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由中國科協、教育部共同舉辦的2014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陸續開營。7月22日至24日,來自多個省市的天文專題營的營員們參觀了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興隆觀測基地和懷柔太陽觀測站,並在國家天文臺本部聽取了天文學家的專場報告。
在興隆觀測基地,由國家天文臺志願者帶領營員們分組參觀了2.16米光學天文望遠鏡和郭守敬望遠鏡。在2.16米望遠鏡圓頂內,基地的陳穎老師為營員們進行介紹瞭望遠鏡的性能參數,機架構成以及終端儀器。營員們也踴躍地提出了多個相關的問題,例如望遠鏡是如何跟蹤觀測同一天體目標、望遠鏡如何進行日常維護、地震等自然災害對於望遠鏡本身的影響等。這些問題老師都一一解答,現場互動氛圍異常熱烈。在進入到郭守敬望遠鏡內部以後,由興隆基地的翟萌老師給營員們進行了講解,介紹了包括LAMOST結構示意圖和光路圖、世界領先的天文技術創新之處、子系統組成、MA的創新結構及工作原理、焦面上光纖結構的工作原理等。晚7點半,營員們又來到了興隆基地中心樓會議室,聽取了由翟萌帶來的一個關於興隆、關於天文、關於宇宙之美的報告。報告結束之後,營員們參觀了接待中心科普展廳,介紹了中國天文臺站分布圖、興隆觀測基地沙盤模型、退役的觀測設備展品等。
在懷柔基地,營員們聽取了陳潔老師關於太陽觀測的報告。陳潔重點介紹了關於太陽觀測的原理和方法,其中關於太陽的分層結構以及太陽黑子和日珥形成的理論,引起了營員們濃厚的興趣。報告結束後很多營員紛紛提出了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包括太陽的11年活動周期以及蝴蝶圖的製作原理等,甚至包括對於太陽觀測塔結構以及圓頂構造設計方面的問題,陳潔都一一給予解答。營員們在聽取報告之後登上了太陽觀測塔,同學們站在伸向湖心的太陽觀測塔塔頂,看著壯闊的湖面,異常興奮,紛紛在塔頂合影留念。
24日上午,全體營員來到了國家天文臺本部聽取了由韓金林研究員帶來的關於宇宙星空的奧秘的演講,韓金林為營員們系統的介紹了天文學的各個分支以及相關研究的最新進展情況,講解了從恆星的形成到星系團的出現,從行星系統的發展到整個宇宙的衍化等內容。現場的講解風趣幽默,不時發出陣陣笑聲。韓金林還鼓勵營員們將來從事天文研究,進一步發現天文之美,為中國的天文事業發展做出新一代的貢獻。
三天密集緊湊的活動安排,營員們在稍許疲憊的同時,也倍感開心。通過本次參觀活動大家都進一步獲得了豐富有趣的天文知識,增長了見聞、開闊了眼界。很多營員紛紛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機會能夠接觸天文知識,甚至希望將來有機會從事與天文相關的事業。來自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學的王可欣說:「這次活動使我不僅對天文工作者產生了一種油然而生的敬意,他們為祖國做出了貢獻,還為祖國爭光,也為世界天文界做出努力!我們應該像他們那樣,刻苦努力,做出一番事業來。」
陳穎為老師講解2.16米望遠鏡
翟萌老師講解郭守敬望遠鏡
介紹展廳
陳潔老師為營員作報告
營員們參觀太陽望遠鏡
韓金林研究員為營員進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