款液體火箭發動機
  • 星際榮耀可復用液氧甲烷發動機取得重大進展
    擁有「火箭街區」的北京經開區近些年來不斷取得新成績近日,國內首臺突破500秒單機試車的液氧甲烷發動機額定工況長程試車累計突破1000秒!獲得了中新社、人民網等眾多媒體關注2020年5月19日,星際榮耀焦點一號(下稱「JD-1」)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發動機順利完成全系統額定工況200秒長程試車,額定工況長程試車累計突破1000秒。△這是本臺發動機順利完成的第三次長程試車,其中第二次完成500秒長程考核,為國內首臺突破500秒單機試車的液氧甲烷發動機。
  • SpaceX核心技能—發動機
    為什麼說Merlin火箭發動機是核心科技?SpaceX通過火箭回收再利用使得火箭發射成本降低了一個數量級,直接碾壓了競爭對手。火箭的回收重複使用主要有兩塊兒難啃的骨頭,一是精確控制飛行與著陸技術,一是變推力可重複使用發動機技術。對於信息技術不斷革新的前沿,變推力可重複使用發動機技術更為核心。
  • 火焰瀰漫試車臺,發動機幾秒鐘全部燒毀!長徵五號火箭研製秘聞
    一、YF-100液氧煤油發動機:從四次試車四次失敗到金牌動力的鳳凰涅槃長徵5號、長徵5號B是新一代無毒無汙染大推力運載火箭的兩個最強王者,但先聲奪人的卻是四年多前首飛的長徵6號。YF-20使用的四氧化二氮與偏二甲肼生產製備難度更低,同時成本也更低。
  • 天鵲航天發動機試車成功!國產第一世界第三,年底或可實現量產
    2020年5月,民營航業企業藍箭航天自主研製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在地面點火試車,而且這次試車是代號的」天鵲」的大推力液氧甲烷航天發動機,試車試驗圓滿成功,成功通過火箭泵後搖擺技術驗證,標誌全球第一臺擁用泵後搖擺技術的大推力
  • 航天六院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領域總師劉站國|赤子之心 與發動機同...
    他,就是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液氧煤油發動機領域總師劉站國。讓他戀戀不捨的,正是他貫注全部心血,「撫養」長大的「國之重器」—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也正是該型發動機,擎起了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的主要動力。眾所周知,液氧煤油發動機是一項全新的研製工作,許多關鍵技術亟待突破,其系統複雜、技術含量高、研製難度非常大。作為設計師,劉站國總是衝鋒在前。無數個日夜,他能不能安心入睡,能不能做個好夢,都取決於項目是否得到了順利推進,難題是否按照他的設想如期攻破。發動機研製完成後,熱試車試驗,是擺在設計人員面前的一道坎。
  • 天鵲航天發動機試車成功!民企自主研發居世界第三,年底或可量產
    2020年5月,民營航天企業藍箭航天自主研製的朱雀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在地面點火試車,而且這次試車是代號的」天鵲」的大推力液氧甲烷航天發動機,試車試驗圓滿成功,成功通過火箭泵後搖擺技術驗證,標誌全球第一臺擁用泵後搖擺技術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發動機正式誕生,這在我國航天史上,是裡程碑式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