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燃料縮短火星探險的距離

2021-01-15 方舟科技時訊

近年來,隨著馬斯克的火星計劃越來越旺,吸引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然而,當人們靜下心來就會發現依然有很多障礙,其中就包括遙遠路程所需的火箭燃料是巨大的。但科學家們並沒有輕易放棄。

美國科學家們就發明了一種在火星上將甲烷轉化為火箭燃料的新方法,這為未來太空人在這顆紅色星球上的任務增加了關鍵的靈活性。

SpaceX公司的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其他工程師找到了將火星上冰中的水與二氧化碳結合以獲得足夠的碳和氫來生產甲烷的方法。

一旦太空人成功到達火星,他們就可以用這種方法將火星上的二氧化碳和冰等物質轉化為火箭燃料 — 這樣就不用擔心回程火箭燃料的問題。

儘管這種新方法只是一種「概念驗證」,但在實驗室測試中已經成功。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物理學家辛霍林(Huolin Xin)在一份報告中稱,「雖然這需要大量的工程和研究才能完全實現,但目前的結果非常有希望」。

為了實現這種技術,該團隊採用了一種現有的兩步法,該方法已能在國際空間站上將水轉化為可呼吸的氧氣 ,而一種單原子鋅催化劑則有可能將其簡化為一個步驟。

「從根本上說,鋅是一種很好的催化劑,」辛教授說,「它能節約時間,易於分離和便於大量攜帶——這是太空旅行的一大亮點。」

在新方法中,原子分散的鋅在化學反應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從二氧化碳中鍛造出甲烷。

但現代空天工具通常不使用基於甲烷的火箭燃料, 這意味這種新工藝需要與未來的推進技術相兼容。

不過,甲烷燃料相對於液態氫——也是波音和洛克希德未來的首選燃料——在於以下幾個方面擁有優勢,鼓勵科學家們努力研發。比如,液氫燃料會在火箭發動機上留下碳渣,必須在下次使用之前清理乾淨。然而在火星上,不總是那麼輕易就能出到外面去做清理工作的。

目前,一些公司已經開始推進這種新方法 ,並大力研發甲烷火箭燃料。舉幾個例子,SpaceX的「猛禽」(Raptor)、「螢火蟲阿爾法」(Firefly Alpha)和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BE-4引擎都瞄準了甲烷火箭燃料。

看來有了甲烷燃料,火星計劃並不是那麼遙遠了。

相關焦點

  • 未來的太空人可以使用甲烷在火星上製造火箭燃料
    未來的太空人如何從火星返回地球?根據一項新的研究,他們可以從紅色星球上已經存在的甲烷中製造火箭燃料。 研究人員已經設計出一種新的方法來生產基於甲烷的火箭燃料,他們希望這可以使從火星返回的旅程更加可行。這種方法先前是由SpaceX的Elon Musk和工程師提出的,他們考慮了利用火星上冰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來產生甲烷所需的碳和氫的方法。
  • 100年前的理論暗示,甲烷才是火箭燃料的未來
    燃料的突然改變勢必會讓猛禽的架構被迫做出較大的改動,是什麼原因讓馬斯克及其研發團隊壯士斷腕做出了這種180度的反轉選擇呢?了解馬斯克的人都知曉他有一個重心壯志,也是其創建SpaceX的初心——讓人類可以往返於地球與火星之間,讓人類真正變成跨行星物種!RP-1被捨棄,其根本原因就是無法支撐SpaceX的火星移民計劃,那為什麼SpaceX不直接享用NASA的成果選擇液態氫作為燃料呢?
  • 火星返回地球燃料不夠?物理學家:鋅和一臺小設備就能製造甲烷火箭...
    太空旅行者始終面臨著一個緊迫問題:太空人如何才能有足夠的燃料從火星返回地球?現在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物理學家著手解決這一問題。多年來科學界一直在思考如何在這顆紅色星球上製造甲烷燃料,但許多人提出的方法需要大型設備和多個步驟。
  • 美國成功試驗甲烷燃料火箭發動機 有諸多優勢
    據space網站2007年5月7日報導,工程師們成功試驗了一種以甲烷為動力的火箭,這是甲烷在航天發動機領域中的首次應用。未來這種新型發動機可能把火星、木星、土衛六以及其他行星和衛星用作天基燃料補給站,允許從地球發射更輕便的太空飛行器,而且更容易發射。
  • 火星載人登陸不是夢?馬斯克為在火星製造火箭燃料找到了辦法
    火星作為現今最適合移民的星球,爭先被各國探索。面對送人上火星這個大課題,首先要確定的就是旅程不能只有單程票。因此,火箭設計的時候就應該預留好回程所需的燃料以及物資,尤其是燃料。因為要飛回地球,飛船首先要脫離火星引力再飛回地球的引力範圍,而脫離火星引力時需要的加速度所消耗的燃料是非常巨大的,無異從地球飛往火星時所用的燃料量,這對運載力是個巨大的挑戰。
  • 甲烷燃料電池優缺點
    甲烷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的主要燃料通常以氫氣為主,氫氣與氧氣通過電化xue反應發生氧化作用輸出電能、純水和熱量,如圖1 燃料電池的基本原件是兩個電極夾著一種具有滲透性的電解質,兩電極通常加入碳粉、鉑等觸媒作為催化劑加速氫、氧分子分解為電子及離子,電解質作為離子的通道用,其傳輸效率越高則電流密度越高;而電解質對於電子的傳輸效果差,所以電子由外接電路傳輸,如圖2 甲烷燃料電池 燃料電池的優點與缺點
  • 好奇號首次分析火星大氣並未發現甲烷(圖)
    ,並未發現甲烷,這一消息一定會令那些希望在火星上找到生命的人倍感失望。他是火星樣本分析儀的可調諧雷射光譜儀的負責人。  科學家以前利用一系列地面和太空儀器,已經在火星的大氣裡發現甲烷。但是測量結果顯示,這顆紅色行星大氣裡的甲烷濃度很低,大約是十億分之十到十億分之五十。火星樣本分析儀未發現甲烷,並不意味著以前的觀測結果都是錯誤的。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間,甲烷的濃度可能會發生變化。
  • 火星的甲烷究竟來自何處,跟蹤監測,揭開火星生命之謎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實驗室/密西根大學美國國家宇航局「好奇號」探測車在過去幾年裡發現了火星大氣中甲烷的多次激增——今年的一次是在暑期,當時火星蓋爾隕石坑內的甲烷含量飆升至每單位體積十億分之二十一.
  • 科學:火星探索專題記錄,火星殖民地探險2033
    ,因為火星缺少磁層,磁場無法保護行星免受太陽輻射,人們還不知道如何讓輻射消散人們有可能利用溫室氣體來量身定製一種會散發熱量的氣侯,但是火星比地球離太陽的距離更遠,所以它可能比我們的星球還要冷,火星的冬天會達到-133攝氏度,第三個問題:大氣層火星大氣層不適合人類,人類在這裡生活和工作,需要穿上和月球上行走的太空人所穿的一樣的衣服,在阿波羅計劃期間,火星服必須足夠靈活
  • 火星大氣層中有甲烷嗎?研究證實了甲烷在火星上的作用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和火星快車軌道器在火星大氣層中對甲烷的獨立探測使混亂的故事更加混亂火星大氣層中有甲烷嗎?行星科學家近二十年來一直試圖揭開這個謎語,但是確切的答案仍然難以捉摸。地質過程還會將甲烷釋放到地球大氣中,例如,輝石等礦物與水之間的某些反應。由於後者的成分也存在於火星上,因此火星甲烷可能源自類似的地球化學反應。火星氣體也可能在很久以前產生,那時液態水更容易獲得,然後被困在地下或被埋在地下的冰中。
  • 西媒:科學家發現在火星上獲取水和燃料的技術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7日報導,探險小說告訴我們,渴死的最常見過程之一是先成為一個流浪漢,讓自己迷失在一片海洋(鹹水)之中……火星上的情況也是一樣的。除了極度嚴寒和巨大輻射外,未來前往那顆紅色星球的探險家還將不得不應對火星水中積聚的高濃度鹽。除了解渴外,水對於獲得呼吸所需的氧和用作火箭燃料的氫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 馬斯克迎來強勁對手,俄羅斯將建造重型火箭,以甲烷為燃料
    馬斯克的成功也讓他和他的SpaceX公司,成為了其它商業航天公司,甚至是官方航天公司學習的對象,這不,前段時間,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就表示,未來將以馬斯克作為目標,建造一架以甲烷為燃料的火箭出來。而在火箭製造方面,俄羅斯其實這麼說也是挺謙虛的,因為除了想要趕超馬斯克建造以甲烷為燃料的火箭之外,俄羅斯其實也重新啟動了核動力火箭的研發項目,未來一旦成功,那麼人類的太空事業,又將迎來巨大的飛躍。
  • 馬斯克迎來強勁對手,俄羅斯將建造重型火箭,以甲烷為燃料!
    馬斯克的成功也讓他和他的SpaceX公司,成為了其它商業航天公司,甚至是官方航天公司學習的對象,這不,前段時間,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就表示,未來將以馬斯克作為目標,建造一架以甲烷為燃料的火箭出來。
  • 2020年7月,在火星距離地球最近的時刻登陸火星!
    人類的好奇心衝出地球,我們向外探索,試圖尋找宜居星球,而火星是人類最有可能踏上的地外行星。2020年,中國將開啟探測火星之旅,通過火星衛星、火星著陸器、火星車,天地聯合探測火星,目前火星車已經做好!根據地球與火星位置關係,每26個月火星會有一次距離地球最近的機會,這也是發射火星探測器的最佳時間窗口。在這個時間點發射火星探測器,將節省大量燃料,縮短抵達的時間。
  • 火星甲烷之謎新進展!火星上的神秘甲烷氣體並非由風化作用引起
    (圖片:NASA/JPL-Caltech/SAM-GSFC/Univ. of Michigan)火星甲烷之謎的一小部分可能已經剛剛被解開了。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車在火星大氣中發現了甲烷水平的多次激增——最近一次是在6月,當時火星蓋爾隕石坑內的甲烷含量飆升至21 ppbv(parts per billion per unit volume,單位體積的十億分之一)。
  • 美國NASA新型機器人,利用火星土壤造火箭燃料,往返火星不是夢?
    今日話題:美國NASA新型機器人,利用火星土壤造火箭燃料,往返火星不是夢?自從人類發現火星之後,就一直不斷的在探索,像美國航天局NASA一樣,為了上火星發明了一款新型機器人,這款機器人可以利用火星土壤,就造出火箭燃料,這到底是什麼機器人那麼厲害,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一睹它的風採吧。
  • 火星「生命」吃什麼?美味甲烷
    在火星上,人類有很多種死法。那裡空氣稀薄。那裡很冷。那裡有沙塵暴。火星不像地球一樣,能夠保護表面不受致命宇宙射線的侵襲。科學家此前曾分析,想移民火星的話,得習慣吃蟑螂、蟋蟀。那麼火星上可能存在的生命是如何活下來的呢?換句話說,他們怎麼解決最基本的「吃」這個問題?
  • 科技:新的甲烷燃料電池可以解決溫度問題
    【科技:新的甲烷燃料電池可以解決溫度問題】導語: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新型燃料電池,該燃料電池使用廉價燃料,在與汽車發動機相當的溫度下運行,可以降低材料成本。燃料電池的實用性和可負擔性並不是特別有名,但這可能剛剛改變。研究人員說,雖然這個細胞是在實驗室,但它有可能在某一天為家庭和汽車提供電力。該催化劑通過使用便宜,易得的甲烷製造出自己的氫燃料而省去了它。整個電池的改進冷卻了甲烷燃料電池中常見的沸騰操作溫度。甲烷燃料電池通常需要750到1000攝氏度的溫度才能運行。
  • 火星甲烷激增後突然消失,是什麼導致了火星「生命」的死亡?
    在最開始的2004年的時候,來自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在火星上發現了甲烷,因為甲烷是因為微生物的存在而產生的,當時科學家們興奮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因為甲烷的存在意味著火星上極有可能是存在著生命,那麼火星上到底有沒有生命的存在,這是科學們一直以來都在努力去證實的事情。
  • 少量氫和甲烷曾讓火星保持溫暖,可使水流動
    一項日前發表於預印本伺服器arxiv的研究表明,大氣中的少量氫或甲烷可能使火星保持足夠的溫暖,從而讓水得以流動。自上世紀70年代起,人們便知道,寒冷的火星肯定曾經溫暖到足以形成河流。不過,科學家一直難以解釋,一個和地球相比到太陽的距離更遠的世界是如何變得如此溫暖的,尤其是在太陽相對暗淡時。目前,稀薄的火星大氣層主要由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構成,但它鎖住的熱量很少。模型顯示,即便是厚厚的二氧化碳大氣層,也不可能將古代火星的溫度抬升至冰點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