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動物系列——齧齒動物(二)

2021-01-18 少兒科普讀物

齧齒目動物是一種行動迅疾的多齒動物,在所有哺乳動物中,它們數量最多,分布最廣。齧齒目動物能帶來各種各樣的麻煩,它們不但傳播疾病,還會啃咬電纜。但是也有一些齧齒目動物成為人類的寵物。






田鼠和旅鼠是鼠型亞目中的一個大類,它們體型小,身子圓圓胖胖的,口鼻部平鈍,尾巴短。它們大多數都生活在寒冷的地方——在這些地方,全年多數時候,地面都被冰雪覆蓋。它們既不冬眠,也不依靠體內的脂肪生存,相反,它們在雪下的地道中仍然很活躍——雪就像一塊絕緣地毯,隔絕了外部的冷空氣。田鼠和旅鼠通常吃鱗莖、植物的根、苔蘚,甚至還有松針。苔原田鼠和西伯利亞旅鼠都生活在潮溼的地方,主要以莎草和青草為食。但是,環頸旅鼠生活在乾旱地區,以芳草為食。它們或者啃咬植被,或者挖掘地下的植物根莖。歐旅鼠的爪子又大又平,適合挖洞。紅背鼠在雪地中尋覓漿果。


裡氏田鼠


這隻裡氏田鼠並不特別適應水中的生活,但是它擅長遊泳,不管是在水面上還是在水底下,都遊得很好。它會在河岸上挖洞。北美麋鼠有長長的鱗尾,足趾上有用來遊泳的蹼。它們主要以水生植物、魚、蛙、貽貝和蝸牛為食。

旅鼠


在一些地方,旅鼠會密集地生活在一起,它們可能成為食品倉庫和農作物的害蟲。每三到四年,旅鼠的數量就會大增,然後當食物稀缺時,它們的數量又會迅速下降。


在舊大陸鼠中,大約有400多個品種,包括人們熟悉的小家鼠、巢鼠和褐鼷鼠。它們種類繁多、體型小、多毛,生活在各種不同的棲居環境中。單溝沼鼠的腿很長,並且是展開的,能適應在沼澤中行走。東非冠鼠是最奇怪的品種之一——這是一種神秘的夜行齧齒目動物,能突然將身上的毛豎起來,它們的腰窩處還會散發出一股濃烈的氣味。巴爾幹半島、北非和俄羅斯的鼴鼠主要生活在地洞中,它們的眼睛隱藏在皮膚後。


這隻5釐米長的巢鼠重約7克,是最小的齧齒目動物之一。它的骨頭很輕,大約只佔全身體重的5%。它的面部平鈍,耳朵很小,皮毛通常是棕橙色的。它們能夠熟練地爬到高草尖端和糧食植物上面尋找種子和昆蟲,它們的尾巴具有抓握能力,能幫助抓牢植物的莖。這種巢鼠在用爪子進食或者建巢穴時,會同時用尾巴來固定住身體。巢鼠是建築大師,它們能用草編織出精緻的球形巢。




與被關在寵物籠子中,受人喜愛的親戚不同,野倉鼠是一種孤獨好鬥的動物。它們主要生活在中歐、中東和亞洲地區,冬天的時候會冬眠。它們會在頰囊中裝滿食物,並把大量食物帶回地下儲存室中。原倉鼠是一種大型齧齒目動物,能長到30釐米長,主要生活在中歐和東歐地區的乾燥草地上與田野邊緣。它們在地下2米深的地方挖地道、造房間,作為自己的家園。在夜裡和黎明時分,它們走出洞穴覓食種子、根莖,尋找一些土豆,還獵食青蛙、鳥、蛇,或者其他齧齒目動物。它們用牙咬著土豆帶回洞穴。5釐米長的加卡利亞倉鼠主要生活在蒙古、西伯利亞和中國,它們是倉鼠中的侏儒。



金色中倉鼠生活在保加利亞和中東地區的草地上。這是一種夜行的「食素」動物,長約18釐米。據說所有被人們當寵物飼養的金色中倉鼠,都是同一群野生金色中倉鼠的後代——1930年,在敘利亞,人們在一個地洞中找到了一隻雌性金色中倉鼠和它的12隻幼仔。



沙鼠也有很多品種,大多數生活在非洲和亞洲乾旱的棲居環境中。有一些沙鼠過著獨居生活,但也有一些沙鼠,比如蒙古沙鼠,成群地生活在一起。在其他沙鼠中,還有長爪沙鼠、毛足小沙鼠、肥沙鼠。在炎熱的白天,沙鼠躲藏在洞穴中。在涼爽的黑夜,它們出來搜尋種子、果實、根莖和其他一些植被,補充體內的水分。


睡鼠是一種聰明的齧齒目動物。大多數睡鼠都很敏捷,擅長爬樹,它們主要生活在歐洲、非洲、亞洲地區,冬天的時候會冬眠好幾個月。睡鼠主要以堅果、水果、種子、植物的芽為食,但是有一些種類,例如林睡鼠和非洲睡鼠,則以蜘蛛、昆蟲、蠕蟲、小型脊椎動物、水果和動物的蛋為食。


跳鼠利用長長的後足跳躍,並靠長尾巴保持平衡。它們主要生活在美洲和中國。它們不會挖掘地洞,但是會跳躍著穿過草地、林子、沼澤和草原。大多數跳鼠都生活在歐洲、非洲和亞洲的沙漠中。它們的後腿很長,跳躍的速度極快——必要的時候,它們一次能跳1米高,3米遠的距離。




在美洲、亞洲、非洲的沙漠、草地、森林和草原上,生活著許多與豚鼠有親緣關係的齧齒目動物。它們大多數都是大型齧齒目動物,主要生活在南美洲。它們體型豐滿、腦袋大,孕期很長。


大多數豚鼠的腿都很短,身體肥胖,但是阿根廷長耳豚鼠的腿卻很長,看起來像兔子,它們成群地生活在開闊的地區。巴塔哥尼亞野兔(也是一種豚鼠)成對生活在一起,不管雌性去哪兒,雄性都會緊緊跟隨著它。巴塔哥尼亞野兔的幼仔生活在「孤兒院」中,父母只在進食的時候才會餵養它們。

這隻羞澀的、獨居的無尾刺豚鼠是一種大型、長腿的齧齒目動物,生活在森林深處。夜裡,它沿著河岸和山坡覓食,在林中的地面上尋找水果、植物根莖,以及樹葉。哪怕樹枝輕輕響一聲,就能把它給嚇住。

豪豬的身上長滿了刺。新大陸豪豬主要生活在樹上,舊大陸豪豬主要生活在地面上。生活在樹上的豪豬也被稱為卷尾豪豬,它們的尾巴、爪子和足上的肉墊都便於在樹上抓握。它們主要以樹皮、樹葉、種子、果實為食,有時候也會到地面上覓食草、根莖、堅果、塊莖和昆蟲。舊大陸豪豬主要有兩個品種,它們是帚尾豪豬和豪豬。帚尾豪豬的尾巴很長,尾巴的尖端像毛刷(掃帚)一樣,它們皮上的刺很短。豪豬的尾巴很短,背上豎立著又長又尖的刺。


南非豪豬


這三隻南非豪豬正在穿越喀拉哈裡沙漠。當冠豪豬被激怒後,身上的剛毛會豎起來,並會發出「劈裡啪啦」的響聲,它還會咕嚕著,然後將背部對準敵人。剛毛並沒有毒,但是一旦被刺到,通常會造成致命的傷口。


在所有齧齒目動物中,最大的是南美洲的水豚。這種動物像綿羊一樣大,皮上有一層剛毛,沒有尾巴,它們成群生活在水域附近。它們的足趾上有蹼,擅長遊泳——能在水下待5分鐘。它們的腦袋又大又鈍,耳朵、眼睛和鼻孔都長在頭頂上,因此在遊泳的時候,它們能將耳朵、眼睛和鼻孔都露在水面上。雄性水豚的口鼻上還有卵形腺體(肌肉腺),從裡面能噴出一股黏黏的、白色的分泌物。它們的前牙很大,專門用來咬食生長在水中或者水域附近的草。


雨季時,水豚成群生活在一起,有時在一個群體中有40隻水豚。在每一群水豚中,有雌性、幼仔、一對處於從屬地位的雄性,以及一隻居主要地位的雄性(圖下左側)。居主要地位的雄性水豚可以通過鼻子上大大的肌肉腺來辨別。水豚在水中交配,雌性能產下7隻幼仔。



河狸鼠是一種大型齧齒目動物,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河岸地洞中,以水生植物為食。它們重約10千克,擅長遊泳——可能是最像豚鼠的水生齧齒目動物。它們身體的下層絨毛很柔軟,非常有商業價值。絨毛絲鼠和兔鼠的臼齒和門牙都會不斷生長,它們的尾巴又長又蓬鬆,後腿也很長,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皮毛極其珍貴。


長尾豚鼠是一種行蹤不定的動物,重約10千克~15千克,行動緩慢,主要生活在南美洲的森林裡。它們或者是黑色的,或者是棕色的,身上兩側各有一道白色條紋。刺豚鼠更常見,它們的腿很長,主要居住在森林裡。它們通過聆聽物體掉落地面時發出的聲音,覓食掉落在地上的水果。它們也是少數幾種能夠把巴西堅果的硬殼裂開的動物之一。


生活在沙漠中的非洲梳齒鼠有長長的鬍鬚,主要以陽光下的沙漠植被為食,但是它們會躲入巖石下讓自己涼爽。它們能將肋骨放平,從巖石裂縫中擠進去。濱鼠生活在地洞中。阿爾泰鼢鼠在地道中覓食植物的根莖。它們大多數都是獨居動物。但是,隱鼠要麼成對生活在一起,要麼一小群一小群地生活在一起。裸鼢鼠大群地生活在一起,群體中有不同的等級,和社會化的昆蟲一樣。一位「王后」負責生育後代,其餘的雌性和雄性多數是幹活兒的「工人」。




微信號 :少兒科普讀物


讓科普融入生活,

日積月累,寓教於樂

相關焦點

  • 進一步繪製齧齒動物的大腦
    齧齒目動物的海馬結構是哺乳動物大腦中研究最詳盡的區域之一,但迄今為止,對其突觸生理學還沒有一個全面的知識基礎。在《海馬體》雜誌上發表的一篇封面論文中,EPFL藍腦項目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數據驅動的方法,利用開放獲取的綜合資源來整合目前關於海馬體CA1區域的知識。
  • 觀察齧齒目動物(哺乳綱)
    學習完鳥類動物的特徵,我們來學習哺乳動物,哺乳綱是脊椎動物亞門的一綱,通稱獸類。
  • 動物所等在嚙齒類動物演化歷史的相關研究中取得系列成果
    哺乳動物中的嚙齒類具有漫長的演化歷史,在形態、棲息地適應等方面高度分化,是研究全球環境歷史變遷對動物物種分化、形態演變、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所產生的影響等重要科學議題的理想材料。最近,中國科學院動物進化與系統學院重點實驗室獸類學研究組的研究人員及其合作者通過結合化石記錄以及現生種的分子、形態和地理分布數據,闡述了影響部分嚙齒類動物代表類群演化進程的主要原因。
  • 新研究:對動物源性疾病的監控應擴大到蝙蝠、齧齒動物之外
    蝙蝠和嚙齒類動物被認為是高風險的病毒宿主,一些科學家甚至認為,這些動物的某些特徵增加了疾病從動物向人類擴散的可能性,因此應對它們進行更密切的監控。但據《自然》報導,一項新的分析表明,蝙蝠和齧齒動物病毒感染人類的傾向「並不特殊」。相關論文日前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 最大齧齒動物水豚——動物世界呆萌人氣巨星
    動物世界的人氣王——水豚。 如果動物王國是所學校,那麼這個小傢伙毫無疑問是最受歡迎的學生了。世上最大的齧齒動物——水豚,似乎和動物王國的所有小夥伴們都相處得極為融洽。水豚身長可達大約1.3米,體重可達達65千克。 作為半水生的哺乳動物,水豚是喜歡聚集在一起的群居動物。
  • 水豚——給其他動物當坐騎的齧齒動物
    這是什麼動物呢?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齧齒動物——水豚,它的體重可達66公斤(145磅)。像齧齒動物家族中的兔子和野兔一樣,水豚有意進食特別的糞粒來幫助它們消化植物,5,6 這個過程是它們「咀嚼反芻食物」的方式(refection)。這些糞粒的成分來自它們的盲腸。在哺乳動物中,盲腸是一個囊狀結構,位於小腸的末端,大腸的起始。在水豚體內,盲腸像一個大發酵室,儲存和攪拌植物纖維,同時摻入細菌、酶和氣體來促進消化。
  • 哺乳動物演化簡史!
    二齒獸類動物的名字意味著長著兩顆長牙,它們是一個極其多樣化的動物群體。有些動物,如布拉塞龍,是大型獸群,而另一些則是小型穴居動物。>,科學家通過研究二疊紀食肉動物的糞化石,知道了二齒獸類動物可能具有毛髮。
  • PLoS One等雜誌:揭示嚙齒類動物演化歷史的相關研究中取得的系列成果
    哺乳動物中的嚙齒類具有漫長的演化歷史,在形態、棲息地適應等方面高度分化,是研究全球環境歷史變遷對動物物種分化、形態演變、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所產生的影響等重要科學議題的理想材料。最近,中國科學院動物進化與系統學院重點實驗室獸類學研究組的研究人員及其合作者通過結合化石記錄以及現生種的分子、形態和地理分布數據,闡述了影響部分嚙齒類動物代表類群演化進程的主要原因。
  • 模型表明哺乳動物祖先可能是平足動物
    圖片來源:ANUP SHAH 我們最早的、類似齧齒動物的祖先很可能在兩億年前用微小的、扁平的腳踏足地球。
  • 中國哺乳動物的崛起
    不用像其他脊椎動物那樣一次生數十百千個另一方面哺乳動物還演化出不同的專長其中一支「祖傳」打洞技術即嚙齒類它包括以鼠兔為代表的兔形目和以旱獺(音tǎ嚙齒類是高效能的廣譜攝食者它們以洞穴為中心用門齒啃咬植被、果實適應能力幾乎沒有極限全球所有現生哺乳動物種類中嚙齒類佔比超過40%
  • 靠牙齒咬遍世界,盤點動物界可愛的齧齒動物,太可愛了
    這些嚙齒類動物熱愛和平。他們生活在智利和秘魯的巖石中。北美樹豪豬。它用鋒利的刺保護自己不受食肉動物的侵害。顧名思義, 它們是最不可愛的嚙齒類動物, 但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想將它們排除在外!博塔的口袋戈弗。這項統計隧道建設者在加州、德州、猶他州、科拉拉多和墨西哥北部被發現。草原狗。儘管有這個名字, 但才是真正的老鼠。
  • 我國遼寧首次發現「中生代的嚙齒類」動物化石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 王立彬)中美兩國科學家16日宣布,在我國遼寧首次發現被稱為「中生代的嚙齒類」的侏羅紀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    記者當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館、美國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國際合作團隊在當日的國際著名學術雜誌《科學》上報導了這件產自遼寧建昌1.6億年前的具有完整齒列和骨骼的多瘤齒獸類哺乳動物化石。這一發現對於研究多瘤齒獸最早期的演化、食性分異、運動適應起源等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 Science:揭示多種非洲齧齒動物對疼痛不敏感的分子秘密,有望開發出...
    嗯,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德國、南非、坦贊尼亞和美國的研究人員發現這正是一些非洲齧齒動物的情況,它們生活在以酸性空氣、刺人的昆蟲和刺激性食物來源為特徵的惡劣環境中。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5月31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apid molecular evolution of pain insensitivity in multiple African rodents」。
  • 火星疑現齧齒動物 揭秘到底是什麼動物?(圖)
    近日, YouTube頻道ArtAlienTV發布了一段關於「好奇號」傳回的火星照片的視頻,並表示「在火星隕石坑山丘上可能存在一隻巨大的老鼠或是其他齧齒動物」 。  作者簡介:  火星上有生命嗎?火星照片疑現超大型齧齒動物 形態如老鼠有鼻子有眼  【火星超大型齧齒動物 】火星上有生命嗎?外星人真的存在嗎?
  • 哺乳動物們的愛情,簡單又純粹
    哺乳動物包括所有長有毛髮、用母乳餵養幼仔的動物,連人類也是哺乳動物。科學家們對哺乳動物的一些求愛儀式進行了廣泛研究,但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謎。哺乳動物在求愛過程中使用身體搏鬥和氣味。雄性哺乳動物經常通過搏鬥爭奪雌性哺乳動物,許多雄性哺乳動物已經發展了特殊的打鬥特徵。
  • 肯亞蒼鷺演示暴風式進食 一口吞下齧齒動物
    52歲的野生動物攝影師Andrew Jarwick在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拍攝到蒼鷺吃掉齧齒動物的一幕:飢餓的蒼鷺將齧齒動物拋到空中,然後將其整隻吞下。52歲的野生動物攝影師Andrew Jarwick在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拍攝到蒼鷺吃掉齧齒動物的一幕:飢餓的蒼鷺將齧齒動物拋到空中,然後將其整隻吞下。52歲的野生動物攝影師Andrew Jarwick在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拍攝到蒼鷺吃掉齧齒動物的一幕:飢餓的蒼鷺將齧齒動物拋到空中,然後將其整隻吞下。
  • 哺乳動物的「攀登者」是誰?誰才是世界上生活海拔最高的動物?
    而我們上面也說了,這只是2019年的一個記錄數據,然而在2020年2月的一次考察之中,科學家們再次刷新了這個記錄,當時是專門去尋找齧齒動物的。所以說齧齒動物老鼠可能已經出現了「突破性」的進化,該研究發現也在bioRxiv雜誌上進行了公布。
  • 火星疑現齧齒動物真相是什麼動物 或是巨大的老鼠(圖)
    火星疑現齧齒動物,像是一隻巨大老鼠。據11月28日消息,近日,油管(YouTube)的ArtAlienTV頻道發布了一段「好奇號」傳回的火星照片視頻,並表示「在火星隕石坑山丘上可能存在一隻巨大的老鼠或是其他齧齒動物」。
  • 齧齒動物中的老鼠也很「浪漫」它們求偶的時候也會唱「情歌」
    在動物王國,把唱歌作為一種求愛儀式是很常見的,鳥類、昆蟲和蛙類都喜歡用動聽的歌聲去吸引異性。但在哺乳動物中,這種求愛方式並不常見。此前科學家認為,除人類之外,哺乳動物中只有蝙蝠、鯨魚和海豚能用歌聲求愛。
  • 寄生蟲消除齧齒動物對捕食者恐懼
    剛地弓形蟲對齧齒動物能夠產生某種精神控制:一旦被這種寄生蟲感染了大腦,後者似乎就不再害怕貓,更容易成為捕食者的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