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南通市人民政府
直 擊 重 點
1、依託全市裝備製造基礎和規劃建設的中速磁浮快線,加強與中車株機等企業合作交流,發展磁浮技術及產業化,打造中速磁浮裝備智造基地。
2、搶抓新機場建設契機,積極招引航空發動機及大型客機關鍵零部件製造企業,大力引進機載系統及設備部件生產企業,打造航空航天裝備智造基地。
3、打造智慧交通運輸體系。圍繞空鐵、江海聯運兩大樞紐建設,推進江蘇新出海口、過江通道、繞城高速、南通新機場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數位化建設。
4、以南通創新區、國家級高新區、省級高新區為主陣地,加大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集聚創新資源能力。
5、擴大5G建設投資規模,新建5G基站20000個,全市5G網絡覆蓋率達到90%以上。
總 體 要 求
到2022年,基本形成政府信息化、城市智慧化、生活智能化、產業數位化的良好格局,5G、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技術全面融入城市生產生活。
——信息基礎設施布局完備。全市信息基礎設施網絡更加健全,實現5G網絡主城區、中心鎮、開發園區全覆蓋。
——融合基礎設施廣泛應用。建成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
——創新基礎設施驅動強勁。建設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中科院大數據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創新載體,新建國家級、省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6家、公共技術服務平臺4家,建設國家級、省級企業研發平臺50家。
——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5G、數字經濟等前沿產業加快布局,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快速發展。
發揮新型基礎設施賦能效應,打造國家郵輪智造基地、航空航天裝備智造基地、風電裝備智造基地。
重 點 任 務
(一)加大建設力度,實施信息基礎設施提升工程
擴大5G建設投資規模,新建5G基站20000個,全市5G網絡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到2022年,引進和培育3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信息安全平臺企業,基本建成監測預警、態勢感知、應急防護於一體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
(二)拓展應用場景,實施融合基礎設施提速工程
1.打造智慧交通運輸體系。圍繞空鐵、江海聯運兩大樞紐建設,推進江蘇新出海口、過江通道、繞城高速、南通新機場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數位化建設。
升級公交電子站牌管理系統,打造「5G+公交」「5G+計程車」等智慧出行應用場景。加快智慧安檢等智能設施建設,全面實現機場、火車站、長途車站、公交場站等無感刷臉通行。
2.加快智慧能源應用推廣。推動電力物聯網建設,完善城市電能「一張網」。
加快清潔能源電力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風能、太陽能等產業智能化發展,開展海上風電工程技術、智能風電場技術等研究,依託智能電網完善推廣風電併網技術。
...
(三)強化科研引領,實施創新基礎設施提效工程
系統布局重大創新載體。以南通創新區、國家級高新區、省級高新區為主陣地,加大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集聚創新資源能力。
推進中科院上海技物所南通智能感知研究院、中科院大數據研究院、中科院海門長三角藥物高等研究院、北大長三角光電科學研究院、南通先進通信技術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創新載體建設。
..
(四)賦能產業轉型,實施新興產業培優提質工程
1.推動5G產業集聚發展。圍繞「5G+短視頻」「5G+高新顯示」「5G+工業網際網路」「5G+醫療」等領域,編制南通5G產業發展規劃。
支持現有5G產業鏈重點企業做大做強,推動中天科技、通富微電、捷捷微電子、展華電子、越亞半導體芯等支柱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和新品開發力度,提升5G產業鏈協同創新與集聚發展能級。
2.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構建平臺經濟生態體系,通過「網際網路+」推進平臺經濟發展,培育壯大一批平臺企業,積極爭創省級網際網路平臺經濟重點企業。
加快推動《滬蘇(通)大數據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等協議落地見效,加快阿里巴巴江蘇雲計算數據中心、歐域數據中心、秦淮數據中心、奇達數據中心等一批重點在手項目建設。
籤約儀式現場
3.提升交通裝備產業製造能力。放大新型基礎設施賦能效應促進智能成套裝備、智能儀器儀表與控制系統、智能裝備關鍵基礎零部件等重點產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依託招商局重工豪華郵輪項目,引進專業艙室製造技術,構建集郵輪建造、專業配套、研發創新於一體的郵輪裝備產業鏈,打造郵輪智造基地。
搶抓新機場建設契機,積極招引航空發動機及大型客機關鍵零部件製造企業,大力引進機載系統及設備部件生產企業,打造航空航天裝備智造基地。
依託全市裝備製造基礎和規劃建設的中速磁浮快線,加強與中車株機等企業合作交流,發展磁浮技術及產業化,打造中速磁浮裝備智造基地。
4.構建智能電力裝備發展高地。在風電裝備領域,推動風電產業鏈式發展和融合發展,發揮海力風電、中天海纜、九鼎天地風能等本土企業的基礎優勢和上海電氣、海裝風電等總裝企業的招引效應。
在智能電網設備領域,依託中天科技等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智能成套輸變電設備製造,支持支柱企業結合5G技術構建視頻網、物聯網,建設新一代智慧工廠。
政 策 支 持
(一)加大財政資金支持。進一步加大對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及其產業化項目扶持力度,優先申請中央、省財政專項扶持補助。
(二)優先提供要素保障。加大資源要素調控調配力度,確保土地、環境容量、能耗指標等各類資源向新型基礎設施項目重點傾斜。
(三)支持投融資模式創新。鼓勵政策性銀行建立新型基礎設施優惠利率信貸專項,支持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四)引導信息化人才集聚。積極落實人才新政,招引和培育一批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多層次高素質的信息化人才就業落戶。
文章整理於南通市政府網 《市政府關於印發南通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
素材來源:聚焦南通樓市
撰文 - 小哈 統籌 - 丹丹
責任編輯 - 一白 主編 - 哈林